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唔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14收藏

粤语唔是什么意思,第1张

1广东话唔是不,不要的意思。

常用语:唔好睇(不好看)、唔知(不知道)、 唔畀(不给、不让)。

2“唔会变走,努力去爱身边果人,唔好爱太迟。”在广东话的意思是:“不会走,努力去爱身边的人,不要爱太迟。”

广东话唔还有一个意思,和 “嗯”(中文)的意思相同,“是” (中文)或默认的意思。“唔” 的粤语读音和中文谐音 “嗯” 的音也一样。不过,一般这样的用法较少(单字用法)。

扩展资料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起源

粤语之名,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汉书》作“南粤”)。“越”是一个泛称,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等 。

隋唐以后“越”、“粤”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粤语,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一般称为“广东话”。

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区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岭南)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东”“粤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指代范围也截然不同。

粤语的起源和发展成熟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而非特指“广东话”。 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粤语英文作“Cantonese”、日文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而粤语的形成远早于宋朝,正因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通行。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岭南苍梧古国  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粤语的发源地。

粤语有九声九调,是岭南古越语和中原雅言融合、重组而成,是保留古汉语成分最多的一种方言。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现代粤语的语法,如“水大”、“菜干”、“人客”、“鸡公”、“鱼生”等,将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作修饰成分的语法结构普遍存在。

参考资料:

粤语-

1 古代百越是指哪里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

百者,泛言其多。 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

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

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

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

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

《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

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

《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

(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壮族通史》 )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古文中越是什么意思

造字本义:表示逃避死亡,逃避战乱之地。

古时代中原地区战争频仍,不堪兵灾人士纷纷逃往南方的蛮荒之境以求长安。①本义,动词:从战乱中原远逃南方偏安之地。

( 本义只见于古文 ) 越,远也。——《小尔雅 • 广言》 伆,离也。

楚谓之越,或谓之远。——《方言》卷六 ②名词:远离中原的东南地区。

越剧 、越语、越南、越王、百越、南越、骆越、闽越、吴越、扬越、於越 凡民自得罪,冠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书 • 康诰》 越人夷吾、戎人由余,待译而后通。

——《盐铁论 • 相刺》 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后汉书 ·皇后纪上》 长仞之象,为越僮所钩,无便故也。

——《论衡 • 物势》 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史记 • 李斯列传》 将军既帝室之胄……若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则……。

——三国 • 蜀 • 诸葛亮《隆中对》 为越之雪。——唐 •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唐 • 李白《古风》 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唐 • 柳宗元《童区寄传》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唐 • 杜甫《壮游》 锦、绮、缯、布、葛、越皆五两为束。——《新唐书 • 礼乐四》 绍兴府,《贡禹》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国。

隋大业初,改为越州,旋曰会稽郡。——清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浙江》 ③动词:跨过,跳过,经过,度过。

越冬 越过 越墙 越野 越狱 / 飞越 跨越 跳越 翻山越岭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

——《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 • 长攻》 崖可越焉?——《楚辞 • 天问》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 天问》 戒勿越。

——《礼记 • 曲礼》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礼。——《书 • 召诰》 风不越而杀,雷不发而震。

——《左传 • 昭公四年》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 • 成公二年》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

——《书 • 盘庚下》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书 • 召诰》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

——《武王伐纣平话》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越,逾越险阻也。

——《六书故 • 人九》 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宋 • 辛弃疾《美芹十论 • 审势》④动词:超出,超限。

越轨 越礼 越级 越权 越位 越界 越境 越狱 越俎代庖 / 超越 越,超也。——《洪武正韵 • 屑韵》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易 • 系辞下》 无越厥命以自覆。——《书•太甲上》 欲以奢侈相胜,荒*相越。

——汉 • 司马相如《上林赋》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国语 • 鲁语上》 予曷敢有越劂志。

——《书 • 泰誓上》 师不越时。——《荀子 • 议兵》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荀子 • 非相》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 • 宣帝纪》 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

——唐 • 柳宗元《断刑论下》 那一枝方天戟超今越古。——元 • 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 人有父母,如日如月。

煦之照之,弗陨弗越。——明 • 刘基《维泽有蒲》 ⑤形容词:远扬的,远传的。

/ 激越 清越 越,扬也。——《尔雅 • 释言》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

——《国语 • 晋语八》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礼记 • 聘义》 干木,晋之贤人也。

