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张三丰的简介,第1张

 张三丰[1],元﹑明著名道士,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1247年到1458年)。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经考证得字子冲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于蒙古帝国统治的辽东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位于阜新市与彰武县交界处有其故居。)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 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张三丰”。他的生辰籍贯都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当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 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 也是非常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至正初,张三丰返故里扫墓,年已过百岁。复入燕京,昔日故交皆已过世。西山得遇邱道人相叙道,乃知邱为早年相遇之高士。别后复至秦蜀,又游荆楚之吴越,侨寓金陵,传道沈万三。后仍入秦,居金台观。至正十九年,张三丰离别金陵时预知沈万三有发配边疆之祸,遂叮嘱曰:“东西王气正旺,今后我们会在西南相会。”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阳神出游,弟子杨轨山以为羽化,置棺收殓,适阳神回归。三丰念轨山朴实善良,遂携其隐去。后二年,元朝数尽,明主未立,张三丰又结庵武当山。时已一百二十余岁。居武当搜奇揽胜,见遍山宫观皆毁于兵火,乃言“此山异日必大兴”。遂领道众将各处宫观废墟一一清理,草创庙观以延香火。时授高足有邱元清、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周真德、孙碧云等。张守清也得与三丰相交,结为道友。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洪武二十三年,张三丰离开武当复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遁入云南。这时,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遂被治罪全家发配云南。在云南恰遇张三丰,正应“日后当于西南会面”之说。张三丰遂沈万三天元服食大药,夫妻得服遂白日飞升。永乐初,朱棣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与三丰遇而不识。永乐十年,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据《张三丰外传》的记载,说在1418年春,永乐帝特意驱车去拜望张三丰,三丰不在,有兴而来,扫兴而归。永乐帝勃然大怒,于是命令一个叫胡广的人去招寻张三丰,如招寻不到,则要处死胡广。永乐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广寻三丰不力,胡广再访武当,于武当祈祷,望三丰先生能念其诚苦应诏回京,终见三丰。此时三丰年已一百六十七岁。传说张三丰当时应太上老君邀请参加群仙会,正驾云头前往,过武当遂感胡广之祈祷,于是按落云头,降于胡广面前,对其言:“你且回京见驾,言我即去便是,不必多虑。”胡广便策马回京。跨年还得京师,乃知三丰先生早于前在金殿与永乐会得一面。此即为“金殿飞升”之说。此时三丰年已一百六十九岁。当时还有一种传说,说张三丰能飞身入宫、遁身而归,这些都不足为信。但有一点还是真实的,张三丰曾书字一函,令弟子孙碧云向永乐帝禀告,告之以具体的长生之道。因为皇帝都非常希望长寿,这也近乎常理。

  清雍正初年,有汪梦九先生曾遇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时三丰应有四百七十余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有这样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一说辽东懿州人)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一、早期道派(主要指符箓派诸教)

  -

  符箓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符箓教派以正一道为代表,其他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较大的派系,宋元时期还出现过不少符箓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全部汇入正一道。

  -

  1、正一道

  正一道在历史上声名显赫,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设坛、烧符等都是正一道的看家本领。宋真宗曾召见第二十四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先生”的称号,从此至南宋末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皇帝赐号。宋徽宗甚至为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本营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从此正一派成为符箓派的统领。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管理全国道教事务。元代时,龙虎山天师府的权力更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可以向皇帝提出“经费申请”,可以提出“人员编制”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赐予道士身份。明太祖朱元璋赐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正常为“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清代和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晓初试图在上海建立正一道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最后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

  2、上清派(又名茅山派)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因其弟子专门研习《上清经》而得名。《上清经》由《黄庭经》衍生而出,也称《大洞真经》,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是茅山派的典籍,也是后代全真教的必修功课,全部经文都是七言韵文,讲究“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认为“恬淡无为”是好的修炼方式,修炼的关键则为“男藏精,女藏胎”,人应“以精为本,以气为根”,“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主要的修炼方法是调息和存神,使“太和阴阳气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上清派认为,“五脏有神”,“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上清派一代宗师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氏。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因陶弘景在茅山修行,茅山则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陶弘景开创了“佛道双修”的先例,其晚年宣扬“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

  陶弘景编订了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总结了北魏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唐代茅山派达到鼎盛,出了很多知名道士,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派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之一。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被封为“国师”;第三十五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茅山宗从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逐渐衰微,但仍传承不绝,且时有高道名于世。至元代,名道士杜道坚入觐元世祖,奉玺书提点道教,住持杭州宗阳宫,皇庆元年(1312),仁宗授号“隆道冲真崇正真人”。其后,又有茅山道士张雨,以能诗善画享誉于元后期。进入元代以后,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师出现。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茅山宗上清宗坛归并入正一道。它作为道教的一宗,虽仍有传承,但已是强弩之末了。

