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有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是
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由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是《墨经》。
《墨经》是中国战国时期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在力学方面的论说也是古代力学的代表作。
《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墨经》中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象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象的观察研究。
《墨经》的主要内容
《墨经》有《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墨经》的内容,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学次之,其中几何学的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伦理、心理、政法、经济、建筑等方面的条文。
其主要内容为认识论、逻辑学,将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强调“名实合”;提出“辟”、“侔”、“援”、“推”等逻辑范畴;对惠施、公孙龙、庄子的名学观点进行了批评总结。此外还涉及数学、光学、力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内容,是对先秦时代科学成就的重要记录。
以上内容参考-墨经
中国古典文明关于王霸与得利关系区别于西方丛林法则的辩证认识,是人类应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冲突时应该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丛林法则是一种自然规律(现象)。两者没有可比性。可以说丛林法则可以用辩证法来分析解释。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
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属于物理学或与物理学有关的,可以提出 力学、光学和声学等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1)力学方面
①《考工记》一书中的有关记载。这是一本现存的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 技术规范的书籍,可能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 它记述了许多手工业的工艺制作与设施,汇集了至公元前3、4世纪时的工 程技术知识。其中包含的力学知识,主要有:关于惯性的记载、滚动摩擦的 论述、论箭的飞行与保持稳定,还记述了有关力的测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 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软科学知识。
②《墨经》中有关力学知识的记载。《墨经》战国时代以墨翟(公元前 490至403年)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为“经”与“经说”两大部分。 经说是经的注解。前者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定义性质的条文,后者则带有定律 的性质的解释。
《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全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述,而是对 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诸如,关于时空观念、 运动学知识、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论述,以及斜面、滑轮及其应用,等等。 现举一条关于杠杆的理论探讨以兹说明: 经下第25条:“天(衡)而必正,说在得。”
经说:“(衡),加重于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 短标长,两相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一条说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关系。可能是墨家探讨杠杆平衡 关系的实验总结,说明墨家发现杠杆定律较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 年。但并没有阿基米德杠杆定理那样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风地动仪。这是东汉张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 一台地震仪。《后汉书张衡列传》上有下面一段记载:“(顺帝)阳嘉元年 (即公元132年),复造侯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 形似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 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 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震,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 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当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 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地动所从方起”。
显然,这是一种测定震源方向的仪器。可惜,后来这架地动仪失传了。 我国考古博物学家王振铎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复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书 上的记载和力学原理满意地复制成功了侯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它主要是一 个利用了重心很高的“都柱”的不稳平衡。从这个仪器的制造来看,张衡已 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同时他对地震波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 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④记里鼓和指南车。这是三国时魏人马钧根据以前的记载模仿制成的两 种利用各种齿轮的复合运动传动的自动机构。记里鼓是利用原动齿轮带动大 小不同的一套从轮,使车轮转动把车行的里数自动地表示出来的一种装置。 指南车是利用一套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的定向装置,使得立在车上的一个 木制人像的手永远指着固定的方向。关于这两种装置的结构,在刘仙洲教授 著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第五章中有较详细的介绍。
