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的书院有哪些?
古代四大书院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 中国古代书院之岳麓书院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门前悬挂有一副楹联,上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
这块令湖南人骄傲了几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外人未免会觉得太过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你会默然承认,这座静静的庭院实在是有这样的资本。单就清季以来,书院便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那一个不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 中国古代书院之白鹿洞书院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 中国古代书院之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除今天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应天书院
· 中国古代书院之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l009年,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扩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显盛一时,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开始于此。应天府书院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现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
阳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嵩山地区自古就是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有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其中最显赫的为嵩阳书院。“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四大书院第一书院如下: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海内第一书院是岳麓书院。详细论述如下:
1、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府,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
2、岳麓书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结构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书院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籍,如《岳麓书院碑》、《岳麓书院图》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3、岳麓书院的办学理念是“厚德博学,笃行致用”,强调德育与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能力。书院内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诗、礼、乐、易、春秋等古代经典,以及诸子百家、佛道二教等哲学思想。
4、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如朱熹、张栻、王夫之等,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岳麓书院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
5、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和研究。此外,岳麓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名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中国四大书院的相关知识
1、中国四大书院是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分别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洞书院。这些书院都成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和明朝,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应天府书院:位于今天的南京市,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之一。应天府书院以“格物致知”为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道德品质。在宋代,应天府书院成为了理学的中心,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
3、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岳麓书院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以“厚德博学,笃行致用”为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能力。
4、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年间(487年-491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办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以“格物致知”、“实事求是”为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崇阳书院。书院在古代时,是比较特殊的教育形式之一,它是文化起源地,也是学子的学术中心,因此书院是我国文化教育的重要之地。早在唐朝时期,书院就已建立,到了宋朝时期,书院更是被列为一种国学制度。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在南唐时期,才被正式更名为“书馆”,到了宋朝白鹿洞书馆被废,南宋时期,朱熹又将它重建起来,并正式更名为“白鹿洞书院”。时至今日,白鹿洞书院已被列为“四大书院之首”,在这里不仅彰显了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同时成为了我国教育界的重要发源地。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的湖南大学内,它建立与北宋,创立者是朱洞,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但是依旧保存完好,现在的岳麓书院坐落大学内,即是学子学习的天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岳麓书院可以说是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我国的文化底蕴。
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该书院的在创办时为“睢阳书院”,建立者是后晋时期的杨悫,到了宋朝时期,宋真宗正式更名为“应天府书院”,到了宋仁宗时期,应天书院又更名为“南京国子监”,因此关于应天书院的名字有很多,不过无论怎么改,应天书院在宋朝就是最高学府,因此应天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名副其实。
崇阳书院崇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创建时期是北魏时期,当时崇阳书院被称为崇阳寺,崇阳书院与别的书院不同,它是以理学著名,也是儒学的传播之地。崇阳书院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它不单单是只有一个院落,而是除了主要院落以外,它的周围还有很多单体建筑,因此它占地比较宽。
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四大书院分别是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五代后晋时期,宋州虞城通儒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创办睢阳学舍。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书院得以发展。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当时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天下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其中就有那位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校一度关闭。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富人曹诚,在戚同文旧学之地出资三百万金,造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广招学生,并于次年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院,以曹诚为助教,建立了书院。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兴学之始。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应天书院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元代赵孟_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被毁。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他还延聘著名理学家张_主教岳麓,更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_论学,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元承宋制,书院办学继续发展,规制日趋完备。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岳麓书院几百名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
