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中国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第1张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 2000件。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到明清瓷器等。

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其中,中国陈列室(中国馆)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宋代的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明代的掐丝珐琅等。

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

保护文物要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是守法的行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护文物,做到以下几点:1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2成立保护文物的宣传队,在旅游点等地方进行宣传,提醒人们要保护文物。

3参观文物古迹时只看不摸,游览胜地是 不要再树木,古墙上刻字,滥画。游玩时不软扔垃圾,保持景点干净卫生。

4对破坏文物的人进行诉责。5向有关部门呼吁,利用电视、广播向全国宣传,让每人心中有“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6添加保护文物的标语牌。7不携带危险物品,不扔烟头。8在文物内见到垃圾应随手捡起。9不要在文物古迹上大声吵闹,破坏了别的游人的好心情。 我们的倡议: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保护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美好财富,这既是守法行为,更是爱国的表现,愿我们从小树立保护文物等文物的意识,做一个守法爱国的好公民,愿我国的“世界遗产”永远放光。 向身边的人宣传文物保护意识,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力度

正如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强调:首先要大力宣传现有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在做好现有法律的完善和细化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面向公众的广泛宣传。

  其次要加强道德上的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到刻划行为不仅是违法的,也会对文物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对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通过宣传使公众认识到保持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的美好,保护文物的庄严、美观和完整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公共道德,也是每一个人的义务。

这些文物得以保存至今,需要感谢的是故宫博物馆那些兢兢业业的人。当时要不是他们提前做好策略,将文物进行保护及周转,可能很多就失去了或者是损坏了。而且为保护这些文物,他们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是军队。

当年在民国时期的时候有一次文物大迁移,当时这次迁移活动足足耗时一年多。而且据说这些文物都是包好后用专用火车进行押送,而且子弟兵一路跟着火车跑,以此来护卫这些文物,这就可以看出当年故宫博物馆的人及党中央对这批文物的重视程度。当年在九一八的时候,日本攻克了沈阳,占据了当地的要领,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的日本军队毫无人性,在沈阳烧杀抢夺,路过的地方一片狼藉。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又攻克了山海关,这个时候由于日本已经打入我们内陆,使得中国的形式变得非常的微妙。

当是故宫博物馆的人已经吸取了当年日本火烧圆明园的教训,于是想着必须赶在这里被攻克前将文物保护好,转移到外地。于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深夜讨论之后均订将部分书画及瓷器打包转移至外地。当时这些文物打包的非常仔细,左三层右三层的用棉花、稻草、纸、箱子等东西包裹起来。

也就是由于这些可爱可敬的中国人,这批文物最后得以保存下来。不过这个的代价就是当时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据说转移这批文物仅仅是打包就耗时一年多,还不用说转移过程的艰辛及耗时了。

大英博物馆

该馆东方艺术馆,大部分是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可谓应有尽有,总数达3万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大英图书馆

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该馆最出色的收藏是东方文物,其中最精彩而著名的是中国文物,数量多、质量高。

波士顿美术馆

该馆以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

芝加哥美术馆

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引人入胜的是一件战国提梁盉。

俄国东方文化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从殷商到明清的青铜器、绘画和雕刻作品。绘画中有唐代周�的《贵妃出浴图》、明仇英的《侍女图》、清任伯年的《荷花》等杰作。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该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该馆收藏相当数量的中国壁画、石雕、青铜器、玉器、绘画等珍贵文物。

此外,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法国巴黎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日本有上千座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其中尤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最丰,设有五大展厅展示中国文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收藏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品著称,尤其是汉魏隋唐石刻更是首屈一指,“昭陵六骏”中的拳毛�和飒露紫就在该馆。此外海外私家收藏也盈千上万,难以计数。

转一篇文章,说了些文物去向的事。

150多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全球,我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早在1840年,列强就把中国文物列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拉开了中国近代文物大流失的序幕。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劫掠和焚烧。圆明园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家具、锦缎、毡毯、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琥珀、水晶、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应有尽有。当时的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彻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宝,包括《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为英、法、美、日、西欧诸国博物馆和私家所收藏,其中尤以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最多。英军劫走的圆明园珍宝除部分被拍卖外,其余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现在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3万多件,包括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募本。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

据长期从事晚清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何瑜教授的研究,八国联军纵兵三日为所欲为,北京古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管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没有能够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损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皇家行宫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几乎劫掠殆尽。经过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同时,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掠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据统计,1856~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国等国曾考察我国西北地区66次,每次考察都掠走了大量中国文物。历次考察中,尤以斯坦因和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掠走的文物最多。斯坦因窃取的9000多个卷子和500多幅绘画,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一部分在大英图书馆,一部分在印度事物部图书馆。伯希和窃取的6000余种经书和一些画卷,主要收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历年的劫掠,加上国内某些军阀、奸商及无知国民的盗卖,中国文物被大量偷运出境,国外的中国文物日见丰盈。

1899年左右,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流失之中,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西方列强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有近3万片流失海外,被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六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经变卖、哄抢,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1928年,清东陵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野蛮盗掘,墓中所藏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被变卖购买军火而散失。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人对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文物进行了大规模地盗掘,大量文物被劫走。其间,美国人利用中国社会动荡之机对中国文物大肆收购。

1949年解放以后,我国一度告别了大量文物外流的历史。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非法利润的刺激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一波波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