(2)光学方面
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以《墨经》经下中的八条(16至高无23)最为 系统。其内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 确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 像,凸面镜成像等。它已触及了几何光学很大一部分,从时间上看要比古希 腊欧几里德注《反射光学》早一百多年,所以,《墨经》中的光学条文,不 仅是我国最早的光学著作,也是世界古代科技史上难得的各较全面的光学著 作。
经下第16条:“景不徙,说在改为。” 经说:“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这一条是论述影的生成。 各家的解释在这一点上没有分歧。然而细致地推敲起来,又各有不同的见解。 主要是对于经说中的“若在”指的是“影在”,还是“物在”,有不同的理 解。
经下第22条:“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 经说:“鉴:分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 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 所鉴必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这一条讲的是凹面镜成像的规律。钱临照先生对此有很好的解释。他特 别指出,当时不是用一个光源和纸屏进行观察,而是人脸本身为物,以眼为 屏,所以在“一小而易”和“一大而正”之间不能发现“一大而易”的情况。 他并从而推断,经文中所说的"中",是指从镜面的曲率中心到其焦点之间的 一段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3)声学方面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在周朝以前已经有了各种乐器(管、弦和打 击乐器),而且很早就制定了有科学根据的乐律,即各音之间有频率的简单 整数比的关系,或是说有一定的音程。乐律说有丰富的物理声学内容,它的 产生和发展,是物理声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吕氏春秋》上记载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 阮阝俞之阴,取竹于山介溪之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 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阝俞之下,听凤凰 之鸣,以别十二律”,这种属于传说性质的东西,当然不能完全凭信。但是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有个叫伶州鸠的乐官曾把十二律的名称一一列举,并把它 们的出现和周武王伐纣(前1066)的时间联系起来。因此,在这之前肯定就 有了系统的乐律了。
关于定“律”的方法,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以“三分损益法”定出了五 度相生律。
具体是以黄钟的弦长为81(34)作为宫音,然后依次乘以4/3和2/3得到 五音:
宫音弦长=34=81,
征音弦长=81×(1+1/3)=108,
商音弦长=108×(1-1/3)=72,
羽音弦长=72×(1+1/3)=96,
角音弦长=96×(1-1/3)=64。
这样,若以征音(主音)为1,则各音的频率比是:征:羽:宫:商:角 =1:9/8:4/3:3/2:27/16。而且按宫征商羽角的次序排时,相邻二音间的音程是3/2和3/4,即简单的整数比。可见,这时对于弦长与频率间的关系已经有 了一定的认识。
只有五个音对于演奏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变音(变宫、变征)和其它一些半音,使得在一个八度(倍频程)内共有12个音, 这就构成了所谓十二律。
在声学方面除了乐律之外,还有关于共鸣的知识也是值得提出的。我国 古籍中多次记载了物体的共振和声音的共鸣现象。《墨子·备穴篇》记述了利 用空气柱的共鸣作侦破敌军挖洞攻城的方法。《庄子·徐无鬼》中也有共鸣现 象及其解释的记载:“鼓宫则宫鸣,鼓角则角应,音律同矣。”这些记载表 明当时人们不仅发现了基音共振现象,而能够用“音律同矣”去解释它。可 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共鸣现象的认识。 在公元三世纪时张华(232至 300)在了解共振、共鸣现象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掌握了消除共鸣的科学 方法。南北朝宋人刘敬叔(390至470)所著《异苑》中有这样的记载:“晋中朝时,蜀有人蓄铜藻盘,晨夕恒鸣如人扣,乃问张华。华日:‘此盘与洛钟宫商相谐,宫中朝暮撞钟,故声相应。可令轻,则韵乖,鸣自止也。' 依其言,即不复鸣。”
(4)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概念
①物质观。
关于物质的构成,中国古代有多种说法, 如 “ 五行说 ”, “八卦说”,“元气说”以及墨家提出的“原子论”。这里仅介绍先秦时期 两种物质观。
关干“五行说 ”。这一学说始于夏朝,流行于商朝,到了西周发展为 “五行元素说”。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在总结前人思想以后说:“夫和实 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 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里已十 分明确的把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当成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材料。 更加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原始五行说,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关于物质组成的假 说。它不仅具有朴素的元素概念,并具有物质相互转化的观念。 我国原始五行说发展到了春秋时代,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即
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显然它是由实践经验抽象出来的。五行依一定的相生次序而相生;又依 一定的相克次序而相征服。这种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 元素在相互转化的复杂变换过程中,生成和消失的速率是受控的,在量上是 互补的,因而元素的种类和总量不增不减,物质守恒。
关于“阴阳八卦说”。这一学说起源于殷周之际,实际上也是一种原始 的元素论。它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 上其他多种东西的根源。所谓八卦,即用八种符号来表示八种自然现象,而 这八卦是由阳爻(音挑yao)用“-”表示和阴爻用“一”表示,阳爻和阳 爻排列为八卦,再由八卦排列为64卦。八卦分别是三乾、坤、震、 巽(xun)、坎、离、艮、兑等,它们分别表示天、地、雷、风、水、火、山、 泽。由于阴阳的排列23 即可得八卦,同理再由八卦排列为82,即可得64 卦。世界就是在阴阳两种对抗物质势力运动推动下孳生着。 发展着。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 然而,这两个本来独立发展的、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物质学说,到后来 经邹衍之手,加以歪曲比附,推演到人事和社会历史上去,使其被蒙上了浓 厚的迷信色彩,走上了唯心主义的玄学途径,失去了作为说明世界的一种初 级认识作用。
