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艾灸
一年四季每个时间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时节应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式而冬季艾灸无疑是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式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艾灸养生的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基础介绍
1、艾灸的热量有何作用
艾灸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种烟雾凝聚在一个空间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最多可达10mm,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2、为什么长期做艾灸调理呢
养生不是养一时,是养一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最好的疗效需要坚持才可以获得。现代人不可能拒绝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冷空调、反季节食品、电脑等让人与自然规律不在和谐,也让自然得到破坏,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机体就会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机侵入,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和熬夜等问题,导致我们体内代谢缓慢,排毒不畅,随之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平衡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使亚健康转到疾病。后悔莫及,所以说,我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用心养护,健康长寿不在是一种奢望!
3、近视眼可否艾灸调理
近视的艾灸治疗艾灸治疗近视,可以达到调理肝肾治疗眼睛的目的。这种中医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为主。中医治疗近视的艾灸治疗部位位以眼周围穴位为主。具体方法是座位或卧位,用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肝肾腧穴、凤池和大椎穴每穴艾灸3-5分钟。感觉微热或周围皮肤潮红,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视力会有明显提高。注意治疗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养生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
六大口诀,远离疼痛
经之所过,病之所治。中医发展这么多年,已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十个关键大穴,称为十总穴,而这十总穴不仅简单易记且疗效明显,常用的程度堪称中医的吃饭穴。
本文进一步归纳其中最实用的六大穴位,并提供记诵口诀,只要背起来、记住位置,你就能随时缓解疼痛。
面口合谷收
合谷绝对是所有穴道的首选,合谷穴不仅是临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所以口诀叫「面口合谷收」。陈玉升说,头痛按合谷穴是最常见的,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拔牙时怕痛的话也可以自己一边按。
有学者进一步统计古书文献中合谷穴的适应症,发现合谷不仅能缓解头面部痛症,还能治疗身体许多不同部位的疼痛,象是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更有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所以临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针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附近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旁边的第二掌骨侧更被喻为人体缩影,可以倒映全身从头到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穴区。所以真的忘记穴位时,只要记得,不管哪里痛都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就对了。
合谷穴位置:打开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间,两条筋的中间。
最简单的找法就是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若痠麻胀痛的感觉愈明显,就代表压的位置愈正确。
肚腹三里留
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
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
足三里位置: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妇科三阴交
一篇发表在《疼痛治疗的护理(Pain ManagementNursing)》期刊的 文章 ,回顾了1996~2011年以「指压」(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提到经痛与产痛的文章几乎都是按压三阴交,相较作者归纳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见如此明确的交集,可见「妇科三阴交」的口诀确实名不虚传。
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
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痠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
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
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内关心胸胃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
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陈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时候是情绪、压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观的症状,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缓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负面情绪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内关能刺激副交感神经,让心跳趋于稳定,所以紧张的时候可以按,疼痛时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临床上也会搭配旁边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针,筋立刻就松开,筋拉到的时候可以同时按压阳陵泉与足三里。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头颈部疼痛找合谷,肠胃不适捏足三里,妇科症状压三阴交,腰痠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问题寻内关,筋骨痠痛找阳陵泉。
牢记「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妇科三阴交,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外伤阳陵泉。」六句口诀,让你无论面临何种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应穴位,缓解不适。
