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001期-郝万山-太阳病提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伤寒论》001期-郝万山-太阳病提纲,第1张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jiang)痛而恶(wu)寒。

解释: 头项强痛:即头痛并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之感。恶寒:怕冷的意思。

本证成因: 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

脉浮 ,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更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源木。

头项强痛 ,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

恶寒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恶寒”之前的“而”字,是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旨在强调“恶寒”在诊断表证时的重要性,于是后世的医学家就有了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

此三证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

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后世医学家称其为 太阳病提纲 。

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较晚的缘故。

如第3条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故将发热省略未提。但是应当知道,太阳表证虽然在初起阶段,有时候发热出现较晚,但是在其整个病程中, 一般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 这是因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因抗邪而奋于外,所以必有发热。

此外,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脉浮,其他如风湿在表、虚阳外浮、正气外脱、里热内盛等,也可以见到脉浮。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头项强痛,在里的水湿之邪阻遏太阳经气也可以见到头项强痛;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恶寒,里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也可以见到恶寒。

因此要诊斯为太阳表证,上述三个症状必须同时存在。

二、思维导图让知识系统化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太阳病总纲导图

编辑: 之筱

❤️ 

美丽|善良|可爱|大方|帅气|优秀的你记得

喜欢点个“赞”和“再看”。

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为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

(1)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重恶寒轻,是风热表证的特征。

(3)发热轻而恶风,是伤风表证的特征。

(二)但寒不热只感觉冷而不发热,是寒证的特征性症状。为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所致。新病恶寒,因感受寒邪较重,或阴寒直中脏腑经络,阳气被遏所致,主实寒证。久病畏寒,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主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只觉发热而无怕冷之感,是热证的特征性症状。为阳盛或阴虚所致。1壮热高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以上,不恶寒反恶热的症状。因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所致,属里实热证。2潮热 定时发热,或定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日晡潮热:日晡申时(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由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又称阳明潮热。

(2)午后潮热:午后发热明显,身热不扬者,为湿遏热伏所致,属湿温潮热。

(3)午后或夜间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或五心烦热,骨蒸发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又称骨蒸潮热)等,系阴虚火旺所致,为阴虚潮热。

(4)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可见于气虚、阴虚及气郁等证。

(四)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常因外感病邪至半表半里阶段,正邪相争,互为进退所致,见于少阳病和疟疾,属半表半里证。

····························· ·····························

问汗

1自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属阴虚证。若气阴两虚者,常自汗、盗汗并见。

3绝汗在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或亡阳的症状,故又称脱汗。若冷汗淋漓如水,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象,属亡阳之汗;汗热而黏如油,伴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为内热逼涸竭之阴津外泄所致,属亡阴之汗。

4战汗先见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为邪去正安的佳兆;汗后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疾者,为邪胜正衰之危候。

····························· ·····························

问疼痛

(一)疼痛的性质

1冷痛-属寒证。

2灼痛-属热证。

3走窜痛-属气滞证;或风胜行痹证。

4固定痛-属血瘀证;或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5胀痛-属气滞证。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所致。

6刺痛-属血瘀证。

7重痛-属湿证。但头部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8酸痛-属湿证。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或剧烈运动后肌肉疲劳引起。

9绞痛-因有形实邪(如瘀血、蛔虫、结石等)闭阻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属实证、寒证。

10空痛-属虚证。

11隐痛-属虚证。

(二)疼痛的部位

1头痛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

(1)部位:前额部疼痛连及眉棱骨者,为阳明经头痛。头部两侧疼痛者,为少阳经头痛。后头枕部疼痛连及项部者,为太阳经头痛。颠顶痛者,为厥阴经头痛。

(2)病程:病程短、头痛剧烈、痛无休止者,为外感所致,属实证。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者,为内伤头痛,多属虚证;亦有因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血阻滞所致者,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2胸痛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多为心、肺、胃的病变。胸前“虚里”部位作痛,或心痛彻背,掣及左肩、左臂者,病在心。胸膺作痛,伴咳嗽者,病在肺。胸痛伴呕心,呕吐,消化不良,病在胃(以自己的经验加的)。

