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中医?有什么提议吗?
《圆运动的古代中医学》。这本书很重要,为什么,这个是一个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承上启下的指示灯,非常非常重要。学完这本书,学什么,学《梅花易数》,什么!算命书?对,就是他,上面有位知友说学《滴天髓》,结果还被人笑话了,笑话他的那个人绝对不懂中医,我要说句公道话,学《滴天髓》也没错,为何?中医的根在“易”,易没学懂,中医任督二脉打不通,永远落在“技”的末梢,学不会变通。学《梅花易数》或者《滴天髓》都是一个目的,把“易”学明白了,所谓“医易同源”就在于此。把“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学明白了,中医的思维你就学会了。学完后再学黄元御的著作《四圣心源》《四圣悬殊》《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等等,有着黄老前辈的指点,看《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这些经典才能事半功倍,靠自己单独看这些经典,要悟透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大量时间和极高的悟性和毅力,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古中医一脉,就在于此。所以理论的高度,就在于这个阶段你能吃透多少。这一阶段,也是学中医最重要的阶段。
我也是祖传中医,先祖是北宋太医。传到我这一代是30代。
家父、姑姑、兄长皆是湘雅、株洲市等医院名老中医。
有一位澳门的欧**35岁,全身病,乙肝、子宫肌瘤腺肌症病。
欧**子宫肌瘤腺肌症病五年多了,来例假时痛不欲生。上过药环,由于付作用太大又取掉了,这样反而变成了每个月来两次月经,全靠止痛药止痛,各大医院劝其割掉子宫。
今年6月中旬由朋友介绍找到我,我诊断肝瘀宫冷。处方分两次用药,第一次疏肝理气排毒,我让病人拉了十天左右肚子,排出的大便由开始的乌黑粘稠变成了全黄后,人越来越气色好,而后欧**例假来了。停药,月经干净后换第二处方,补气血暖子宫健脾胃,一直饮用到八月份。
八月份病人例假不痛了,但第二次来了一天月经(排卵期出血),而后继续守方到九月初月经来。
病人月经全正常并停药,从此病人彻底痊愈,不再有来第二次月经。
西医视为妇科不死癌症的子宫肌瘤腺肌症病被我这世家中医彻彻底底根治。
欧**的那些西医朋友都是说中医不可思议的神奇。
关於实施种痘免疫的最早记载是在什麽时候呢
明末喻昌《寓意草》(1643)对顾諟明的二郎,三郎在北平种痘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一些:"顾諟明公郎种痘,即请往看其痘苗淡红,磊落中含水色,明润可爱,且颗粒稀疎,如晨星之丽天门下,医者先已夸为状元痘"42清初董含《三冈识略》记载安庆一姓张医师三代所传种痘术,更为具体:其法取患痘者的稀痘浆,贮於小瓷瓶内,埋於土内待用其用法:将所贮痘浆染衣令小儿穿著,则三日萌芽,五日痘长,十日痘萎这是清代文献关於种痘的最早记载1681年,清政府曾专差迎请江西医张琰,为清朝王子和旗人种痘据张琰《种痘新书》说:"经余种者不下七,八千人,屈指记之,所莫救者,不过二,三十耳"可见种痘术医术已相当高
对於种痘术的发明时间,地点,人物,医书有不同的说法除了前引清董玉山《牛痘新书》所称"唐开元间,江南赵氏"之说,并有清代医家张璐(1617-1700)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医通》说:"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於燕齐,近则遍行南北"书中记有痘浆,旱苗,痘衣等种痘法康熙52年(1713)朱纯嘏著《痘疹定论》卷二"种痘论"说,宋真宗时(11世纪)宰相王旦请峨眉山女神医到京为其子王素种痘这是医典对种痘起源的最早的详细描述,尽管是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文本出现
1727年清初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中则把发明人痘接种术确定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闻种痘法起於明隆庆年间,甯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称是由安徽太平县人发明并传之天下,但未具姓氏书仲介绍了四种种痘法,即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也记有四种接种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种痘新法》则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符合现代疫苗制备的灭活原理
