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冯骥才、张海迪、郭沫若、哈瑞`马丁松、钱万成、傅天琳、邵燕祥的资料,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3收藏

鲁迅、冯骥才、张海迪、郭沫若、哈瑞`马丁松、钱万成、傅天琳、邵燕祥的资料,快!!!!!!!!,第1张

鲁迅

鲁迅(18810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可以发财,个人身价百倍,家庭也随之受到世人的羡慕。这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正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为这个官僚出谋划策,奔走效力,接受这个官僚的馈赠。借着这个官僚的权势,自己也有了权势。这是当时读书人常走的第二条道路。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不齿,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抱着到“异地”去寻“别一类”的“人们”的目的,离开了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这大大开拓了他的文化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在这时,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里,苦在心里,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为如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们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我们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纪处在一种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之下,只要挣脱了这种宗教文化的束缚和禁锢,西方的近现代文化就有了发展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则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文化都掺杂在了一起,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这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年谱

一八八一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一八八六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一八九二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一八九三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一八九六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一八九八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一八九九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一九零一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一九零二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一九零三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一九零四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一九零六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一九零七年 二十七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一九零八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一九零九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一九一零年 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一九一一年 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相信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不如让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1

 20xx年12月5日,为庆祝第xx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到来由团区委、区文明办、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单位在久长路步行街隆重举行“高举团旗永跟党走志愿民生德润三江”志愿服务集中活动。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青年志愿总队是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院团委指导下开展的学生组织,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的机构,是传播、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的前沿阵地。当日下午,我校青年志愿者总队派出了38名优秀的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3点开始到5点结束。

 活动首先致宣誓词,旨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此外,志愿者们为市民朋友提供了少儿课外培训、爱心家教、义诊健康宣传、就业创业宣传、法律援助、阳光助残、市民学校、义务献血等八大活动内容,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志愿服务活动,集中为市民提供服务。

 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高举团旗永跟党走志愿民生德润三江”合川区志愿服务巡展,集中展示志愿者形象,进一步传播了志愿文化,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受到广大市民交口称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将时刻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2

 XX年7月14日-7月30日,“留守梦想·+壹行动”团队在xx贫困山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长达半个月之久。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做社会实践?我们会回答,为了那里的孩子。

 如果有人问,去那里做什么呢?我们会回答,帮助孩子启迪梦想。

 如果有人问,你们做到了吗?我们会回答,是的!

 17名队员,走访调研xx武威、xx两市分布于3县4乡的10余个村子,7所当地小学,超过300名当地贫困儿童,开展7场团队辅导课,为学校和孩子们带去价值超万元的文体用品。

 数字可以丈量我们的成果,但却无法反映我们所付出和经历的点点滴滴……

 奔波调研路

 绵延起伏的山脉,黄土地上筑起房屋;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在雨后变成泥潭。因缺水而导致的干燥,让生活变得艰难。靠天吃饭的生活,背负着辛酸与无奈。在烈日下在绵绵细雨里,我们日行几十里,带着爱心书包翻山越岭,只为去孩子们的家里家访,得到孩子们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他们最真实的境况,以期用微小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我们的调研路,其实也是孩子们的上学路。我们走的有多久、有多累、有多难,孩子们每天上学就有多艰难。很多孩子去上学不是走多远的问题,而是翻几座山的问题。明明学校就在眼前,却不得不翻山越岭。那缠绕在山上的小路,不知留下了多少孩子摔跤的痕迹。大孩子牵着小孩子的手走在山间,这样的景象发生在每条通往学校的山路上。而当雨水降临,山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有可能滑倒,路,几乎无法行走。也因此有孩子不得不放弃去学校,落下功课在所难免。

 调研所得,是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与期盼。可是这苍凉的黄土地上,破旧的房屋,简陋的设施,简朴的家用,艰辛的生计,无一不阻碍着孩子们成长的梦想。那些单亲的孩子,那些亲人患病的家庭,那些只剩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更是让我们坚定为他们寻求帮助的决心。

 日出而行,日落而回,十几天的调研,我们走遍xx、xx、xx、xx、xx、xx等13个村子。看到满眼风景的同时,却不得不暗暗叹息。缺水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小麦、玉米、土豆、胡麻等作物世代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只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梦想团辅课

