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用菌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
我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也记述了关于食用菌的栽培。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
唐代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
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四时纂要》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并说它只有帝王才能享用。
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陈玉仁著的《菌谱》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把云南、安徽、广西、湖南、山东、江西等省出产的19种食用菌作了介绍。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物进行过分类。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分类方法上有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这两种方法也代表了分类工作发展的两个阶段。
1、人为分类法
主要是凭借对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的认识将生物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本质联系,因此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大都属于人为分类体系。
2、自然分类法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学应该反映这种亲缘关系,反映生物进化的脉络。
扩展资料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生物分类
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如下:
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通过研究化石,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2、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
化石(fossils)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词源介绍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
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dài)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
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石一般最少都要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
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
《周易》、《推背图》、《山海经》可算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悬而未解的一个谜团,《周易》、《推背图》属于玄学,而《山海经》是怪诞古籍,起源头难以追溯,里面的内容更是跟正史搭不边。
不过古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又崇信上古神灵,所以在描绘动物时,都会偏向于“异兽”在几千年的传播下,这些异兽难以考证,这让《山海经》更成了一部怪诞古籍,不过现在全世界的文化都汇聚在一起,许多学者发现《山海经》记载的故事跟国外记载的故事十分相似。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道: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而《山海经·海外北经》又有: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不管是《大荒北经》还是《海外北经》当中都记载了一种独目人。
这种独目人的眼睛长在面部中间,听起来就相当怪异,根据《淮南子》的相关文献记载,这些独目人都生活在海外三十六国之一的鬼国,鬼国在北方,以古代中国的地界,北方在山东一带,这里自然找不到所谓的一目人。
令人不解的是,在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当中,同时记载了一种独目人,奥德赛在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就返回了家乡,在归途当中奥德赛误闯了山洞,山洞中有一个独目人,它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
除了古希腊之外,在欧洲各国的神话传说当中,都有类似的独目人传说,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艺术品当中,但凡有巨人建筑物的,往往都刻着一只眼睛,这意味着这是独目人居住过的地方。
这些只是神话传说,要说古文献记载,也不是没有,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人亚里斯底阿斯从黑海出发,前前后后走了两年的时间,达到了中国的阿尔泰山一带,他还写下了有史以来西方最早的中国之行。
在亚里斯底阿斯中国游记中,还有《独目人》一章。他将独目人称为阿里马斯普人,他们骁勇善战,毛发毵毵,面貌奇特,只在前额当中长着一只眼。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在阿尔泰山附近发现了三个民族,其中同一个是独目的阿里马斯普人。
从这里来看,独目人似乎是存在的,《山海经》记载了独目人是生活在北方的,以古代中国的八卦方式来定位的话,阿尔泰山确实在北方,不过这些还属于猜测范围。
上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在清河县发现了一颗重达32吨的铁陨石,探险家又在GPS的搜寻下,在清河县一个山谷当中发现了上百块类似的神话的金属物质,更加令考古学家意外的是,在这些巨石上还雕刻许多远古壁画,其中就有独目人。
这些独目人看上去像是在打猎,也像是在跳舞,十分的怪诞,不过这些壁画,也意味着这里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生活过,难道独目人并不是《山海经》随意编写的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如下: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
观察描述的方法在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早期,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同物理学研究方法大不相同。生物科学的研究是考察那些将不同生物区别开来的、往往是不可测量的性质。生物科学用描述的方法来记录这些性质,再用归纳法,将这些不同性质的生物归并成不同的类群。
比较的方法。18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不仅积累了大量分类学材料,而且积累了许多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作分类研究已经不够了,需要全面地考察物种的各种性状,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将它们归并成自然的类群。比较的方法便被应用于生物科学。
实验的方法前面提到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有时也要对研究对象作某些处理,但这只是为了更好地观察自然发生的现象,而不是要考察这种处理所引起的效应。实验方法则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并通过这种干预和控制所造成的效应来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
扩展资料:
生物科学的进展有: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工程方面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如DNA、蛋白质、染色体、细胞等,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鸡冠蛇真的存在吗?
鸡冠蛇不存在。
鸡冠蛇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和古籍上记载的一种虚构生物。在中国东部、南部广大地区都有它的传说。需要指出的是,变色树蜥的俗名也叫“鸡冠蛇”。中国民间传说认为,鸡冠蛇长有类似公鸡的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体色不一,可直立上身。
外形特征:
蛇头像雄鸡头长火红鸡冠,体色各异,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
相传,有些鸡冠蛇会主动攻击人,其在攻击时鸡冠状物会由红变为紫色,会像眼镜蛇那样喷毒液、毒雾,不明的人会误以为是烟。人一旦惹怒它之后,它就会跳起来和人比高,如果它挑起时比你高,那么它就会对你展开攻击。若你比它高,则其就会逃走,不会伤人。民间相传看见它时,对付它的办法就是赶紧脱下一只鞋,往高空一抛,鸡冠蛇见此情景,就会赶紧掉头离去。
以上内容参考-鸡冠蛇
世界上有鸡冠蛇么?
