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出土,专家发现,后面还有13字,是什么?
1995年10月,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排查活动,试图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古代遗迹。他们的首要搜索目标,正是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附近的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是1959年由考古专家们发现的一座遗址,据鉴定考证,发现该遗址为一座汉晋时期的精绝国遗址,因其地理位置位于尼雅村附近,专家们便将其称为“尼雅遗址”。现今的尼雅遗址内部,发现有房屋、场院、墓地、佛塔、佛寺果园、畜圈等遗址,出土大量陶器、木器、金属器、石器等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经过几个月来的搜寻探索,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仍无重大所获。可正当大家都感觉灰心丧气时,一个新的发现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座不起眼的古墓,该座墓葬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从墓中出土的文物,以及衣冠华美程度来看,二人都属于西汉时期的贵族阶层。值得一提的是,当墓葬棺椁被打开后,考古专家们发现男尸的右臂上,绑着一块色彩明艳的织锦。织锦的色彩缤纷艳丽,上面还绣有不少字迹。专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通过娴熟的手法,最终将彩色织锦护臂完整取下,送到实验室中进行下一步研究。
通过考古专家们的研究,发现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状,长度为185厘米,宽度为125厘米,周边饰有白绢镶边,分别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织锦质地细腻轻薄,色彩斑斓交织有度,其上织有八个篆体汉字,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但考古学家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护臂上的文字并不完整。
专家们通过织锦护臂的材质等推出墓主所处的朝代,无法推出其中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很快专家们便有了新的思路——这或许只是半句话,墓中应该还有另外的半句。
但是找到另外的半句,似乎对考古学家们来说是大海捞针,经过推算,专家们确定这块布来自汉朝。这就使得专家们更加的疑惑了,因为汉朝的服饰大多数都是以暗色为主,很少有如此绚丽的颜色。
而且在布上面还画有麻雀、太阳、独角兽等等奇怪的图案,这是喜庆的象征,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的内涵。
正在专家们反复推敲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剩余的一部分文字在同一个墓中被发现了,就在女尸的裤子上。这台裤子花纹与材质用的都是与护臂同款的,是汉朝的精品。
经修复,发现了后面还有13个字。专家们将这其中的21个字拼凑完整,果然有了重大的发现。经还原,墓主想要表达完整的内容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这下就真相大白了,这是汉朝的一场战争。
千年前的战争画面一下子浮现在了专家们的面前。公元前25年,汉朝统治者英勇善战,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领土面积,很多少数民族无力反抗,只能屈服于汉朝的管制。
而这一切差点有了反转,同一年,南羌突然逆反,突如其来的逆反让西汉措手不及。面对如此突兀的情况,将军赵充国主动申请平定战乱。但是赵充国在当时已经是一位年岁过高的老将,汉宣帝并不敢轻易将这个重任交给赵充国。
处于形式的危机,汉宣帝决定让会占卜的钦天鉴,命其对形式进行预测。在观察天象后,钦天鉴和皇帝说了一句话:"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大概意思是赵充国英勇无畏,是这场战争的首要人选,并且由他出战,必定会平定战乱。
汉宣帝听从了钦天鉴的建议,命赵充国出战。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赵充国便大败蛮夷凯旋而归。于是汉宣帝举国同庆,这件事也被记载了下来。
墓中的主人是皇室贵族,亲身经历了这件事,十分的喜悦,便将这件事记载在了一块布上,一部分记在了妻子的裤子上。一块小小的织锦护臂,让我们对汉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每一件古物都有它的价值,每一件古物也有它的存在的意义。织锦护臂不仅彰显了西汉丝织工艺的魅力,同时还将传统的爱国情结传递到了今天。
古人们的智慧使我们佩服,钦天鉴通过观察行星得出的结论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却鼓舞了人心,让朝廷中的战士们认为这场战争势在必得,取得胜利也成了必然。
这一点在《汉书·赵充国传》就记载了过一场西汉讨伐西羌的战争,古代“中国”都是有着地域概念,指中原、中土,至于五星,是古代占辞术语,指五大行星,即:水、火、木、金、土。在古代是: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这从织锦五种颜色也可以分辨出来,在秦汉时期,最常用的是“青赤黄白黑”而织锦用了“青赤黄白绿”,可能是因为黑色不够靓丽采用绿色。
“五星出东方”就是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可能是“五星连珠”,由于五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时间不同,它们交汇概率十分小,而古人以观天象占卜,这种特殊异象也是被赋予了意义。