 梦想的纸飞机飞翔在空中,“i have a dream”的呐喊响彻山谷。我们的团辅课,不教文本知识,而是通过互动来传递精神力量。

 “朴素的他和她有着一个朴素的我,我们用我的业绩奔向大城市。”一个孩子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梦想,在场的我们心里默默一颤。满黑板的梦想,将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的愿望展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没有我们的到来,他们不会知道山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的漂亮,父母在外打拼是如此的辛苦,梦想原来也可以这样美。

 我们与孩子,短暂的相遇是缘分,孩子们未来的路我们不能时常相伴,也不能提供时刻的保护,将来靠的是孩子们自己。我们的团辅,正是为此而启迪孩子们的梦想,激发孩子们对亲情的珍惜,重视自身的安全,以此希望孩子们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下快乐的成长,并减少物质环境的恶劣对成长产生的影响。

 “外面的世界”、“安全教育”、“儿童防范”、“感恩亲情”、“启迪梦想”等主题教育,每一块内容经过反复修改、讨论,才最终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值。在歌声里,在画笔中,在文字间,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生活、对父母、对未来的信心、关心和向往。

 最和谐的团队

 17个人,有辅导员,有会宁当地的高中生,有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也有外语、人文、艺术等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性格迥异、能力不同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最和谐的团队。

 半个月的时间里,团队在摩擦中相互融合,在争执中相互体谅,在错误中相互鼓励。日行几十里,感冒失声,脚起水泡,例假来访,体力不支,口干舌燥,生活缺水,食物不足,睡眠不足……一切的困难都在大家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轻而易举地化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该如何配合,一个人应对不了就有其他人主动顶上去。

 在当地的生活很艰苦,白天调研团辅,晚上整理资料,开会讨论。每晚,大家的入睡时间几乎都是12点以后,第二天又是早早的起床。闹心的起床铃被大家吐槽了一遍又一遍,神奇的厨房总能在哭笑不得的一番折腾后端出奇妙的味道,席地而睡席地而坐成了最优秀的生活习惯,一波又一波搞笑表情被定格在镜头下,苦中作乐造就了乐观的态度……

 此行,留给团队的实在太多太多。我们怀揣着为爱奉献的梦想,跨越千山万水,为甘肃贫困儿童筑梦。只可惜我们不能做得更多,团队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再回去看一看。因为,大爱无言,贵在坚持。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3

 一、明确细节,抓住重点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又叫“五月端”。而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我国四大传统佳节之一端午节的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传递我们的爱心。6月10日下午,我院“心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不畏天气的炎热,走进中信社区的史宝岭老人以及刘馥元刘馥明的家中,为他们带去了夏日的清凉与节日的气氛。

 二、积极动手,认真合作

 同学们到达时正值天气最热,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服务热情,他们为两个孩子系上了他们精挑细选的五彩绳,并同他们一起做了些简单的游戏。孩子的母亲拿出了志愿者们前一天带来的黏米、蜜枣、葡萄干、粽子叶、水果等,我们的志愿者们也很快的投入了进去。而在门外,很多的热心居民也主动加入了进来,气氛十分温馨。在社区居民与志愿者们的通力合作下,粽子很快就包完了,双胞胎的母亲在煮粽子的同时,我们的志愿者们也很快就与两个腼腆的孩子做起了游戏,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传递着温情与快乐。

 告别了两兄弟,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史宝岭老人的家里。史宝岭老人因为膝下无子,尽管是端午节这样阖家团圆的节日史宝岭老人的家中也显得十分冷清。为了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的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打扫房间的工作,并同悉心问候老人的身体状况,同老人聊天谈心,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爱温暖老人。而老人也表示十分想念“心泉”的志愿者同学们并且希望他们可以多去家里做客。

 三、爱心继续,端午传情

 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但是每一次活动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无比宝贵的。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总结都是下一次活动的良好开始。通过此次活动我院“心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呼吁他人关爱弱势群体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而我们全体志愿者也将继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始终坚持下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服务内容,争取做到更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信用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技能水平,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完成。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4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xx县按照市文明办《关于在20xx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动员志愿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县城乡到处呈现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县高度重视 “我们的节日·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把该项活动作为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制定下发了x文明委〔20xx〕x号《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保证活动顺利完成。

