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文化
一、养生文化概述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养生文化特征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中国养生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本身具有这种学科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具体来说,中国养生文化的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养生文化的自然科学性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医学发生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 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传统养生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三、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四、阴阳五行与养生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平衡。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道理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可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五、健康与养生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离不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但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关键就在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善于养生的人,常先处理没有发病时的隐患,驱除潜伏于体内外的种种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与毒素存在。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是没有发病前时常体内有所隐患,却无大碍的危险状态,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要提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疾病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时的养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体内潜伏而未发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谁知身体犹如大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把潜伏病灶祛除,才不至于身体受损,而人们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后才开始补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体质犹如冰块般坚实,必须平时注重保养、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灾时,就可轻松避过了,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有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
首先,坐着别动。如果你能静坐,就能让你的气血长期处于稳定生发的状态。但由于现代人无法练习冥想,造成气血凝滞。所以一定要弄对,不然就要避免了。
第二,读书。人一定要多读书,读圣贤书,读经典书,比如《黄帝内经》,《老子》,《论语》,《佛经》等。读了这些书,人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医学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因为人除了身体的选择,还有灵魂的选择。如果你读更多的书,人们将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多读点历史书,你就会看透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多读经书,才能明白世间的规律是什么。看了医学书,人们至少会知道应该避免什么,应该怎么做。
比如生病。通过阅读,大家会知道医学的重点是“天道”,即人必须按规律生活。更有甚者,书中还告诉人们“作恶可以生,作恶不能生”。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人不会全部死亡。比如遇到瘟疫,总有人能活下来。但是人如果不爱惜自己,那就没办法了。圣人告诉过人们很多避祸的方法,但有些人就是背道而驰。他们吃不好,睡不好,夜夜上网。谁也救不了他们。
第三,俯瞰景观花木。人们不得不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如果他们只读书不看自然,他们还是无法理解什么是阴阳变化。俯瞰山水花木,你会知道什么是生发,什么是夕阳,什么是落花。等你老了,看到花落日落,你就会知道,生老病死只是人生的常态,生病了就不会觉得天塌下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平淡的看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第四,我经常和朋友聊天。人活在世上,需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你能有朋友和你分享生活的意义,分享你的快乐和苦恼,你的生活会很幸福。毕竟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独的活着。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与他人和谐稳定地生活。社会的构成需要人们正常交流。所谓正常交流,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好、稳定、长久地交流。这种交流对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种财富。为什么是财富?因为西医认为人的健康包括几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健康。社会交往的健康是指人与人之间友好、稳定、长期的交往。
