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代典籍书从哪些开始好
当然从简单的开始了,先期可以读一些古代的小说,培养一下兴趣,更重要的是积累一下只是,可以先读水浒传和荡寇志,还有唐传奇小说,之后读今古传奇、聊斋志异这类小说。
这样知识积累差不多了,可以读唐诗宋词,陶冶一下性情。
之后就可以读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了。
1、先读《四书》,再读《五经》。
宋朝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曾说过:”或问穷《经》旨,当何所先?于《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
他们认为要先读《论语》和《孟子》,掌握了《论语》和《孟子》的要领,就可以进一步读《五经》了,而《论语》和《孟子》正是《四书》中的两本。
朱熹也说过:“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
朱熹把《四书》比喻成《五经》的阶梯,要先上阶梯,才能升堂入室,窥探儒学的奥秘。
2、《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初学儒学的人的一个“入德”的门。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
朱熹表彰《大学》,就是认为《大学》是整个儒家体系的一个纲,非常简洁的一个大纲,是“治学为学”的一个纲目,“修身治人”的一个规模,“内圣外王”的一个大道。
所以,他说,要先从《大学》来立定这个纲领。如果人没有一个纲领,没有一个目的去读经,那就是白费力气。
3、《五经》的顺序是《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
这是按照书成就的历史的早晚排序的,《易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书,号称是从伏 羲八卦开始的。
《尚书》的第一篇叫做“尧典”,从尧舜开始。
《诗经》,诗经最古老的是所谓的“商颂”,商就是商朝,那么又比尚书再晚了。
《春秋》是春秋时代孔子的作品, 孔子去读历史,他有做一些笔记,他的历史笔记,从鲁隐公元年,大体上是从周平王东迁,就是从东周初期开始写的,一直写到他这一代。
4、推荐购买中华书局或者上海古籍的版本。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参考资料:
阅读经典最常的莫过于了解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小说中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生百态,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或讽刺或赞叹,了解作者生平也是很有用的,比如他写书的动机和目的。
而我们在拜读大作的时候,
一是要仔细品味某些精彩片段的手法和含义,
二是融入书中场景,代入角色,从而带来更多心灵上面的共鸣和震撼,
三是不要只因看书而看书,一本好书就能成为枕边书那样,不同的时候看的心情和想法是不一样的。
四是鼓励要用自己的思维看待书中的故事,独立的角度分析主角所处的场景和做法,换位思考,想想原因
那么 从中你就能收获一个时代的脉络了,了解了作者的意图,书中的精彩之处,给你带来的感悟 对你的思考方式的转变,历史,政治,文化等等知识。都会在你的阅读中积累起来
这是我看书的经验,仅供参考 希望能帮到你
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所以,看书时必须加以圈点,点评文意,看坏一本后,不妨再买一本。一般说来,有钱的人家为了收藏书而去爱惜书籍,我们贫寒之家不必效仿。比如说茶杯饭碗,明知是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难道能为了珍藏而去忍饥忍渴吗?孩子你要谨记在心啊!