 二、明确主题、精心组织。

 我县以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为主题,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以助春运、献亲情、送文体、优环境、育乡风、保平安为主要内容,营造扶老助残、欢乐吉祥、干净整洁、平安健康的氛围,精心组织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团结和谐的节日气氛,在全县范围形成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喜乐氛围。

 1、开展春运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团县委、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人社局组织500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车站,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志愿者据统计,据统计我县双节春运期间,共出动警力165人次,警车60车次,为农民工买票、提供各种服务近28万人次。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张8000多份,免费发送春联400多副,福字贴300份,赠送牛奶饮料1万多盒,免费维修客运车120多辆,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80多人次。

 2、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活动。春节前夕,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进行了初步走访,确定帮扶对象,开展了三个层次的帮扶,一是县领导慰问帮扶。共慰问困难户、受灾群众4100余户、14410人,优抚对象684人,现役军官87人,发放慰问金722万元、棉被260床、棉衣70套、食用油260壶、大米260袋、面粉800袋,确保受灾户、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确保他们安全过冬,过好春节。二是各单位进行帮扶慰问。以文明单位为主体,对所分包的帮扶村和帮扶小区空巢老人进行慰问活动,共帮扶空巢老人2000余户。三是各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活动。通过玫瑰义卖、义捐等形式帮扶贫困户196户,送棉衣棉被1500多件。

 3、文化志愿活动异彩纷呈。文化志愿者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农历腊月初十至一十六,先后到各乡镇集市进行 “送春联”活动,送出春联600余副、并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进行戏曲调演18场、在县文广新局四楼开展迎新春书画展,农历正月十四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广场举办了唢呐大赛,农历正月十五晚在县宣传文化中心开展了元宵节灯谜晚会,农历正月正月十五至十六在县城人民大街举办了狮舞、铜器、杂耍表演赛,在县城文化南路举办了元宵节灯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各个活动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题裁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群众过了一个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4、卫生志愿者进社区进农村。自2月19日起至2月23日,县医院、中医院、县二院、保健院、卫校附属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分别在县城人民大街及各乡镇政府门前或庙会聚集地开展义诊活动,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服务,普及广大群众的疾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5、科技志愿者下乡活动。组织到白元等乡镇开展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3次,参加各类科技人员86人次,出动各类科技服务宣传车26台次,设立技术咨询台9个,接待各类技术咨询320人次;举办桑蚕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820人次;结合技术培训共发放各类宣传技术宣传资料8200份,制作宣传技术光盘36盘。在县电视台开辟《科技园地》专题栏目,每周播放两期,每期15分钟,累计播放3小时。

 6、提供就业岗位。2月15日上午,xx县20xx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 在县城北花坛杜康广场顺拉开序幕。活动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为期一周。招聘会开幕当日,共吸引1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机械加工、电焊、文秘、销售等800余个就业岗位,签订就业意向300余人,为全县农村劳动者等求职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择业空间。为开好这次招聘会,xx县紧紧抓住每年春节后劳动者求职的高峰期,采取多种途径收集有价值用工信息,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到本县产业聚集区及工业园区的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所需岗位工种、数量、工资待遇等情况,并制订详尽的用工招聘方案。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面媒体等手段,广泛发布招聘岗位信息、招聘会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为提高农民工技能,该县春节期间对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并按规定享受补贴政策,对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服务和扶持政策。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和《xx》报分别开辟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专题专栏,加大了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报道的力度,安排了足够的人力和版面对各项活动及时进行采访报道,努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共播发编发稿件70余篇。增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壮大志愿队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使广大居民过上一个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春节,昌文里社区在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扎实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有效传递了社区的关爱之情,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深得广大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布置安排

 节日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民办事、取信于民的良好契机,也是保证社区群众平安、温馨过年的重要措施。社区首先研究制定了细致的活动方案,并协调解决活动经费问题。同时,明确各业务口的责任,做到了分工明确,协作有力。其次,明确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规范以及注意事项,积极发动志愿者服务队伍参加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二、突出活动特色,精心组织