第五,教孩子读书,也就是“启蒙”。人类只有不断传承才能延续。如果能不断把自己的经验和人生感悟传授给后来人,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养生。
当人们明白了人体的气血、阴阳、五脏六腑是怎么回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身体健康首先建立在五脏六腑的和谐上。五脏六腑都和谐了,阴阳才会和谐,阴阳的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看一个社会有多文明,不是看它建了多少高楼大厦和豪华设施。关键是看这个民族,培养出了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男人是否雄壮,女人是否温柔敦厚。其实人的情绪不稳定源于内脏的不稳定。如果所有的男人都能做到大气磅礴,所有的女人都能做到温柔敦厚,这个国家就是君子之国,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中医养生学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 的基本介绍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养生[2]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 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个重要的精髓就是“生生之学”。
这个“生生”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唐代以后的医典中几乎随处可见,其最早见于《周易·系辞》:“生生之谓易。”“生生”的含义非常丰富,第二个 “生”指生命,第一个“生”是指让生命更加健康、完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讲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意为医疗是使生命更加健康、完美的方法。有了使生命更加健康、完美的各种方法,那么就应该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对生命的认识,即“生生之道”。“生生之具”与“生生之道”结合便构成了“生生之学”。
广义上讲,生生之学包括一切生命现象,而狭义的生生之学是指对人的生命维护和保养问题,即养生和治疗的道理和方法、手段和工具等,相当于传统文化中讲的贵生、尊生、摄生、卫生、养生。“生生之道”与“生生之具”相互联系,“生生之道”通过“生生之具”落实,“生生之具”以“生生之道”为指导,二者相互 依存,而且还要从艺上升到道。
生生之学包括养生与治疗。如《黄帝内经》所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元代著名医师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写道:“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中医认为应在疾病出现之前调养身体,养生应该以摄养为本,治疗为辅。
天地万物,最重要的是生命,因此养生应建立在贵生的基础之上。“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指保养、调养、护养。《庄子》曾引用老子的话论述了“卫生之经”,即保养生命的法则,养生即卫生(卫护生命)。养生思想在我国是一种文化,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现代医学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对病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人的重视。人是“活 的”、“动的”生命体,肉体和精神的生命活动都与病痛有直接关系,当我们关注生病的人之后,才能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以保持健康。现代医学对病的关注和对人的忽视,导致了医院人满为患。因此,养生就应该把对疾病的关注转移到对生命的关注。
养生首先要端正态度。现在人们对养生都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电视台都有养生类节目,但也鱼龙混杂,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们没有弄清楚养生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养生与治疗的关系。养生是防病,对治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养生不能保证不生病,不应过分夸大养生的作用。
养生不是延长生命的时间,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如《吕氏春秋》云:“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可见养生是使人尽其天年,无疾而终,而不是使人在病痛中苟延残喘地活着。那么,如何养生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生活更有质量呢
养生最根本的原则是顺应“天道”。顺四时、昼夜,要达到阴阳平衡、五行调和,以中和为用。人与自然界天地万物构成统一的整体,缺失任何一方都将导致不平衡,天地之变化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仅包括对客观世界的尊重,还要顺应我们的本性。不尊重自己的本性,常常不满足、 过分地追求,就会使人产生很多疾病和心理问题。例如,每个人的胃不一样,就不能够用统一的标准去规定。过饱九分毒,吃不饱对脾胃有伤害,每个人做到自足其性即可,不要和别人比。据汉代《淮南子》记载:“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xx之心奚由生哉!”即是说若能按照需要而为,贪心就不会产生 了,我们自身的很多毛病就可以克服了。
