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关于义乌古代教育方面的资料啊?哪里可以查呢?
义乌的书院
书院又称精舍、书舍等,对古代教育、人才培养及学术思想的形成和传播产生过重大影响。书院原为藏书和修书之地。唐末五代后,始成为名师宿儒学术研究、讲经论道、开门授徒、创立学派之所。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云:“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田土之赐,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盖皆仿四书院云”。四书院即宋代“岳麓、白鹿、嵩阳、应天”四大书院。书院对选址比较讲究,大多选择在远离城镇、环境幽静之处。明代时,书院设置的目的发生变化,少部分为学者讲学场所、属于“研究型”,学者在则书院兴、学者去则书院废;大部分则为地方官绅为举业而设、属于“教学型”,甚至难以区分是书院或是社学、义学。
义乌古代之书院,在宋代,有东岩书舍、滴珠书院、讲岩、石门书院等。元代书院发展缓慢,宋时林立的书院多数泯灭,新建的书院不多,仅有五云书院、华川书舍、景德书院等。明代书院又极盛一时,有杜门书院、釜山书院、齐山精舍、钟山书院、纯吾书院、绣湖书院、葛仙书院、石楼书院等。清代书院主要为举业而设,常沿用官学方式管理生员及教学、考试成例。有紫阳书院、淑芳书院、延陵书院、伯寅书院等。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书院随之名废。
书院多为自主办学,没有一定的修业年限,入学生童无定额,一般只招收上过经馆或科举落第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其主持者多为地方名师宿儒或当因故辞官回乡的官吏,称“山长”、“堂长”。如徐侨罢官回乡后辟东岩书舍而讲学。宋代书院多为民间私人办学,办学经费主要来自院田,多半由私人捐赠,元代开始逐步官化,官办与私办并存。清雍正年间,郡庠生陈荃创办淑芳书院,捐田20亩。嗣后庠生陈恪等也辅捐田亩,共额粮一两八钱银。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修绣湖书院,杨州彦捐二都花园后田五亩零。书院经费主要用于生童之“膏火”,支付山长、教授等薪给及日常修葺等。
书院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学生学习“四书”、“五经”,亦旁及史书诗文。元代,书院渐趋官学化,至明清,教学内容须经官府批准,根据科举考试要求,教授学生熟读“四书”、“五经”,学八股文,同时学习制艺贴经及诗赋,以备应举。但学术空气仍然较浓。书院主要是自学,采用个别钻研,互相问答与集体讲解相结合。书院一般授课每月二、三次,以“山长”、师席讲学为主,有的地方官员亦到书院授课。生童的作业称“课艺”,定时考试称文会。明清时,书院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旬考由山长主持,月考、季考由学官主持,并有奖惩。
据明清《义乌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义乌历代至少曾举办过以下书院:
龙华书院 南宋鲍公琰所建。南宋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姚颖榜,鲍公琰(字茂勋,号阡益,义亭人)举进士第。由兵部主事晋兵部尚书。与韩 胄不合,遂乞骸骨,以吏部尚书太子师致仕。建龙华书院于铜溪之东西二处,优游自适、泉壑终老。卒谥“文襄”。著有《龙华文集》十卷,《家训》二卷。宋末,元兵入婺,并尚书宅悉毁于火。
龟山书院 位于湖门,叶蓁墓旁。叶蓁,字实之。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官太常寺主簿,因直言改军器监承,知荆门军。与朝论不合,归里。墓在湖门龟山,旧有龟山书院。
东岩书舍 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徐侨所建。徐侨“除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事。上书极言时政,请诏大臣以正己之道正人,忧家之虑忧国,庶几致安于已危,迓治于将乱。丞相史弥远怒,令言者劾罢之。”徐侨遂返故里,于县南40里清德里(今赤岸镇)冯孝祠东辟东岩书舍讲学。门徒有朱应龙、康植、王世杰、龚应之、叶由庚、朱中等。
滴珠书院 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虞复所建。宝庆年间,虞复因上表进“爱养根本之说”,忤“史嵩之开督府,以御批尽收列郡利权”之意,“有旨降都郎官。御史金渊承风旨奏寝新命,奉祠归退,居东岩(县东35里华溪滴水岩下)十又五年”期间建滴珠书院,又名东岩书舍,东崖书院。
讲岩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石一鳌所建。石一鳌字晋卿,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乡举进士。咸淳年间,石一鳌于县西北30里苏溪辟书院,名曰“讲岩”。负笈执弟子礼者数百人,甥黄溍亦游其门,咸淳十年(1274)弟子王龙泽举进士第一。