魏文侯过其门,式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水经注 • 河水》 郁郁菲菲,众香发越。

——《文选 • 司马相如 • 上林赋》 ⑥副词:更加,愈加。 越发 越加 越来越 越爱越深 越用越活 越学越无知 宜颦宜笑越精神。

——宋 • 辛弃疾《浣溪沙 • 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恰随妹妹闲行散闷些,到池沼,陌观绝,越越人叹嗟。——元 • 关汉卿《拜月亭》 兄弟花开似棠棣,越到夕阳花越红。

——清 • 袁枚《五月廿日王涣之山留别苏杭诸友》。

3 百越是啥

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

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粤,越族,其分布甚广,内部各有种姓,杂处于现今中国南方各地。在中国历史上,整个广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朝 汉朝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砨的古越语 ,与中国北方所使用的上古汉语也相差极大,彼此不能通话。

根据语言学者的研究,在现在所谓汉语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 官北话 )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中 北方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其余六大方,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数度南迁与南方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形的。尤其是吴语,闽语和粤语 ,更与百越民族的古越语有相当密切关系。

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 缅甸的掸族 、越南的京族和芒族 、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 ,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系。

4 百越的指的是哪里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壮族通史》 )

希望对你有帮助

5 “百越混汉”是什么意思

百越最初是夏王朝危难之际,由四面八方从各族属中聚拢来跟随杼出征的“志愿军”,得胜归来后,成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时期的贵族集团。他们一个个都似乎有着帝杼颁发给他们的“铁卷”,享受着各种特权。古文献告诉我们,周有贵族集团。而殷商有贵族集团则是通过对甲骨文的探究知道的。百越便是夏王朝的贵族,他们遍布于夏人活动的范围内,而以河南中部为最多,留在山东的也不少。春秋时在杭洲湾建国,自称为越国的“越”,当是百越中的一支。

刘邦建立大汉后,南征百越部族的秦军阻塞岭南交通建立南越国百年之久,号称带甲百万,其后秦人归附华夏之心日久,终于向汉朝投降。南越国20万秦军和迁至岭南的30万“中原百姓”与当地百越人一起混居,成为广府人的前世今生。

6 南征百越的百越是指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

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

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

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

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

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

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

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

“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

《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

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壮族通史》 )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

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联。起源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国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王东 2003,3)。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

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王东 2003,3)。

历史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 (500 BC)的时候,他试著向北扩张,曾经沿著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

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钟伦纳 2004)。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请参见“勾践”条目;陈国强 2000)。

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引自龚佩华 nd)。

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引自龚佩华 nd)。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

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

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

格物致知和格物致用有什么区别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现在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理的解释

格物致理

解释: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功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理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经世致用、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 之学从先秦至清近代常用于清末的历史背景下属于一种主张, 或者价值观当时的清王朝积贫积弱,外夷入侵, 要何去何从有大致两派,一派坚持旧的传统,抵抗便宜好用的洋货, 痛恨洋务派,却无法抵抗洋货的蔓延另一派属于洋务派,即所谓" 新派",讲究"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东西, 包括技术,经营模式,科学文教等等洋务派的观点就是要" 经世致用",要实际操作,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 不管是否颠覆传统,反正要实际 以下是一些引用: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 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 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以王者之师自居,试图通过“ 格君心之非”来塑造理想君主, 并从而重新建立统一的社会价值系统。“经世致用” 主要是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思想家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 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 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到了晚清,由于西方国象的压迫, 也由于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渗透, 康有为等所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才又重新张扬“经世致用”的口号, 而观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这时的“ 经世致用” 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自强之路 。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 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 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 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 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 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目 格物致知 发音gé wù zhì zhī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 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 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求“格物致用”的出处~急急急

是宋朝理学家程颢和程颐提出的。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

孟子讲的格物、有知,全文是什么?