②运动观念。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运动理解为一般变化,其中包括产生 和消灭,数量增减和性质变化,以及位置移动。对于位置的移动,《墨经》 中有专门的论述,并对“运动”和“静止”的观念下了定义:经上:“动, 或(域)徙(徙)也。”意思是说,凡物之动,乃其所处的位置的变化。经 说:“动:偏祭(际)徙(徙)者,户枢免瑟。”这里补充说明转动也是运 动;经上:“止,以久也”。“久”即时间,意思是说,静止,是指某物体 在某一时间限以上处于空间中同一位置,即物体在某一位置上停留一段时间, 这就是静止状态。经说:“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夫(矢)过楹。有久 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这里墨家进一步说明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把静止分为“无久之不止”与“有久之不止”两种情形。前者讲的是运动飞 快的物体,使人感觉不到在空间某一位置有停留的时间;后者讲的是运动缓 慢的物体,使人能够感觉到它在空间停留一段时间(静止)。除墨家外,先 秦时期,许多学者都提出过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命题。如惠施的“日方中 方睨,物方生方死。”公孙龙的“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飞鸟之 影未赏动也”。等等。
除去以上列举的力学、光学、声学和物质与运动等四个方面之外,在这 一时代中,我国还有许多其它的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例如磁现象和静电现象、气象知识等等,不再一一加以介绍了。
即使从以上的一个很不完整、很不系统的介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我 国古代确实有不少很有价值的物理学成就。跟文学、艺术、哲学等其它领域 一样,比之其它文明古国毫无逊色,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春 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学术上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百 家争鸣时期,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在 这样的一个时代,才能产生象墨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当然,墨子 或墨家的成就除去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们比较接近生产者, 以及他们有着比较正确的认识论的观点。如“五路”之说,把知识分为“闻 知(间接经验)、说知(理性认识)、亲知(直接经验)”,并且注意名符 其实的认识标准(“名实耦,合也。以名学实,举,拟实也”)。
1表示团结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
团结就是力量的格言 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2、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3、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 4、人心齐,泰山移。 5、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
6、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 7、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8、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9、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10、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11、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1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13、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14、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15、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16、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17、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18、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19、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2表示“团结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1 [达斡族]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
2 [傣族]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3 [哈萨克族]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4 [拉封丹]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5 [珞巴族]——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6 [维吾尔族]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7 [徐冠仁] ——将知识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加上献身精神的力量结合起来,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8 [毛泽东]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重要条件。
9 [壮族]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10 [毛泽东]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11 [哈萨克族]——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12 [列宁]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13 [列夫·托尔斯泰]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14 [列宁]——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15 [孙膑兵法]——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3关于团结力量大的绝句关于团结的诗句或谚语,以下可供参考。