原文: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新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这封信是孙技蔚为求学事而写给儿子的。孙技蔚(1620-1687),字豹人,明末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亡后只身定居江都读书,清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授中书人,不久辞归。是清初重要诗人,有《溉堂集)。
这封信告诉儿子一个道理,藏书必须读书,若不读,便失去了藏书的意义。若为了读书,则不须“惜书”,看坏不妨再买。“旧窑”的比方十分贴切,说明贫家藏书不能像富贵人家那样仅仅装点斯文,而应该务实求知。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今名人读书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读书以勤奋贯彻始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大意是说,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而读不同的书,又有不同的笔记法。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弄清这一事件和其它事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钩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要钩玄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认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赠别元十八协律》)八首之五)。他要求博览务得,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迷”,又要“不迷”。他在《答李翊书》里,曾先后用了两个“迷”字。第一“迷”是形容他自己开始读书着迷的情景;“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有这种迷劲才能深钻下去,但又要防止迷失方向。所以提出了第二个“迷”:“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当地指明了读书必须由迷而步入不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本本主义的桎梏。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生平重视读书学习,常在诗中表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并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就是后世所总结的陶渊明“会意读书法”,也有人称作“不求甚解法”。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元代李冶就指出:“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邓拓也指出:“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了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燕山夜话·不要秘诀的秘诀》)且陶氏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明会意也可不止一次。
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在我国民间已成为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后来诸葛亮至蜀汉丞相,而石广元三人果真只任至郡守一类的中级官职。这里的“观其大略”,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即提纲挈领地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读书方法。大略,含战略统领之意。古人曾注:“略,谓举其大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的最精粹部分,抓住了它再进行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朱子“格物致知”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其“精义”是:
⑴ 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同一本书中,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⑵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而精思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认为,读书始“未知有疑”,读书中要“节节有疑”,后“疑渐渐解”,最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⑶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⑷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要“观书以己体验”,但不可固执己见
。⑸ 著紧用力。朱熹认为读书要抓紧,舍得下苦功夫。“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⑹ 居敬持志。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纯净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敬,指用心专一。“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同时,他指出为学以立志为先,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孟子“自求自得”读书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我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论之一。与孔子读书法一样,它对中国读书史发生了深刻而有益的影响。其读书方法论的精义是:
(1)自求自得。孟子认为,读书学习须靠自己去求索精研。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孟子·告子下》)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就是说,老师让学生深造的方法,也应该是启发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其“自求自得”,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
(2)专心有恒。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曾举奕秋教人学棋为例,强调“不专心致志,则不得”(《孟子·告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学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往往并非其“智弗若”(不聪明),而是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还指出,专心还必须有恒。他以掘井作喻道:“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不坚持读书终将落空。
(3)盈科后进。即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孟子·尽心上》)又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以水喻学,道出逐渐积累知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4)重思存疑。孟子认为,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识客观事物,有闻见而不思,等于无闻见。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是要求不能只把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必须通过思维得到事物的真实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上》)。
(5)以意逆志。这是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清人的解释。如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一文中认为:“以意逆志”就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即应就作品论作品,以作品实际去分析推求作者思想。另一种是汉以来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如赵岐《孟子注疏》解释为“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熹《四书集注》则解为“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朱自清《诗言志辩》解为“以己意己志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另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知人论世。他强调:“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要真正读懂作品,必须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7)详说返约。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孟子·离娄下》)这里的“详说”,是指对读物要精细研究,详细阐释,即所谓“把书读得厚”;这里的“说约”,指对读物内容的简明概括。详说返约,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先深入细致钻研,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直至明确掌握。
孟子读书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读书求学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应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著行察习。即应该明白自己学习过程的本身,这样才可以“知其道”,即掌握住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合乎规律。如果“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那就会成为平庸的读书人。