1、这个哲学概念不是孟子提出的,而是和孟子同列于四书中的《大学》中的说法。

2、格物致知的解释如下:

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3、原词出自《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4、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致知在于格物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含义

“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取自于《礼记•珐26;••••••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即学规)中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并解释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科无不到也。”说明获取知识、追求真理是为人之基、立世之本。这正是我们将“格物”作为校训的第一句的原因。致,达到的意思。致新,即创新之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厚德”语出《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育人之道。泽人,学校以人为本,修德才能品德高尚,而这一切不全为个人,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和平和谐、幸福与进步,本条校训最后的“泽人”即寓有此意。因此校训有以下特征:一是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朱熹籍贯为江西,主持的白鹿洞书院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办学机构。二是以现代教育理念重新诠释古老经典。符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教育理念。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在事物的研究探索,获得知识从而改造世界,体现控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意正心,体现修养品德的求善的人文关怀。恰好体现了学校的文理渗透。三是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又要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衣好风范。从培养对象来说,南昌大学既培养具有科学思想、创新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人格健全良善的全面发展人才。

云梦泽~

出自这里吧~

“云梦”一词,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澄清这些传统的谬说,并从而对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作一探索,希望能为今后科学地阐述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打下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

一、“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

古籍中有的“云梦”指的确是云梦泽,那就是见于《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见于《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十薮、《淮南子·地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但另有许多“云梦”,指的却不是云梦泽,如:

《左传》宣公四年载:令尹子文之父在[云阝]时私通[云阝]子之女,生下了子文。初生时其母“使弃诸梦中。虎乳之。[云阝]子田,见之”。昭公三年载:郑伯到了楚国,楚子与郑伯“田江南之梦”。“梦”是云梦的简称。①这两个“梦中”既然是虎所生息可供田猎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些湖泊沼泽,应该是一些山林原野。又定公四年载:吴师入郢,楚子自郢出走,“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云”也是云梦的简称。这个“云中”有盗贼出没,能危及出走中的楚王,也应该是一片林野而非水面。

在《战国策》、《楚辞》等战国时代记载中,凡是提到“云梦”的,都离不开楚国统治者的游猎生活。《国策·宋策》:“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犀兕麋鹿,全是狩猎的对象。又《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虎之嗥声若雷霆。有狂兕群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这里所描写的是楚宣王一次大规模的田猎活动。又《楚辞·招魂》:“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殚青兕。”屈原说到他曾追随楚怀王的猎队在梦中驰骋,怀王亲自射中了一头青兕。可见这三处所谓“云梦”、“梦”,当然也是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

① 此从《尚书·禹贡》篇孔颖达疏。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云梦是云和梦的连称,这是错误的。[云阝]在江北,宣四年明明用的是梦字。昭三年曰“江南之梦”,可见江北也有梦,若江北为云,梦全在江南,则梦上无需着“江南”二字。定四年楚王从睢东江北的郢城“涉睢”,到了睢西,“济江”,到了江南;入于云中,可见江南之梦也可以叫云。此事在《史记·楚世家》中记作王“亡走云梦”,可见云即云梦。

从这些史料看来,显然先秦除云梦泽外另有一个极为广阔的楚王游猎区也叫“云梦”。因此我们不能把凡是于见古籍的“云梦”一概看作是云梦泽,应该看这两个字出现在什么样的历史记载里。上引《左传》宣公四年条下杜预注“梦,泽名”;定公四年条“云中”下注“入云梦泽中”;《楚策》条“云梦”下高诱注“泽名”;《招魂》“与王趋梦兮”王逸注“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为梦中”;这些汉晋人的注释,显然都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杜预等只知道《职方》、《释地》等篇中有一个泽薮叫“云梦”,对史文竟贸然不加辨析之故。

可能有人要为杜预等辨护,说是:《说文》“水草交厝曰泽”。泽的古义本不专指水域,所以杜等对上引《左传》等文字的注释不能算错。但从上引史文可以看出,这些“云梦”地区不仅不是水域,也不是什么水草交厝的低洼沮洳之地,而是一些基本上保持着原始地貌形态的山林和原野。所以放宽了讲,杜预等的注释即使不算全错,至少是很不恰当的。其实杜预等的注释若把“泽名”或“泽中”改为“薮名”或“薮中”,那倒是比较强一些。因为“薮”有时虽解作“大泽”①,有时又解作“无水之泽”②,若从后一义,还勉强可以说得通。不过也只是勉强可通而已,恰当是谈不上的。因为作为春秋战国时楚王游猎区的“云梦”,很明显不光是一些卑湿的无水之泽,而是一个范围极为广阔的包括山林川泽原隰多种地貌形态的区域。

————————

① 《说文》:“薮,大泽也.”《周礼·职方》郑玄注:“大泽日薮。”

② 《周礼·大宰》:“四曰薮牧养畜鸟兽,”郑注:“泽无水曰薮。”《周礼·地官》:“泽虞,每大泽大薮……,”郑注:“泽,水所钟也,水希曰薮。”贾公彦疏:“希,乾也。”