  据《茅山志》载,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四十五代。第一代称太师,第二代称玄师,第三代称真师,其后各代皆称宗师。嗣法宗师的绝大多数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阳、溧水、金坛等县世代崇道的隐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熏陶。嗣法宗师的传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杨羲、许穆、许翙所传上清经箓为凭。自刘混康获得朝廷赏赐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剑后,嗣法宗师的传法信物增添了印剑。现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砚、玉符四宝仍藏茅山道院,为“镇山四宝”。

  -

  3、灵宝派

  灵宝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经》描绘出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承谱系。灵宝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祖师是三国吴道士葛玄,促进灵宝派发展的大宗师是葛巢甫。葛巢甫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从孙,生当东晋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灵宝经书的造作与传授。葛洪《遐览》篇所录之书出自其师郑隐所藏,证明在郑隐、葛洪之前,确有《灵宝经》问世。现《正统道藏》所存《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亦载有上述授经故事,所述《灵宝经》渊源,大致与《越绝书》《抱朴子"辨问》之说合,只是略有增益,其书名亦同于《越绝书》之《灵宝五符》。

  灵宝派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其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其弟子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受上清派的影响,灵宝派导引炼气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箓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陆修静(406~477)则是更为重要的传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对改造旧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贡献。他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可以看出,从齐到梁,作为茅山宗祖山的茅山上清法反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群众感兴趣的倒是灵宝派的斋醮法事,灵宝信徒超过了上清信徒。这是陆修静弘扬灵宝经法的结果。陆修静虽对灵宝派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但未见有弟子传承其灵宝经法者。因此灵宝派在陆修静之后的情况已不甚明了,且直至隋唐,也无灵宝道士显名于世者。大约至北宋初,方见灵宝派在江西清江县阁皂山形成传授灵宝经箓的中心,被称为阁皂宗,使灵宝派再次显名于世。

  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其修炼法门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

  4、神霄派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箓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修炼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箓。

  -

  5、清微派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

  6、净明道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向其传授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净明法”的新符箓。净明道也重视内丹修炼,强调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同时净明道也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佛道儒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

  7、楼观道

  楼观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形成于北朝北魏时期,流传至隋唐间。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尹喜的原型是春秋时代与老聃齐名的道家关尹。庄子将其与老聃并列,叹为“古之博大真人哉”!关尹主张“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所以他“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吕氏春秋"不二篇》在论诸家学术特点时,称“老聃贵柔”、“关令贵清”。《楼观本起传》:“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楼观道由此得名。该派在南北朝时期,力主“老子化胡”之说,称尹喜始终是老子化胡(实为化佛)的随行大弟子和得力的助手或代理人。楼观道是当时排佛之最激烈的一派。

  楼观道尊奉的经典主要是《道德经》,其传习的修炼方术,表现了杂采兼收的特点,即符箓与丹鼎皆习。楼观道发展至北周及隋,进入其鼎盛时期。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相应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字平定)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作大唐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楼观道一直处于向上发展阶段。天宝(公元742~755)年间爆发安史之乱,此后楼观道趋于衰落。中经两宋,终于默默无闻。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曾改楼观(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至金哀宗天兴(1232~1234)间,因遭兵燹,楼观焚毁殆尽。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复,变为全真观宇,原楼观道士亦转为全真道士。

  -

  二、新道教

  -

  太一道、真大道教和随后创立的全真教均创立于金初,史称“新道教”。

  -

  1、太一道

  太一道的创始人为萧抱珍,河南汲县人。太一教以老子学说修身养性,用“祝由”法,配合符箓,济人治病、祈禳呵禁。太一教师承较严,入教道士须改姓萧。金大定年间,太一教鼎盛,元代,太一道逐渐融入正一道。

  -

  2、真大道教

  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沧州乐陵人,约于金皇统2年(1142)开始传道,初名大道教,元宪宗时,赐名为“真大道教”。《道园学古录》称“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已”,刘德仁创立真大道教有“九戒”: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宁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

  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真大道教起初流传于河北,金盛时曾广泛流传于陇蜀、齐鲁、江淮地区,元末逐渐衰落,可能融入全真教中。

  -

  2、全真道

  王喆(1112-1169),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陕西咸阳大魏村人。47岁时弃家修道,于终南山南时村挖洞而居,自称“活死人墓”,内则修炼金丹,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放火烧庵起舞,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创“全真教”。王重阳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金大定九年(1169),王喆率丘、刘、谭、马四大弟子回陕西时,于途中羽化飞升。

  全真教创教初期,教风刻苦简朴。弟子大多乞食为生,不建宫观,在山野市井修炼、传教。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修炼时先收心,达到一念不生,即“明心见性”。然后调整呼吸,按顺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真道的内丹学说认为人心具有“真性”,它又叫元神、元性、真心等等,是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成仙的根据就建立在它上面。重阳真人在《金关玉锁诀》中描绘了由元神炼化到达最高阶段时,便有“阳神”出壳而飞升仙界的境况。“全真”,即“保全真性”之意。