3胁痛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与肝胆病变有密切关系,如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以及悬饮等病证。

4胃脘痛上腹部、剑突下、胃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与胃的病证相关。进食后疼痛加剧者,为实证,可因寒、热、食积、气滞和瘀血等致胃失和降所致。进食后疼痛缓解者,为虚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致胃失所养所致。

5腹痛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整个腹部或局部疼痛的症状。大腹痛,指脐以上部位疼痛,为脾胃及肝胆病变。脐腹痛,指脐周围部位疼痛,为小肠和脾的病变。小腹痛,指脐下正中部位至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疼痛,为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宫的病变。少腹痛,指小腹两侧部位疼痛,为肝经不畅或大肠的病变。

····························· ·····························

问头身胸腹

头晕,指自觉头脑旋晕的感觉,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

头晕胀痛,伴口苦易怒、舌红、脉弦数者,为肝火上炎所致。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伴痰多、苔腻者,为痰湿内阻所致。

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属瘀血阻滞所致。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伴耳鸣目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每因恼怒而加剧者,为肝阳上亢证。

头晕面白,伴神疲体倦,舌淡脉细,每因劳累而加重者,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致。

····························· ·····························

问耳目

(一)问耳

1耳鸣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或如蛙叫,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者,因肝胆火盛、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及药毒损伤耳窍所致,属实证。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常因肾精亏虚、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亏虚等致耳窍失养所致,属虚证。

2耳聋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新病耳暴聋,如棉塞耳者,因外邪或肝胆之火循经上扰所致,属实证。久病耳渐聋者,因精气虚衰,清窍失充所致,属虚证。

(二)问目目眩,俗称眼花,指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两眼发黑,眼冒金花,或眼前如有蚊绳飞动的症状。因常兼头晕,故合称为眩晕。

目眩,兼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等,为风火上扰、痰湿上蒙、肝火上炎所致,属实证。

目眩,伴神疲、气短或头晕、耳鸣等,为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属虚证。

····························· ·····························

问睡眠

(一)失眠主要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盛,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所致。伴心悸心烦、腰酸耳鸣者,为阴虚火旺证。伴多梦易醒、心悸、神疲、食少者,为心脾两虚证。失眠,伴多梦易惊、胆怯心悸者,为心虚胆怯证。以上三者多属阴精、气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属虚证。

失眠,伴心烦、口干、舌燥者,为心火炽盛证。失眠,伴急躁易怒、头胀头晕者,为肝郁化火证。失眠,伴胸闷心烦、泛恶嗳气者,为痰热内扰证。失眠,伴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者,为食滞胃脘证。以上四者因火邪、痰热、食积等所致,责在心、肝、胃,属实证。

(二)嗜睡多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或痰湿内盛所致。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脘痞肢重者,为痰湿困脾所致。饭后困倦嗜睡,伴纳呆腹胀、少气懒言者,为脾虚失运所致。

····························· ·····························

问饮食与口味

(一)口渴与饮水

1口渴多饮—多因律液耗伤,脏腑、组织、官窍失其润养所致,属燥证、热证。大渴喜冷饮,伴壮热、大汗出者,属里热证。口渴咽干,夜间尤甚,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者,属阴虚火旺证。口渴多饮,伴多尿、多食易饥、体渐消瘦者,为消渴病,由肺燥津伤,消烁肺胃肾之气阴所致。

2渴不多饮口渴而不多饮,伴身热不扬、身重脘闷、苔黄腻者,属湿热证。口渴饮水不多,伴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热入营血证。口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水入即吐,属痰饮内停证。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舌紫暗或有紫斑者,属瘀血内阻证。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久病食欲减退,食后腹胀,面黄肢倦,属脾胃虚弱证。食少纳呆,伴脘闷腹胀、身重、苔腻,属湿盛困脾证。纳呆少食,嗳腐食臭,脘腹胀闷者,为饮食不节,停滞胃腑所致,属食滞胃肠证。