有啊。。介绍如下
鸡冠蛇,头如雄鸡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中人必死。会稽山下有之,蛇头象雄鸡一样长个肉冠,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咬中人一定死。会稽山
下有这种蛇。变色树蜥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另见于国外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硷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四肢发达,前后肢有五指、趾,均具爪。头体长80-90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3倍。体浅灰棕色,背面有5-6条黑棕横斑;尾具深浅相间的环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喉囊明显。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而变。
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活动于山地、平原和丘陵一带在灌木丛或稀疏树林下较多几。捕食蜘蛛、各种昆虫及其幼虫。4月下旬至9月产卵、每产6-9枚,卵椭圆形,黄白色。
它们全身均被突起的鳞片包着,由颈部至身体长有一行明显的冠。成年的雄性会有一个红色和黑色的喉囊,以吸引异性。变色树蜥喜爱在灌木丛晒日光浴,时常在山径旁的植物或石上享受阳光。灰褐色的身体,可以作深浅色的转变,令它可以隐藏在环境中。当你步近变色树蜥时,它会先定睛看着你,然后迅速躲进树丛中。被捕时,尾巴并不会像壁虎一般脱落。食物:变色树蜥喜欢吃各种昆虫如蟋蟀、草猛和甲虫、蜘蛛等,偶食其它小型蜥蜴。也爱舐在叶子上的水点解渴。繁殖:交配期为4-10月,每次产蛋1-3只,蛋呈白色,长椭圆形寿命:2-5年
中国鸡冠蛇真的存在吗?
不存在。
鸡冠蛇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和古籍上记载的一种虚构生物。在中国东部、南部广大地区都有它的传说。需要指出的是,变色树蜥的俗名也叫“鸡冠蛇”。中国民间传说认为,鸡冠蛇长有类似公鸡的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体色不一,可直立上身。该蛇剧毒无比。
相传,有些鸡冠蛇会主动攻击人,其在攻击时鸡冠状物会由红变为紫色,会像眼镜蛇那样喷毒液、毒雾,不明的人会误以为是烟。人一旦惹怒它之后,它就会跳起来和人比高,如果它挑起时比你高,那么它就会对你展开攻击。若你比它高,则其就会逃走,不会伤人。民间相传看见它时,对付它的办法就是赶紧脱下一只鞋,往高空一抛,鸡冠蛇见此情景,就会赶紧掉头离去。知道鸡冠蛇习性的人都不会鲁莽捉它,遇见它时是唯恐躲避不及。
真的有鸡冠蛇这种蛇吗?
民间传说中的鸡冠蛇是一种虚构的存在,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的存在,所以即便有关“鸡冠蛇”的说法多的数不胜数,可是依旧不能相信这种生物的存在。
鸡冠蛇的传说形象
根据各种说法可以综合一下得出这样的结论:鸡冠蛇颜色大都艳丽无比,头上有一个类似公鸡的鸡冠的存在,平时是红色,一旦要攻击敌人的时候,就会变成紫色,长达几米,可以将人围起来。据说人们在山林中或者荒野上遇见鸡冠蛇的时候,一定不能慌张,鸡冠蛇见了陌生人经常会直立起来,想要与人比比长短,要是发现人没有自己长,就会吃了人类,可是蛇这么长,哪有几个人类能比得过,所以一些聪明的人就像出了一个办法,在看到鸡冠蛇的时候,先把鞋脱下来,迅速扔向天空,鸡冠蛇就会误以为自己没比过,然后灰溜溜的跑掉。
这个说法欠缺逻辑,但是流传很广。
鸡冠蛇的文艺形象
因为鸡冠蛇具有这样特别的形象特征,所以时常能在一些充满幻想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他的出现,比如《斗罗大陆》中奥斯卡的第三魂环来自于一种名叫凤尾鸡冠蛇的魂兽,还为此和龙公蛇婆起了冲突。这个凤尾鸡冠蛇就是有一个鲜红的鸡冠,甚至不只这样,还有一个奇特的凤尾。还有《射雕英雄传》,这里面也出现过类似鸡冠蛇的描写,郭靖在某个山庄不小心杀了一条巨蟒,甚至喝了它的蛇血,那条巨蟒头上长着肉瘤,格外粗壮,被其主人称为“宝蛇”。
鸡冠蛇的现实存在
虽然鸡冠蛇本身是虚构的,没有任何能真实证明他存在的资料,不过有一种变色蜥蜴的别名正是“鸡冠蛇”,这是因为这种树蜥后背上长着一排类似鸡冠的棘突,不过除此之外和传说中的“鸡冠蛇”就没什么相似之处了。
有没有头上长冠的蛇,鸡冠蛇究竟是不是真的?