 一是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活动。春节前夕,社区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为重点,确定帮扶对象,领导和志愿者们进行了初步走访慰问,并和他们谈心、帮助打扫屋子等。结合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发动小小志愿者为居民送去春联200余份。同时,志愿者在假期值班前帮助老人贴春联,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二是开展了系列便民服务活动。1月10日,志愿者们来到金昌汽车站,帮助乘客运送行李等,方便乘客出行。春节前夕,志愿者们带领青少年们,上门为居民发放对联200余份,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新年需求。

 三是开展了“庆元旦、迎新春”活动。1月28日,社区组织开展了“庆元旦”、“迎新春”等文艺活动,参加活动的居民群众达80余人,活动节目内容丰富,有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还有大合唱、拉二胡、秦腔等娱乐活动。2月15日,社区秧歌队队到人民文化广场,为全市人民送去狮舞等表演,与民兵同乐,共度“春节”。

 四是深入开展送卫生志愿服务。首先,开展“爱我家园、环保过年”宣传活动。组织小小志愿者发放《文明过节倡议书》、《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页300多张,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和节能方法,提醒居民随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营建环保过年氛围。其次,动员志愿者及时清扫节前积雪,确保居民安全出行;同时,开展了“美化家庭、净化社区”活动,动员组织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铲除积雪。在节后,志愿者们又及时清理了烟花爆竹残屑等,时刻保持了辖区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五是开展了送平安志愿服务。社区积极落实区上有关节日期间平安过节的部署安排,组织志愿者开展治安巡查等活动,并配合公安、文化部门对镇域的所有网吧进行了清查,严防未成年人上网。社区增加了节日治安防护力量,先后动员社区干部及老年志愿服务人员参加社区联防队,在元旦、春节前后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尤其加强了夜间巡逻力度,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了重要节点平安无事。志愿者还在重要路段发放了宣传单,提醒居民注意节日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普及紧急避险、急救技能知识,宣传燃放烟花爆竹等法规,引导广大群众时刻注意节日安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及时将每次活动信息发布到社区微信、微博平台,使得居民朋友们在家看手机的同时,也能分享到社区精彩纷呈的活动乐趣。几次典型的活动信息被文明办选发到“金昌文明网”上,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良好的宣传增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

志愿服务的活动总结6

 根据区创建办《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结合学生实际,以少先队为阵地,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扶老助残、环保低碳等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营造人人参与、个个支持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从而促进了我校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下是我们学校的总结:

 (一)开展环境清洁志愿服务

 4月11日,我校广泛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组织六(4)班同学到华侨城社区清洁卫生死角,劝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开展清洁卫生,培养师生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二)开展“扶老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4月15日,结合实际,我校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大力开展扶老助残、便民利民、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学校大队委到华侨城社区开展慰问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送上温暖。

 (三)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月”活动

 4月22日,我校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中队活动,利用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月”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把志愿服务理念带进每一个家庭。扩大文明素养建设的影响范围,产生“教师以文明引导学生,学生以文明影响家庭,家庭以文明影响社会”的良性互动效应。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月”主题实践活动,以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为重点,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 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人人参与,各方支持志愿服务的学校氛围。

绿色文化周把绿色文化传播到重庆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绿色文化周活动是绿服队历史的见证,在绿服队经历的四年半的成长,绿色文化周开展了六届,每一次都把最新的环境动态和环保理念成功地带给大家,而且每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各有特色。

活动简介:

(一)绿服务队成立仪式暨重庆大学首届及第二届绿色文化周

2002年6月初,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成立了重庆市第一家大学生环保社团――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绿服队的成立作为首届绿色文化周,随后又策划并进行了重庆大学第二届绿色文化周。两次文化周的活动内容有启动仪式、环保英文讲座、环保展、环保**展、嘉陵广场环保宣传等,市环保局、校团委、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

(二)第三届绿色文化周

2002年12月6日下午在重大6教-117教室,由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参加“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重庆唯一代表吴登明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南非峰会的相关信息,并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环保的相关知识。在会上,他穿了一件自制T恤裳,上面有他对美国拒签《京都协议》的谴责,还有参加“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多国代表的签名。同学们都被吴登明老师置身于环保事业的精神所感动。《地球峰会归来话环保》讲座丰富了队员们的环保知识,给队员们带来了很大收获,拉开了第三届绿色文化周的序幕。 (三)第四届绿色文化周