  重阳真人羽化后,刘处玄、丘处机先后掌教,以山东半岛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全真教。据《北游语录》:刘处玄教旨“无为有为相伴”,至丘处机则“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经过前后二十余年的发展,全真教在鲁豫秦冀等地已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上闻于金廷。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王处一被召至京,金世宗亲问养生之道。次年,又找丘处机进京,命庵于万宁宫之西,以便皇帝召见问道,并命他主持万春节醮事。全真教臻于极盛。1219年,蒙古成吉思汗遣使召见丘处机。丘处机以七十余岁的

  高龄,率十八高徒跋涉数万里,远赴西域雪山行营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丘道教的炼养长生之术,丘处机以道家清静无为,敬无爱民戒杀之旨劝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敬而称其为“活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丘处机于1224年东归,住于燕京长春宫。1227年卒后,葬于该宫处顺堂,即今北京白云观。

  由于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经营,全真教鼎盛一时,《元史"释老传》说:“处机还燕,使其徒持其牒召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丘真人也说:“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

  元一统后,南北文化渐趋融合,全真道渡江南传。江南名画家黄子久,即为全真道士,居苏杭授徒传教。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是湖北武当山,鲁大宥,江贞常等道士于元初入山传全真道,修复宫观、徒众颇多。李道纯原为南宗玉蟾门下王金蟾之徒,居真州长生观,入元后自称全真道士撰有《全真集玄密要》、《中和集》等,为元初内丹大家。李钰、赵友钦师徒活动于江西、江苏一带,其徒陈致虚“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江、庐阜、江之东西,凡授百余人。”所撰《金丹大要》为元代内

  丹名著。

  至此,全真道遍传南北,盛大至极,其势力足以与当时渐联合为正一大派的符箓诸派相匹敌。全真教的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荣誉无加。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喆五祖为“真君”,后人称“北五祖”;册封王喆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全真道贵盛至极后,教风崇尚奢侈,势力渐减。自元统三年(1335)完颜德明任全真掌教,其后继者再未见之于史传。

  明朝时,全真道士被授予封号官禄如刘渊然,邵以正等辈甚罕,多隐修于山野,云游于江湖。明初有多名全真道士阐发教址。无垢子何道全,多年隐栖终南山,后云游东南,自《随机应化录》2卷录其语录、诗偈,多言心性,兼涉内丹命术。混然子王道渊撰有《道玄篇》、《还真集》、《升玄护命经注》、《青天歌注》等阐发内丹。

  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声望弥高,被称为“活神仙”。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一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人“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冉如戟,寒暑性一衲一蓑,所啖升米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张真人自称生于金末定宗三年(1248),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赴武当修炼多年。他的门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全真派的支派。

  全真正宗,自元代以来,“七真”门下各自开派,分为龙门(丘处机)、随山(刘处玄)、南无(谭处端)、遇山(马钰)、嵛山(王处一)、清静(孙不二)、华山(郝大通)七个支派,以龙门派最为壮大,该派传至明代,出现以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

  清代,全真派诸派中龙门派呈中兴之象,以龙门律宗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为中兴之祖。王常月,号昆阳子,山西长冶人,20岁时遍游名山,访求大道。1656年,王常月134岁时,任北京白云观方丈,顺治帝封其为国师,康熙帝皈依于王之门下。王常月广授度牒,还长途跋涉到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传戒,于是,龙门风教遍于天下。他严格管理白云观,清规戒律,道门严整,香火不断,成为全真龙门派的大长管,公认为“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大盛于世。

  清末全真道逐渐势微。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国性组织“中央道教会”。

  -

  三、小派别

  -

  1、李家道

  李家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该派尊仙人李八百为祖师,世人乃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李八百是两汉时期流传于四川民间的神话人物。葛洪《神仙传"李八百传》云:“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其年八百岁,因以为号。或隐山林,或出市廛。”据葛洪记载,李宽所传李家道与五斗米道相似,以祝水为人治病,用三部符,并事导引、行气;所居道室名“庐”。葛洪又称:“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然虽不屠宰,每供福食,无有限剂,……或数十人厨,费亦多矣。”即是说它不像帛家道那样“煞生血食”,但要举办厨会(道士为人祈福治病的宗教集会),参加者有时达数十人。葛洪认为,如此耗费,“亦皆宜在禁绝之列”。举行厨会的作法,亦与天师道同。李家道在吴中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依宽为弟子者恒近千人”,“宽弟子转相教授,布满江表,动有千计”。

  从东晋至南北朝,发生了无数次“李弘”起义,因为魏晋时期所出的道书中宣传“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因而以“李弘”之名发动起义,前仆后继、连绵不绝。其实,尊李八百为祖师的李家道,到东晋明帝时已衰落,此后的多次李弘起义,已不是李家道旗帜下的起义,只是李家道多年的活动为其后的“李弘”起义准备了群众基础。