养生莫过于养心。在中国的养生文化里还强调养生莫若知本,养生必先养心。“心”包括情绪和心胸,古人崇尚“一生淡泊养心机”,养心要在养德,养德要在 明道,明道要在践行。《吕氏春秋》认为:“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俗话说“心乱百病生,心静万病除”,我们要崇尚一生淡泊,“凡气之温和者寿, 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归结起来为仁,所以仁者寿。如今,人们常将养生与营养、食补、药补连在一起,食补、药补有一定作用,但运用不当适得其反,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心胸开阔、心地善良、脾气温和。
养生可分为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三个路向。生理养生是指饮食、起居和劳逸等方面要遵循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心理养生指要消除过分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但不能过度。《吕氏春秋》讲道:“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古人既不主张纵欲也不主张禁欲,而是重视导欲、养欲、节欲,致中和即可。哲理养生,反映了人对人生、社会和身心的认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六然”、“四看”,“六然”指自 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四看”指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做到这些便能达到身心健康的佳境。
最近,“艺术养生”悄然兴起,艺术养生是以外乐节制内情,如琴、棋、书、画,在我国古代也被养生大家所提倡。艺术感人至深、潜移默化,具有说教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参与艺术活动将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养生即贵生,要热爱生命,但又不能过分,否则就成了“厚生”。厚生与尊重生命的贵生不同,厚生强调增强营养,避免生病,然而往往造成害生。其实简朴的 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只是很多人不能坚持罢了,正如葛洪所说:“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
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 胰腺炎 、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 脑溢血 的发病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中的 养生 智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十六个字堪称中国最早的“膳食指南”。吃什么怎么吃古人有智慧,将 天下 食物分为几大类,并以一个数字“五”来代指数量众多,是古人养生智慧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提倡的“食物多样化”的古老诠释。今天就介绍下被我们当成主食的五谷杂粮。
五谷为养:
五谷的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
1、稷(小米)、黍(黄米)、麦(有大麦和小麦之分)、菽(豆)、麻(大麻子)
2、稻、黍、稷、麦、菽
3、禾、稷、菽、麦、稻
虽然提到的食物种类略有差别,却都是同时含有谷类和豆类的,说明古人非常重视把谷类和豆类一起来食用。而这一做法也特别符合现代 营养 学中“蛋白质互补”的饮食原则。因为谷类和豆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各有不足,而这二者一起搭配食用,则可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使得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比如中国饮食中传统的豆饭、豆粥、青菜豆腐搭配米饭、面条,都是特别好的吃法。在食物种类不太丰富, 动物 性食物较少的古代中国,这些智慧的食物组合搭配给国人提供了较充足而优质的营养素来源。
金**的小米和黄米:
谷其实就是百谷的总称,包括所有可以食用的粮食类作物。而在这些粮食中,小米和黄米是特别受到古人喜爱的。因为相对来说,小米和黄米不需过多加工就很柔软美味,这在粮食加工技术不太发达的古代,就是古人眼中的“细粮”了。从上古到先秦时代,小米都是北方首要的粮食作物。在古代,小米还曾作为工资的一种支付给官员,这种方式一直施行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可见从古至今,小米都是特别受到重视的粮食作物。
小米和黄米不需过多的精细加工就可以享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保留较多,比如维生素B1的含量是大米白面的2-6倍,它们金黄的美丽颜色源于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小米和黄米中的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是铁含量分别达到每百克中51mg和57mg,是精白米面的2-3倍。中国北方传统中会给生 产后 的女性吃小米粥,确实是很符合营养学的习俗。
黄米不仅口感软糯可口,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饱腹感非常强,吃下去非常耐饿, 血糖 生成指数比较低,很适合 糖尿病 人和肥胖人士食用。
五颜六色的豆子:
豆子分为大豆和杂豆两类,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三种,杂豆则包括其他各种淀粉类含量高的豆子,如:红豆、绿豆、黑小豆、白芸豆、红芸豆、花芸豆、蚕豆等。
中国是豆子的故乡,豆子也是中国人最喜爱也最善于烹调的一类食物了。大豆可以打豆浆、做豆腐,可以发芽、发酵,可以做酱油、做豆豉、做酱、做腐乳,更可以当零食作蔬菜。古人食物单调,豆豉和酱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各种花色豆子则可煮饭、煮粥,做豆包,做甜品、小吃。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被称为“ 植物 肉”。大豆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正好可与缺乏赖氨酸的谷类互补。大豆中的各种B族维生素、钙等矿物质含量也丰富。经过发酵后的豆豉、酱油、豆酱等还含有一般植物性食物不含有的维生素B12。做成豆腐、豆腐干后更是不常饮奶的中国人补充钙的好途径。