比《左传》、《国策》、《楚辞》更能反映“云梦”的具体情况的先秦史料是《国语》里的一条。《楚语》载,楚大夫王孙圉在讲到楚国之宝时,说了这么几句:“又有薮曰云连徒洲①,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供巾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这个“云连徒洲”应即《左传》、《国策》等书中的“云梦”。王孙圉所引举的云连徒洲的十二字产品中,只有龟、珠是生于泽薮中的,其他十字都是山野林薄中的产品,可见这个云连徒洲虽然被称为薮,实际上是一个以山林原野为主,泽薮只占其一小部分的区域。

古文献中对“云梦”所作描述最详细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虽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但他所掌握并予以铺陈的云梦情况却是战国时代的。因为汉代的楚国在淮北的楚地即西楚,并不在江汉地区;而《子虚赋》里的云梦,很明显依然是江汉地区战国时的楚王游猎区。

————————

① 韦昭注:“梦有云梦,薮泽也。连,属也。水中之可居曰洲;徒,其名也。”“薮”下读断,解作薮名为“云”,有洲曰徒洲与相连属。但清人如孙诒让《周礼·正义》,近人徐元浩《国语集解》等薮下皆不断,迳以“云连徒洲”为薮名,谓即《禹贡》之“云土”,较韦说为胜。

据《子虚赋》说:“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高到上千青云,壅蔽日月;山麓的坡地下属于江河。有各种色彩的土和石,蕴藏着金属和美玉。东部的山坡和水边生长着多种香草。南部“则有平原广泽”,“缘以大江,限以巫山”。高燥区和卑湿区各自繁衍着无数不同的草类。西部“则有涌泉清池”,中有“神龟、蛟鼍、碡瑁、鳖鼋”。北部有长着巨木的森林和各种果林;林上有孔雀、鸾鸟和各种猿类;林下有虎豹等猛兽。楚王游猎其中,主要以驾车驱驰,射弋禽兽为乐,时而泛舟清池,网钩珍羞;时而到“云阳之台”①等台观中去休息进食。

《子虚赋》里的话有些当然是赋家夸饰之辞,不过它所反映的云梦中有山,有林,有平原,而池泽只占其中的一部分这一基本情况,该是无可置疑的。至于篇首说什么“臣闻楚有七泽,……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那是虚诞到了极点。把这个既有山林又有原野的云梦称为“泽”,更属荒唐。这篇赋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其所以可贵,端在于它把这个到处孕育繁衍着野生动植物的未经开发的游猎区“云梦”,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子虚赋》里所说的“云梦”东部,当指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以至江滨一带;西部的涌泉清池,当指沮漳水下游的一些湖泊;北部的高山丛林,当指今钟祥、京山一带的大洪山区;南部的平原广泽,当指分布在郢都附近以至江汉之间的平原湖沼地带,平原之西限以广义的巫山即鄂西山地的边缘,广泽之南则缘以下荆江部分的大江,这才是“云梦”中的泽薮部分,其中的广泽才是《周礼》、《尔雅》等列为九薮十薮之一的“云梦泽”。

————————

① 《文选》注引孟康曰:“云梦中高唐之台,宋玉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按:《高唐赋》作“云梦之台,高唐之观。”又《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杜注“今在华容城内”,于先秦亦当在云梦中。

我们根据《子虚赋》推定的这个“云梦”范围,却可以包括先秦史料中所有有地望可推的“云梦”。《左传》宣四年在郄地的“梦”应在今云梦县境。昭三年的“江南之梦”亦即定四年的“云中”,应在郢都的大江南岸今松滋公安一带。《招魂》的“梦”在庐江之南,郢都之北,约在今荆门县境。也可以包括所有下文将提到的,在古云梦区范围内见于汉代记载的地名:云杜县在今京山、天门一带;编县故治在今荆门南漳之间;西陵县故治在今新洲县西。这些地方都是非云梦泽的云梦区。云梦泽见于汉以前记载的只有华容县一地,也和《子虚赋》所述广泽在云梦的南部符合。

春秋战国时的云梦范围如此广大,估计东西约在八百里(华里)以上,南北不下五百里,比《子虚赋》所说“方九百里”要大上好几倍。实际“方九百里”应指云梦泽的面积,司马相如在这里也是把云梦和云梦泽混为一谈了。