  -

  2、帛家道

  帛家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该派尊帛和为祖师,世人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据葛洪《神仙传》载,帛和,字仲理、辽东人。其师董奉为三国吴孙权时人,以行气、服术法授帛和。后到西城山,事王方平,受命入山,于石室中,视壁三年,见古人所刻《太清中经神丹方》,及《三皇天文大字》《五岳真形图》。最后入林虑山(一名隆虑山),为地仙。

  在西晋时,帛家道在河北、洛中已有一批弟子,不过当时的组织规模不大。至东晋,帛家道传入江浙一带,为不少士族所信奉。东晋后,不见帛家道的记载,可能融入了上清派、天师道中。

区别在于文化主旨、做人标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哲学倾向、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 (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

佛家文化—水果 (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

扩展资料

儒家与道家关系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

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

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

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佛教

-儒家

-佛家

  我想看过武侠小说和武侠剧的人都知道张三丰这个人物。在武侠世界里,他是武当派的开山祖师,武功登峰造极,似乎无敌于天下。而在历史上,他也是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就是这样一个大名名鼎鼎的人物,他的生活年代到现在历史学家们也没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众说不一,扑朔迷离。不过,关于张三丰的生活年代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1、根据《王征南墓志铭》他主要活动在北宋末年;2、根据《明史》记载,他是元末明初人。我对这样一个在武侠世界里被奉为大宗师的人物很感兴趣,因此,也花了一些时间去查找资料,阅读相关文章,想弄清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人,但是还是徒劳无功。现在我将自己所阅读的一些资料贴在此处,供大家参考,希望集众人之力破解这个千古之谜。也更希望有识之士提出深刻的见解和批评。

~v9r2R mFdNs,c7K8U

#YEfI#~(Zqc$G(b 关于张三丰0C~#d ecAWu

在武侠世界里,张三丰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我们知道张三丰也是更多的来自武侠小说或是武侠片。尤其是自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之后,就更加大大出名了。他是武当派的祖师,也是一代武学大宗师。不过,历史上确有张三丰其人。这里面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历史上的张三丰,和他与太极拳、内家拳的关系。%x3G1sW+c HOY

历史上的张三丰身世扑朔迷离,众说不一。0q7|YP2II R

官修《二十四》应该算是比较权威一些了,据《明史 张三丰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f&k_0Xn4W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Y&XFw1~/B~ol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

qBop\V'k9Pc 关于张三丰的生年与师承,《明史》仅云:“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明史稿》称张三丰学道鹿邑太清宫时,与里人张毅相习,张毅四世孙张朝曾游宝鸡见张三丰,三丰问及其祖,并预言他当为三品官。果验。《名山藏》亦谓张三丰曾与刘秉忠、冷谦同师元初著名的海云禅师,清人李四月编《三丰全集•芦汀夜话》,谓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曾任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得真诀,赴武当山修炼多年,如此,则洪武初,张三丰已一百二十岁。5j#^ Q7r%P,CV7O&}%r q#~

据《三丰全集•道派》之说,张三丰于终南山师事的火龙真人,出麻衣先生李和门下,麻衣师陈抟,陈抟师文始真人尹喜。张三丰又得少阳派刘海蟾一系之传,合老子门下文始、少阳二派之传为一。这一宗谱,从火龙真人以上,二千年间仅三传,五代北宋间的陈抟竟然直承春秋时的尹喜,显难自圆其说。但张三丰得陈抟一系之传,亦非无可能,陈抟一派,本以关中一带为活动中心,至明清时代犹传承未绝。《广阳杂记》谓清初华山道士王莱阳曾言,华山道派有全真龙门派及宗陈抟为祖的太华两派。民国时北京白云观所抄《诸真宗派总簿》中尚有陈抟所传“老华山派”。是则张三丰于终南山遇陈抟一系的道士如火龙真人者,当非绝无其事。从张三丰的隐逸之风和内炼思想看,与陈抟确不无渊源关系。

R3b8ssqcx{ 从明初起,张三丰便受到朱氏王朝的钦重。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下诏徽张三丰入朝,不赴。遂敕张三丰弟子沈万三、丘玄清访求张三丰,未获。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命第四十三代正一天师张宇初访求张三丰,不获。似乎为故意逃避皇帝的访求,张三丰于这一年离武当山而云游,踪迹不定,给寻访者增添了不少麻烦,也使张三丰的声名因徽召不赴而愈著。明成祖对张三丰更为景仰慕求,永乐五年(1407),遣给事中胡{氵荧}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 成祖在给张三丰的御书中表示:“朕久仰真仙,竭思亲承仪范”,乃至“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可谓渴慕之至。永乐十年(1412),敕命正一道士孙丘云于武当山建宫住持,迎候张三丰。永乐十四年(1416),敕命安车迎请张三丰,又不得,成祖颇觉怏然。cT&g4E zjRJ

