血宁片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规格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血宁片 血宁片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uè níng pià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Xuening Pian
22 标准编号WS3B054191 本品为落花生种皮的浸膏片。
23 制法取落花生衣。加水煎煮 1 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 状,于85℃以下干燥,粉碎,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24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气微香,味苦、涩。
25 鉴别
取本品 2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 取滤液 1ml,加镁粉少许与盐酸 3~4 滴,显红色。
26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27 功能与主治止血。用于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症及其他内脏出血症。
28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4~6 片,一日 3g次,儿童酌减。
29 规格每片相当于原药材 10g
210 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血宁片 《杂病治例》:痫各三钱)珍珠(三钱)生地黄连(各半两)金箔(三十片)共为末,酒糊为丸。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
《万病回春》:[卷之四]健忘,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本方加柴胡、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四节·夹血伤寒入三钱、白者更佳、但用一钱、日三服、数日愈。)和血宁络以除根。惟外感温热。内夹愤怒。怒则气逆。血从上
《医门法律》:[卷三中风门]附痹证诸方目录 1 拼音 2 《饲鹤亭集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真武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真武丸 1 拼音
zhēn wǔ wán
2 《饲鹤亭集方》 21 方名真武丸
22 组成附子1两,冬术4两,白芍4两,茯苓4两。
23 主治少阴腹痛,四肢沉重,呕咳下利,小便不利,痰饮水气。并治伤寒汗多亡阳,筋惕肉瞤,气虚恶寒。
24 真武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姜汁为丸。
古籍中的真武丸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饮耳。人参熟附子淡干姜炒川椒川桂枝乌梅肉生白芍另真武丸(三两)程(四八)左脉沉静。右脉微弦。四旬清阳
《临证指南医案》:附录送下。禹粮石脂丸即二味为丸。橘术丸即二味为丸。真武丸即真武汤作丸。归脾丸即归脾汤料作丸。桑麻丸桑叶
《张聿青医案》:[卷八]眩晕云茯苓(三钱)生熟谷芽(各一钱)玫瑰花(二朵)真武丸(三钱先服)六诊痰多咳逆气喘。脉象沉弦,左部细
《医学妙谛》:[卷上杂症]哮病章病举发葶苈大枣汤养正肾气丸去肉桂、牛膝哮兼痰饮真武丸、小青龙汤去麻黄、细辛,加赤砂糖、炒石膏。气虚
《张聿青医案》:[卷十一]肿胀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通关瞿麦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通关瞿麦汤 1 拼音
tōng guān qú mài tāng
2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21 方名通关瞿麦汤
22 组成瞿麦穗1两,芍药1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葵子1两,甘草(炙)1两,榆白皮(锉)1两,栀子仁1两,木通(锉)1两,石韦(去毛)1两,大麻仁1两。
23 主治膀肤积热,小便不通。