在这么广大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所有的土地全都属于“云梦”;这中间是错杂着许多已经开发了的耕地聚落以及都邑的。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这个范围内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①。见于记载的,春秋有轸、郧([云阝])、蒲骚、州、权、那处,战国有州、竟陵等国邑②。《禹贡》荆州“云梦土作乂”③,就是说这些原属云梦区的土地,在疏导后已经治理得可以耕种了。汉晋吋的云杜县,也有写作“云土”的,当即云梦土的简称。云杜县治即今京山县治④,辖境跨汉水南北两岸,东至今云梦,南至今沔阳,正是云梦区的中心地带。

————————

① 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京山屈家岭、京山石龙过江水库、京山朱家嘴、天门石家河、武昌洪山放鹰台、汉口岱家山盘城等;商周遗址有黄陂盘龙城、洪湖瞿家湾等。

② 轸、郧、蒲骚、州见《左传》桓十一年,[云阝]见宣四年,权、那处见庄十八年。轸在今应城县西。郧([云阝])在今云梦县。蒲骚在今应城县西北。州在今洪湖县东北。权、那处在今荆门县东南。州见《楚策》。竟陵见《秦策》,在今潜江县西北。

③ “云梦土”今本《尚书》作“云土梦”。古本或土在梦下,或梦在土下。二者哪一种符合于《禹贡》的原文,是一个长期争论不决的问题。这里用不着详辨,我们认为应该是土在梦下。

④ 汉云杜县故城,即今京山治;约汉魏之际移治汉水南岸今沔阳县沔城镇西北。《后汉书·刘玄传》注、《通典》、《清一统志》等并作汉县即在沔阳,误。别有考。

这一地区本是一个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早已得到相当开发的区域,其所以会迟至春秋.我国时代还保留着大片大片的云梦区,那当然是由于楚国统治者长期霸占了这些土地作为他们的游乐之地——苑囿,阻挠了它的开发之故。因此,春秋战国时楚都于郢,而见于记载的郢都周围今湖北中部江汉平原一带的城邑,反而还不如今豫皖境内淮水两岸那么多。

云梦游猎区的历史大致到公元前278年基本结束。这一年,秦将白起攻下郢都,楚被迫放弃江汉地区,举国东迁于陈。从此秦代替楚统治了这片土地。秦都关中,统治者不需要跑到楚地来游猎,于是原来作为楚国禁地的云梦被开放了,其中的可耕地才逐步为劳动人民所垦辟,山林中的珍禽猛兽日渐绝迹。到了半个世纪后秦始皇建成统一的封建王朝时,估计已有靠十个县建立在旧日的云梦区。因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南巡“行至云梦”(指安陆县的云梦城,即今云梦治,详下),仅仅望祀了一下虞舜于九疑山,便浮江东下,不再在此举行田猎。此后九年(前201年),汉高祖用陈平计,以游云梦为名,发使者告诸侯会于陈,诱使韩信出迎被擒(《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这一次所谓出游云梦,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实际上云梦游猎区罢废已将近八十年,早就面目全非,哪里还值得帝王们路远迢迢赶到这里来游览

先秦的云梦游猎区到了西汉时代,大部分业已垦辟为邑居聚落,但仍有一部分山林池泽:大致上保持着原始面貌。封建王朝在这里设置了专职官吏,对采捕者征收赋税,这种官吏即被称为云梦官。云梦官见于《汉书·地理志》的有两个:一个设在荆山东麓今荆门、南漳之间的编县,一个设在大别山南麓今麻城、红安、新洲一带的西陵县①。又,东汉时云梦泽所在的华容县设有云梦长,见应劭《风俗通义》,这很可能也是秦汉以来的相传旧制,而为《汉书·地理志》所脱载。编县的云梦官一直到西晋时还存在(见《晋书·地理志》)。估计云梦区的全部消失,当在永嘉乱后中原流民大量南移之后不久。

以上指出汉晋人对《左传》、《国策》、《楚辞》中“云梦”所作的注释是错误的,阐明“云梦”是一个包括多种地貌,范围极为广阔的楚王游猎区,“云梦泽”只是“云梦”区中的一小部分,并大致推定“云梦”区的地理范围及其消失过程。

