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人工磁化法”的记载文献有哪些?
我国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石能够指示南北的特性,进而掌握了人工磁化技术。这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也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人工磁化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反复多次的试验而发明的,这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
汉武帝好神仙,所以汉武帝一朝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术士。当时有个方士栾大,这个人喜欢说大话,夸海口时连眼睛都不眨。
有一天,栾大对汉武帝说:“我曾经出海神游,和仙人相见。这些仙人身藏仙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汉武帝对栾大的话将信将疑。栾大自告奋勇先表演一个小方术,让汉武帝验明正身,开开眼界。
栾大表演的是斗棋。他事先用鸡血、铁屑和磁石掺在一起,捣好后涂在棋子上面。表演的时候,他把棋子摆放在棋盘上,故意念念有词,棋子由于磁力吸引,互相撞击不停。
不知就里的汉武帝和在场的人看得眼花缭乱,以为有神力驱使,禁不住连声喝彩。遂拜栾大为“五利将军”,并让栾大赶紧去东海向神仙求长生不老药。
焦灼的汉武帝询问栾大何时入海。
栾大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入海,就到泰山做法事去了。
栾大欺骗汉武帝的本领确有独到之处,他能让棋子在磁棒牵引下互相撞击,但同时也说明他对磁铁很有认识的。
其实,栾大斗棋所用的方法,是古书中记载的人工磁化法之一,即“磁粉胶合法”。
古人对于磁铁的认识和利用由来已久,而且掌握了一定的人工磁化法。我国古籍中有关人工磁化法的记载,基本上有3种:磁粉胶合法、地磁感应法和摩擦传磁法。
磁粉胶合法始于汉代。西汉《淮南万毕术》说“慈石提棋”,其做法是用起润滑作用的鸡血磨针,将磨针时所得的鸡血与铁粉混合物中拌入磁石粉末,涂在棋子表面。晾干后摆在棋盘上,会出现棋子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现象。
很明显,这种棋子已成为人造磁体。
从理论上看,每颗磁石粉末均具有极性,掺入铁屑能大大增强磁畴。将磁粉与铁粉粘在棋子上,放在地磁场中慢慢晾干,在晾干过程中,每个磁石与铁的小颗粒必循着地球磁感应线作有规则的排列,棋子会显极性,它能与磁石相吸或相斥。
南宋时期庄绰在《鸡肋篇》就曾写道:“捣磁石错铁末,以胶涂瓢中各半边”,“以二瓢为试,置之相去一二尺,而跳跃相就,上下宛转不止。”
明代方以智也记载过类似的事。结合起来看,古代也许确实使用磁粉胶合法制成的人造磁体。
地磁感应法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北宋《武经总要》所记述的制指南鱼法。这个关于地磁感应法,是世界上人工磁化方法的最早实践。
这一方法的原理是:首先把铁叶鱼烧红,让铁鱼内部的分子动能增加,从而使分子磁畴从原先的固定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其次,铁鱼入水冷却时必须取南北方向,这时铁鱼就被磁化了。现在分析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样使鱼更加接近地磁场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磁感应。可见在这里已经意识到地磁倾角的存在。
再次,“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使它迅速冷却,把分子磁畴的规则排列固定下来,同时也是淬火过程。
最后,指南鱼不用时要放在一个铁制的密闭盒中,以形成闭合磁路,避免失磁,或者顺着一定方向放在天然磁石旁边,继续磁化。
这种磁化法完全是凭经验得来的,但是它是磁学和地磁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比欧洲用同样磁化方法早了400多年。
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所得到的磁性还是比较低的,这就限制了这种人工磁体的实用价值。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摩擦传磁法。这种人造磁体的方法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笔谈》说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意思是说,专门研究物理的人用磁石摩擦针锋,能够使铁针带上磁性。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它的发现与推广,对于磁体的获得与应用,首先是指南针的生产、应用,起到重大的作用,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在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就是在今天这种方法仍然有人使用。
在西方,直至1200年古约特才记载了利用天然磁石摩擦铁针制作的指南针的方法,比北宋时期沈括的记载晚了一个多世纪。
由于对磁体性质认识的深化和人造磁体的发明,使得磁体的应用成为可能。古代对于磁体的用途是相当广泛的,除了上述磁指南器外,磁体也被用到军事上去。
晋武帝时,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晋武帝命名将马隆为讨虏护军。马隆受命后,于道路两旁堆积磁石,吸阻身着铁铠的秃发树机能部众,使其难以行进。而晋军均被犀甲,进退自如。马隆军转战千余里,杀秃发树机能,凉州遂告平定。马隆以磁石吸阻披甲敌军是否属实,当然还要研究,但至少可以当作设计思想来看。
在生产上,磁体被用于制陶、制药等工艺中,以吸去掺在原料中的铁屑,保证产品的纯净洁白。
我国是世界上采用磁疗治病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80年,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口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其中的“五石”是指磁石、雄黄、曾青、丹砂和白矶。
以上史实说明,我国古代在认识和应用磁石方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相传为唐代玄奘大师赴西天取经途中遇观世音菩萨慈悲摄受,令其预知前途祸福吉凶而传。今传世之本乃据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之影印本排印。明万历壬辰年春正月十五日,大明中宫皇后下旨京都“衍法寺”刻印流通,印施百卷,以便臣民决疑,令预趋吉避凶,阐明法宝,慈泽后人。此为《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之滥觞。
清光绪七年(1881年),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年二十岁时,趋南五台山莲花洞寺拜道纯和尚为师,剃发出家。出家不久,遭长兄遣回家严加看管近三月许。一日,大哥因事外出,二哥劳作于碾谷场,大师虔心占求《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得“高明居禄位,笼禽得放生”之兆,便知出行时至,于是趁机潜回寺院。依此印光大师虔求《观音灵课》之事实,证知求《观世音菩萨感应灵课》决疑实符佛教本义,非迷信占卜可比。
印光大师云:“观音感应课者,俯顺世情,令卜休咎,以期同种善根之妙方便也。”故凡欲占卜决疑者,皆须恭敬称念“南无(读‘拿摩’)观世音菩萨”圣号。称圣号者,种无量善根,得无量福德。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可为虔诚祈祷者决定重大疑难问题。观世音菩萨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遇此课本者,若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冥冥之中,自得菩萨护佑,一切顺遂。
我等有感于观世音菩萨广大灵感和慈悲精神,谨依原本,详细校勘,印制流通。望有幸得到此课本者,恭敬虔诚,谨依印光大师之开示作法以决所疑,不可亵渎轻慢。祈愿大众见闻随喜,善根增长,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消灾免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事顺遂,是为至祷。
本文2023-08-05 03:19: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