张琰在《种痘新书》自序中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可知张琰之父善种人痘,传自其祖父,其祖则称传自聂久吾聂久吾(尚恒)生於明隆庆(1567-1572)六年(1572),而现存聂久吾著《活幼心法》等医书中均无种痘内容按张琰自序的说法:"宇内方书总无种痘之说,岂治痘之方则宜传之於世,而种痘之术不可向人言乎 盖秘其诀而不肯笔之於书,私其技而不欲公之於世也余今乃洩人之所未洩,传人之所不传"清伍士山在《种痘新书序》言其曾问张琰:"公家既有秘传,曷不公之於世,普利群生 "张琰叹曰:"医书充栋,惟种痘之术不传,盖术家欲专其利,故秘其术以自私也余行术数十年,……今余年将就衰,欲将其术传之天下,故纘述遗篇,详加参考,且将祖父秘传一一书之於册"由此可见,种痘之术确曾长期在极少数方家内部秘传,不为世人所知;就连张琰本人也是在"行术数十年"之後将其书之笔端,公诸於世 《医宗金鉴》说种痘"此诚去险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种痘一科,多口传心授,方书未载,恐後人视为虚诞之辞,相沿日久,无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竟置无用之地,神功湮没,岂不大可惜哉!今将种痘一法细加研究,审度精详,纂辑成书,永垂千古,庶为种痘之津梁,咸登赤子於夀域也"其所谓"口传心授",确实是种痘术自从发明直到明代一直未被公开的原因,这或许也是古代"医道不分"且医家在某些秘术传承上深受道教秘传传统影响的表现事实上,一般的痘疹治疗,同样存在著秘传的现象,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二十七上"痘疹心印小引"曰:"专门者以痘为秘术,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师其见,各颛其法,而不思融洽众理以契所归"
清黄百家曰:"痘疹不知起自何时,相传在晋宋之间数千年来,毒痡极矣天道好生,物极必返迩乃有种豆之仁术康熈戊申,余读书甬上,有曁阳某者,挟此术至,吾友陈夔献笃奉之,号於同志余时卽欲学焉,而未暇也岁辛酉,余以试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谕云:'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适浦阳有傅啇霖者,以种痘术抵吾里,孙軰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邻里同舍多罹此厄'余益感而愿得之今年夏,啇霖过访余,与之促膝连床,啇霖亦不惜,尽倾底蕴余时适往昆山,未得竟业政初,啇霖之兄也,文誉斐然,本其家授,兼以此术济世,葢自明初,其远祖窦继先生从戴原礼游,卽精於医,传至其曽祖思川,祖岐山,始以种痘术闻逺近,父希成,叔希美,为格等继之,而政初集其大成 其为符咒,可废乎 曰不可痘疫时行,实有邪祟,且忌诸犯触,非此无以发人之诚信耳,故古有祝由科,非无谓也因与政初诠次増定其家传之本,为《天花仁术》一书,总种痘时痘为十卷,公之同好,所谓父不哭子,其利漙哉!政初更善针术,其经络补泻,悉本灵素,与今所行世者逈异,此其一端云"
亦有人提出人痘法发明於清初民国13年恽铁樵著《保赤新书》卷二"鼻苗":"我国当清初时代,曾有人发明种痘之法,用出天花小孩的痘痂,研碎了和在新棉花絮裏,搓成小团,塞在婴孩鼻孔之中,谓之鼻苗"作者此说亦无证据,不过作者接著说:"在发明这鼻苗的人,理想极通天花既是外感,食积,惊恐为诱因,病源复杂,传变自然厉害,若用痘苗引痘,那就纯粹的内因,病源单纯,自无危险,岂不是极通极通麼……详究其源,云是玄女降乩之方,转取痘气薰蒸,发胎毒於安宓无病之时……原其种痘之苗,别无他苗,惟是**痘儿颗粒之浆,……据此在发明之人,恐不能取信於大众,却要托之玄女以自重,在医家之评论,全不计其发明之功,反要科其盗窃之罪这就是中国医学不发达之原因了" 清初痘疫大流行,确实给人提供了某种历史心理学的背景但毫无疑问清初发明种痘之说不合历史事实
李约瑟《中国与免疫学的起源》一文及其《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认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医家万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种痘又有研究者认为"基本可以确定种痘始於明隆庆年间(引者注:隆庆1567-1572),即16世纪中叶";"种痘术最初於晚明出现在皖南和江西的弋阳等地,大约在清初传入江南";"人痘术在明隆万年间已在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而且至迟到18世纪中叶,江南的人痘接种术已在全国居於领先地位"
然而进一步的考证表明,1523年去世的明郑善夫的《少谷集》卷二十中,最早提到种痘之事该书卷二十•书四"与应南洲"曰:"春间得越中二手教,继得显仁济上种痘事;近又得二兄宦迹,皆好音也善夫入秋,病稍去体,然神思大减,眼就花,齿半揺动,百年未中,而衰飒如此,不肖可言耶白下之命,於病躯散才甚称,且得以暇日,求吾斯未信处,窃自慰也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