1、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荀况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9、众人拾柴火焰高
1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1、人心齐,泰山移
12、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13、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14、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15、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1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7、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18、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9、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20、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21、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4关于团结配合的古诗句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先秦:佚名《秦风·无衣》
释义: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2、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明代:李东阳《睢阳叹》
释义:两个人心齐力量大,连金属都可以可以截断。我与你在城里为国而战。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释义: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
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秦国:吕不韦的门客《吕氏春秋》
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5、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运用众人的力量, 就没有不能战胜的。
6、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利用众人的智慧,就没有不能胜任的。
5关于团结的古句1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团结就是力量。
5人心齐,泰山移。
诗句: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言:1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毛泽东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3 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
4 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高尔基
5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
6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歌德
7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拉封丹
6形容团结力量大的诗有啥啊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荀况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众人拾柴火焰高
7团结合作的诗句1、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7、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9、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0、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11、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12、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1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5、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16、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7、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18、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19、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20、民齐者强。——荀况
21、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22、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23、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24、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2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26、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8关于团结的古诗句1、团团结就玲珑面(元·侯善渊·《渔家傲》)2、团结樵歌渔笛(宋·孙居敬·《好事近》)3、团结坚固;不论军民(现代·毛泽东·《四言诗·祭黄帝陵》)4、团结力(现代·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5、军民团结如一人(现代·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6、团团结就宝珠圆(元·侯善渊·《归来曲》)7、炸桥挖路为团结(现代·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8、陶陶团结气和神(元·王哲·《西江月 四方》)9、团结和平合奏功(近代·柳亚子·《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10、团结山水寨(宋·尤袤·《淮民谣》)11、团结我何为(宋·尤袤·《淮民谣》)12、保伍亦团结(宋·五迈·《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说要备野史之录》)13、乱绪纷团结(明·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14、纠集乡勇团结营(明·王问·《团兵行》)15、暮点团结兵(明·杨基·《送谢雪坡防御出郭团练》)。