曾有人统计,从1982年起,江西余干县800多座古墓被盗;1987年1~6月仅半年时间,青海就有1700多村民盗掘古墓2000余座,抢走文物一万余件;1990年四川省有23952座古墓被盗;湖南邵阳市某县在二三年内被盗古墓的面积近全县2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一度竟成为海内外走私者买卖文物的金三角�又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多万件。1997年5月,天津海关查获一起用集装箱偷运文物案,集装箱内共有文物5000余件。据公安部不完全统计,1993~1997年,公安机关侦破文物案4943起,缴获文物5万余件。

近20年来,中国文物走私海外形成高潮,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像。有报道称,香港做贮装文物匣盆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挣五六十万港元不止。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结合我国20年大规模的文物盗掘、走私活动,如果以查一漏九来估算,近20年中,外流文物至少有几十万件,甚至接近百万件。

据有关资料表明:仅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

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

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

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还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金翼善冠。

中国现存最为精致的帝王皇冠,其细金工艺登峰造极。

该冠由前屋、后山、角(俗称纱帽翅)三个部分组成。

此冠以极细的金丝编织得天衣无缝,空眼均匀。

精美绝伦,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严肃穆气氛,堪称中国明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杰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

该玺上有满文“天子之宝”阳文篆书,附**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天子之宝匮”。

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宝玺,乾隆十一年(1746年)将御宝总数定为25方。

从剩下的14方中又选出10方,这10方宝文有的与25宝文重复,或者是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视,将“十宝”存于盛京(今沈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出兵东北,盛京告急。

“十宝”同其他国宝被送往承德避暑山庄,民国时送回北京。

这方宝玺就是“十宝”之一。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

鬲为古代炊具,此为燕国贵族伯矩所属。

有盖,口沿外折,方唇,束颈,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状。

此鬲造型别致,工艺复杂,以高浮雕修饰,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见,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间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

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用于宫廷陈设。

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

该器寓意太平吉祥。

现代作品白玉东方巨龙花薰。

花薰共分为两个部分,盖钮为一条昂首盘龙;花薰盖部镂雕百花纹样,四个开光内分别雕有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之像。

用料讲究大气、富丽典雅,为现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

该器物由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特级艺术大师夏长馨雕刻完成,曾长期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后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这座高65厘米的观音像,是现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艺术品。

此尊塑像头戴宝冠,广额丰颐,神态庄肃,气质高雅。

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态自然优美。

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

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

圆口、长颈、圆腹、平底,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一道,瓶腹饰满青花海水纹,在汹涌起伏的波涛之间,两侧各有一条白龙。

此器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花绘大面积海水纹,以暗刻工艺留白做龙纹,制作复杂,工艺繁缛。

西汉虎牛铜案。

西汉时期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

此件虎牛铜案造型别具一格。

牛头巨大而前伸,双角向前,项颈肥壮;设计者为处理由于沉重的牛头给整个铜案带来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连铸了一只紧紧咬住牛尾的猛虎。

它是云南青铜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古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制造技术和艺术成就。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中国国家博物馆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4、利簋 西周早期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临 中国国家博物馆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6、虢季子白盘 西周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司 中国国家博物馆7、凤冠 明代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中国国家博物馆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9、晋侯苏钟(一套14件) 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 上海博物馆10、大克鼎 西周晚期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村 上海博物馆11、太保鼎 西周初期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天津博物馆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4、水晶杯 战国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5、淅川出土铜禁 春秋中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河南博物院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 淄博市博物馆18、铸客大铜鼎 战国 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馆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 大同市博物馆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北齐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 山西省博物馆23、涅盘变相碑 唐代 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24、常阳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7、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29、彩漆木雕小座屏 战国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鸭形玻璃注 北燕 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辽宁省博物馆32、青铜神树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34、摇钱树 东汉 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 绵阳市博物馆35、铜奔马 东汉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 甘肃省博物馆36、铜车马 秦代 1980年陕西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7、墙盘 西周中期 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村 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38、淳化大鼎 西周 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塬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39、何尊 西周 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村 陕西宝鸡市博物馆40、茂陵石雕 西汉 陕西西安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刻刻 陕西茂陵博物馆

千年江南宋城赣州市老城区,大部份砖木古建房没有在战火中消失,远胜平遥丽江,随着钢筋水泥普及和城市建设,大部份砖木古建被拆除,现存不多………其实并不是都是木结构、过去的会、庙等,基本也采用石、木、砖混用,可见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拍摄的众多中国各地老建筑照片中彼彼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防腐技术达不到年限要求,二最主要的原因没按时维修保护。由于中国古人对木材防腐、防虫蛀、防火技术能力有限,这些裸露在大自然日晒雨淋、风霜侵袭的木结构建筑,很难长期保留。

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模糊,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也主张除旧布新和推陈出新的理论,导致古建筑保护对多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成为陌生的概念。古建筑损坏和被破坏的具体例子非常多。例如,古代皇宫就有多次失火毁坏的记载;再例如,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事情更是家喻户晓。虽然古人有非常巧妙的防腐、防蛀方法。在有人居住或维护下还好,一旦荒废,或者遇到战乱等,年久失修,漏雨,坍塌后有些会逐渐消失。

终会柱断梁腐,房倒屋塌,难以留存,时代在进步,砖木结构,已成过去,钢铁水泥结构成为必然,仿古只是追忆昔曰本结构的辉煌,总之以时俱进,向更辉煌的明天奋进。除了万里长城外,鲜见其他砖木结构的历史遗存。个中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建材的因素。一句话,中国不缺石材,只是砖木结构更容易建造罢了。特别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时,总是要焚毁一些宫殿,重新建筑自己的宫殿。不仅要建造自己的皇宫,还得建好陵园和其它行宫之类的建筑。

中国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