文中提到的"显仁",在卷十八《寄应南洲》一信中又曾提及:"显仁亲事,尚尔优游",可知"显仁"其人时当在冠龄之下而"济上"则是地名,卷二十五《病中懐郑继之二首》诗句"卫川分手去,济上寄书来"即其证;又按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七"济上:济水之上"综上,"显仁济上种痘事"是说显仁在济南完成种痘之事,从信中提到的"白下之命"(指嘉靖元年即1522年明朝南京朝庭的诏命),及文中"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一句,可知此信写於嘉靖元年(1522),那一年他被荐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而不应是翌年上任途中罹病返家之後去世之前所写
由此可见,目前所知最早关於种痘之事的记载是在1522年
(五) 988-989年:峨眉山顶女神医始传种痘术
清抄本《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和抄本《痘门拜娘娘诰全科》都提到"戊子己丑行正令"这个时间点,值得注意这种长久流传於民间社会的宗教科仪文本,往往用秘言诀语的方式,流传著某些鲜为人知的重要资讯
《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拜请天宫天姆娘,功德齐天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普天伐土布恩光"《痘门拜娘娘诰全科》:"拜请天宫天姥娘,功德其大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遍游天下种痘疮,是男是女赖清吉,或老或少得安康"显然"戊子己丑行正令"是指在"戊子己丑"年裏传布这神圣的种痘术那麼"戊子己丑"是指何年代
根据这些经书拜颂的天姥娘娘乃指向峨眉山上传播种痘的神医,参之以朱纯嘏《痘疹定论》对该女神医为王旦(在世时间是957-1017年)之子王素(在世时间是1007-1073)种痘及及传播种痘术的事迹,"戊子己丑"当指宋端拱元年(988)和二年(989)因为在女神医为王素种痘前,种痘术已在峨眉山地区传播,只是因为方坤撰《全闽诗话》卷七明•郑善夫:"其赴召也,便道游武夷,深入九曲,绝粮抱病,放舟南下,抵家而卒,年三十九,其徒髙瀫傅汝舟为庀棺敛,太守汪文盛葬焉"
宰相之子王素种痘始闻名於世而已按《痘疹定论》,王旦生子而伤痘,命人为寻名医,於是"时有四川人做京官者,闻其求医治痘,乃请见而陈说种痘之有神医,治痘之有妙方,十可十全,百不失一王旦知之,喜相问曰:'此神医是何姓名,何处居住也 汝即知之,为我请来'彼应之曰:'此医 环峨眉山之东西南北,无不求其种痘,若有神明保护,人皆称为神医,所种之痘,称为神痘'"乃请神医"不逾两月,敬请神医到汴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於次日种痘"此其证
又,经中描述"峨眉山上三大娘",乃"身穿泗州绫罗缎,八副罗裙凑地装,头戴金钗玉霞帔,足踏系鞋三寸长, "可见经传认同天姥娘娘乃小脚"三寸长",无疑裹足,乃为五代以後的人物特徵,决非唐或唐前当然也不排除是清代的时代特徵渗入道教话语演变过程,尽管娘娘本非清代人物
对于神医扁鹊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有一件事却令人挺意外的,那就是为什么考古出土了扁鹊医书,但扁鹊反而被踢出了教科书,按照一般的逻辑来说,这不刚好可以用地下材料来证实扁鹊这个历史人物吗?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一)扁鹊医书
2013年,在四川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期间,发掘出一组汉代古墓,这些墓葬被统称为“成都老官山汉墓”,其中出土了简牍920余件,其中文字共计约2万字。它们可以分成九本医学书籍,除了《五色脉诊》以外,所有的书都没有书名。
考古学家根据竹简的内容给它们命名。其中,最令学者兴奋的是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和九部医学竹简,无比珍贵,因为这九部著作很可能就是中医扁鹊学派失传已久的经典书籍。
对中医而言,张仲景的《伤寒论》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医临床辨证体系确立的标志,但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简,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历史,这表明其实在西汉之初,毕竟成熟的治疗体系就已经在中国出出现,并把中医临床体系的建立,基本上可以向前推至春秋时期。
(二)扁鹊其人
我们对于扁鹊的认识是从中学一本课文开始的,即“扁鹊见蔡桓公”,我们学到了“讳疾忌医”这个词,但是发生在扁鹊身上的事,绝对堪称传奇,因为按照《史记》的记载,扁鹊治疗过的三人,其时间跨度竟有300 年,这就很令人咋舌,即便中医再怎么能养生,扁鹊也不可能像彭祖那样活上三百多岁吧?
