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诠释者指挥——交响乐知识系列之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乐曲诠释者指挥——交响乐知识系列之十,第1张

——交响乐知识之十

老侯

卡拉扬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

音乐会上,乐队始终面向观众,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几乎全程背对观众,直到一曲结束,才会面向观众。

这就是指挥。

乐队在倾情演奏,指挥家像在表演,他要使出浑身解数,调动乐队的情绪和状态。

也有人对指挥在乐队的作用产生质疑:一个乐队,是否必须有指挥?没有了指挥,那些技艺高超的演奏员能否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曲目表达?

一支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演一些比较熟的曲子,比如说进行曲类,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太乱,但是如果演奏交响乐,没有指挥一定会乱成一团糟。

其实,乐队指挥的工作包含两部分——指导排练和指挥演出。

杜达梅尔指挥排练。

观众看到的是指挥在舞台上演出时的辉煌时刻,但指挥真正的作用是排练,而演出大多时候是表演性的。

可以说,排练才是指挥真正价值所在。

作曲家用音符记录旋律,但把它呈现出来还有段距离。不同的指挥,不同的乐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一部交响曲如何演绎,首先取决于指挥对作品的理解。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是作品的诠释者和指导。

指挥的乐谱和演奏员的乐谱不同,从它们的厚度就能看出区别。

指挥的乐谱称之为总谱,集合了各声部的乐谱,演奏家只演奏独立声部的谱子,而指挥家则要同时要看十几行总谱。

所以,那种弱智儿童指挥和政治家(如普京)指挥,都是作秀,不要信。他们能看懂总谱?糊弄鬼!

指挥应该具备广博的音乐史、乐器知识,研究作曲家的生平和思想,领悟作品的创作背景,熟悉各个作曲家的艺术风格,并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作曲家的乐谱创作在自己脑子中活起来。

指挥对乐曲的分句、力度的平衡必须完全了若指掌,必须精确地判定这部作品应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如何形成整体,以及如何将乐谱上冷静的音符转为动人的激情。

指挥需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排练时阐述给演奏员,并反复训练,让大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心协力来完成一首乐曲。

有人把指挥比喻为足球队教练,但他要比足球教练更加重要,因为教练并不参与场上比赛,而指挥却是乐队演奏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著名指挥卡拉扬。

也有的指挥家熟悉了总谱后,尽力脱谱指挥,比如卡拉扬。他说:“我指挥时之所以不用总谱部分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你不可能不停地在看谱和听音两者之间换来换去。研读完一份曲谱之后,我便会把所看的东西抛诸脑后。因为看和听是相去甚远的两码事。”

指挥必须精通各种乐器,按照自己的理解,最大程度展示乐器的声音特性。同样的作品,不同的指挥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演绎,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对配器做出不同调整。

比如,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来华演奏《我的祖国》,配器就做了调整,前奏过后,主旋律的第一小节由双簧管独奏,而一般中国乐团是弦乐合奏。而且,指挥在前奏过后,回身给了听众席一个互动手势,示意观众配合,而一般交响乐演出,需要听众保持安静的。

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演奏《我的祖国》。

那指挥是怎样传递信息,指挥乐队的节奏和调动情绪的呢?是指挥棒。

指挥节奏短促、速度轻快轻巧、伶俐的音乐,多用腕部动作带动棒尖。

表现浑厚、庄重、柔和较为舒展的音乐,多以整个臂部强有力地带动棒身,表现力度很强特别是短促的强音。

也有些指挥家更喜欢用肢体语言去表达,如小泽征尔,他从不用指挥棒,而是徒手,用手势和身体语言与乐队也与听众交流。

小泽征尔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

备注:此文为2019制作《交响乐知识微视》系列文字版。全系列25集。

交响乐话题不够大众化,只要有人看,就继续发。

下一篇《乐队里的首席》。

相关阅读

国家大剧院里的秘密

贵族的音乐,音乐的贵族——室内乐

旋律的记录和流传

交响乐的诞生

音乐厅里的规矩

火红的第五乐章

交响乐之魂——乐思

交响乐队编制与摆位

不可逾越的巅峰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相联系。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故事,可见琴声乃心声。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战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古琴,亦称七弦琴,或丝桐、绿绮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今天和人言及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时候,有人人为在近来的两三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已经在走向一种没落,不仅是各种乐器没有发展,就连作曲家也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出现的,更不必说各种乐谱(更有甚者竟然说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乐谱)。

就钢琴一种乐器而言,早在巴洛克时代,已经有一个发展的雏形,然后在经过古典,浪漫,现代,甚至后先代,其工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地步,其音色音调都已经相当完美精确了,而中国的古典乐器确实一直裹足不前的。

可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古典音乐一方面有工业的因素在里面,同时也和中国的传统思想在里面。首先,中国对于艺人是一种歧视态度;其次,传统的思想里是力求简约无为清净闲适的,不象西方的力求严谨细致:关于中国的乐谱如广陵散、乐府、诗经、宋词、元曲比比皆是,只不过现在所谓的乐谱部分已经失传,而只留下了文学部分了。

对于古典音乐,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的艺术是高于西方艺术的,他之所以不被西方的,或者只崇尚西方文化而对自己文化毫无研究的人们接受,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包罗万象的文化艺术,他是西方划分的政治哲学艺术社科天文等等学科的综合体。例如一首古诗词他同样又是一种哲学观点的体现,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古诗词的唱法据说已失传了)等等:同样古代的士人如果靠上功名,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他可能作为政治家同时又是文学家,军事家改革家(中国原先的文人都是博览群书的,其实就只一篇文章中原本就有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等等;如果官场失意的话他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棋手甚至医生(历来的古代文人当中有很多都是擅长歧黄之术的)。

所有的这些我觉得都来自于中西文化思考的模式:中国是演绎法,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化则是总结法。

大年初一央视频道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社会对于《尚书》的反响巨大,影响力极强,“尚书”一词甚至一度登上热搜。“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家也记住了华夏九州是“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记住了伏生是守护《尚书》的第一人,记住了伏生将《尚书》传给了晁错,而《尚书》至今依然在被传承,记住了伏生的老家在山东,记住了……而这些内容曾经都是记录在古籍里,而现在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了,让古籍里的智慧为今人所受用,让古籍里的内容代代相传,这是古籍的使命,也是古籍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尚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尚书》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经典,研究《尚书》的学问,叫“尚书学”,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庞大的学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用现场表演、嘉宾对话的方式展示《尚书》传承中的一些关键点,感人至深,特别是伏生传经的故事,让很多人流下热泪。

一部典籍,一个故事,走进典籍,从而更好地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以及典籍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历史智慧。解读一部古籍,了解一段历史,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用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经典、解读古籍,传承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的活起来,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乐曲诠释者指挥——交响乐知识系列之十

——交响乐知识之十 老侯 卡拉扬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 音乐会上,乐队始终面向观众,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几乎全程背对观众,直到一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