三.力学成就
《考工记·轮人篇》在论述车轮制造时,以受力、运动和不同接触地面的影响等因素出发,在讲到轮子的形状与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时说:“凡察车之道……不微至,无以为速也”。“微至”是指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少。就是说,车轮与地面接触少,就容易转得快。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微至”呢?它接着指出:“欲其微至也,无所取之,取之圜(圆)。”即要尽量把轮子做成理想圆。这是在实践中对滚动物体的滚动速度与滚动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经验总结,是符合近代摩擦理论的。在论述如何检验轮子各部分是否做得均匀时,它说:“楺辐必齐,平沈(沉)必均。”“水之以视(视)其平沈之均也。”这里水之,即浸入水中,如果“平沈”即浮沉相同,则轮子各部分必定是均匀的,就符合制作轮子的要求了。这是浮力原理在制造轮子中的应用。在论述到轮子大小对拉力(牛或马)的影响时,它说:轮太矮,马就老在上坡一样。从现在力学知识看,当轮太低时,辕与地面成一角度,马除了要克服运动阻力外,要承受部分重力,因此马总象上坡一样费劲。这是实践中对斜面受力的一种极好的分析。
《考工记》还分析了与弹道有关的技术。它在《矢人篇》中说:“水之以辩其阴阳,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这就是说,为了要使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采取了把箭上的羽毛按一定比例对称地安排,然后加上箭头,则在飞行中就不怕风的影响了。接着又说:“前弱则俛(俯),后弱则翔(仰),中弱则纡(纡絗旋转之意),中强则扬。”“羽丰则迟,羽杀则。”这说明了箭杆如果前轻后重,或前重后轻,都会影响飞行的高度;中间轻重配置不当,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羽毛太多,则飞行速度慢。而羽毛太少,则箭容易落向旁侧,射不到目的物。
《考工记》最早作出了关于物体惯性的论述。在《辀人篇》中说:“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尤能一取焉”。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已停止用力了,但车还能前进一段路程,这里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这也是世界上对惯性现象的最早论述。
东汉王充在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论衡》中指出了人的视觉,在观察物体的运动快慢时会造成错觉的原因和如何量度物体运动的快慢。他在《论衡》中说:“天行已疾,人去高远,视之若迟。盖望远物者,动若不动,行若不行;何以验之?乘船江海之中,顺风而驱,近岸则行疾,远岸则行迟,船行一实也,或疾或迟,远近之视使之然也。”说明是由于观察者离运动物体远近不同,因而感到它的快慢也就不同了的道理。这也说明王充已知道了视角差对于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在关于运动的快慢上,又说“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麒麟昼日亦行千里,然则日行舒疾与麒麟之步相类似也。”意思是太阳和麒麟在日间运动的快慢相比是一样的,说明已有了现代物理学中“速率”概念之萌芽。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王充说:“是故车行于陆,船行于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任重,其进取疾速,难矣。”又说“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乎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显然已不仅知道在外力的作用下,若外力大小一定,则物体越重,要它开始运动,或使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越难。这显然是现在称之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萌芽,而且还认识到内力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一事实。
漏水运转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根据物理的力学原理先后制成的。它们分别在天象和地震观察上发挥了作用。漏水运转浑天仪是一台自动测示天象的仪器,它以一空心铜球表示天球,天球画有星座和黄道、赤道,紧附在天球外的有地平环和子午环等,天球可以支架在子午环上绕天轴转动。另外把计量时间的漏壶与浑象联系起来,即利用漏壶的等时性,以漏壶漏出的水为原动力,再通过浑象内部装置的齿轮等使传动和控制设备,以使浑象每日均匀地绕天轴旋一周从而达到自动地、近似正确地演示天象的目的。候风地动仪以精钢制成,形似酒尊,里面均匀排列八根“都柱”——上粗下细的立柱。由于都柱重心高,当地面一有震动,就极容易向震动方向倒下。尊外相应地设置八条口含小铜球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昂首张口(见插页图5)。当某一都柱倒下时,就带动了连接的龙,使龙口张开,所含的铜球落下到其下面的蟾蜍口中。因此观察落下的铜球的方位,就可判断地震发生的方向。
在运动的相对性概念方面,晋天文学家束皙(261~303年)说过:“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隋书·天文志》);晋葛洪(283~363年),号抱朴子,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塞难》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书卷十一天文志》更将这一相对运动的思想用于解释天体运行:“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之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有极大价值的是至少成书于东汉时代的《尚书纬·考灵曜》(著者不详,收入明代孙毅编纂的《古微书》卷一《尚书纬》),该书在提出“地有四游,冬至地上行北而西三万里,夏至地下行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是其中矣”的同时,提出了著名论断:“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这种对运动相对性的观点,《考灵曜》比伽利略的《对话》至少早约1500年。此观点说明我国古代物理思想达到过的高度。
原文