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
鸡冠蛇:是古代传说中和古籍记载的虚构生物。在东部、南部地区都有其传说。变色树蜥这种生物的俗名叫“鸡冠蛇”。传说认为,鸡冠蛇有类似公鸡的冠,身长尺,围数寸,体色不一,直立上身。剧毒无比。遍及森林、墓地等区域。包括了黄山境内的大山中、怀柔区渤海镇卧佛山地、湖南等地区。鸡冠蛇为民间传说,没有生物标本,没有资料及科学性质的文字记载。
蛇头像火红鸡冠,体色存在差异,身长一尺,粗约几寸。可腾空飞行。相传,部分鸡冠蛇会主动攻击,攻击时会由红变紫,像眼镜蛇那样喷毒液,不明的人以为是烟。人一旦惹怒,它跳起来和人比高,挑起时比你高,就会展开攻击。你比它高,就会逃走,不会伤人。相传看见时,赶紧脱下一只鞋,往高空抛,鸡冠蛇见此,就会离去。知道习性的人都不会捉它,遇见时躲避不及。
迅猛,奇毒,直立上身,发出怪声,叫声如母鸡,腾空飞行,一米多。无脚、头顶带冠的蛇。百姓认为,鸡冠蛇成精,不能打,谁打就会霉运。部分主动攻击人,部分不会。攻击鸡冠状物由红变紫。人惹它后就会跳起来比高,没它高就会死,如果比它高就会逃,不会伤人。不要跑直线,要拐弯跑。
听过喷毒雾误以为是烟,毒无解知道的朋友不会鲁莽。有不少蜥蜴都有“鸡冠蛇”的外号,不可能把蜥蜴当作蛇。鸡冠蛇,通常称为“野鸡脖子”,不是虎斑颈槽蛇。
有人认为鸡冠蛇是古老的蛇类,小为白色,成年后变红,生活特殊,生存本能多,蛇类要存活,在我国可能性较大,我国有过相关神话记录。
鸡冠蛇真的有那么毒吗
该蛇剧毒无比
鸡冠蛇的毒性非常强,可以说是所有蛇类中最可怕的,被咬到根本无药可治,它不但会用嘴咬人,还会喷射毒液和毒雾,如的毒液碰到人瞬间就能致命,所以大家十分惧怕这种蛇,就算见到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蛇类的毒液是对人体皮肤无害的,并不是说喷到身上就会受伤,蛇毒的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只能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果身上没有伤口是不会中毒的,但是要注意保护眼睛部位,毒液进入人类眼睛有一定的几率导致失明,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由此可见就算是鸡冠蛇,也不可能通过喷毒的方式毒死人类,这一点很不符合逻辑,所以很有可能是人们在无形中过于神话了它。
人参芦头为人参的根茎。
不知从何时起人参芦头不能食用的说法流传开来,甚至有了“芦头有毒”等言论。也因此大多卢头被削去舍弃,视为“废物”。今天我们就要还人参芦头一个公道!
所有的人,都祝你快乐
广告
参芦不能吃?科学来解答
查阅一些古代医药典籍,有很多对人参芦头的记载。古代大部分医籍中,有人参“不去芦令人吐”的记载,《本经逢源》中说"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从而把参芦作为催吐药。《华氏中藏经》首载参芦,并有“吐人”的记述。历代医家也多沿袭此说,如《本经逢源》就认为“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
因此,临床上以参芦救治痰涎壅塞胸膈、食积阻于胃脘等症。近年来,有一些药品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翻阅了上百本本草古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参芦催吐作用进行了再评价,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系统地观察了参芦及不去芦的全参对鸽、猫、狗、猴等实验动物和人的致吐作用。
结果表明,即使加大剂量,也未见参芦有催吐作用。他们又运用比较药理学方法,对参芦、不去芦的全参和去芦的人参的生物活性及毒性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三者均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且毒性也相仿,从而说明参芦不仅无催吐作用,还具有与人参相似的生物活性,人参不去芦对其应有生理效应的发挥及毒性也无影响。
参芦本无罪,请别再浪费
经有关部门研究,参芦的有效成分含量比须根、茎、叶还高,并未发现有其它特殊的不同成分。这些研究,既推翻了前人对参芦和片面认识,又为人参的合理利用创造了理论依据。参芦占全参的8%-15%,以往入药前需将其除净,浪费严重。
关于食用菌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
本文2023-10-26 17:01: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