明人郑晓《今言》云:“成祖遣礼部都给事中胡{氵荧}名求邋遢,实访故君云。”谓成祖寻访张三丰的实际目的是借此寻访隐匿于僧道中的确良建文帝,这当然也非无可能。

KrsO FH%~#ZYu 朝廷虽多次徵召迎请,张三丰终未趋附,这使他愈隐愈著,声价倍高。终明之世,张三丰累受朝廷钦崇褒奖,英宗天顺三年(1459),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大真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诏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二十年(1563),诏封为“清虚无妙真君”。从这一封号看,明朝皇帝大概到这时才认为张三丰不在人世了。直到天启三年(1623),据称因张三丰降坛示以鸾语,明熹宗又封他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yI+o9l0}'x

据明人任自垣的《太岳太和志》卷六张全一传,张三丰在武当山的弟子,有道士丘玄清、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周真德五人,各奉师命住于一地,时当元明间,山中宫观多毁,张三丰率徒立庵建舍,潜修其中,自成一小道派。据《三丰全集•道派》,张三丰的弟子还有秦淮富户沈万三及其婿余十舍,曾助朱元璋军粮的富户陆德厚,此三人似以黄白术而与道教职工有瓜葛。另有淮安人王宗道者,从张三丰学道,永乐三年(1405)与胡{氵荧}赴召,给全真度牒,命寻访张三丰而不遇,封为“圆德真人”。又有明武宗朝人李性之,据称于正德间(1506-1521),入武当山遇张古丰而得诀,其时张三丰当已二百五六十岁,似不可能在世。北京白云观抄《诸真宗派总簿》所列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有王屋山邋遢派、自然派、三丰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等凡十七支。张三丰身后,实形成新道派,这些新道派可看做全真道的分支或衍化。清道咸间四川乐山人李西月所立内丹西派,迹宗承张三丰,并称张三丰一系为“隐仙派”、“隐派”、“犹龙派”,编排了从老子、文始真人尹喜至张三丰的传法谱系。这一谱系虽不尽可靠,但突出隐遁为该派独特宗风,确反映出了张三丰的人格特点:一种类同于中国历代隐士风骨的“隐仙”风范,这种隐仙精神,对于那些包括当时腰金衣紫的正一道士在内的达官贵人、趋炎附势之徒,无疑树立了一个对立面。k u8B6L#Z1k#G

关于张三丰的著述,《明史•艺文志》著录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诀》各一卷。明胡广录呈张三丰文集曰《捷要篇》。然编正、续道藏时皆未收入,不知何故。直至清雍正朝,汪饩龄将所见张三丰丹经二卷、诗文若干篇,及附记张三丰显迹三十余则编成《张三丰祖师全集》家藏。道光甲辰(1844),西蜀李西月从汪饩龄六世孙汪昙家得其书,只存十之七八,李又采诸书初辑,编成《张三丰先生全集》八卷刊行。此书坊间有多种刻本,《道藏辑要》编于毕集。此外,清乾嘉年间刘一明所撰《道书十二种》有为张三丰《无根树》丹词所作注:闵一得辑《古书隐楼藏书》中有《三丰真人玄谭全集》《三丰张真人破疑直指全卷》等内丹著述。李西月所编《张三丰全集》虽然掺杂了一些显然属清代所出的东西,及张三丰后学的著述(如《隐鉴》等),但全集中关于内丹学的主要著作,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及《无根树》、《大道歌》、《炼铅歌》、《金液还丹歌》等诗词,当即明代流传的张三丰作品枣《明史•艺文志》所录丹书二种及胡广录呈《捷要篇》的重编,基本上反映了张三丰的思想。 n~9dUw7{B1FcL

张三丰的内丹丹法,基本上属于北宗与南宗结合的先性后命、性命双修一路。首重立基炼己,立基应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正心诚意,“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看得出深受理学影响。炼己又曰炼性、修心、存心,其《玄要篇•道情歌》云:“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情自然药材生”。修心炼性之要,在于正念枣即收摄心意,扫除杂念,令万念俱消,元神独照。《三丰全集•玄机直指》云:“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这种功夫在静坐中做时,具体是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丹田,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这种意守丹田之法,又曰“凝神入气穴”,须注意调息,“调息者,调度阴{足乔}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合于气穴中也。”调息要在于心神宁静中随息自然,仅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可。随心神之寂静,呼吸渐趋匀长微细,臻于先天“真息”(胎息),则玄关将开,真神(元神)将现,是为真橐龠、真炉鼎、玄牝之门、天地之根。h%]2AF2U }ly twp

