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是谁发现的?
这个定理的历史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发现勾股数、发现直角三角形中边长的关系、及其定理的证明。
勾股数的发现时间较早,例如埃及的纸草书里面就有(3,4,5)这一组勾股数,而巴比伦泥板涉及的最大的一个勾股数组是(13500,12709,18541)。后来的中国的算经、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书也有记载。
在中国,《周髀算经》中也记述了(3,4,5)这一组勾股数;金朝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通过勾股容圆图式的十五个勾股形和直径的关系,建立了系统的天元术,推导出692条关于勾股形的各边的公式,其中用到了多组勾股数作为例子。
巴比伦人得到的勾股数的数量和质量不太可能纯从测量手段获得。之后的毕达哥拉斯本人并无著作传世,不过在他死后一千年,5世纪的普罗克勒斯给欧几里德的名著《几何原本》做注解时将最早的发现和证明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普鲁塔克和西塞罗也将发现的功劳归于毕达哥拉斯,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以素食闻名的毕达哥拉斯杀牛更是不可思议。
在中国,记载秦朝的算数书并未记载勾股定理,只是记录了一些勾股数。
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反复利用勾股定理求圆周率,并利用“割补术”做“青朱出入图”完成勾股定理的几何图形证明。
直至现时为止,仍有许多关于勾股定理是否不止一次被发现的辩论。
扩展资料:
这个定理有许多证明的方法,其证明的方法可能是数学众多定理中最多的。路明思(Elisha Scott Loomis)的Pythagorean Proposition一书中总共提到367种证明方式。
有人会尝试以三角恒等式(例如: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泰勒级数)来证明勾股定理,但是,因为所有的基本三角恒等式都是建基于勾股定理,所以不能作为勾股定理的证明(参见循环论证)。
-勾股定理
勾股之学出自周朝数学家商高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意为: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时,径隅(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根据该典故称勾股定理为商高定理。
到公元3世纪,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记录于《九章算术》中“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得到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后刘徽在刘徽注中也证明了勾股定理。
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所以在西方,勾股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关于勾股定理的名称,在我国,以前叫毕达哥拉斯定理,这是随西方数学传入时翻译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曾展开过关于这个定理命名的讨论,最后用“勾股定理”,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定理.这个定理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文明古国(希腊、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对此定理都有所研究,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前580至568- 前501至500)曾对本定理有所研究,故西方国家均 称此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据说毕达哥拉斯十分喜爱这个定理,当他在公元前550前年左右发现这个定理时,宰杀了百头牛羊以谢神的默示.但毕达哥拉斯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经失传.著名的希 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前330-前275)在巨著《几何原本》(第Ⅰ卷,命题47)中给出一个很好的证明(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AC及斜边BC向外作正方形,ABFH,AGKC及BCED,连FC,BK,作AL⊥DE.则欧几里得通过△BCF及△BCK为媒介.证明了正方形ABFH与矩形BDLM及正方形ACKG与矩形MLEC等积,于是推得AB2+AC2=BC2.
在我国,这个定理的叙述最早见于《周髀算经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前的西汉时期),书中有一段商高(约前1120)答周公问中有“勾广三 ,股修四,经隅五”的话,意即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3及4、则斜边是5.书中还记载了陈子( 前716)答荣方问:“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古汉语中邪作斜解,因此这一句话明确陈述了勾股定理的内容.至三国的赵爽(约3世纪),在他的数学文献《勾股圆方图》中(作为《周髀算经》的注文,而被保留于该书之中).运用弦图,巧妙的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2.他把三角形涂成红色,其面积叫“朱实”,中间正方形涂成**叫做“中黄实”,也叫“差实”.他写道:“按弦图,又可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以勾股之差相乘为中黄实,加差实,亦称弦实”.若用现在的符号,分别用a、b、c记勾、股、弦之长,赵爽所述即2ab+(a-b)2=c2,化简之得a2+b2=c2.
我国西周时期有一位名叫商高的人,是当时的学问大家。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被记载在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其中就有数学知识勾股定理的内容。有一次,商高面见周公时,周公对古代伏羲构造周天历度的事迹感到不可思议,就请教商高数学知识从何而来,于是商高就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例,解释数学知识的由来。他说: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商高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时,“经隅”即“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勾股定理”。由此开创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新纪元。商高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时,“经隅”即“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勾股定理”。由此开创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新纪元。
《周髀算经》成书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间,据考证明确者为西汉赵君卿所作,北周时期甄鸾重述,唐代李淳风等注。书中就记录了商高的那段话,表明“勾三股四弦五”这种关系早在大治水时就已经发现了。《周髀算经》中明确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并且详细证明了勾股定理。此外还有开平方的问题、等差级数的问题,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以及应用于古代的“四分历”计算的相当复杂的分数运算。
勾股之学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数学理论,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关系。这一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髀算经》这本书中。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典籍,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数学家周髀。该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之一,内容包括算数、代数和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勾股之学就是该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周髀算经》中,勾股之学被称为“勾股”,并提出了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上的平方和”。这一定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就之一,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勾股之学虽然起源于古代中国,但在后来的历史上也被其他国家的数学家所研究和应用。例如,欧几里得在古希腊时期就研究了勾股之学,并将其作为几何学的基础。
总之,勾股之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髀算经》这本书中,而勾股定理也因为其重要性而被广泛应用和研究,成为了世界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勾股定理是谁发现的?
本文2023-10-26 19:00: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