当我们要讨论近代中国的力学时,我们很自然地摇回顾一下我国古代的力学。然而近代力学却没有产生在我国,而是靠引进的。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1907 -- 2000)1976年在台湾淡江大学演讲说:“我国有些人士以为科学我国古已有之,看了李约瑟的大著《中国之科学与发明》而大喜,盖其列举许多技术发明,有早于西欧数世纪的,足证超于西欧也。然细读该书,则甚易见我国的发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个别性,而若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举例言之,我们有机械的发明,从未能建立抽象的动力学原则;我们的光学有凸凹镜影之观察,而未有物理光学(光波之观念);我们的数学有应用性的代数,而无逻辑学的几何;我们有磁石的应用,而从未达到定量性的磁作用定律;我们的哲学中心是伦理,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无西欧的哲学。一般言之,我们民族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这也是清朝时期我们和西方接触败迹后,很易受西方物质文明的表面(机械,武备),而不知这些物质文明的表面之下,还有科学基础的原因。”
吴大猷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精密计量的自然科学。而力学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精密科学,亦即,我国古达是没有精密力学,即近代力学的。
19世纪末在中国致力于介绍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英国人傅兰雅(JFryer,1839 -- 1928)于1890前后,在他编写的《格致须知》的《重学》一卷的引言中,有如下一段话:
“至于重学,不但今人无讲求者,即古书亦不论及,且无其名目。可知华人无此学也。自中西互通,有西人之通中西两文者,翻译重学一书,兼明格致算学二理。”
其中的“重学”是早期对西方力学(mechanics)一词的译名。傅兰雅的这段话说明,第一,中国古代没有力学,第二,中国的力学是外国人送上门的。后来的历史发展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三,即使外国人送上门来,中国人的接受也不痛快,甚至有时采取排斥的态度,接受的过程是缓慢和曲折的。
事实上,动力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例如速度、加速度、力、质量、频率等等都不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而是由外国人带来的。更不要说近代力学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定律,例如自由落体和抛物运动的规律、天体运行的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三定律、虚功原理、力学的守恒定律和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些基本内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称为现今所说的力学,则我们可以简单说中国古代没有力学。这就是傅兰雅所说的“至于重学,不但今人无讲求者,即古书亦不论及,且无其名目。”。
从元明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会长久地落后于西方,这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讨论不尽的话题。其实,在元以前,所谓中国科学技术的先进,也是主要指技术的先进。在中国历史上直到现今,从来是把科学与技术不加区分的,笼统称为科学技术。其实,任何科学不发达的民族,在古代都是有技术的。所以我国学者顾准(1915--1974)说:“中国思想只有道德训条。中国没有逻辑学,没有哲学。有《周髀算经》,然而登不上台盘。犹如中国有许多好工艺却发展不到精密科学一样。”
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怀特海说:“希腊终归是欧洲的母亲”。一般说来,从世界范围来说,现今自然科学的起源,认为来自古代希腊的,特别是古希腊的逻辑学。为了弄清楚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从而没有精密科学,为此我们要回顾一下古代希腊自然科学的情况。
古希腊的科学,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占有最为辉煌的一页,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在古希腊存在过数百年贵族的民主制。
古希腊是由许多独立的城邦所组成的。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00年,希腊在政治上实行贵族民主政治制度。城邦的军事首领是国王,但国王的权力被加强的长老会削弱或制约。间或有些野心家(僭主)征服了其它城邦,建立了僭主制交替出现的政治。即使出现了僭主政治,僭主的权力也无法和后来欧洲的君主以及中国的皇帝相比。因为,僭主的称号就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表明他的权力是不合法得到而是窃取,第二,这种权力不可能自然地由他的子孙继承,第三,大都不可能长久而被贵族的寡头政治或民主政治代替。
由于古希腊实行的是以贵族的民主制为基础的政治,所以在决策和决定事情时,主要靠辩论来说服参与决策人以获得多数。长达700年的民主政治气氛中,产生了许多辩论家。由于辩论的普及,就发展了进行辩论所必须遵从的规律以及怎样在辩论中取胜的学问,这就是逻辑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工具论》是古希腊逻辑学的大成。由于逻辑学的发展,古希腊产生了推理的数学。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数学传统,有埃及的古数学,有印度的古数学,有中国的古数学,然而产生推理数学的唯一的地方只在古希腊。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推理数学的巨著。阿基米德关于力学的著作则是古希腊数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现代数学萌芽的典范。17世纪欧洲产生的以力学为开端的现代自然科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以阿基米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科学传统的结果。古希腊被罗马灭亡后幸亏有阿拉伯人翻译和保存了古希腊的科学文献,才使它在后来欧洲文艺复兴中重新发挥作用。
如果说从利玛窦1582年来华传教开始,西方科学开始在中国传播。到1862年北京同文馆成立,经过了300年的曲折反复,力学学科才算是可以在中国公开教授,可以有一批学生学习力学知识了。之后的发展仍然是十分缓慢的,20世纪在法国、德国、俄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有专门培养力学人才的学科,而中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还谈不上。中国的科学发展大体上是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同步前进的。中国的力学事业发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事情,它是随着国家提出建立独立的工业开始发展的。