————————

① 一本两“官”字俱误作“宫”。洪迈:《容斋随笔》、王应辚:《玉海》皆引作“官”,本志南海郡有洭浦官,九江郡有陂官、湖官,知作“官”是。

二、云梦泽在什么地方

作为先秦九薮之一的云梦泽,在《周礼》、《尔雅》等书中只说在荆州,在楚地,没提到它的具体位置。汉后有多种说法,随时在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两汉三国时代,或作在江陵之东,江汉之间,或作在华容县境。前者如《史记·河渠书》载,春秋战国时的楚,曾“通渠汉水云梦之野”,这是说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泽地区。又,同书《货殖列传》论各地风俗有云:“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指明云梦在江陵之东。后者如班固《汉书·地理志》、应劭《风俗通义》都说云梦泽在华容南,并且还指明这就是《职方》的荆州薮。郑玄《周礼》注、高诱《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注、张揖《汉书音义》(《文选·高唐赋》注引)、韦昭《汉书音义》(《汉书·高帝纪》注引)都说泽在华容而不及方位。《水·.禹贡山水泽地》作泽在华容东。华容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①,正好在江陵之东,大江、汉水之间,所以这二说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华容在汉代是南郡的属县,所以《后汉书·法雄传》说:“迁南郡太守,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这个泽直到东汉末年犹以见在的泽薮见于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战败后,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乐资《山阳公载记》里作“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在《太平御览》卷一五一引王粲《英雄记》里作“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迷失道路”,二书所记显然是同一事件,正可以说明云梦泽在华容道中。

————————

① 《清一统志》谓在监利县西北.今按:《左传》昭公七年杜预注云,章华台“今在华容城内”,《括地志》台在荆州“安兴县东八十里”,安兴故城在今江陵县东三十里;《渚宫旧事》注台在江陵东百余里;以方位道里计之,则台与县故址当在今潜江县西南。若监利县西北,则于江陵、安兴为东南而非东,去安兴当在百里以上矣。

《水经注》虽然是南北朝时代的著作,其所采辑的资料则往往兼包前代,关于云梦泽的记载,其中有一段即与两汉三国说基本相同,只是未著所本。《夏水注》在经文“又东过华容县南”下接着写道:“夏水又东径监利县南,……县土卑下泽,多陂池;西南自州(当作“江”,见杨守敬《水经注疏》)陵东界,径于云杜、沌阳,为云梦之薮矣。”监利县,孙吴置而旋省,晋太康中复立,故城在今县北,汉晋华容县治东南。云杜县,汉置,治今京山县治,魏晋之际移治今沔阳县西。沌阳县,晋置,故城在今汉阳县南。这里所述云梦位置比上引汉魏人所说来得详细,但在江陵之东,江汉之间,在华容县治的南方和东方是一样的。

这种通行于两汉三国时代的说法,不仅时代距先秦不远,并且与《子虚赋》里所说平原广泽在“缘以大江,限以巫山”的云梦区的南部也是符合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说法,先秦云梦泽正该在这里。当然,先秦时代与两汉三国时代可能稍有不同,但差别不会很大。

二、从西晋初年的杜预开始,云梦泽就被说成是“跨江南北”的,(《左传》昭公三年、定公四年注),在江南的就是巴丘湖亦即洞庭湖,在江北的在当时的安陆县即今云梦县境。

江南的云梦泽,杜预在其《春秋释例·土地名》昭公三年“江南之云梦中”条下说:“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云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杜预是认为春秋时江南江北都有云梦泽,又知道江南的枝江县江北的安陆县都有一个云梦城,但其地都并没有泽,而巴丘湖即洞庭湖位于华容县的东南方位,是一个大泽,有人认为就是江南的云梦泽,他便采用了这种说法,但又觉得没有把握,所以加上“或曰”二字。

杜预的说法能否成立,是否可信

首先我们要指出:《左传》昭公三年的“江南之梦”、定公四年在江南的“云中”,从《左传》文义看来,都应该是山林原野而不是湖沼水泽,这一点上文业已阐明。再若,郑伯到了楚国,楚王和他一起“田江南之梦”,这里的梦当然应该在郢都附近的江南今松滋公安一带,不可能跑到老远的洞庭湖那边去。所以杜预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春秋时云梦游猎区虽然跨江南北,江南北都有,但云梦泽则不然,江南并没有云梦泽。到了战国,《国策》、《楚辞》都既见云梦,又见洞庭,洞庭在江南是很明显的,但绝无洞庭就是云梦的迹象。