孔子“好学乐学”读书法
⑴好学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实际上强调读书治学过程中养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心理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⑵由博返约。这是一种由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其后学总结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便体现了孔子“由博返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⑶学而时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里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着的重要方法。一是读书时先要“学”。然后是“时习”。孔子提倡带着治学的目的和方法来读书,反对“为读而读”,死守章句。
⑷学思结合。孔子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与思不可偏废,应学思并重。
⑸学行结合。人们一般从终极的目的处着眼,把“学行结合”解释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其中还包含有“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等有关底蕴。
⑹温故知新。孔子认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与新知联系起来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⑺述而不作。指在读书治学过程中,应以弄懂作品的原旨、阐明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为要务,而自己不应去主观发挥和附会。
⑻默而识之。默,是“沉思默想”;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暗暗思考并记住……哪能难住我呢!这种读书方法也叫“沉思默想法”。
⑼一以贯之。孔子不仅主张多学多识、学思结合,而且更强调必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统一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又能付诸实践,成为行动的指南。他多次强调“予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⑽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还有“知类通达”,也是“举一反三”的意思。孔子读书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治学的统一,读书治学原则与读书治学实践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阅读学习与非阅读学习的统一。
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种抓住一个中心、集中精力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读书方法。发明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
他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而“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每次读书,只求一点,所以后人也叫它“求一法”,或叫“主攻法”。因为它每次只围绕一个中心,只解决一个问题,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这种读书方法,是抓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读书方法。具体做法据史书记载:“尝有人间苏文忠(苏轼的谥号)曰:‘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种读书方法既是定向阅读,分步进行,长久坚持,必有好处。
李大钊“串钱”读书法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对如何读书,他有生动的譬喻。说,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个段,以至每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了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能抓住书里主要东西,吸收了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前一种人好比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线。李大钊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既要钻研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又要善于领会大意,即主要观点、立场,“钱”多多益善,“绳子”色彩鲜明,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三复四温”与“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读书方法最可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践,“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复四温”式读书基于其一生的强烈求知欲。“他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从青年时代起坚持一生的读书习惯”。他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四多”的习惯,即“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其中的“写得多”,就包含着多做读书笔记。综览其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内容摘录。早年读书时,在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有选抄本,摘录精要有摘录本,曾积累了好几网篮。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后,曾录下书中论点约3000字。(2)标记。每读一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杠、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斯大林选集》等书,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3)批注。《伦理学原理》一书共10万余字,但他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上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语。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实际对某些观点所作的引申、发挥。(4)读书日记。1937年,毛泽东读到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并开始续写中断多年的《读书日记》。其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1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篇《唯物辩证法》,从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416页。”嗣后,他每天均认真记下读书进度。(5)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则常用笔记形式改正。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认为说法不当,指出历史上志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其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等等
鲁迅“硬看”读书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政治理论、文艺作品外,还广泛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学方面的书籍。其读书方法的要点有:
(1)泛览。“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给颜黎明》)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应重视读反面的东西,“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一番。“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
(2)硬看。对较难读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学外国文须每日不放下,记生字和文法是不够的,要硬看。比如一本书,拿来硬看,一面翻生字,记文法,到看完,自然不大懂,便放下,再看别的。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给曹白》)若遇到暂时弄不懂的地方,则采取跳读,联系上文以至全文来“硬看”,直至理解。“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译书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收藏有大量外文工具书,种类也很全。
(3)专精。鲁迅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会成为“杂耍”读书虽多,但一事无成。其《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的编纂结集,堪为读书专精的典范。
(4)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指出:“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几本书》)。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读书杂谈》)。并主张“留心世事”(《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