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力学,从而也就没有精密自然科学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中国不仅专制制延续了很长的历史,而且愈到后来愈益强化趋势。如果说在商周时代,大事的决定靠占卜、大臣的意见、皇帝的意志三种结论,以多数来决定,那么,皇帝尽管是最高统治者,但是还是要受一些制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曾经有过一个许多小国割据的局面,不过武力兼并的结果,建立了秦的一统专制天下。紧接着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皇帝可以独断专行,封建专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在封建的专制统治下,一切言行是依“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标准,即使你的“纲”说得毫无道理也得绝对服从,没有丝毫辩驳的余地。何况还有“三年不改父制谓之孝”等一系列死人统治活人的教条。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对古希腊民主和科学的复兴。从开始的文学上歌颂人文主义蔑视神权,到了14、15世纪,欧洲的神权和君主专制摇摇欲坠,从而迎来了17世纪的科学繁荣。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同一个时期中国正好是明朝,封建专制在朱元璋取得政权后被空前野蛮地强化了。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宰相胡惟庸,株连一万五千人,并借机取消了宰相,大权由皇帝独揽。文字狱是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知识分子迫害的一种方式。从朱元璋开始,延续至朱元璋之后数百年,文字狱被发展到最为残酷的地步。朱元璋加强了特务政治,组织了锦衣卫,直属皇帝指挥,专营监视和处置大臣,对大臣首开“廷杖”进行侮辱处罚。作为奴隶社会的特征,我国的人殉制在秦汉以后便逐渐消失了,而朱元璋却恢复了野蛮的人殉制,1397年(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死,殉葬的嫔妃达46人。
封建专制制的第一个恶果,使中国不可能产生精密科学所需要的逻辑学,从而也就没有推理的数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也出现过一个阶段的文化繁荣时期,那时舌辩之风也很盛行。相应于这种短暂的论辩之风,也出现了像《墨经》中描述的逻辑学萌芽。《墨经》中的逻辑学同《工具论》中的逻辑学是无法同日而语的。后者已经十分完备,以至于1787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说,“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学没有能前进一步,因此看起来,逻辑似乎是完成并且结束了”。在封建专制制之下,一切重要决策都是由皇帝说了算,“朕即真理”没有辩驳和争论的余地,也没有“公理”、“定义”、“推论”等的必要。
逻辑学对于精密科学的重要性,可以从严复在介绍逻辑学时说“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中看出。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科学未能发展同中国没有订出一个更完善的逻辑学有关。在没有逻辑学的条件下,中国的数学始终只停留在计算上,所以中国自古把数学称为算学。中国的数学缺少推理和论证部分,而推理和论证正是精密科学所必不可少的。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给出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可能在中国固有的科学技术传统中得出。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始终没有加速度这种概念,中国的传统数学,也还没有为产生加速度和万有引力概念提供必要的工具---圆锥曲线理论。伽利略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归纳出加速度概念时,用到了抛物线的性质。牛顿从行星运动规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需要用椭圆的性质。在欧洲,圆锥曲线理论这一工具是现成的。早在古希腊,阿波罗尼在他的《圆锥曲线》专著中列出了400个命题。在中国,椭圆的“椭”字最早可能见于《测量全义》(1631)和爱新觉罗玄烨(康熙,1662 -- 1722)主编的《数理精蕴》中《几何原本》的节译本,而‘抛物线’一词在李善兰(1811--1882)时期才有”。
封建专制制的第二个恶果,封建的专制制不可能造成现代科技发展的外部需求条件,即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市场经济。由于没有市场的需求,中国许多发明创造不能受到全社会的注意,相当多的发明只是为了满足皇权和宫廷的需要。如,和力学相关的发明被中香炉,水运仪象台、记里鼓车等先后失传;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长期被用在焰火和爆竹上,而没有用在扩展市场所需要的武器上。另外还由于皇权的需要,把某些研究领域列为禁区,不许一般人涉猎。如天文学,在秦汉以后,历朝历代不许民间研究,天文著作被列为禁书,不许民间刻印和私藏,我国古代的许多天文著作也便失传了。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无论谁想要解释中国社会未能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原因,那他最好是从解释中国社会为何未能发展商业的以及后来的工业资本主义入手”。
在专制制之下,有时,皇帝也主张“休养生息”、“民殷国富”的政策,注意发展生产。一些学者认为,生产发展了便会自然地进入资本主义、形成市场经济。顾准说得好:“我们有些奢谈什么也可以从内部自然生长出资本主义来,忘掉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也是一种法权体系。法权体系是一种上层建筑,并不是只有经济基础才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能使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生长出来或生长不出来。”
事实上,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国也产生了一些大商人,但由于强大与狡猾的封建专制统治,这些商人只能作为皇权的附庸,而不能影响当局的政策,更不能动摇皇权的统治。这些商人也只能依靠贿赂的手段,从封建专制那里换得一点点可怜的经营权利。李约瑟说:“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制度是中国人民从来不习惯的,不需要的,而且愈来愈不愿意接受的”。其实与其说人民不习惯,毋宁说是当权者或者说几千年封建专制的体制所不容纳。
封建专制制的第三个恶果,在专制统治下,从理论认识上形成鄙视科学技术的传统。
由于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附于统治者,走向上爬“学而优则仕”的路;另一类是远离统治者,走逍遥出世的隐士道路。这两种道路的知识分子,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为走前一条路的理论基础。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欲达则先达人”,“忠、恕”,“仁、义”等一系列说教都是为这条道路服务的。