所以,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事情,而这也正是神医扁鹊被踢出教科书的原因之一。
原来,所谓的“扁鹊”实际上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古代对于“神医”的尊称。我们现在知道的“扁鹊”的真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越人,但历史上仍有许多人叫“扁鹊”。比如,在《史记·扁鹊传》中,就又出现了一位名叫“扁鹊”的客栈老板,曾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帮助龙桑君治好了他的眼睛。因此,为了精确起见,教科书删除了扁鹊。 毕竟,扁鹊不是作为一个人单独存在的。
除此之外,四川老关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医书》损坏严重,要详细研究和了解全部内容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扁鹊》留下的医书是否完整无法确定,所以为了严谨起见,专家也建议教科书先把他移走,有证据时再把他搬回来。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或许最早的扁鹊正是依托了这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从而建立或者开创了一个门派,由于其医术过于神异且流传久远,所以后来门人就被世人统称为扁鹊,这才由此造成了我们如今的困惑。
关於实施种痘免疫的最早记载是在什麽时候呢
明末喻昌《寓意草》(1643)对顾諟明的二郎,三郎在北平种痘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一些:"顾諟明公郎种痘,即请往看其痘苗淡红,磊落中含水色,明润可爱,且颗粒稀疎,如晨星之丽天门下,医者先已夸为状元痘"42清初董含《三冈识略》记载安庆一姓张医师三代所传种痘术,更为具体:其法取患痘者的稀痘浆,贮於小瓷瓶内,埋於土内待用其用法:将所贮痘浆染衣令小儿穿著,则三日萌芽,五日痘长,十日痘萎这是清代文献关於种痘的最早记载1681年,清政府曾专差迎请江西医张琰,为清朝王子和旗人种痘据张琰《种痘新书》说:"经余种者不下七,八千人,屈指记之,所莫救者,不过二,三十耳"可见种痘术医术已相当高
对於种痘术的发明时间,地点,人物,医书有不同的说法除了前引清董玉山《牛痘新书》所称"唐开元间,江南赵氏"之说,并有清代医家张璐(1617-1700)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医通》说:"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於燕齐,近则遍行南北"书中记有痘浆,旱苗,痘衣等种痘法康熙52年(1713)朱纯嘏著《痘疹定论》卷二"种痘论"说,宋真宗时(11世纪)宰相王旦请峨眉山女神医到京为其子王素种痘这是医典对种痘起源的最早的详细描述,尽管是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文本出现
1727年清初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中则把发明人痘接种术确定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闻种痘法起於明隆庆年间,甯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称是由安徽太平县人发明并传之天下,但未具姓氏书仲介绍了四种种痘法,即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也记有四种接种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种痘新法》则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符合现代疫苗制备的灭活原理