石门书院 南宋景炎年间(1276~1277)刘应龟所建。位于县南青岩刘村。刘应龟(1244~1307),字元益。潜心义理之学,每以古人自明。人称“山南先生”,黄溍曾从其学。(此史料尚未考证其出处,存疑)
五云书院 元大德(1297~1307)年间,楼如浚于县西二十五里之五云山下,创建书院,名曰“五云书院”。宋濂尝游学其间。
华川书舍 元至正年间(1341~1367)王 所建。乃“王子充学文之所”。王 字子充,号华川,以号命书舍。因宋濂与王 同受经于侍讲黄溍先生之门,宋濂应邀作《华川书舍记》,其中有“子充之居,直湖之阴,犹系之以旧名,志乎古也”云云 。
景德书院 元南川子所建,确切创建年份不详。位于县南王蒲潭村,宋濂曾游学于此。
蜀山书舍 明洪武中(1368~1398)楼宗远重建。县南(原误为“东”)四十五里,久废。据金涓于洪武四年(1371)《题蜀山樵唱后序》记载,杨君仲齐“徘徊于蜀山之间,择林谷之幽,竹石之美,僦法兴精舍小楼,为修读之计,感激奋励,该苦自持,不与事接”。
杜门书院 明洪武五年(1372),傅藻由本县儒学应召,授翰林编修,寻改应奉翰林文学。未几,转东宫文学,出知武昌府。后以荐,擢升河南廉使。旋致仕。即所居义门地,号杜门,建杜门书院。
釜山书院 明洪武十年(1377)宋濂所建。五代后周(951~953)年间,宋濂始祖宋荣自吴兴迁县西覆釜山下。明洪武十年(1377),宋濂“以翰林学士承旨归于岩下,建书院诲宗族,额曰‘釜山书院’”。
齐山精舍 明朝成化末年王汶所建。王汶,字允达,自幼读书极辛苦、安贫执礼。成化戊戌年(1478)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守正不阿,不以道者耻与同列。甫三载,遂谢病归,筑精舍于齐山下,取累世积书,潜心诵读,若将终身焉。从游者日众,皆称曰“齐山先生”。弘治元年(1488)王与翰林简讨陈献章同被征召犹力辞不赴,逾年始就,书舍遂废。所著有《齐山文稿》若干卷。
钟山书院 明虞守随所建,确切创建年份不详。位于县东三十里华溪鲍寺。守随字惟贞,别号芝丛,明正德九年(1514)登进士第,位三甲第十七名,授四川道御史。因丁父忧,而庐于墓,弟子远至,环墓而处,诲训谆切,不异诸生。其父墓处之庐即为钟山书院。
纯吾书院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虞怀忠乡试及弟后所建,位于县东郑山头村。明嘉靖三十七年虞怀忠乡试及弟,无意仕途,而于华溪郑山头创办纯吾书院,讲经授徒。
葛仙书院 万历及崇祯《义乌县志》“八乡图”中标有该书院。位于县南五十里倍磊葛仙与倍磊塘之间、葛仙屏以北,创办年份及何人所建无考。
石楼书院 万历及崇祯《义乌县志》“八乡图”中标有该书院。位于县东二十五里缙云乡六都石楼山(亦称白岩山)南偏西,创办年份及何人所建无考。
紫阳书院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氏裔孙等建。书院位于九都清溪,名曰“紫阳”。书院后立寝庙三间,供朱文公像,前筑门楼三间,东西两庑十间,共房十六间,前有供祭祀塘,曲水环绕,后亦有水,映带回护。
漱芳书院 清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郡庠生陈云荃所建,位于县北四十里大陈村。雍正四年(1726)《韩慧基记》云:“郡庠生陈云荃于大陈村创建书院,名曰漱芳,捐田二十余亩。嗣后邑庠生陈恪等亦辅捐田亩,共额粮一两八钱零,粮户即编名‘陈义学’,以示无改易也。”“税收其入为延师之费,余以给膏火,俾贫苦者入而习业,每朔望宣讲圣谕,即童蒙咸令聚而敬听之。”
绣湖书院 始建何年无考。明崇祯《义乌县志》记载,“绣湖书院共楼堂、厢房12间,俱废”。康熙五十四年(1715),修建绣湖书院,杨州彦捐二都花园后田五亩零。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县黄元炜捐建绣湖书院。位于治西绣湖滨俞公堤上。背山而水,凡四进,门栏九楹,左右书斋各十楹,讲堂五楹,后为川堂,旁为蔬圃,后负序五楹,中为路,旁为书斋,两偏为庖 ;再后架阁为五楹,中置山长几席,旁为内房。其右市基址建宾馆二进各三楹,中为门出入,左启户以达书院;后厨 圊所五楹。乾隆四十九年(1784),左书斋十楹圮于水,余多坍塌。嘉庆六年(1801),改山长几席为文昌宫。七年(1802),知县诸自谷捐七十金,筑左右书斋屏墙。
延陵书院 创办于清朝年间、确切年份无考,位于县东平畴隆平寺。
伯寅书院 创办年份无考,位于县西黄山村。
查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方式如下:
1、查不动产登记信息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去房屋所在区的房地产交易处,填写查询申请表,到查询窗口即可;
2、网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打开浏览器搜索一下“网上房地产”,点击搜索结果中的网址进入。进入网上房地产首页后,点击导航栏上的“在售楼盘”,右下方就会罗列出目前在售的楼盘列表信息;点击“楼盘表”,就出现了该楼盘的的楼盘图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不动产的坐落、界址、用途等自然状况;不动产权利的主体、期限、权利变化等权属状况;以及涉及不动产权利限制、提示的事项和其他相关事项都会计入不动产登记中。对于登记的机构来说,登记不动产权的相关信息都会统一记录到《不动产登记簿》中,《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着所有的不动产登记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七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本经》上品)