2厌食或称恶食,指厌恶食物,甚至恶闻食昧的症状。厌食,兼嗳气酸腐、脘腹胀闷者,属食滞胃肠证。厌食油腻,伴胁肋灼热胀痛者,为湿热壅滞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属肝胆湿热证。孕妇若有厌食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影响胃之和降,其轻者多属妊娠早期的生理现象,但严重者可影响胎儿或并发多种疾病。

3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消谷善饥,兼口干渴、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者,属胃火炽盛证。消欲善饥,形体反见消瘦,伴多饮、多尿者,属消渴病。4饥不欲食虽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或勉强进食,量亦很少的症状。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属胃阴虚证。此外,蛔虫内扰,亦可见饥而不欲食的症状。

(三)口味

1口淡-属脾胃虚弱或寒湿困脾证。

2口甜-属脾胃湿热证。

3口黏腻-属湿证、痰饮证和食滞胃肠证。

4口酸-属食滞胃肠证;或属肝胃不和证。

5口涩-属燥证、热证。

6口苦-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旺,属热证。

7口咸为-肾虚,或寒水上泛,属肾虚、寒证。

····························· ·····························

问二便

(一)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兼见腹胀满拒按、壮热、舌红者,属肠热腑实证。便干,兼咽干、少苔者,属阴虚证。便秘,兼畏寒喜热者,属阳虚寒凝证。有便意,但临厕努挣难出,或大便难解,便后乏力者,因气虚传送无力所致,属脾肺气虚证。

(2)泄泻: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便臭如败卵,兼嗳腐酸臭者,因饮食所伤,属伤食证。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色黄糜秽臭,伴肛门灼热者,系感受湿热之邪所致,属大肠湿热证。腹痛作泄,泻后痛减,与情志有关者,属肝郁脾虚证。五更腹痛泄泻,泻后则安者,属脾肾阳虚证。便溏,兼纳少、腹胀者,属脾气虚证。

2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病久体弱见之,多为脾肾阳虚;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

(2)溏结不调:指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属肝郁脾虚证。若大便先干后溏,属脾虚证。

(3)脓血便:多见于痢疾和肠癌,常因湿热疫毒等邪,积滞交阻肠道,肠络受损所致,属肠道湿热证。

(4)便血:指血自肛门排出,血随便出,或便血杂下,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便血的症状。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血色鲜红者,称“近血”,病在大肠、肛门,因风火湿热为病,属热证、实证,病较轻浅。便血血色暗红或紫黑,或色黑如柏油状者,称“远血”,病在小肠和胃脘,由饮食劳倦,损伤脏气,脏腑阴阳失调所致,病情深重,虚证居多。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指排便时自觉肛门有灼热的症状。因大肠湿热下注,或大肠郁热下迫直肠所致。(2)里急后重:指排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而排出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频的症状。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3)肛门气坠:指肛门有下坠感觉,甚则脱肛的症状。属脾虚气陷证。

(二)小便

1尿次异常

(1)小便频数:新病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者,因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属实证。久病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夜间明显者,由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属虚证。

(2)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合称为癃闭。久病或年老,因肾阳气虚,气化不利所致者,属虚证;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败精阻滞,膀胱气化失司,尿路阻塞而成者,属实证。

2尿量异常

(1)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者,因阳虚不能蒸化水液,水津直趋膀胱所致,属虚证、寒证。多尿、多饮而形体消瘦者,为消渴病。

(2)尿量减少:小便短少而赤者,因热盛津伤所致,属热证。小便量少,伴身体浮肿者,由脏腑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是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

(2)尿后余沥:因肾气虚弱所致,常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衰者。

(3)小便失禁:指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行溢出的症状。属肾气不固证。

(4)遗尿:俗称尿床,指成人或3岁以上小儿常于睡中不自主地排尿的症状。属肾气不固证。

····························· ·····························

当代十问歌(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正邪相争的发病机理:

人体就像一个国家一样,国家安全对外依靠强大军队,防御敌人入侵;对内靠公安局、法院,防止坏人破坏。

人体中也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协同作战",主要防御病菌、病毒入侵。这支庞大的"军队"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等,与数量高达100万亿个的各种微生物(其中主要是"益生菌",也称"有益菌")。