据称修炼至真息,自然有真气由尾闾穿更何况背,循督脉升上脑中泥丸,由任脉降下中丹田,此“河车初动”。因神气未全,非为真动,不可理会,只微微凝神聚气,自有无限生机,此曰“养鄞鄂”。或说当河车动后,须以神驭气,下行至足底而复上升,曰“冲关荡秽”或“芦芽穿膝”。

i+|d G3w)I 以上筑基炼己功夫,又称“玉液还丹”,主要修行。此功告成,摄情归性,将自降生以来被天地人物盗去的天真从虚无中夺中,补全性命,炼就小还丹,可生延年住世之效。此后应进而修命,炼就“金液还丹”(大还丹、大药),此即炼化精气之功,须依前养鄞鄂法令神益静而气益充,至百日或百余日,自然坎离交媾,回风混合,上冲百脉,行周天运转,曰“河车真动”。至大药产生,须依诀采炼,行天然真火候,有《铅火歌》等,述大药产生的情景及采炼之诀甚悉。得药后内外温养,顷刻不乱,十月毕功,则内丹靠成,“婴儿”(阳神)出现。然后面壁九年,炼神还虚,生死自在,“才做个阆苑蓬莱物外仙”。

d)DnE/cF2U+t 张三丰内丹说的一个特点,是从文辞看,不少地方似主双修,与南宗阴阳派同调,如被推为张三丰丹词代表作的《无根树》道情,从其“烟花寨,酒肉林,不犯荤腥不犯*”、“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静坐孤修气转枯”一类词句看,极易释为男女双修,但其丹书中又金处明言斥责以女人为鼎器及采战御女之术,无怪乎其后学有清修、双修二说。e5Ipg'u3f6xjLa g

张三丰丹法的另一特点,是有独特的睡功,称“蛰龙法”。《三丰全集》卷七有《渔父词》咏此法云:“蛰法无声却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又有《蛰龙吟》云:“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是则此蛰龙睡功,实际是以睡姿炼内丹,其凝神守窍调息、炼气火候等,与坐功略同。词末明言,此法传自陈抟,“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三丰仙”,可见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一系之传。:e0k&C;^b A

张三丰还被尊奉为道教内家拳的创编者。黄百家《内家拳法》谓“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亦称内家拳“盖起于张三丰”。内家拳以道家思想为指导,以静制动,贵柔尚意,融内丹炼养之则于武术中,形成一种气功与武术融合的上乘锻炼方法,在武术、体育、气功方面价值甚高,堪称道教文化中的精品。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尽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8vV|e!G5^Qj \e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明史 张三丰传》 张三丰的隐仙风范及内炼思想2v"qg n6a'Ky^Q

自吕洞宾以来,炼养成仙之典型,当推张三丰。关于张三丰的事迹,《明史》卷一作八七记述说:

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冉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I+~2B2wG6Hh

并谓张三丰曾游武当山,与其徒创草舍居之,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后果应验。复居宝鸡金观,一旦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入棺得活,乃云游入蜀,见蜀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由此看来,张三丰是一个内炼有成,寒暑不侵,能辟谷暴食,甚至得了预知、神行等特异功能的道士。他超常的生理功能、特异功能和洒脱不羁的风度,足以使世之好神仙者歆羡,乃至将他在传说中神化。

(PNc xC,z9 关于张三丰的生年与师承,《明史》仅云:“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明史稿》称张三丰学道鹿邑太清宫时,与里人张毅相习,张毅四世孙张朝曾游宝鸡见张三丰,三丰问及其祖,并预言他当为三品官。果验。《名山藏》亦谓张三丰曾与刘秉忠、冷谦同师元初著名的海云禅师,清人李四月编《三丰全集•芦汀夜话》,谓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曾任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得真诀,赴武当山修炼多年,如此,则洪武初,张三丰已一百二十岁。+caijS4_ M5q

据《三丰全集•道派》之说,张三丰于终南山师事的火龙真人,出麻衣先生李和门下,麻衣师陈抟,陈抟师文始真人尹喜。张三丰又得少阳派刘海蟾一系之传,合老子门下文始、少阳二派之传为一。这一宗谱,从火龙真人以上,二千年间仅三传,五代北宋间的陈抟竟然直承春秋时的尹喜,显难自圆其说。但张三丰得陈抟一系之传,亦非无可能,陈抟一派,本以关中一带为活动中心,至明清时代犹传承未绝。《广阳杂记》谓清初华山道士王莱阳曾言,华山道派有全真龙门派及宗陈抟为祖的太华两派。民国时北京白云观所抄《诸真宗派总簿》中尚有陈抟所传“老华山派”。是则张三丰于终南山遇陈抟一系的道士如火龙真人者,当非绝无其事。从张三丰的隐逸之风和内炼思想看,与陈抟确不无渊源关系。