(5)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吴晗“摘卡片式”读书法
吴晗认为:“青年人要有雄心壮志,著书立说,没有勤奋目标就不会有所作为。”而读书方法有两种,一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犹如一屋散钱却缺少串钱的绳子;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缺少细心的寻章摘句的工作,犹如有绳子而无钱可串。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使“广和深”达到有机结合。于是他认为“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谈读书》)。其读书,也很爱做笔记。每当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抄在本子上。后来,记得多了,便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问题,主要是各种资料抄在本子上,眉目不清,很是杂乱,等到下次想使用某个资料时,在厚本子里翻上半天也找不到。吴晗于是改用卡片记资料。于是身边经常备有一叠卡片,在阅读书籍报刊时,凡遇有价值的资料,就抄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一件事、一段话,并且记上出处。日积月累,卡片多了,就按照内容分类保管。他亲手整理了几万张卡片,象银行的储蓄卡一样,把大量的资料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他做卡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记载书刊名称页码,以备查阅;二是记载内容提要;三是抄录原书。等到要研究某个问题时,他就把有关该问题的卡片摆出来,加以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探讨。他曾举例:历史上很多人都说曹操坏,而唐太宗却说曹操好。到底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公正地评价曹操》?这就得依靠自己长期搜集摘录的卡片了。这样,集众家之长合而为一,就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华罗庚“厚薄”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第一步“由薄变厚”,即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比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能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经过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读书,只有学会“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渗透式”读书法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1922— )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衔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因此,他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并建议人们应“每星期抽一定时间去图书馆”,翻翻杂志,看多了以后,就能掌握住你那个渗透性的学习方法,可使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并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
爱因斯坦“忘书”法
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往往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他从小迷恋物理学,成为物理学家后,有人问他不锈钢的成份,他建议道:“你去查查《冶金手册》。”又有人问爱因斯坦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说:“实在对不起,我记不住,你当然可以去查《铁路交通》。”显然,爱因斯坦曾经浏览过《冶金手册》、《铁路交通》这类书籍,可他却没有记住其中最基本的数据。爱因斯坦解释道:“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有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而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东西。对一般材料只记住“门牌号码”,知道什么材料到什么地方去找,不再费力背诵,把记忆任务让书籍分担一部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记住最重要的和经常用的知识。他曾读过一本几何教科书,立即清楚地讲出了书中的要点。有人问他是怎样读这书的,他说:“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
黑格尔摘录分类读书法
黑格尔喜欢读严肃的书,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一张活页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史学、神学和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论需用哪一类资料摘录,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些文件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一辈子。黑格尔这一读书方法颇有益处。不少人读书时,书本东丢一本西塞一摞,没有次序。有的人抄写笔记和卡片,乱放乱堆,毫无系统。一旦要查阅某一本书或某种资料,翻了半天也找不到,而黑格尔写在活页纸上,有系统地进行整理,使之便于查阅。这种好习惯,对读书大有裨益。
苏霍姆林斯基“围绕问题”读书法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把心灵献给儿童》、《学生的精神世界》等。他总是带着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而读书,孜孜不倦地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以及各种教育方法专著中,摘录“最出色的内容”,然后分门别类编辑成专题研究笔记,撰写论文。他的著述被誉为“学校的百科全书”。他说:“面对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地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要善于限制阅读范围,从中排除那些可能会破坏学习制度的书刊。”围绕问题读书,正是选择书籍、专题阅读、深化效果的好方法。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而且我们国家的文字出现得很早,所以流传到现在的书籍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要想读古籍,要从哪里开始读。
第一个我推荐的是易经,这个也是我们的高中班主任推荐的,他是一个毕业于汉语言文学的高材生,经常给我们推荐书,易经是一本神书,现在我们遇到的那些算命先生他们可能就是在易经里边小有成就才敢出来混,没错,已经里边有很多对算命的描写,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第二个推荐的是山海经,山海经里边都是一些传奇的故事,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了解西方的神话,什么宙斯啊雷神死神雅典娜之类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家的那些神话人物仅仅局限于西游记里边的描写。山海经里边记载了很多那些奇珍异兽,比如饕餮貔貅之类的,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都要了解一下。
第三个是论语了,我们国家是推崇儒家文化的,而论语里边记载的大部分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言行,我们国家的孔子学院已经走上了世界,所以论语还是值得去看一下的。
聊斋志异,庄子,论语,老子,史记本纪世家列传,周髀算经,史记天官书历书,博物志、酉阳杂俎等,新唐书、明史等历算章节,新仪象法要,测量法义……
上边说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古籍,如果你能把这些文章都读一遍的话可能要花不少的时间,就当是你空闲时候的娱乐消遣吧。
喜马拉雅古典名著大师课整理 老师:清华大学 李守奎
网上流行的话说:不是你读书少,是读的经典少。这话很对,要精读经典!任何一个学科,凡是称得上是个学科的,研究论著都非常多,可能汗牛充栋,但称得上是经典的,十部就不算少。如果把这十部书精读了,把握了,你就是这个领域的行家。
《左传》是了解或研究先秦历史、先秦文学、先秦思想等都必须精读的书,而精读要从粗读开始。
根据阅读古书的基础能力,把读《左传》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阅读古书能力一般,没有系统学过古代汉语之类的知识,依靠注释才能读懂原文。
其实,除了专业工作者,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尝试着开始通读《左传》。
刚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主要目的是明训诂、通文义,对这部书的内容和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培养读古书的感觉和乐趣。
读什么书呢?现在最通行的注本是杨伯峻的四册《春秋左传注》,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不建议从这里开始,更不建议从十三经的注疏开始。为什么?首先要强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注很好!自古及今,研究《左传》的书很多,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不仅集大成,也开新局面,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注本,也是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我们总说读书、做事,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为什么不从这里开始?