24 通关瞿麦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灯心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
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通关瞿麦汤 《普济方》:[卷二百十六小便淋秘门]小便不通膀胱为津液之府。此二经相为表里。而水行腹胀方通关瞿麦汤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瞿麦穗芍药大黄当归葵子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小便不通,膀胱不利为癃者如此。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通关瞿麦汤方瞿麦穗芍药大黄(锉炒)当归(切焙)葵子甘草
《达摩洗髓易筋经》:[中篇·功法篇]第十章·坐身图说浮,清气轮转于天盘之上,故名摘星换斗。31.一字通关阴掌势。此势盘脚同前,上身就前势将两阴掌朝上,往
《丁甘仁医案》:[卷六]溲血案肿面浮,脾虚之象见矣。拟归脾汤法引血归经,合滋肾通关丸生阴化阳。西洋参(三钱)抱茯神(三钱)紫丹参(
《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治寒门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慢喉风的方剂 2 治疗慢喉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慢喉风 1 拼音
màn hóu fēng
2 注解
慢喉风 病名。系指咽干,微肿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的病证。本病多由素体虚弱,更兼忧思郁怒而成。若午前痛甚者,应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午后痛甚者,应服甘桔汤加味。应忌用苦寒药。
治疗慢喉风的方剂 葛槿散明矾2钱,硼砂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急慢喉风,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痘疹传心录
清露饮斛、陈枳壳(麸炒)、茵陈藁、甘草各等分。主治:慢喉风,脉虚大,面赤,咽干不渴。用法用量:水煎,食后
万病回生丹
昏闷,人事不省;小儿急慢惊风,四肢抽掣欲死者;咽喉风紧,牙关不开,痰涎盛涌,咽喉拽锯;疟疾;痰喘咳嗽
妙灵丹各种急痧,胃疼,男妇阴症,伤寒时气,肚疼,喉痹,喉风,小儿急慢惊风。用法用量:治各种急痧,用7丸,轻
卫生宝丹;新久疟疾(临发时,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急慢惊风,疳积,痢疾,脾病黄肿,瘾疹疮瘤(薄荷浸水磨
更多治疗慢喉风的方剂治疗慢喉风的中成药 六神丸
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
紫金锭死,脱落后形成溃疡;轻者肠黏膜仅弥漫性充血水肿;慢性者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瘢痕或息肉形成;中毒型痢
冰硼散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囊秘喉书》方之冰硼散主治急喉风,双单乳蛾,喉痈,牙关紧闭。用法用量:吹之。《痧
一捻金《集听方》之一捻金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兼治疔疮、喉风、蛇伤犬咬及小儿痘毒。用法用量:大人1分5厘,小
乌金丸肿毒,流注,疬串,筋骨疼痛,火眼,喉痹,喉癣,锁喉风;妇人血崩,月经不调,胎衣不下;小儿惊风,重舌。
更多治疗慢喉风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慢喉风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喉痹
,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至上炎,乃内伤之火,名曰慢喉风,虚证也。午前痛甚者,属阳虚。四君子汤加桔梗、
《重楼玉钥》:[卷上症治汤头备录]少阴甘桔汤治慢喉风症。元参(八分)桔梗(八分)川芎(四分)柴胡(五分)广皮(六分)甘草(六分)黄芩(三分)升