与“珍爱生命,善待动物”保护红嘴鸥行动同行

2002年12月15日我们与重庆市其它高校环保社团成员共赴朝天门广场,与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发起了“珍爱生命,善待动物”——保护红嘴鸥行动,有效的遏止了国家保护动物在我市被杀的严重事态。

环保英文讲座丰富了队员们的环保知识,增强了交流能力,加深了对环境的认识

12月14日下午在研-606,几位来自重庆工学院的外国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环保英语讲座。主要介绍了化学污染物质对我们人类的危害。同学们热情很高,纷纷举手向老师提问和阐叙自己的观点,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家又增添了不少的环保知识。

这次文化周丰富了队员的环保知识,进一步扩大了绿服队的影响力

(四)第五届绿色文化周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动暨“第五届重庆大学绿色文化周”开幕仪式

2003年6月2日,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在人民广场举办的重庆市新世纪绿色文明行动启动仪式上,我们策划和参与的别开生面的垃圾服装秀和“地球争霸战” 等环保行为艺术引起了轰动,各大媒体争先报道。

(五)第六届绿色文化周

在新一轮绿色浪潮的冲击下,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宣传新时代的环保理念,提倡全社会的绿色文明,结合我社团的宗旨——从自己做起,用行动影响别人,2006年3月22日,以世界水日为契机,我们社团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开展了“重庆大学第六届绿色文化周”活动,活动中我们请到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老师进行环保讲座,可可西里志愿者蒲莉等老师和我们交流环保心得,进行了《可可西里》及《西藏人问地理》图书义卖,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支持,激发了大家的环保热情,大大超过了预期效果。(六)第六届绿色文化周

绿色与时间同步,环保与时代同行,在2007年3月22日,在第50个世界水日的那天起,绿服队别开生面的作了第六届绿色文化周开幕式,为提高大家的节约意识与环保观念,此次开幕式立足校园,立足大家身边,从小处入手,从宿舍收集了近1000个矿泉水瓶做成了3个垃圾桶,用纯废纸作了一个垃圾桶,向大家展示:废纸——访错位置的资源。教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好好珍惜资源。活动不仅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支持,更有《重庆晚报》的记者的连声称赞。 在重庆大学进行的“筷行动”把绿服队从重庆大学的校园推出至重庆市乃至全国。这次活动的影响力甚大,得到了重庆各大媒体及重庆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与认可,把我们的特色完全展现在社会的面前。

02年12月同学们通过辛勤的劳动,收集了同学们用过并丢弃的一次性卫生筷三千多双,经过认真的清洗及连续两个夜晚的劳动将其捆扎成了一棵两米多高没有树叶的“筷子树”。在展出过程中我们邀请同学们在预先设计好的留言卡上签写留言并且将留言卡挂到树上作为树叶。以此号召大家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双手重新为树林披上“绿叶”。我们还派专人接待同学们的咨询,为同学们解说展板的内容。针对前期调查中发现的“有128%的同学认为它是卫生的,107%的人不知道它是否卫生”这一事实,我们在活动中极力向他们说明卫生筷并不卫生的道理,并且为同学们推荐了一次性卫生筷的代替品——竹筷和不锈钢筷。我们发现有644%的同学自己一天会用1~2双卫生筷,47%的同学一天会用掉三双以上卫生筷,只有295%的人从来不用卫生筷。那么重庆大学(按五万人算50000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一双还多,每天要“吃掉” 314棵树大树。这样惊人的统计结果是我们始料不及,这也充分说明停止使用一次性卫生筷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和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对一次性卫生筷的危害还是有了解的。很多同学承认使用卫生筷只是因为方便而不是觉得卫生。有的同学无奈的在留言卡上写下了“其实不想用,只是没办法。”的留言。这其实向我们指出寻找卫生、方便、廉价的替代品的紧迫性。也有同学直接向我们指出“你们这样的宣传根本就没有作用,你们应该向学校反应,让学校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禁止使用不是更有效?”这样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实上我们也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我们在向同学们宣传的同时向学校相关部门递交意见信。由于新颖的创新、精心的组织、得力的宣传和大家辛勤的劳动,本此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效果。同学们在筷子树上留下的承诺卡多达300多张。一位同学在看过同学们留下的承诺卡后说:“我刚才看了你们的宣传,中午就没用木筷。”一位同学在要了一双钢筷以后说:“我觉得你们的活动搞的很好。”同学们的这些表现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和对地球母亲的热爱。 重庆大学城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区,地处郊外,周边有许多农村小学,这里是环境知识最缺乏的地方。结合大学城的地理特点我们把环境教育做成自己的一项特色目活动,不断改善授课方式是我们环教活动的一大特点,自2006年以来已经进行了三次,并且都得到了小学以及重庆大学以及外界有关人士的一致好评,。