冬季适合艾灸的人群
一、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二、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冬季补阳灸两穴,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即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其气与肾通。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足三里穴位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艾灸治疗痔疮的 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艾灸治疗痔疮的方法(一)
1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塑料小凳子,洗干净患处
2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患处,肛门对准小凳子的眼。
3在灸之前,要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患处,就可以灸了
4一定要不断地调整它的高度和热度。‘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大约10几次,她就好了。这样痔点和长强穴同时都灸到了。
5艾灸治疗痔疮取穴:痔点和长强穴。
长强穴和痔点,都是治疗痔疮的首选,《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云:“长强惟治诸般痔”《普济方》云:“灸痔法,疾若未深尾闾骨下谷道,灸一穴便可除去。”此处所指亦已长强穴似。古籍中所载治疗本病,还有承山、命门、会阴、飞扬等
艾灸治疗痔疮的方法(二)
(一)直接灸:
1、无瘢痕灸:用较小的艾绒点燃,放在施灸的穴位,感觉到大热,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即可用镊子取下来,另换新柱。本疗法可连续三到七状。这种方法适合于成年人,感觉到烫,就取下,反复多次。
2、发泡灸:也是用小艾柱,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小艾柱深,当病人感觉皮肤发烫后,继续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一到两个小时后,会起泡。这种方法需要施灸者熟练掌握分寸,发泡后,小的水泡可以自然吸收,大一些的需要挑破。这种施灸方法比较适合较小的部位,如手指关节的疼痛,寒冷引起的疾病等。
3、瘢痕灸: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大的或枣核大小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待局部组织化脓后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瘢痕。此灸法最早 总结 记载于《针灸甲乙经》,而后唐宋时期非常盛行。施灸的时候用小艾柱,一般每穴施灸3-6状不等。古人认为灸疮的发生于不发是瘢痕灸成败的标志。《小品方》说:“灸的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这样的说法还有很多,《太平圣惠方》亦说:“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也。”但是,当今人为了美观,我们还是不赞成这样来艾灸,同时如果您是瘢痕性体质,千万不要尝试这种治疗方法,会有瘢痕迟迟不消,且越长越大。
4、自贴式直接灸:是新时代的一种商品,可以直接贴在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局部的疼痛。
(二)间接灸:
1、隔姜灸:隔姜灸用姜片做垫物施灸的一种灸法。
生姜,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通经活络,祛寒发表。
方法:把生姜切片,厚度约3-4毫米,姜片上面用牙签扎好眼,上面放上艾绒,点燃后即可施灸。姜片太厚,热力不均,太薄容易烫伤皮肤。当病人诉热难忍的时候,可以移动姜片做移动艾灸。可一姜一炷,也可一姜多炷。如果姜片已干,必须弃之。
此方法适合临床一切虚寒症状,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麻木,萎症,及风寒湿痹疗效可靠。
2、隔蒜灸: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最好是取独头蒜,直径切开,厚2-3分,中间扎眼,上面放置艾绒。适合于无名肿毒、腹中积块、用治疮毒,此灸法有消肿,拔毒,发散,止痛的作用。
3、艾条灸:
这种艾灸方法比较方便,艾灸可以悬灸,可以温和灸,可以雀啄灸,可以回旋灸,可以插在艾灸盒里面使用,还可以手持艾灸温和灸。还可以切成大小不等的艾炷放在艾灸罐里面和随身灸里面施灸。
使用艾灸盒艾灸,可以选择单眼艾灸盒,双眼,三眼,四眼,六眼等多种艾灸器戒施灸。
4、艾灸罐施灸:这种施灸方法比较简单,老少皆宜,里面放置艾炷。艾炷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用艾条切成艾炷使用,这样就比较随意,想用多长,您就切多长。
注意不要烫伤,如果太烫一定要及时加垫毛巾。
5、烟熏灸:把艾段点燃放在容器内,(容器必须是耐燃的),用艾烟熏灸患处的一种方法,已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目的。比如我们介绍的艾灸痔疮,艾灸宫颈糜烂,这些熏灸的方法,是使用艾叶的烟雾,药气,所以要求艾条的质量要高一些,做烟熏灸的,一定要使用好的艾条,因为这个治疗主要是使用烟雾的治疗。如果您想熏灸足底,也可以放在容器内,脚踩在上面,但是一定要注意温度,免得烫伤。
6、纸管灸,这种艾灸适合中耳炎的治疗,中耳炎,耳鸣,耳聋 可以尝试卷一个纸筒,插入耳眼,下面艾条点燃也是使用艾烟的药气熏灸。
艾灸法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这些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古人强调养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至少在日常习惯上,“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说白了就是艾灸不能治病,但能调理百病,让他们自己好。天上太阳叫天之阳,艾灸是地之阳,艾灸就是把你身体的湿气,寒气往外排,通经络,达到调理病的作用,并且艾灸是补阳气。人的生老病死,就是阳气从100到0的过程中,多艾灸就是等于给自己充值一样。
1 艾灸的强身健体作用
艾灸的强身作用体现在对免疫系统方面的影响, 从而增强体质。艾灸能增加对PPD(含有hsp的纯蛋白衍生物)的淋巴细胞特异反应, 能作为免疫原而激活了免疫系统 。朱文莲等以免疫低下小鼠为观察对象, 研究艾灸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整作用, 发现艾灸大椎穴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不大, 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 表明艾灸在机体失衡的状态下更能发挥起作用。
2 艾灸的防病作用
在预防疾病的发生研究中, 赵宇辉等用艾灸预处理观察对大鼠全脑缺血实验, 在脑缺血前给予百会、大椎、足三里艾灸, 以免疫组化检测Bc l- 2、Bax 蛋白表达, 结果艾灸预处理后B cl- 2 蛋白表达明显增多, 且表达高峰提前,而Bax 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 表明艾灸预处理能通过上调抗细胞凋亡基因Bc l- 2蛋白表达而抑制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艾灸可以作为一种脑缺血的预处理手段, 从而提高脑缺血耐受, 减轻缺血后脑神经细胞损伤。
3 艾灸的延年益寿作用
在抗衰老方面, 崔云华等[ 28] 以艾灸作用于老年人肾俞、关元穴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周期, 结果表明艾灸能改善老年人衰老症状, 能增加细胞有丝分裂反应能力和合成DNA的能力, 使细胞进入S期, 从而发挥抗细胞衰老。
4 艾灸的升阳固脱作用
在对消化系统方面, 艾灸能温补脾阳, 调整相关脏腑功能, 起升阳止泻之功。周立华等[ 36] 观察艾灸对艾滋病脾气虚腹泻患者的治疗, 发现艾灸对艾滋病脾气虚腹泻患者疗效确切, 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看完这些,你觉得是忽悠人的吗?