“五星出东方”织锦护臂的出现,重现了当时汉王朝的强大,诠释了华夏民族当年无比辉煌的历史。不仅如此,它作为一件最早出现“中国”两个字的丝织品,完整无误明确了“中国”的定义,称其是我国一级国宝,完全是实至名归。
美国学者班大为,在他研究中国五星聚的论文当中,就推算出了下一次五星聚会,时间是在2040年,伴随着这一天到来,中国很有可能会再次走向繁荣富强。
但到了那一天,科学家将在一次对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红颜薄命 成语出处: 《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白头偕老
解释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
出处《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
出口成章
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耳提面命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爱莫能助
解释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爱:爱惜;莫:不。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剑,号称“短兵之主”,作为搏杀利器和身份的象征,其历史地位没有其他兵器可以匹敌。历代君王、将士、侠客甚至文人与剑联结的史料比比皆是。秦始皇在亲政仪式上,“王冠,带剑”,这说明当时佩剑是重要的成人礼。刘邦利剑斩白蛇开始逐鹿天下。李白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有这样的自述诗句:“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据统计,《全唐诗》中李白的诗,仅“剑”字就出现过107次之多,“吴钩、干将、龙泉”等代表“剑”的词汇也出现过11次。
铸剑技术源于殷周时代,到了春秋时期,南方的吴、越、楚三国,由于水网交错、林莽丛生,难于车战,剑成了军队的常规武器。这个时期吴越地区的铸剑技术远远超过中原各国。楚灭越后,越国精湛的铸剑技术又传到楚国。因此,吴、越、楚被誉为“宝剑之乡”。据说,越王勾践收藏的宝剑最多。
汉代的《越绝书》这样记载:
那么,纯钧宝剑到底是古代神话传说,还是真有此物?如果有,这口宝剑剑在何处?
1965年12月,湖北荆州江陵地区,修建水利工程时,偶然发现楚墓群。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将一号古墓墓的主人内棺打开时,发现尸骨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
文物清洁后,工作人员将宝剑从剑鞘中缓慢拔出,在场的人全都为之一震。这把古剑居然毫无锈蚀,历经千年,仍然光亮如新,寒气逼人。有人莽撞地伸手触摸,一不小心手指瞬间就被剑刃划破,鲜血直流,于是大家戏称,这是宝剑在“滴血认主”。
随着考古学家与科学家不断的鉴定,这把宝剑的神奇越来越令人吃惊。
其一,这把剑锋利无比。研究人员实验,用它来划断纸张,二十几层的纸,中间轻轻一划,全部断开。
其二,多种合金成分构成,确保性能最佳。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折断;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合金,硬度大,更为锋利。剑身表层黑色花纹处则有锡、铜、铁、铬、硫等化学成分,千年不锈,主要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耐腐蚀金属。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铬是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另外,铬还特别耐高温,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古人在几乎不能得到这样的高温的条件下,制作出了镀铬的宝剑,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其三,复合金属铸造工艺,多次成型技术。人们发现,剑脊与剑刃是经过两次浇铸而成,剑身表层几何暗花纹的工艺更是复杂,目前对其方法还没有定论。
其四,剑首的同心圆精确到头发丝粗细。宝剑的剑首,装饰有只有02 mm的11道手工刻制的同心圆,十分规整。在没有先进机床的两千多年以前,能达到这样的这样的水平,真的是非常恐怖。
专家们认为,此剑的古代表面镀铬技术已经失传,目前的科技手段还难以破解,此剑不能以古法复制。
从现在的出土文物中来看,有不少青铜剑流传至今,但在所有被发现的青铜剑中,技术最高超的还是这把宝剑,它刚柔相济,堪称中国古代青铜剑的巅峰之作,因而,它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按常理,这把宝剑在楚墓中出现,那它的主人肯定是楚国之人了。然而考古结果出乎人们所料。
这把宝剑剑身有八个字的鸟虫书铭文。“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很难辨认。不过,这八个字中,有六个字在以往出土的兵器中曾经出现过,考古专家方壮猷很快就确定了“越王”和“自作用剑”六个字。而“越王”后面不好辨认的两个字对于判别主人身份恰恰非常关键,按过去剑上发现铭文的惯例,应是某位越王的名字。方壮猷先生认为这两个字是“邵滑”,可能就是史书所记载的越王无疆的儿子越王玉。
后来金文研究专家唐兰发表了不同看法,他推断出这两个难认的字为“鸠浅”,而“鸠浅”正是历史上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通假字,宝剑上的八个字乃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随后专家学者们在仔细研究后最终将这把剑确定为越王勾践剑。
接下来,又有新的问题:为什么越王剑会在楚墓中出现?