益生菌分布在我们的口腔、鼻腔、皮肤、胃肠等器官,总重约1271克。而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身的体细胞约有10万亿个,才是它的十分之一。是这些微生物,与我们的肌体形成微观的生态(简称"微生态"),才使人体具备了那些神奇的自动功能。它们在人诞生一两小时之后双歧杆菌就开始在人体内繁殖,与人体细胞共生,并伴随人的一生,从而保卫人体健康。它们与人体细胞交换物质、能量,甚至互相传递遗传信息,从而与人体形成了共生互益的微生态平衡。有益菌对人体的益处,主要功能有防止病菌病毒进入、分解毒素、调节细胞平衡、消除临床应激、制造营养、增强免疫、刺激生长以及形成生物拮抗等生理作用。而中医所说的"正气",主要是指这些有益微生物。只不过,当时没有显微镜,看不见这些有益菌,只好将有益菌称为"正气"、将有害菌称为"邪气"。不仅人体的健康安全要依赖这些有益菌与人体共生共存,而且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核酸、乳酸以及数千余种"酶"也要依靠这些有益菌来分泌合成。而不是今天的化工厂,人体内产生的毒素也靠这些有益菌来分解。显微镜的问世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医学把它定义为人体第十三大生理系统。这是大自然母亲赐予人类的,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由此可见,人体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与有益菌相依为命的"共生体"。有益菌群就是保护人体细胞的国防军。这个拥有100万亿个有益菌组成的,对有害菌极具杀伤力的庞大部队,能在人体内所有的黏膜上形成菌膜屏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让病菌病毒占位,使其不能定植,不能繁殖,五脏六腑从根本上避免了发炎、糜烂、穿孔、黏膜脱落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是第二道防线,即内部防线。主要防止内部的安全问题,它与"国防军"相互配合、调节机体平衡、共同保卫身体健康安全。

如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治"未病"的途径不止一条,但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积极补充有益菌,以恢复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恢复人体自身的第十三大生理系统功能。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一切事物之成毁,关键在于自身的强健与否,正如孟子所说"人必自诲,而后人诲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毁,而后人伐之。"只有让我们建设起强大的"人体国防军"才能不畏惧任何来犯之敌。

《神仙道》

作词:荷蕊

作曲:林禾

编曲:林铭心

演唱:张倬闻

念唱:丘晋宇 王振鸿

混沌初始乱坤仪

盘古论道辟天地

泰平盛世见尽期

纣王无道毁乾坤

人心本善懂礼仪

正邪相争不两立

妖魔浊世万民怨

子牙出世人中仙

争争斗斗邪与正

风风雨雨千年困

生生世世缘未了

死死生生仙轮回

纷纷攘攘扰尘世

善善恶恶瞬念间

真真假假魔与道

幽幽暧暧终能见

似神似仙

幻影如烟

乾坤日月

风雨雷电

是奸是贤

天意如坚

千古流转

封神定谳

正义德奸

能辨忠奸

呼风唤雨

法力无边

似神似仙

是忠是奸

千古流转

封神定谳

天元太一

精司主兵

卫护世土

保合生精

华衣绣裙

衣冠青巾

青龙左列

白虎右宾

飞天欺火

神极威雷

上下太极

周遍四维

翻天倒效

海沸山摧

六龙鼓震

令下速追

混沌初始乱坤仪

盘古论道辟天地

泰平盛世见尽期

纣王无道毁乾坤

人心本善懂礼仪

正邪相争不两立

妖魔浊世万民怨

子牙出世人中仙

似神似仙

幻影如烟

乾坤日月

风雨雷电

是奸是贤

天意如坚

千古流转

封神定谳

寒热错杂证包括上热下寒证、上寒下热证、表寒里热证。

寒热错杂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称为寒热错杂。寒热错杂有上下寒热错杂和表里寒热错杂的不同。阴阳不相顺接,即阴阳不相平衡,表里不相贯通,阳气不能外达四肢。发热则多系弛张热,呈寒热交作之状,当阴寒盛正气虚时则寒,正气来复,正邪相争而发热。

辨证要点:口渴不饮,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厥逆不利。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上下寒热错杂

患者身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

1、上寒下热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

2、上热下寒

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下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