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用艾灸工具艾灸更安全。当然了,要说方便、安全、实用,那还得是艾灸盒和艾灸罐,可以将它们绑在身上需要艾灸的任何部位。如果手持艾条灸了一个穴位再灸另一个,就不如直接用艾灸工具。 温和灸:术者手执点燃艾条,对准需灸的穴位或患部,其距离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一般距皮肤15-3厘米,每穴灸3-15分,灸到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此为灸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雀啄灸:手持点燃艾条,对准穴位,如鸟雀啄食状,一起一落断续施灸。艾火与皮肤一般距3厘米左右,可灸3-5分。此法多用于小儿和晕厥急救。 回旋灸:用点燃的艾条在皮肤上往复盘旋灸。用于面积较大的肢体麻木,皮肤病。 禁忌证
①凡实证、热证、阴虚内热者禁灸。
②传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
③孕妇、高热、急性炎症(肠痈、急腹症)、大饥、大饱、醉酒、大惊、精神病禁灸。
④面部、眼周、心脏、大血管、黏膜等处不用瘢痕灸,一般灸也应慎用。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1、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 方法 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5、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防病保健
艾灸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6、延年益寿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7、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艾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养生艾灸灸哪里最好?
想学中医艾灸可以去广州华手中医培训学校,他们是专业做中医方面的培训的,做的比较成熟了,口碑也很好,中医类的课程全部都有,比如像中医推拿,针灸,正骨,小儿推拿,康复理疗等等,课程都是理论加上实操相结合的,实操课也有老师手把手带教,一次报名后期可以免费复学,有很多外地的学员学完了之后回老家开店的。
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近代被正规医疗机构所忽视,但一直保留于民间。现代城市人群饮食寒凉,睡眠过晚,工作生活压力大造成身体虚寒上火等各种亚健康状况。艾灸有别于针刺、刮痧、拔罐、按摩等方法,除了祛除寒湿,还有补充元气的作用,是调理身体疾病的有效方法。艾灸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刮痧、拔罐、推拿、艾灸等)里面效果较好、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危险和无副作用的手法,适合面向全社会大面积推广的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技能。
一、课程内容: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四大诊法、
艾灸基础理论 艾灸机理、艾灸功效、艾灸分类、艾灸适应症、灸后异常及处理 经典保健灸法 直接灸法、悬灸法、雀啄灸法、回旋灸法、温灸器灸法、间接灸法、隔姜灸法、隔蒜灸法、隔盐灸法、隔附子饼灸法、长寿灸、健脑益智灸、乌发美发灸、美容保健灸、改善睡眠灸、小儿保健灸等
临床病症实操运用 疼痛篇: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盘突出、膝关节炎、类风湿、慢性腰肌劳损、 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 男科:阳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育等; 五官篇:黄褐斑、痤疮、眼袋、黑眼圈、梅花针治疗五官病操作 内科篇: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腹泻、便秘、呕吐、哮喘、鼻炎、胃痛、刮痧泄热 妇科:妇科生理、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二、结业证书: 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家正规认证的中医康复理疗师证结业证书。 三、报名条件: 1、性别不限,籍贯不限,年龄18-55周岁 2、热爱传统中医艾灸文化 3、有责任心、耐心,有无中医艾灸基础皆可
广州华手中医培训学校是一家专门针对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中心。华手中医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星火相传,发展传统中医文化要求开始从事祖国中医文化推广经验。承办国家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协会的相关培训工作,汇集了明和基金会、中华特色技能中心,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基础研究学院、华夏健康产业集团等顶级医疗资源,拥有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骨干来班授课,是国内保健养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目前开设中医艾灸班、推拿班,针灸班,正骨班,康复理疗班,小儿推拿班等等多种班型,除了在课程量上尽量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之外,学校还增设了许多教材教学大纲之外的课程内容,既弥补了单一职业种类课程的片面性,也照顾了一些中医基础薄弱或者是有更高课程需求的学员。确保每位学员听得懂,学得会,学会就能用,能用就见效,见效就产生经济效益。稳定的就业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华手中医教育 目前拥有广州、深圳、衡阳、东莞等等多家校区。
艾灸是我国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载于《左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疗就已经盛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扁鹊心书》等医学著作先后对灸疗有详细的记载,由于灸疗经济有效,便于掌握,在民间流传很广。
西方的灸疗是中国传入的,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医生拉兰利用灸疗治破伤风、麻痹、骨髓疾病等。在亚洲,中国传统的灸疗先后传到朝鲜和日本。
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我们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艾灸
本文2023-10-26 16:59: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