更各种花色的杂豆因为富含淀粉,可以当作主食的一部分,其蛋白质含量也达20%左右,与牛肉相当。且富含赖氨酸,非常适合与与各种谷物搭配食用。
豆类的膳食纤维含量也非常丰富,对预防 便秘 很有帮助。豆类的升糖指数都比较低,有益保持餐后血糖的稳定。豆类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钾含量很高,对高 血压 的病人也有一定益处。
燕麦和莜面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的植物,种子带壳与否,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大类,其中的祼燕麦在中国的 种植 历史 约有三千多年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广泛种植,被称为莜麦。不过因为模样不太起眼,以前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太了解,所以除了西北一些地区会把它当成主食,大部分地区对其很不了解。直到前些年,它以燕麦片、西式早餐的形像出现,才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莜面的知名度仍是比较低的。
燕麦有啥好处呢
它的膳食纤维是精白米面的10倍左右。而且燕麦的膳食纤维同时拥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种。这些纤维特别适合肥胖者和糖尿病病人。
蛋白质含量达15%,有些品种和肉类接近,而且氨基酸比例构成合理,利用价值比其他谷类高。
脂肪含量略高于其他谷类,但脂肪酸的构成好,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橄榄油的主要成分)达一半以上,所以燕麦的脂肪不会升高 血脂 ,反而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效果。
燕麦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都比一般的谷类更丰富,还含有不少可以帮助人体预防衰老的植物 化学 物质。
对于想 减肥 的人来说,燕麦是特别好的主食选择,过去西北地区流行着一句俗语叫: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黄米糕。莜面就是燕麦粉,意思是吃了莜面走三十里路都不会觉得饿。这对于需要控制含量、增强饱腹感的减肥人士来说绝对是福音哦。
古代饮食养生 文化
不偏荤。洪昭光先生在谈及这个道理的时候,常常举例说,人有28~32颗牙齿,犬齿4颗,是吃肉用的,能撕能咬。门齿8颗,叫切牙,像刀,用来切蔬菜水果。人还有磨牙,就是臼齿,16颗,这臼齿像磨,用来磨五谷杂粮。也就是说,吃肉的牙少,吃菜和五谷杂粮的牙多。所以,人的饮食结构应该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现在有些人饮食结构欧美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过量,于是出现了无数肥胖儿、 脂肪肝 患者。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要多吃蔬菜。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 癌症 研究基金会建议每人每日食用蔬菜400~800克,但是我国人的平均摄入量是2762克,明显偏低。许多蔬菜不仅可口,而且有 保健 功效。如菊花脑、蒌蒿,无论凉拌爆炒,无不清香味美,可 清热 败毒。洋葱、大蒜开胃化浊、通便降脂,芹菜清热散风、通便降压,西红柿、胡萝卜等红**蔬菜,含有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这些都是适宜现代人的保健蔬菜。
豆类也要多吃。大豆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其氨基酸配比合理,最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含有较高的钙、磷、铁、胡萝卜素、烟酸、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保健功效卓著。
不偏成。饮食偏咸不利 健康 。日本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秋田县和北海道,那里的人常吃咸鱼、咸菜,而冲绳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低,那里的人多吃新鲜蔬菜,吃新鲜鱼,而且口味偏淡。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也就是盛满一啤酒瓶盖的量。我国人吃菜品种多,虽然单道菜肴不算咸,但品种吃多了,食盐总量就上去了。除严格控制烹饪食盐用量以外,对那些用盐加工的咸豆、咸肉、咸蛋、腐乳、酱等,均应少吃。
作者:冯靓晴
衰老意味着年轻容貌和体态不在!
衰老意味着身体 健康 的流失!
每个人衰老的速度都不一样,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与实际年龄不同的人:他们看起来更年轻或者更老。然而,比单纯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我们细胞的衰老程度,这就是所谓的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是一个与人体功能状态有关的概念,能够告诉我们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状态。生理年龄往往与实际年龄(即出生后的时间)不一致,通常可相差5年,有时甚至更多。
有些人的生理年龄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小,因此,他们的身体状态更“年轻”,更“ 健康 ”对于这些人来说,患老年性疾病的可能性较低。他们不仅更趋于长寿,而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享受较高的生活质量。
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年轻呢?专家指出,事实证明,营养干预、 体育 锻炼、控制压力都对恢复免疫功能,也就是生理年龄的年轻化大有帮助,换言之,这些因素都能让我们更加 健康 长寿。
保持身体 健康 、年轻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饮食营养