张琰在《种痘新书》自序中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可知张琰之父善种人痘,传自其祖父,其祖则称传自聂久吾聂久吾(尚恒)生於明隆庆(1567-1572)六年(1572),而现存聂久吾著《活幼心法》等医书中均无种痘内容按张琰自序的说法:"宇内方书总无种痘之说,岂治痘之方则宜传之於世,而种痘之术不可向人言乎 盖秘其诀而不肯笔之於书,私其技而不欲公之於世也余今乃洩人之所未洩,传人之所不传"清伍士山在《种痘新书序》言其曾问张琰:"公家既有秘传,曷不公之於世,普利群生 "张琰叹曰:"医书充栋,惟种痘之术不传,盖术家欲专其利,故秘其术以自私也余行术数十年,……今余年将就衰,欲将其术传之天下,故纘述遗篇,详加参考,且将祖父秘传一一书之於册"由此可见,种痘之术确曾长期在极少数方家内部秘传,不为世人所知;就连张琰本人也是在"行术数十年"之後将其书之笔端,公诸於世 《医宗金鉴》说种痘"此诚去险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种痘一科,多口传心授,方书未载,恐後人视为虚诞之辞,相沿日久,无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竟置无用之地,神功湮没,岂不大可惜哉!今将种痘一法细加研究,审度精详,纂辑成书,永垂千古,庶为种痘之津梁,咸登赤子於夀域也"其所谓"口传心授",确实是种痘术自从发明直到明代一直未被公开的原因,这或许也是古代"医道不分"且医家在某些秘术传承上深受道教秘传传统影响的表现事实上,一般的痘疹治疗,同样存在著秘传的现象,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二十七上"痘疹心印小引"曰:"专门者以痘为秘术,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师其见,各颛其法,而不思融洽众理以契所归"
清黄百家曰:"痘疹不知起自何时,相传在晋宋之间数千年来,毒痡极矣天道好生,物极必返迩乃有种豆之仁术康熈戊申,余读书甬上,有曁阳某者,挟此术至,吾友陈夔献笃奉之,号於同志余时卽欲学焉,而未暇也岁辛酉,余以试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谕云:'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适浦阳有傅啇霖者,以种痘术抵吾里,孙軰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邻里同舍多罹此厄'余益感而愿得之今年夏,啇霖过访余,与之促膝连床,啇霖亦不惜,尽倾底蕴余时适往昆山,未得竟业政初,啇霖之兄也,文誉斐然,本其家授,兼以此术济世,葢自明初,其远祖窦继先生从戴原礼游,卽精於医,传至其曽祖思川,祖岐山,始以种痘术闻逺近,父希成,叔希美,为格等继之,而政初集其大成 其为符咒,可废乎 曰不可痘疫时行,实有邪祟,且忌诸犯触,非此无以发人之诚信耳,故古有祝由科,非无谓也因与政初诠次増定其家传之本,为《天花仁术》一书,总种痘时痘为十卷,公之同好,所谓父不哭子,其利漙哉!政初更善针术,其经络补泻,悉本灵素,与今所行世者逈异,此其一端云"
亦有人提出人痘法发明於清初民国13年恽铁樵著《保赤新书》卷二"鼻苗":"我国当清初时代,曾有人发明种痘之法,用出天花小孩的痘痂,研碎了和在新棉花絮裏,搓成小团,塞在婴孩鼻孔之中,谓之鼻苗"作者此说亦无证据,不过作者接著说:"在发明这鼻苗的人,理想极通天花既是外感,食积,惊恐为诱因,病源复杂,传变自然厉害,若用痘苗引痘,那就纯粹的内因,病源单纯,自无危险,岂不是极通极通麼……详究其源,云是玄女降乩之方,转取痘气薰蒸,发胎毒於安宓无病之时……原其种痘之苗,别无他苗,惟是**痘儿颗粒之浆,……据此在发明之人,恐不能取信於大众,却要托之玄女以自重,在医家之评论,全不计其发明之功,反要科其盗窃之罪这就是中国医学不发达之原因了" 清初痘疫大流行,确实给人提供了某种历史心理学的背景但毫无疑问清初发明种痘之说不合历史事实
李约瑟《中国与免疫学的起源》一文及其《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认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医家万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种痘又有研究者认为"基本可以确定种痘始於明隆庆年间(引者注:隆庆1567-1572),即16世纪中叶";"种痘术最初於晚明出现在皖南和江西的弋阳等地,大约在清初传入江南";"人痘术在明隆万年间已在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而且至迟到18世纪中叶,江南的人痘接种术已在全国居於领先地位"