据考古学家的推断,第一种可能:楚越两国在交战的时候,越国的军队被打败,而这把越王勾践剑就成了楚国将军的战利品,在楚国将军死后随之入葬;第二种可能:越王勾践曾将自己的女儿嫁到楚国,这把宝剑就是陪嫁品。央视《国家宝藏》中,就采用了后一说法,并进行了演绎。
据 《吴越春秋》《越绝书》 《水经注》等古籍记载,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允常铸造了五把绝世宝剑,分别是湛泸、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会不会是其中一把呢?
下面我们采用排除法来分析一下。
五把宝剑有有三长两短之说,其中鱼肠、巨阙为短剑,与越王勾践剑长剑不符,故可以排除。
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的女儿叫滕玉,她死后胜邪剑陪葬在墓中。
湛泸剑的去向说法最多,据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曾佩戴此剑抗秦,后来唐朝名将薛仁贵曾获得此剑,辗转多年后南宋名将岳飞曾持此剑抗金。岳飞死后后此剑就彻底销声匿迹了。按照这些说法,至少湛泸剑是曾经后世流传的,所以不可能在楚国墓中。
这样一来,就剩纯钧剑在春秋时期就下落不明,如果像前面所述的战利品说或者陪嫁说,那么这把越王勾践剑就应该是纯钧剑。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越王勾践把所喜爱的纯钧剑带入自己的墓中,而目前考古发掘还没有发现越王勾践墓。
因为我们的推断依据有些是传说,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无法判定越王勾践剑是不是纯钧剑,只能说从剑身铭文及铸剑技术和古籍记载的吻合度来看,两者同一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不管越王勾践剑是不是传世的纯钧宝剑,这一考古发现给史上记载的欧冶子铸剑技术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越王勾践剑也依然无愧于“中华第一剑”的美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篇》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4 择善而从
解释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来源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诲人不倦
解释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来源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见贤思齐
解释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来源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百忍成金
解释: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自:《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安排布置
例子 金玉舟《赵匡胤》第一章:“孩子们耳濡目染,很自然地经常骑着柳枝、跨着竹竿,东冲西杀排兵布阵
中央台有一档以猜成语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叫《中国成语大会》。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但在网络传播和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诸如“提笔忘字”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闻,更不用说颇具文化内涵的成语典故之被忘了。一方面是许多蕴藏在古籍中的经典文字正日趋沉睡,另一方面却是成语被误用错用,被谐音以讹传讹,被恶搞滥用。这些情况,跟中文外文夹杂、网络符号拼组火星文等现象并存,在网络时代更为严重。读图和影像消费的当下现实,使得传统的阅读、书写和记忆变得越来越失去支撑。欲提振和张扬母语文化的大众传播影响力,非受众广泛的媒体不可,电视平台就是其一。
纵观当下的电视荧屏,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选秀、相亲或亲子类节目,相比之下,为传播汉语文化的节目却不多。尤其应予重视的是,近年来引进模式成为潮流,许多火爆的电视节目通常都有其“洋母本” ,国产电视自身的原创能力没有得到好的锻炼或提升。诚然,电视节目要想深受大众喜爱,需要有它的娱乐形式,但除了“秀”或“洋” ,泱泱数千年的中华传统及汉语文化蕴含丰富,岂能无睹?电视节目承载的不仅是娱乐功能,更应注重信息传递和文化延绵。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仅靠借鉴和引进是不够的,它必然是根植于自身文化土壤中的创新和创造。从《汉字英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热播,都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开掘资源,坚持走本土原创的道路,收获了掌声,赢得了高收视率,就是很好的例子。其播出正是当其时,契其机,顺应了社会的期待。
《中国成语大会》很好地呼应了人们对网络时代“母语失忆症”的担忧,巧妙地把成语结合在当下流行的猜词竞赛中,使成语重归大众视野,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放松娱乐的同时体味到了汉语言文化的精髓,起到了寓教于乐的引导作用。要客观地认识其成功经验,关键是不能偏颇。电视是大众媒体,汉语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淀,两者相会,在不同传播度、不同文化折射度上具有丰富内涵和无限可能,有浅显也有偏深。 《中国成语大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较好地平衡了娱乐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前些年,央视《百家讲坛》曾对普及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成功与其“普及”定位和试水传统文化传播的探索密切相关。来源:中国艺术报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出土,专家发现,后面还有13字,是什么?
本文2023-10-26 15:45: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