杜绝不良习惯,减少摄入“垃圾食品”、糖类、超加工食品等。
古代膳医通过中医药材与食材的能量配伍经过色、香、味、形的美味烹饪制成作用于人体病灶、器官、肌理的食物,做到有病调养病,无病 养生 。
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改善 将苦口的中医药膳,改成可口药膳。
每天中医食疗代餐,不需要花费额外的钱和时间,就能获得 健康 。
效果好过中医,快过西医;50%人群当天吃,当天见效;90%人群三天内见效。
二、经常运动
每天根据 健康 管理师安排,按时按量完成运动量!人体在运动锻炼时,血液循环加快,吸进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肌肉、骨骼不断强健,关节更加灵活,长此以往,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自然大有好处。
运动由于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强健肌肉和骨骼的功能,故疾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刺激呆滞的神经,激活僵死的细胞,打通流动不畅的血脉,增进食欲,增加营养,从而加速康复。
运动能使皮肤更 健康 ,因为运动促进了皮肤血液循环,增强了结缔组织的弹性,延缓皱纹的形成,推迟了容颜的衰老。
三、心理 健康
一个 健康 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 健康 的,在心理方面也是 健康 的。心理 健康 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
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
你需要一位“心理大师”,帮你排忧解愁,赶走负面情绪,拥抱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一起在这里学习、一起跳舞、一起玩耍、一起 娱乐 。人人为师、人人为徒,人人相互友爱,人人相互帮忙,专门利于他人,关心他人,成就他人。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道教养生学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渊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
和道教的创立一样,道教养生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基于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道教养生学的问世则是先秦两汉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哲学思想方面,处于社会大变革风云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法家、纵横家、神仙家等,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对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阴阳家亦有相当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说法。
《孔子家语·本命题》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优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
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
人始生而有不具备者五焉,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囟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
阴穷反阳,故阴以阳变;阳穷反阴,故阳以阴化。
是以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而化。
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即把生死的变化归结于阴阳的运动,认为随着阴阳两种原素的不断地消长,人的一生从婴儿、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应该承认,这种观点是不悖科学的。
当然,儒家内对于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
如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认为性乃所受于天,故存心养性乃所以事天。
夭寿皆命,对之不存疑虑,惟修身以立命。
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对于命的态度,则讲制而用之。
他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主张制裁天命而利用之。
命虽然是有的,但人不应止于待命,而当设法控制它,利用它。
这是荀子独有的思想。
《易传》中也颇讲命。
《象传》云:“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系辞传》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说卦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后来的学者即把这些观点看作是儒家对于性命的一贯心传,并把易学惟崇为阐述性命至理、天人合一的理论。
儒家的这些性命学说,许多观念都为道教养生学所吸收,尤其荀子人定胜天的“戡天”思想和《周易》的理论体系,对道教养生学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
墨家对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影响,主要是它的五行学说与人为的变化观。
我国古代的五行说,初期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整个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
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思想为唯心主义所剽窃,产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派。
