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和郎中是一个意思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4收藏

侍郎和郎中是一个意思吗,第1张

都是官职

郎中 官名。始设于秦,在官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郎中是文官。

所以不是一个意思,郎中是“侍郎”的下级官员。

郎中的意思:中医医生、对他人亲随的敬称兄长、官名、宫廷的侍卫。

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晋武帝 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隋唐迄清 ,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清末始废。

郎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侍郎是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

——郎中

郎中来自与官职名。古代,相当早期就设有医官。秦朝有太医令、太医丞等,唐代除太医令外,还设医学博士、医监、医正等职,至五代时,又设翰林医官使,宋代设翰林医官院。

一般来说,医官分七级二十二种,最高级的为大夫,其次是医卿、医效、祇候等。“郎中”就属于“医卿”之一。人们为了表达对医师的尊敬和赞美,所有产生了这种有奉承抬举意味的称呼,即大夫和郎中。大夫是最高级别的医官,郎中次之。

宋代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且喜爱文字游戏。他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加皮”等,将中药名巧妙融入诗中。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胡芦巴。”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应声“蔡君出口便成衰”。这之中,半夏、葫芦巴等为药名,便成衰则是证名。此事传开,人们认为陈亚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每有学医者以读“药诗”为乐,陈亚也成了人们把对医师的称呼变成“郎中”的第一人。所以一般,把设馆坐堂(主要指中医)的医生称为大夫,把四处行医的称为郎中。

同时出现了“江湖郎中”的称呼,指的是游医,就是古装剧中拿着个幡子走街串巷吆喝的游方医生。现在“江湖郎中”成为了“江湖骗子”,而在宋朝的时候,江湖郎中可以说是医生的初级阶段,对于以后开设医馆变成坐堂医,游历江湖见到了各种病症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其实这一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医生的尊敬。在使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之前,古人因为分不清医术与巫术两者的区别而将医生称呼为“巫医”。因为这些巫医中经常会混杂一些坑蒙拐骗的人,所以导致巫医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种社会现象直到唐朝时期依旧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医术高明的巫医被召见宫中专门为君王以及其它贵族治病。这类人便是御医。

御医的身份自然要高于普通巫医,因而的百姓不好再用巫医这一词来称呼他们。所以慢慢地百姓开始用“郎中”或者“大夫”这两个称呼来称呼那些真正有医术的巫医,借此表示尊敬。其中“郎中”一词本就是一个官职名称,且还属于高级官员。这个官职自战国时期起便已出现,等发展到汉朝该官职主要是指那些宫廷近侍。御医作为君王专用医师,与郎中的职责有相近之处。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才会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

进入宋朝之后,“郎中”与“大夫”这两个称呼彻底取代巫医这个叫法。非常有意思的是,称呼医生为“郎中”的生活在黄河以南的南方百姓,而用“大夫”一词来称呼医生的人多生活在黄河以北。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可知。

至于我们现在惯常使用的“医生”一词,则是起源于唐朝。这个词最早出现于一本名为《唐六典》的古籍中,指代那些学医之人。不过在古代“医生”这个称呼相比起“郎中”与“大夫”,其使用率要比后两者低。“医生”这个称呼成为主流称呼是在进入近代之后,而“郎中”与“大夫”这个称呼并未因此遭到淘汰,至今仍处于使用中。

郎中的意思解释是医生。

出处:

1、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

2、丁内外艰凡五年,仍补原官,升郎中。

3、杜泾郎中,河府荥河县上原村人也。世为医,赀业稍给。

4、施恩便对武松道兄长,这几位郎中,是张都监相公处差来取你,他既着人牵马来,哥哥心下如何?

5、一岁皆辄试,能通一执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6、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选自:《韩非子·孤愤》、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宋洪迈《夷坚支甲志·杜郎中驴》等。

郎中造句

1、中殿周围隔有数间厢房,有寝室、起居室和乐室、御膳室等等,设备装饰、宫女近侍、郎中、卫卒,编制齐全,只是人数较少,有如一座具体而微的行宫。

2、于是他准了李斯的建议,亲自出巡东地,并命赵高和郎中令按照上次泰山封禅准备一切出巡事宜。

3、因为儿子去世,包拯请求在方便的州郡任职,做扬州知州,又移任庐州升为刑部郎中。

4、现在大家带着既害怕又好奇的心理挤在窗前观看,想知道赵高要如何对付这个小郎中。

5、赵高仔细循着声音方向看去,乃是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小郎中,因系宗室,父亲又在灭楚战争中阵亡,特准入宫任职。

1、走方医(铃医):在旧时,周游于农村城市,具有一技之长的医生,因为他们以串铃召呼病家,故名。这些人医术大多来自于师传口授,每有独到之处。往往以少数草药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取效。但也混杂着一些借医行骗的人。也有将铃医称为江湖郎中的。

2、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时就开始有这种官职了。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于宋代,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如宋·洪迈《夷坚志》:“杜泾郎中,河府荥河县上原村人也。世为医,赀业稍给。”

3、大夫:这是个多义词。若是古代官名,读作[ dà fū ];读作[dài fu]时,指医生。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dai fu一称流传至今成为对医生的敬称。

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和安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痊、翰林医令、翰林医诊、翰林医学……

所以,“大夫”就是当时医官的头衔。从那时起,人们也就称呼医生为“大夫”了。北方人就习惯称医生为大夫。

4、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

在我国古人的习惯上,不论笔记或小说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别。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摇患铃的医生,却称为郎中。所以后来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5、世医:指世代以医药为业者,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从事医药职业的,人们称这样的医生为“世医”。此种形式为中医传统的传授及教育形式。

很多读者在阅读历史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郎中这个称呼,究竟郎中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一种官位还是某种职业?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郎中原来是官名,就是帝王侍从官的统称,也有称医生为郎中,宋代开始南方方言尊称医生为郎中。

详细内容

官名,始于战国。秦 汉 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晋武帝 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隋 唐 迄 清 ,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清 末始废。

《韩非子·孤愤》:“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旧注:“郎中,为郎居中,则君之左右之人也。”

《史记·儒林列传》:“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 晋李密《事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宋 洪迈 《夷坚支甲志·杜郎中驴》:“ 杜泾 郎中, 河府 荥河县 上原村 人也。世为医,赀业稍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奇妙,奇妙!郎中诊罢,嘻嘻的冷笑,道:五脏六腑又调和,不须医疗。”

榜文:释义公告。榜上的名文,或告示。告示。

郎中:

[physician trained in herb medicine]∶中医医生。

[suite;retinue]∶对他人亲随的敬称兄长,这几位郎中,是张都监相公处差来取你。——《水浒传》

[official]∶官名。清朝六部以下设司,司设长官郎中。

[imperial bodyguard]∶宫廷的侍卫。 [1] 

货郎:货郎,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有的兼收购土特产品。亦称“货郎子”。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此业至晚于宋代已盛行。

墨客: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按,《长杨赋序》谓:“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赋中称客为“墨客”,后遂为文人之别称。

侍郎和郎中是一个意思吗

都是官职郎中 官名。始设于秦,在官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郎中是文官。 所以不是一个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