}A{)~F9S3J 从明初起,张三丰便受到朱氏王朝的钦重。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下诏徽张三丰入朝,不赴。遂敕张三丰弟子沈万三、丘玄清访求张三丰,未获。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命第四十三代正一天师张宇初访求张三丰,不获。似乎为故意逃避皇帝的访求,张三丰于这一年离武当山而云游,踪迹不定,给寻访者增添了不少麻烦,也使张三丰的声名因徽召不赴而愈著。明成祖对张三丰更为景仰慕求,永乐五年(1407),遣给事中胡{氵荧}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 成祖在给张三丰的御书中表示:“朕久仰真仙,竭思亲承仪范”,乃至“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可谓渴慕之至。永乐十年(1412),敕命正一道士孙丘云于武当山建宫住持,迎候张三丰。永乐十四年(1416),敕命安车迎请张三丰,又不得,成祖颇觉怏然。

$O6_N%v @S 明人郑晓《今言》云:“成祖遣礼部都给事中胡{氵荧}名求邋遢,实访故君云。”谓成祖寻访张三丰的实际目的是借此寻访隐匿于僧道中的确良建文帝,这当然也非无可能。

e{mTtj8OY0U 朝廷虽多次徵召迎请,张三丰终未趋附,这使他愈隐愈著,声价倍高。终明之世,张三丰累受朝廷钦崇褒奖,英宗天顺三年(1459),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大真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诏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二十年(1563),诏封为“清虚无妙真君”。从这一封号看,明朝皇帝大概到这时才认为张三丰不在人世了。直到天启三年(1623),据称因张三丰降坛示以鸾语,明熹宗又封他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1h(h'Z6m t 据明人任自垣的《太岳太和志》卷六张全一传,张三丰在武当山的弟子,有道士丘玄清、卢秋云、刘古泉、杨善澄、周真德五人,各奉师命住于一地,时当元明间,山中宫观多毁,张三丰率徒立庵建舍,潜修其中,自成一小道派。据《三丰全集•道派》,张三丰的弟子还有秦淮富户沈万三及其婿余十舍,曾助朱元璋军粮的富户陆德厚,此三人似以黄白术而与道教职工有瓜葛。另有淮安人王宗道者,从张三丰学道,永乐三年(1405)与胡{氵荧}赴召,给全真度牒,命寻访张三丰而不遇,封为“圆德真人”。又有明武宗朝人李性之,据称于正德间(1506-1521),入武当山遇张古丰而得诀,其时张三丰当已二百五六十岁,似不可能在世。北京白云观抄《诸真宗派总簿》所列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有王屋山邋遢派、自然派、三丰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等凡十七支。张三丰身后,实形成新道派,这些新道派可看做全真道的分支或衍化。清道咸间四川乐山人李西月所立内丹西派,迹宗承张三丰,并称张三丰一系为“隐仙派”、“隐派”、“犹龙派”,编排了从老子、文始真人尹喜至张三丰的传法谱系。这一谱系虽不尽可靠,但突出隐遁为该派独特宗风,确反映出了张三丰的人格特点:一种类同于中国历代隐士风骨的“隐仙”风范,这种隐仙精神,对于那些包括当时腰金衣紫的正一道士在内的达官贵人、趋炎附势之徒,无疑树立了一个对立面。 V,]F&i$tCF y(mN

关于张三丰的著述,《明史•艺文志》著录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诀》各一卷。明胡广录呈张三丰文集曰《捷要篇》。然编正、续道藏时皆未收入,不知何故。直至清雍正朝,汪饩龄将所见张三丰丹经二卷、诗文若干篇,及附记张三丰显迹三十余则编成《张三丰祖师全集》家藏。道光甲辰(1844),西蜀李西月从汪饩龄六世孙汪昙家得其书,只存十之七八,李又采诸书初辑,编成《张三丰先生全集》八卷刊行。此书坊间有多种刻本,《道藏辑要》编于毕集。此外,清乾嘉年间刘一明所撰《道书十二种》有为张三丰《无根树》丹词所作注:闵一得辑《古书隐楼藏书》中有《三丰真人玄谭全集》《三丰张真人破疑直指全卷》等内丹著述。李西月所编《张三丰全集》虽然掺杂了一些显然属清代所出的东西,及张三丰后学的著述(如《隐鉴》等),但全集中关于内丹学的主要著作,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及《无根树》、《大道歌》、《炼铅歌》、《金液还丹歌》等诗词,当即明代流传的张三丰作品枣《明史•艺文志》所录丹书二种及胡广录呈《捷要篇》的重编,基本上反映了张三丰的思想。