他们把五行排列成相生相胜的系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这就是所谓“常生常胜”。
邹衍的这种循环、凝固的“五行常胜说”,对于我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后期墨家打破了这种学理,在五行相生相胜的旧说上,提出了“五行毋常胜”的新主张。
《墨子·经下》说,“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经说下》解释说:“五○金、水、土、木、火、离。
然火烁金,火多也。
金靡炭,金多也。
金之府水,火离木。
若识麋与鱼之数,唯所利。”在这段文句中,既驳五行相胜之说,亦斥五行相生之言。
谭戒甫先生解释说:“金、水、土、木、火五者,皆彼此相附丽,并非相生,故曰金水土木火离。
何以故以水聚藏于金而火附丽于木耳。”正如同“麋之所利,于山之林;鱼之所利,在川之水。
故林盛而麋赴焉,水大而鱼藏焉。
若能识别此道,则水非生于金而木非生火,可以恍然悟矣。”
至于相胜,也不是凝固不变的。
相反,因其质与量的多少,因其种种机运,而发生变化。
如金与火的关系,金少火多,则能把金熔销;反之金多火少,则能把火熄灭。
王充《论衡·命义篇》云:“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遇其主而用也。”也认为五行相胜是随着矛盾双方质与量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一套僵化的发展程序。
墨家的这种辩证的五行学说,不仅批判了邹衍等人对五行的神秘思想和形而上学观,也为后来的道教辩证地探索自然与科学,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道教内,无论是汉唐之际的外丹派,还是宋元时期的内丹派,他们都吸收了墨家的这种辨证的思想。
如《周易参同契》中关于五行的论述,即与墨家一脉相承。
书中说:“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这是以墨家五行附丽说立论。
在此基础上,《周易参同契》进一步提出了“五行错王”的学说。
书中说:“五行错王。
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元俞琰解释说:“金生水,木生水,此常道之顺五行也。
今以丹法言之。
则木与火为侣,火反生木;金与水合处,水反生金。
故曰五行错王,相据以生也。”(《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中)。
也就是说,五行的变化既有一般规律,即“常道”;亦有特殊规律,即“错王”。
而修炼丹道的关键,正是在于掌握运用五行变化的特殊规律。
这种特殊规律又被叫作“五行颠倒术”。
张伯端《悟真篇》说:“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由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宋翁葆光解释说:“汞为震,龙属木,木生火,木为火母,火为木子,此常道之顺也。
及乎朱砂属火,火为离,汞自砂中出,却是火返能生木,故曰儿产母也。
太白真人歌曰:‘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生’……铅为兑,虎属金,金生水,金为水母,水为金子,此常道之顺也。
及乎黑铅属水,水为坎,银自铅中生,却是水返能生金,故曰儿产母也。
太白真人歌曰:‘五行不顺生,虎向水中生。
’”(《 真人悟真篇注疏》卷4)。
所谓“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在”,正是高度地概括了内丹修炼一个基本原则。
从《周易参同契》的“五行错王说”,到《悟真篇》的“五行颠倒术”,其思想的源头都是墨家的五行毋常胜说。
墨家讲变化。
《墨子·经上》说:“化,征易也。”《经说上》解释说:“化,若蛙为鹑。”变化的形态是多样的。
《经上》说:“为、存、亡、易、荡、治、化。”《经说上》解释说:“为,亭合,存也;病,亡也;买、鬻,易也,霄、尽,荡也;顺、长,治也;蛙、屈,化也。”认为这些变化并非皆出于自然,如亭台之存,疾病之愈,买卖交易,消尽的荡除,顺长之修治,都是人的作为;即使是蛙屈一类的变化,也是人们能够观察了解的。
墨家这种强调人为的变化观是很可贵的,因为它看到了人在改造自然中的重大作用。
后来的道教养生家吸收发挥了这种进步的变化观,并在探究自然与生命的漫长路途中实践着。
在自然科学技术上,先秦两汉时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因在“天垂象,见吉凶”的天人合一思想笼罩下,我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天文的观测;朝廷中有专司天文观测的钦天监,正史也设有《天文志》专记其事,因此中国的天象纪录可说是人类的宝藏,而且这种记录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
这些珍贵的记录,包括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哈雷慧星纪录和最早的琴座流星雨纪录。
战国时的《甘石星经》和《石申星经》,各记有500-800多个恒星,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恒星分布图。
在宇宙理论上,有“盖天说”,“浑天说”等。
东汉科学家张衡在《浑天仪图注》、《灵宪》中,总结了当时天文学成就,阐叙了“浑天说”宇宙论,并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
在地理方面,战国问世的《禹贡》载有中国各地土壤的特征,并首分天下为九州。
各地产品的性质,河川的流向都有记载。
《山海经》的《山经》中记载了矿物89种,产地309处,并以硬度、颜色、光泽、状态来识别。
此外还记载了矿床学的共生现象,如铁与文石,白金与铁,这比希腊乔非史蒂斯(公元前371-公元前286)的《石头记》要早200年,且较丰富。
在地壳变化和地震学方面,《诗经》明言了“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竹书纪年》记载了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一次地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
至东汉张衡时,更发明了候风地动地动仪,可测地震方位及强度,为世界地震仪之始。
在化学方面,炼丹术的起源可能也很早。
因为《战国策》及《韩非子·说林上篇》已有方士向楚王献不死药的记载。
另从《考工记》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合金成分的研究。
生物学方面,《诗经》上记有植物名称100多种,动物名称200种。