再者,把位于华容县东南方位的巴丘湖作为云梦泽,表面上似乎符合于《汉志》、《水经》等汉魏人的说法,其实不然。《汉志》、《水经》所谓在某县某方位,都是说的就在这个县的辖境之内。而从《汉志》沅水至益阳入江(牂柯郡故且兰)、资水至益阳入沅(零陵郡都梁)、澧水至下隽入沅(武陵郡充)看来,洞庭湖显然在长沙国益阳、下隽县境内,不属于南郡的华容。可见《汉志》、《水经》中的云梦泽,不可能就是,也不可能包括洞庭湖。巴丘湖即云梦泽之说,显然是一种不符合于先秦两汉古义的,魏晋之际新起的说法,这一方面是由于读古书不细而妄加附会所致,一方面也应该是由于当时洞庭湖的宽阔浩渺已远过于日就堙灭的云梦泽之故。

杜预在“或曰”之下提出这种说法,还比较谨慎。到了东晋郭璞注《尔雅》,就干脆用肯定的口气:“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尚书》伪《孔传》也说“云梦之泽在江南”,指的当然也是洞庭湖。从此之后,南朝几种《荆州记》都跟着这么说(《初学记》卷七《御览》卷三三引);《水经夏水注》在正确阐述了云梦之薮的所在地区(见上文)后,还是引用了郭说而不加批驳;《元和志》在巴丘湖条下也说是“俗云古云梦泽也”(岳州巴陵县);洞庭湖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这一谬说,竟成为长期以来很通行的一种说法。

江北的云梦泽在今云梦县之说,杜预除在上引《春秋释例·土地名》中提到了一下外,又在《左传》宣公四年“[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句下注称“梦,泽名。江夏安陆县东南有云梦城”。这是因为他既把“梦”解释为泽名,但在安陆①一带又找不到一个相当的泽,所以只得指出县东南有一个云梦城,意思是说既有云梦城在此,春秋时云梦泽亦应在此。

————————

① 旧说汉晋安陆故城即今安陆县治,一作在今安陆县北,皆误。据1975年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简《大事记》,并经湖北省博物馆调查,可以确定今云梦县城东北郊的楚王城废址,即汉晋安陆县故城。

杜预所指出的云梦城是靠得住的。此城地当南北要冲,上文提到的秦始皇南巡所至云梦应指此,东汉和帝、桓帝两次因南巡章陵(今枣阳东,东汉皇室的祖籍)之便所到的云梦亦应指此(《后汉书·本纪》永元十五年、延熹七年)。到了西魏大统年间,便成为从安陆县分出来的云梦县的治所①。但他认为春秋时有云梦泽在这里是靠不住的。不仅他自己无法指实泽在哪里,上文业已指出,从《左传》原文看来,春秋时这里是虎狼出没的可以从事田猎的场所,也不是沼泽地带。可是杜预这种说法到唐宋时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杜预只说这里有一个云梦城,没有说云梦泽还见在。唐宋时则云梦城附近确有一个泽就叫做云梦泽。这个泽在安陆县东南五十里,云梦县西七里,阔数十里,见《括地志》(《史记·楚世家》正义引)、《元和志》、《寰宇记》。《通鉴》载晋天福五年晋兵追败南唐兵于安州(治安陆)南云梦泽中,指的也应该就是这个泽。但这个泽被命名为云梦显然是杜预以后的事,否则杜预注《左传》,就该直说泽在安陆县某方位,不该只提云梦城不提云梦泽。这个杜预以后新出现的“云梦泽”,当然和先秦列为九薮之一的云梦泽完全是两码事。

三、杜预还只说云梦“跨江南北”,江南江北各有一个云梦泽。从郦道元开始,便把他所看到的见于记载的所有“云梦”都看成是连成一片的云梦泽的一部分。这种看法为后人所继承,到了清朝,随着考据学的发展,有关云梦的史料搜集得日益齐备,云梦泽的范围也就愈扩愈大,终于差不多把整个江汉洞庭平原及其周遭部分山区都包括了进去。这本来应该是古代云梦游猎区的范围,却被误解为:二千几百年前的云梦泽薮是如此之广大。

————————

① 故城在今县东南约十里,据《元和志》,唐云梦县治(即汉晋云梦城)北去安州(治安陆)七十里,而《寰宇记》中的云梦县,在安州东南六十里。与今县同,故知唐以前故城去今县约十里。据湖北省博物馆调查,今云梦县城在汉晋安陆县(楚王城)西南郊,而《左传》宣四年杜注乃云云梦城在安陆县东南,故知故城应在今县东南。