《医学心悟》:[卷六外科症治方药]喉痹,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至上炎,乃内伤之火,名曰慢喉风,虚证也。午前痛甚者,属阳虚,四君子汤加桔梗、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喉部]喉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见面部雀斑)甘露饮(见慢喉风)归脾汤(见乳部乳中结核)《医宗金鉴》清吴谦公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双缠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寒热痢疾
偏热痢疾
1白头翁汤
临床表现:腹痛,下红白,白多红少,或全白不红,后重,小便不利,口渴,身热,口臭,气实,口苦,舌胎干黄。脉象沉而实,或数而细沉有力。
处方:白头翁汤。
白头翁、黄柏、当归、白芍、葛根、槟榔各10g,黄连5g,绕脐痛甚,按之更痛者,加酒制大黄5-10g,清热养水,疏滞升陷即愈。脉弱者大黄忌用。
白头翁、黄柏最寒,能清下部木气郁热。
2木香当归白芍汤
临床表现:下白物而不口渴,或下如熟藕粉之物,脉不实。
处方:炙草15g,木香2g,当归、白芍各10g,炒黄连5g
偏寒痢疾
3桃花汤
临床表现:腹痛,下红白,极重,红多白少,或全红无白,小便不利,不渴,口淡,气微,或面红,舌胎白而润。脉象沉微,或洪大按之无有。
处方:桃花汤
干姜、赤石脂、粳米各15g,温寒即愈。
加减:左脉较右脉细者,加当归、白芍各5g以润养木气。
方解:干姜温中,赤石脂固滑脱,粳米生津液保胃气也。
4干姜木香当归白芍艾叶炙草汤
临床表现:腹痛,下红白,极重,红多白少,或全红无白,小便不利,不渴,口淡,气微,或面红,舌胎白而润。脉不微不洪。
处方:干姜10g,炙草15g,木香3g,当归、白芍各10g,艾叶5g 炙甘草5g
外感痢疾
5桂枝加葛根汤
临床表现:后重,下红白,腹痛,小便不利。身痛,与恶寒发热,脉象数促。或见手足抽搐,牙关紧闭。
辩证:此因外感,荣卫失和,引动里气失和,而病痢疾也。卫气闭束不舒,荣气干涩不润,所以可见手足抽搐,牙关紧闭。
处方: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各15g,小红枣肉六枚,葛根15g。
方解:桂枝汤和荣气,加葛根和卫气,荣卫和则肝肺之气和,肝肺气和,疏泄与收敛调和不偏,是以痢愈。
葛根和卫气者,葛根善升大肠金气,大肠气升,肺气自降,肺气为卫气之主,肺气降故卫气和也。
此方开卫气之闭,润荣气之涩,葛根、芍药各加为20-25g。葛根开卫气之闭,芍药润荣气之涩。
6党参白术山药甘草汤
临床表现:如小便已利,病仍未愈,脉虚。
处方:党参、白术各10g,山药、炙甘草各15g。
左脉较细者,加白芍、当归各5g。
不思食者,加甜苁蓉、炮姜各3g-10g。
或用参、术、苓、草、当归、萸肉、甜苁蓉各5-10g,补脾养肝血亦效。
7葡萄须
凡体虚,不能用木香以利小便之人,可用鲜葡萄须一握,煎服,小便即利。
8乌梅白糖汤
或肥乌梅五枚,白糖一勺亦佳,补木气助疏泄也。
9李根白皮
东行李根白皮,补木气助疏泄亦效。
10西瓜汁
痢疾日久,饮食照常,左脉小而沉,小便不利而腹满痛者。
辩证:热伤阴分。
好西瓜饱食,小便清利,诸病自愈。
11生荸荠
热伤阴分。
生荸荠十数枚,连皮嚼食,养阴去积即愈。
12椿叶内服外敷
如舌白如粉不渴,日痢数十行,小便不利,痢下之物,白而沉重,胸腹如格,渐至不食,诸药不效者,脉必沉弱,如痢疾发烧,脉洪大有力则凶矣。
治法:用椿叶包围腰腹,紧垫肛门,并闭口做深呼吸,以闻椿叶的香气。
并煎椿叶浓汁,时时啖之。约半日之间,小便自利而愈。此危候也。
椿叶收敛金气,温运木气也。
13东行李根白皮
东行李根白皮二两浓煎亦效,李根最补木气,性微燥。
14白芍母鸡汤
痢疾后重,如力大难支,有内脏都要压出之势,此为大虚。
处方:白芍25g,雌鸡一只,炖服,即能减轻。
鸡大补木气之阳,白芍和之助其上升也。后重力大难支,木气陷极之象。
痢疾的原则,中虚木陷。
15黄豆粉
每年痢疾盛行之时,每日食炒热黄豆粉少许。
温寒,燥湿,疏木,使木气不陷,即可不病痢疾,可靠之法也。
16黄土汤
临床表现:病痢时,过服热药,病愈之后,大便后有脓血滴出,肠胃间时痛时响,小便时少时多,腰下脊骨中,每夜必有似欲下坠之意,并作响声,肾脉肝脉如无,面色深黄,经年累月不愈者。
辩证:肝肾被热药灼伤,阴阳俱虚,肾寒肝热而土湿。
处方:黄土汤
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白芍各15g,灶中黄土40g。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以温肾寒,阿胶、生地、黄芩以清肝热,白术、灶心土以除土湿,炙草补中,服后肝肾脉起,升降流通,其病乃愈。白芍降胆经以升肝经,清热滞收疏泄,以术草辅之重用最宜。
17归脾汤
归脾汤亦效。
总结:
红痢有寒证有热证,究竟寒多热少。
白痢有热证有寒证,究竟热多寒少。
痢疾原则,只分寒热两门。
热证用《伤寒论》白头翁汤为提纲,
寒证用《伤寒论》桃花汤为提纲。
血宁片简介
本文2023-10-26 13:40: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