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极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仅废10余年的岳麓书院又开始恢复生机。延_元年(1314年),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元末至正十八年(1368年),岳麓书院毁于战火。宣德七年(1432年),由民间集资促成岳麓书院最早的一次修复。成化五年(1469年),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复书院,但不久又废。弘治七年(1494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终于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部队进攻长沙,与明朝官军进行激战,书院在混战中被毁。
康熙七年(1668年),巡抚周召南下令重建岳麓书院,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叛乱,攻克长沙,刚刚修好了才4年的岳麓书院即兴即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巡抚丁思孔又重建岳麓,置膏火田数百亩,并两具疏章,请求御书匾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春,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攻长沙,岳麓书院受到战火毁坏,史称“书院毁半”,随后院长丁善庆率诸生捐资又逐次修复。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昆主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建。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1981年,岳麓书院开始大规模修复工程,1986年10月,在历经5年大修后,岳麓书院正式对外开放参观。1988年,岳麓书院(清代)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唐代时,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因李渤先生养了一只白鹿,出入跟随,人称白鹿先生。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长庆年间,李渤任江州刺史,在白鹿洞创建台榭,从此白鹿洞名重一时,逐渐成为四乡文人往来之地。
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南唐升元四年,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因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
宋仁宗皇_五年(公元1053年),礼部郎中孙琛为了振兴白鹿洞书院事业,苦心经营,原故址上修建了十间房屋,并定名为:“白鹿洞之书堂”。
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任南康知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奏请孝宗批准赐“白鹿书院”额及御书,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兴复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还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此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
清朝时期,康熙赐给白鹿洞书院匾额及古书后,南康知府周灿向皇帝请建了两座两层建筑。
宣统二年(1910年),白鹿洞书院改为高等林业学堂。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鹿洞书院经过多次维修整理。
1959年,白鹿洞书院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白鹿洞书院(清代)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改为“太室书院”,赐印本《九经》。宋景_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九卷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完成的。
北宋末年,嵩阳书院因战乱被废,清康熙年间重建。
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分别是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还有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嵩山。建筑风格就是简单雅致,从事的是儒学教育,为当时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才。嵩山本就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活动地方。其实周围有很多书院,嵩阳书院在这众多书院中脱颖而出,实力雄厚。岳麓书院坐落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脚下,至今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最初的岳麓书院是两名和尚创办的,公元976年,朱洞在别人的建议下,有官府出钱重新修建,正式创立了岳麓书院。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成为湖南高等学堂。二十三年后,又被正式改为湖南大学,地址并未改变,在原地方进行了大面积的扩建。
白鹿洞书院 ,是在唐贞元年间,有两名兄弟在此处隐居,还养了一头白鹿,此鹿很通人性,可以帮这兄弟两采办所需要的物资回来。这兄弟了所住的地方也被叫做白鹿洞。后来在此处创办了白鹿国学,这在南唐时期,可是读书人挤破脑袋都想进的学院。随着时间也就没落了,宋朝时,朱熹来到了白鹿洞亲力亲为的重新建立书院,白鹿洞学院也不负众望,为中国的教育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天府书院在河南省商丘市,是杨悫所创办的。1043年,应天府书院成为国子监,这可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身份立马不一样。在北宋时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范仲淹就是这所书院的学生,后来又成为应天府书院的管理者。在范仲淹的管理下,书院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名师出高徒。成功的道路上总是一波三折,唯有知识是最坚固的后盾。
在中国古代,书院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它的作用和现在的大学相似,而从宋代开始,就有四大书院的说法,现在普遍被认可的四大书院指的是:河南商丘南湖畔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山的“嵩阳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河南商丘南湖畔的“应天书院”无论是从创建时间、规模还是人才,都是位居四大书院的榜首,根据史书记载,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来经过他学生戚同文的努力,才让这个学院壮大做强,在北宋时期,朝廷开设科举考试,应天学院人才辈出,一百多人参与考试,其中高达一半以上的人都考上了,可见它的教学力量有多么强大,后来更是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成为了北宋最高学府之一,而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优秀人才也在晏殊的建议下在这个学院任教,其兴盛地位可想而知。
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是在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建造,在这所书院出来的名人,主要有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人,在南宋乾道元年(公元 1165年),刘珙邀请著名理学家张栻帮忙管理学院,他将传道济民作为办学指导理念,用的学思并进等教学方法,至今还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河南登封嵩山的“嵩阳书院”原名为嵩阳寺,因坐落嵩山之阳(南)而得名,在北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改名为嵩阳书院,此后,就一直成为历代名人讲授的教育场所,在学识传播上,嵩阳书院主要以理学著称,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朱熹等也曾在此讲学。
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唐代,同时也是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在最鼎盛的时候,有360余间建筑,现如今存在的建筑只有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因为宋代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经在这个学院讲课,所以引来了大批知名学者来此地讲学,名声也就被传开了。
总结,在中国古代,最誉为四大书院的分别是河南商丘南湖畔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山的“嵩阳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古代有名的书院有哪些?
本文2023-10-26 19:17: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