郦道元在《水经夏水注》里搜集了四种关于云梦泽方位的资料:第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符合于先秦古义的西至江陵东界、东至云杜、沌阳说;第二种是韦昭的华容说;第三种是郭璞的巴丘湖说;第四种是杜预的枝江县、安陆县有云梦说(杜注原文两处“云梦”下有城字,郦引脱落)。郦在一一称引之后,却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也不知道韦说与第一说实质上并无差异),所以最后只得用“盖跨川亘隰,兼包势广矣”二语作为结束。意即诸家的说法都不错,但都不全,应该是从云杜、华容到巴丘湖,从枝江到安陆,到处都有云梦泽。这是最早的兼包势广说。

唐孔颖达的《尚书疏》和宋蔡沈的《尚书集传》,承袭了郦道元的兼包说,然而他们所看到的资料并不比郦道元多,所以他们笔下的云梦泽也不比郦说大。孔综合《汉志》华容南、杜预枝江县、安陆县、巴丘湖和“子虚赋”“方八九百里”(按原文无“八”字)三项资料,结论是“则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蔡又以杜预、孔颖达为据,结论是“华容、枝江、江夏安陆皆其地也”。

到了清初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他注意到了《汉书·地理志》编县下“有云梦官”四字,又根据荆门(古编县地)西北四十里有云梦山,当地有“云梦之浸,旧至于此”的传说(承天府、荆门州),把云梦泽扩展到了荆门,得出了“今巴陵(洞庭湖所在,今岳阳)、枝江、荆门、安陆之境皆云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泽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的结论(德安府安陆县)。

稍后于顾氏的胡渭著《禹贡锥指》,才把《汉书·地理志》一个云梦泽、两个云梦官、《水经夏水注》所引四种资料和《沔水注》里提到的云杜东北的云梦城合在一起,把云梦泽的范围扩大到了“东起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那么一个最高峰①(卷七)。

此后诸家有完全信从胡说的,如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三)。但也有不完全信从的,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八下)、齐召南《水道提纲》(卷一三)、 《清一统志》(德安府山川)和杨守敬所绘《春秋列国图》、《战国疆域图》;他们大概都觉得胡渭所说的范围过于广阔了,各自酌量予以减缩,而取舍又各有不同。

所有各种兼包说不管包括了多大范围,他们都不问史料上提到的云梦二字能否作泽薮解释,也不问该地的地形是否允许存在大面积的水体,也不问后起的说法是否符合于早期的史料,所以他们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胡渭说包括的范围最大,错误也最大。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过去千百年来对先秦云梦泽所在所作的各种解释,只有汉魏人的江陵以东江汉之间的说法是正确的。晋以后的释经者直到清代的考据学家把云梦泽说到大江以南、汉水以北、或江陵以西,全都是附会成说,不足信据。

——————————

① 青草,洞庭湖的南部。“东抵蕲州”是因为胡渭以蕲州(今蕲春县)为汉西陵县地。今按:汉西陵县治在今新洲县治西,辖境相当今新洲、红安、麻城三县及黄陂县一部分地;迤东今黄冈、浠水、罗田、蕲春等县在汉代系邾、蕲春二县地,不属于西陵。所以按照胡氏的兼包法,“东起蕲州”这句话也不能成立。

三、云梦泽的变迁

湖泽这种地貌的稳定性是很差的,特别是冲积平原中的湖泽,变化更为频数。云梦泽当然不会例外。由于历史记载极为贫乏,要详细阐述云梦泽的变迁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只能以少数几条资料为线索,结合当地地貌条件,作一些粗略的推断。

上节我们说到先秦云梦泽的位置基本上应与两汉三国时代的位置相同,在江陵之东,江汉之间,华容县的南方和东方。此所谓先秦,主要指的是距汉不远的战国时代。至于战国以前的云梦泽该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从下面两条资料中窥见一些不同的情况:

一条是《尚书·禹贡》篇里的“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梦土作乂”。这是说荆州地区在经过大禹一番治理之后,江与汉合流归海了,江流壮盛得很,江的岔流沱和汉的岔流潜都得到了疏导,一部分云梦泽区积水既被排除,成为可耕地被开垦了。这一部分被垦辟了的云梦泽区

粤语唔是什么意思

1广东话唔是不,不要的意思。常用语:唔好睇(不好看)、唔知(不知道)、 唔畀(不给、不让)。2“唔会变走,努力去爱身边果人,唔好爱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