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别录》曰∶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弘景曰∶今东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胶有清浊。熬时须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覆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颂曰∶今郓州亦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只可胶物,故不堪入药也。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时珍曰∶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
修治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时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酥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发明藏器曰∶诸胶皆主风、止泄、补虚,而驴皮主风为最。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如乌蛇、乌鸦、乌鸡之类皆然。时珍曰∶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附方旧五,新十四。瘫缓偏风∶治瘫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微炙熟。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入胶,更煮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葱豉粥。如此三四剂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呕逆。(《广济方》)肺风喘促∶涎潮眼窜。用透明阿胶切炒,以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胞转淋∶阿胶三两,水二升,煮七合,温服。(《千金方》)赤白痢疾∶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为末,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和剂局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经验》∶ 治大人、小儿吐血。用阿胶(肺损呕血并开胃∶用阿胶(炒)三钱,木香一钱,糯米一合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服一盏,入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圣惠》)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即安。一方入辰砂末半钱。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秘韫》)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圣惠》)妊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杨氏产乳》)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汁,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梅师方》)妊娠胎动∶《删繁》∶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入胶化服。《产宝》胶艾汤∶用阿胶(炒)二两,熟艾叶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温两服。产后虚∶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和剂局方》)久嗽经年∶阿胶(炒)、人参各二两,为末。每用三钱,豉汤一盏,葱白少许,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谁能提供关于义乌古代教育方面的资料啊?哪里可以查呢?
本文2023-10-26 18:10: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