儒家的经典著作《尚书》上,在评判商朝的皇帝纣时说他“作奇技*巧,以悦妇人”。孔颖达注释说:“奇技谓奇异技能,*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这里“以悦妇人”泛指宫廷游乐。中国传统上视科学技术为“奇技*巧”就是这里来的。实际上,在专制统治下,是有一批人想靠进献发明以图皇帝嘉许达到做官的目的。古代有许多发明,在没有市场经济的需求下,只能作为宫廷游乐之用。例如与力学有关的发明被中香炉、孔明灯、轮船、爆竹、火箭、焰火、风筝、竹蜻蜓、编钟等都是这样的。上述儒家著作的观点,认为靠这种发明以求晋升的路子是一条不足取的道路,不是仕途的正道。仕途的正道是读经应试。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为隐士道路服务的。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
他们主张“无为”到什么程度呢,在《庄子外篇天地》中有一段:“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傦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这段话深刻反映了道家对于技术革新的无为态度。为了保持“道”的“纯白”,连任何先进的工具都羞于使用。更不用说去勤奋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了。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是明确地反对物质方面的追求。
在周朝的著作《易经》中有一句话:“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注解说:“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之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惟圣人能然”。中国从古就有很强的“学以致用”的传统,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人类活动的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认识与发现自然规律的活动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也就是说,你要作一件什么事,他就要问“有什么用”。如果你回答不出有什么用,就被认为是“无的放矢”,这被认为是反科学研究的最有力的武器。何况这里的“应用”经常被解释为爵位的晋升、财源的开发等等。
总之,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不屑于科学技术。鄙薄科学技术是他们的共同的认识。即使是重视科学技术的人,也不过是重视器物的应用,而认知科学是没有地位的。这就是封建专制制之下轻视科学技术的认识上的根源。
封建专制制的第四个恶果,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就是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
科举制度把读书研究学问同当官紧紧地绑在一起。它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倒不如说一种微量训练皇帝统治下民的奴才而服务的。科举制度要求人们从小读四书五经,钻研当官术、学习写作对皇帝歌功颂德的文章。到了封建专制制被空前强化的明代,这种文章发展定性为八股文。八股文造成中国颂古非今,褒上贬下、空洞无物的文风,后来就再也没有实施过考试涉及科学技术的内容。这些都严重影响科学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在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徐光启深感这种知识在中国普及的必要,他在序言中说:“此书为用极广,在此时尤所急需”,它“能令学理者怯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他预言说:“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可他的这些话二百多年,在专制制度下的科举制度系统中,没能实现,一直到清末李善兰在同文馆成立了算学馆,才规定《几何原本》为必读书。至于将几何学、包含牛顿力学的物理学作为普及教育的内容,那是推翻清朝以后的事。
所以近代中国的许多改革的思想家都提出革除科举改革教育的主张。严复评判科举考试制度“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随贫弱。”梁启超则指斥“八股和一切学问不相容,而科学为尤甚。”并呼吁“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力在变科举。”
封建专制制的第五个恶果,在中国封建专制制之下,皇帝因为拥有无上的权威而妄自尊大。哪怕是一个笨蛋,一旦登上金銮殿坐到皇帝宝座上,便变成了什么都懂、什么都行的全才。他的话便是“金口玉言”,人们就得俯首帖耳。这就培养皇帝以一种愚昧的优越感自居,把自己称为天子,把自己统治的国家称为天朝上邦,把别的国家一概贬斥为蛮夷。这一点,在明末利玛窦一来到中国便有明显的感觉。他评论说:“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利玛窦的评论是很得当的。
中国原来没有力学,但是如果虚心向外国学习,还是能够很快学会的。然而,这种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狂妄和对于外来的学术一概排斥的态度,导致了数百年来我国的力学一直落后。迄今为止这种影响也很难说已经得到了廓清,“文化大革命”中不是要评判热力学、相对论吗?不是在评判“崇洋媚外”的旗号下煽起了盲目排外情绪吗?
在上面,我们说中国古代没有力学。力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早精确化的学科,现代自然科学可以说主要就是力学。由此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精确的自然科学。所以英国哲学家AN怀特海说:“从文明的历史和影响的广泛来看,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中国人就个人情况来说,从事研究的禀赋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国如此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作结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力学,从而没有精密科学,这是和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紧密相连的。就是说,愚昧是和封建专制相连的。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以陈独秀为首的革命知识分子,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科学和民主是共生的,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现代科学。现在我们重温这些历史事实,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一、认识我国古代的落后,可以激励我们奋进。
第二,客观地分析我国古代力学落后的原因,在阻碍现代力学前进的诸多因素中仍然可看到这些原因的影子,它也阻碍整个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中可以启示我们所需要的改革方向。
所以,中国的近代力学史实际上是由西方人传入和中国人引进西方现代力学的历史。
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有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是
本文2023-10-26 15:43: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