汉代缀辑而成的《尔雅》,则注释了《诗经》中草木虫鱼鸟兽之名。
在《周礼·地官》中,把动物与植物正式分开,各为毛羽介鳞裸、皂膏核荚丛五类,可见先人的分析是颇精细的。
在农学方面,《尚书·禹贡》列举了当时九州各类型的土壤及其主要农作物。
《管子·地员篇》更是讲解土壤的一篇专文。
《吕氏春秋》中的《上衣》、《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专讲农业,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农学论著。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时已有《汜胜之农书》等九种农学著作。
东汉时崔实的《四季月令》,也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农学名著。
在医药方面,《山海经》己明确提到130多种药,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并提到简单的用法,如食、浴、佩带、涂抹等。
所治疗的疾病包括30多种。
以后医学逐渐经验化,与巫分家,并且还有了分科。
如《周礼·天官》即分医官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并提出一套医政制度。
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可知,战国时秦已设有太医令,后世也多从之。
中国独特的针灸术起源也很早。
针法的前身为砭石疗法,《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不少的骨针、竹针。
到了周代由于青铜技术的发达,更进步到了用金属针。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经》所载内容,说明春秋战国时针灸疗法己相当普遍,医疗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随葬金针,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都是其时医学发达的明证。
正是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几部千古不朽的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这些经典文献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其次,在卫生保健上,夏商以来对卫生就有了讲究,养成了洗脸洗手洗澡等习惯,如甲骨文中即有浴字,象人用水在盆里洗澡。
另外甲骨文中还发现有洒扫和在室内除虫扫灰的资料(图为黄帝像)。
体育运动方面,古人很早就知道跳舞可以舒筋壮骨。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更发展出体操和物理治疗,当时称为导引。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导引、守神等下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呼 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些都是指保健方面的方法。
《庄子》中有彭祖“熊经鸟伸”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养功法,《淮南子》中提到的导引式有熊经、鸟伸、凫浴、猿攫、鸱视、虎顾六种。
至东汉时,《政论》中把导引、行气和治理国家联系起来,强调平时的保养修持。
荀悦《申鉴·俗嫌篇》中,谈到了气功治病和意守脐下的重要性,“若天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痰。”“邻脐二寸谓之关。
关者,所以关藏呼吸之气,以禀授四气也。
故长气者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
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己开始提到“气沉丹田”的问题。
大思想家王充著《养性书》16篇,充分肯定了气功的科学价值,并且坚持炼功,“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翼性命可延”。
(《论衡·自纪篇》)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明确指出气功治病具有特殊的功效。
外科专家华陀根据《吕氏春秋·季春纪》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的理论,在前人导引术式的基础上,整编了一套“五禽戏”。
并且“提出了导引强身的理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后汉书·方技传》)
出土文物也证明我国气功在秦汉时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现存最早且完整地描述气法运炼的,要数战国初年制作的《行气玉佩铭》。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导引图》共有画象40余幅,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且多数为下层普通人们,可见导引运动在秦汉时已普及到社会的下层。
另有《却谷食气篇》,亦为先秦的珍贵气功文献。
社会上已出现了一大批功夫高深的实践者。
如战国时的王乔、赤松子、彭祖,汉代的张良、裴元仁、封君达,范幼冲、王真、皇化、葛越、越广信等,皆为显名于世的气功家。
由于他们显现奇绝的技能和超人的功夫,而被世人神化。
道教的成立。
本身即包含着方士炼养家的成份,自然先秦两汉时的这些著名人物都被纳入道教的体系,成为道教气功养生史上的重要人物。
以上所说,是道教气功养生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由于秦汉统治阶级的提倡,求仙长生的风气盛行,气功养生学说已广泛影响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出现了许多气功家和专门著作,这就构成了道教气功养生学形成的社会条件。
诸子百家的蜂起,神仙学说的勃兴,黄老之道的铺张,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道教气功养生学形成的条件。
正是在这些历史背景下,孕育、产生、形成了道教气功养生学这种独特的气功养生体系。
什么是养生文化
本文2023-10-26 17:12: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