环境教育让的绿服队队员走出大学校园把绿色文化带给未来,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环境危机,并通过队员的身体力行,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和应该做的。

(一).绿服队走进西永小学

绿服队于2006年5月18日优秀队员前往重庆市沙坪坝西永小学,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课。课堂上,我们一改以前说教式的教学模式,用自己做的宣传画向小学生展示环境现状,通过提问和介绍宣传画的方式向他们传播与环保有关的小常识,引发他们的思考,用有奖竞猜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很积极地思考问题而我们则在此过程中很轻易地把环保知识灌输给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穿插着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的目的在于启发团队精神,让他们知道,一件事情的完成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合作才会有所建树,在中国的环保道路上更是如此。此外,我们还讲述别人和自己的环保经历,勾起他们的参与欲望。

活动结束过后,我们又与西永小学老师进行了一次交流,西永小学校长对我们这次的活动表示非常满意,并表示愿意以后经常合作。而学校里也对这次活动作了报道,西永小学也把这次活动通过网络向外界宣传。

(二).绿服队队员再次走进小学,把绿色知识带进最需要它的地方

第一次环教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们有了把环教扩大化的计划于是策划了我们的第二次环教活动。2006年9月28日我们去了重庆沙坪坝陈家桥小学。在那里,绿色文化再一次被传开。经过与学校商谈这次的环教课主要面向四五六年级,课堂上除了通过宣传画和自己充分准备的资料给他们讲解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以外,我们还有互动环节,让小学生们自己提问,我们解答,同时我们也问他们一些问题,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大家的激情都很高,同时很多共鸣和知识都在此中形成。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小学生通过书本也学到很多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知道我们在生活中的哪些活动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破坏。我们带给他们的就是怎样通过身体例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并且影响其他人。这次活动校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绿服队走近大学城第二小学

通过策划我们决定与更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2006年11月29日我们来到重庆大学城第二小学为这里的小孩子带去环境教育,我们对小学的13个班的600余学生进行了教育。结合学校的资源我们在前两次的形式上又加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新方式,队员们前期通过网络等手段寻找了大量以及FLASH资料,在课上队员们通过展示,教环保歌曲等新方式把小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与她们作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环保接触更多的环保知识课堂上还结合环保穿插了学生们的才艺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队员们对这次环教感受颇多,自己从中有不少的收获这次环保我们不但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和老师有了进一步接触后来我们还与第二小学的老师进行了篮球友谊赛,为以后环教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绿服队在大学城成立环教基地

2013年,绿服队通过长期的摸索与探讨,与陈家桥“金剑小学”,“东关村小学”达成合作关系,并在这两所小学成立环教基地,为长期的小学生环境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年11月28日下午2点,绿服队组织前往璧山金剑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意在抓住祖国的年轻一代,普及环保知识,将节约、环保这一时代性的重任传承下去。活动对象是璧山县金剑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重庆大学大学生环教志愿者通过自己制作的PPT,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节约、环保的理念。

2014年5月18日中午12:30,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人员前往璧山县东关小学进行“大手牵小手”环境教育活动,此次环教活动以“十面霾伏”为口号,意在对青少年普及环保知识,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015年4月23日,绿服队组织60名志愿者前往金剑小学和东关村小学开展“节能小卫士”环境教育活动,与过去举办的环境教育不同的是,这次环境教育活动,招募的志愿者全部是面向全校招募的,来自重庆大学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同学,为了共同的环保目标,走到一起,向小朋友们传授许多关于环境的知识。

2015年8月,绿服队外联部着手出版环境教育教材。 绿基金”是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提出的全新扶贫理念,意在通过出售回收的废弃塑料瓶筹集资金,并承诺将这部分资金全部用于小学生贫困资助或者体育器材资助。一个瓶子在你手中或许毫无作用,但是千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