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读古书得先过语言文字关,如果这一关不过,注释里再好的东西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连句子还没读明白呢,讨论时间、地理、人物的争议,只能让我们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就像教师讲课,学生刚入门,甚至还没入门,就开始讲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远不如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
其二,读书需要宏观把握,细节深入。不能一开始就进入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疏体竖版排印,在正文之下小字加注,把正文隔断。杨伯峻的注释很多是学术探讨,有时注文很长,读完注文,忘了正文。这样,一部大书就很难坚持读完,读完了也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知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
其三,精读是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总的来说,我们阅读古书能力还不是很高的阶段,建议读一些现代简注本。这种通俗本一般都是横排,一段之后注释,后面还有白话翻译。读白文读不懂就看注释,看注释还看不懂就参考翻译。
一开始,可以把《左传》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来读,读出趣味来,后面就可以不引自入了。当今对于古代的优秀文化,不仅需要学者来研究,更需要成为大众的需要。文化的需要是要逐渐培养的。这个阶段的读《左传》,虽然还领略不到《左传》的精华,但已经能够领略到读书的趣味了。
第二种情况,当我们具备读懂白文的能力,就可以有多种读法了。
其一,把《左传》白文通读几遍,适当看一看杜注,越读越顺,越读越有味道。老一辈学者都会背诵。用心读书,用心理解很重要。不要过早陷入他人的争论,先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争论。
其二,准备一本历史地图集,准备好杨注四本,日读几页,日有所得。
其三,也可以如裘先生所说,直接读《十三经注疏》里的《春秋左传注疏》。中华书局小字缩印本一共是486页,实际上包含了春秋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晋代杜预的《注》、唐代孔颖达的《疏》,清代阮元的《校勘记》。平均每天读一页半,再难读的书也能读完,用不了一年就全部读完了。对《春秋》,对《左传》,对传统学术就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读书并不难,难的是有恒心有毅力。
读书过程中,我个人体会读《左传》这类历史书,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搭起时间与空间的坐标,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放在这个坐标中定位。确定不了时与空的事件只能算一个故事,不能用来研究历史。而时间、空间明确的叙事,即使是小说,也可以作为历史参照,即便人物是虚拟的,但历史场景,思想观念是真实的。
第二,要理清人物关系。左传涉及的人物很多,三千多人,人物关系很复杂。有时候人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的进程。所以古人通过各种手段构建各种关系,利用婚姻建立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利用盟会建立明确各诸侯国之间的等级关系。个人的行为、言谈举止都受这些关系制约。古人读《左传》,会列出世系表。
第三,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前因和后果。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历史进程。不能孤立地看一个事件,那样的理解会过分肤浅。清代学者高士其的《左传纪事本末》可以参考。比如,春秋晚期吴人入郢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左传里有详细的记载,《史记》里又演绎出伍子胥鞭尸的故事。这个大事件因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吴国因为什么而崛起?楚国又因为什么而衰弱?吴人入郢的影响是什么?《左传》很注意梳理历史的前后联系,至于这种理解对不对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四,任何历史记载都是作者的有意选择,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左传》250年发生的事情多了,为什么只选择这些事情记载,一方面受到作者所见史料的限制,受历史进程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则是作者表达思想的需要。不同作者通过不同的史料剪裁表述不同的观点。谁都对,可能谁都不对。我们要学会自己判断。
第五,读《左传》等先秦文献,要注意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材料。说《左传》详细,是和其他文献相比,左传还不到18万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本小书,怎么可能把250年的历史记录清楚。鸦片战争以来不到200年,我们就有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多少材料,多少问题。对于先秦来说,新材料就得仰仗地下出土了。近年不断有惊人发现。清华简的《系年》,安大简的《楚史》等等。
第六,不要受《左传》中消极东西的影响,比如算卦和预言。对《左传》中一些神神秘秘的记载要有正确的认识《左传》中有很多占ト,很多预言,大部分都能应验。我们与其把它们当作神秘的预言,还不如把它们理解为作者对历史的认识,认为这么做必然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第三种情况,经过粗读与精度,进入研究阶段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利用《左传》进行其他研究。例如研究古文字、整理出土文献,都必须熟读古书,熟读《左传》。我们每个精读《左传》的人都会在研究中受益。
第二类是专门研究《左传》。这就不仅需要熟悉元典,还要熟悉现在的研究成果,熟悉古代的重要研究成果。当年顾栋高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精研左传,完成了《春秋大事表》,这就是很专精的学问了。
归纳一下怎么读《左传》?
第一,先找一个能让自己读完的本子粗读,领略其美好,培养读古书的感觉。
第二,多读白文,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每一件事在历史中的位置。另外,我们读书要读出乐趣来。
精读了《左传》,对研究者来说有直接的、多方面的用途。对于爱好者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无用之用。
读古代典籍书从哪些开始好
本文2023-10-26 16:13: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