k R S%K7^"icp6qD 张三丰的内丹丹法,基本上属于北宗与南宗结合的先性后命、性命双修一路。首重立基炼己,立基应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正心诚意,“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看得出深受理学影响。炼己又曰炼性、修心、存心,其《玄要篇•道情歌》云:“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情自然药材生”。修心炼性之要,在于正念枣即收摄心意,扫除杂念,令万念俱消,元神独照。《三丰全集•玄机直指》云:“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这种功夫在静坐中做时,具体是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丹田,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这种意守丹田之法,又曰“凝神入气穴”,须注意调息,“调息者,调度阴{足乔}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合于气穴中也。”调息要在于心神宁静中随息自然,仅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可。随心神之寂静,呼吸渐趋匀长微细,臻于先天“真息”(胎息),则玄关将开,真神(元神)将现,是为真橐龠、真炉鼎、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0b r;HU#R 据称修炼至真息,自然有真气由尾闾穿更何况背,循督脉升上脑中泥丸,由任脉降下中丹田,此“河车初动”。因神气未全,非为真动,不可理会,只微微凝神聚气,自有无限生机,此曰“养鄞鄂”。或说当河车动后,须以神驭气,下行至足底而复上升,曰“冲关荡秽”或“芦芽穿膝”。IJ"d"xf6A6E5xM#G

以上筑基炼己功夫,又称“玉液还丹”,主要修行。此功告成,摄情归性,将自降生以来被天地人物盗去的天真从虚无中夺中,补全性命,炼就小还丹,可生延年住世之效。此后应进而修命,炼就“金液还丹”(大还丹、大药),此即炼化精气之功,须依前养鄞鄂法令神益静而气益充,至百日或百余日,自然坎离交媾,回风混合,上冲百脉,行周天运转,曰“河车真动”。至大药产生,须依诀采炼,行天然真火候,有《铅火歌》等,述大药产生的情景及采炼之诀甚悉。得药后内外温养,顷刻不乱,十月毕功,则内丹靠成,“婴儿”(阳神)出现。然后面壁九年,炼神还虚,生死自在,“才做个阆苑蓬莱物外仙”。

g4Y'ui` 张三丰内丹说的一个特点,是从文辞看,不少地方似主双修,与南宗阴阳派同调,如被推为张三丰丹词代表作的《无根树》道情,从其“烟花寨,酒肉林,不犯荤腥不犯*”、“女子无夫为怨女,男子无妻是旷夫”、“静坐孤修气转枯”一类词句看,极易释为男女双修,但其丹书中又金处明言斥责以女人为鼎器及采战御女之术,无怪乎其后学有清修、双修二说。

}A:W,D5}W"v 张三丰丹法的另一特点,是有独特的睡功,称“蛰龙法”。《三丰全集》卷七有《渔父词》咏此法云:“蛰法无声却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又有《蛰龙吟》云:“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是则此蛰龙睡功,实际是以睡姿炼内丹,其凝神守窍调息、炼气火候等,与坐功略同。词末明言,此法传自陈抟,“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三丰仙”,可见张三丰确实继承了陈抟一系之传。f&_Ra^:a0M

张三丰还被尊奉为道教内家拳的创编者。黄百家《内家拳法》谓“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亦称内家拳“盖起于张三丰”。内家拳以道家思想为指导,以静制动,贵柔尚意,融内丹炼养之则于武术中,形成一种气功与武术融合的上乘锻炼方法,在武术、体育、气功方面价值甚高,堪称道教文化中的精品。

道教的“洞”的概念其实是与“窍”有关,道家主张修炼,而依据阴阳五行,在人体中构成了十二大正脉、奇经八脉、以及三百六十五个穴道,他们象征着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周天星辰,以及大小周天,而“洞”的概念则是道家修炼中的最最隐晦,一般不会告知别人,都是通过师徒口头相授的方式的关键“窍穴”,道教也叫做“玄关”,这里是阴阳交汇的地方,二气氤氲,造化万物。洞真、洞玄、洞神则代表着三分修炼的境界,由低到高,如果没有错的话,应该是元精、元气、元神。

“古人写的异体字甚至是错别字”与“通假字”绝不是全等的概念。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与假借字的分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张三丰。

张三丰(1247年——?),汉族,名君宝(又名全一),道号三丰。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武林至尊、民族英雄、内拳始祖、太极始祖、武学泰斗、龙行书法始祖。

张三丰集各派绝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丹道上,完成炼虚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

正史记载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辽东,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担任博陵县令,(1280年)辞官出家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 

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明、清很多皇帝都寻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张三丰曾出手相助,助洪武夺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后多次派人寻找张三丰。

扩展资料:

武当派的特点是:

一、以崇拜“真武大帝”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讳而改称“玄武”,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称,以其形似龟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稳定,又为中国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为道教所供奉,更为武当派崇拜。

二、重习三丰武当内家拳技张三丰内家拳取道家以静制动,融合道教内丹炼养、无为、虚静、柔弱、自然于武术中,形成贵柔尚意的独特风格,实为内丹气功与武术的融合,晚后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从武当内家拳演绎发展而成的。

三、武当派主张三教合一,以“道”为三教共同之源,认为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并强调: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

四、重内丹丹法,主张性命双修,强调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张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认为“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药材生。”又强调“药”分内外,认为“内药是精,外药是炁,内药养性,

张三丰的简介

 张三丰[1],元﹑明著名道士,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1247年到1458年)。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