然而进一步的考证表明,1523年去世的明郑善夫的《少谷集》卷二十中,最早提到种痘之事该书卷二十•书四"与应南洲"曰:"春间得越中二手教,继得显仁济上种痘事;近又得二兄宦迹,皆好音也善夫入秋,病稍去体,然神思大减,眼就花,齿半揺动,百年未中,而衰飒如此,不肖可言耶白下之命,於病躯散才甚称,且得以暇日,求吾斯未信处,窃自慰也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
文中提到的"显仁",在卷十八《寄应南洲》一信中又曾提及:"显仁亲事,尚尔优游",可知"显仁"其人时当在冠龄之下而"济上"则是地名,卷二十五《病中懐郑继之二首》诗句"卫川分手去,济上寄书来"即其证;又按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七"济上:济水之上"综上,"显仁济上种痘事"是说显仁在济南完成种痘之事,从信中提到的"白下之命"(指嘉靖元年即1522年明朝南京朝庭的诏命),及文中"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一句,可知此信写於嘉靖元年(1522),那一年他被荐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而不应是翌年上任途中罹病返家之後去世之前所写
由此可见,目前所知最早关於种痘之事的记载是在1522年
(五) 988-989年:峨眉山顶女神医始传种痘术
清抄本《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和抄本《痘门拜娘娘诰全科》都提到"戊子己丑行正令"这个时间点,值得注意这种长久流传於民间社会的宗教科仪文本,往往用秘言诀语的方式,流传著某些鲜为人知的重要资讯
《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拜请天宫天姆娘,功德齐天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普天伐土布恩光"《痘门拜娘娘诰全科》:"拜请天宫天姥娘,功德其大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遍游天下种痘疮,是男是女赖清吉,或老或少得安康"显然"戊子己丑行正令"是指在"戊子己丑"年裏传布这神圣的种痘术那麼"戊子己丑"是指何年代
根据这些经书拜颂的天姥娘娘乃指向峨眉山上传播种痘的神医,参之以朱纯嘏《痘疹定论》对该女神医为王旦(在世时间是957-1017年)之子王素(在世时间是1007-1073)种痘及及传播种痘术的事迹,"戊子己丑"当指宋端拱元年(988)和二年(989)因为在女神医为王素种痘前,种痘术已在峨眉山地区传播,只是因为方坤撰《全闽诗话》卷七明•郑善夫:"其赴召也,便道游武夷,深入九曲,绝粮抱病,放舟南下,抵家而卒,年三十九,其徒髙瀫傅汝舟为庀棺敛,太守汪文盛葬焉"
宰相之子王素种痘始闻名於世而已按《痘疹定论》,王旦生子而伤痘,命人为寻名医,於是"时有四川人做京官者,闻其求医治痘,乃请见而陈说种痘之有神医,治痘之有妙方,十可十全,百不失一王旦知之,喜相问曰:'此神医是何姓名,何处居住也 汝即知之,为我请来'彼应之曰:'此医 环峨眉山之东西南北,无不求其种痘,若有神明保护,人皆称为神医,所种之痘,称为神痘'"乃请神医"不逾两月,敬请神医到汴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於次日种痘"此其证
又,经中描述"峨眉山上三大娘",乃"身穿泗州绫罗缎,八副罗裙凑地装,头戴金钗玉霞帔,足踏系鞋三寸长, "可见经传认同天姥娘娘乃小脚"三寸长",无疑裹足,乃为五代以後的人物特徵,决非唐或唐前当然也不排除是清代的时代特徵渗入道教话语演变过程,尽管娘娘本非清代人物
一般的情况是农村里去看中医的还确实不少,城里去医院看西医为多。现在农村大点的行政村里,一般都有卫生所,村医大多是中西医全拿,农民选择看中医的好处是,省钱,花个十元二十元的熬两付药,头疼脑热的解决了。如果不愿意花钱弄个偏方也能解决问题。用西医治吃药打针是一个方法,现在一般都是输液,差不多需输一周,一算账200多元,比较起来不划算。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中医的一个原因。
如何自学中医?有什么提议吗?
本文2023-10-26 16:3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