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馆几点关门
该博物馆17:00关门
江西省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后禁止入馆)、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江西省博物馆主题收藏有5个,分别为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玉石、字画;馆藏景德镇瓷器精品有121件。 圈点纹假腹原始瓷豆商代(公元前1600-1046年)高133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99厘米1979年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原始瓷质,胎骨灰白,内外壁施黄褐色釉。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纹饰简略,足上部仅有凸弦纹;足中段纹饰密集,共分5层,上下凸弦纹,中间圈点纹,凸弦纹和圈点纹间饰习称的“燕尾纹”。器物制作工整,造型雅致,釉层细润,纹饰独特。 青瓷多足辟雍砚唐(公元618—907年)高52厘米、直径138厘米1979年丰城县洪州窑址出土此砚圆形,砚面平出,周环圈槽,可以贮水。周围下塑20只蹄形足,边塑一对敛口的管状小盂,备插笔之用。器表面施褐色薄釉,设计别致,制作考究,是一件品味极高的文房用具。周代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四周有水,形如璧环,故名辟雍,后代常将那些砚面中部高起、周边凹陷的砚称为辟雍砚。 青花龙凤鹤纹罐明·嘉靖(1522—1566年)高220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径103厘米1958年南城县洪门水库益庄王夫妇合葬墓出土直口,短颈,圆腹,底内凹。器面纹饰共三层,中间腹部主题纹绘四个连续的三勾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龙、鹤、凤、凰,并衬有各式云纹。底中心青花双行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款。构图饱满,釉色白润,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当属官窑典型产品。 绿釉镂雕球形带座香薰清·光绪(1875—1908年)通高84厘米香薰上为球体,面施绿釉,下有乌金釉底座。球顶部贴塑5只瑞兽,施淡黄釉,居中者口衔飘带;球体以菱花带纹分隔为上下两层,各镂雕四朵轮花,形如四个开光,开光之间也镂空轮花;底部镂空轮花一朵。造型小巧,胎体极薄,采用镂空与贴塑结合,制作颇难,不可多得。 伏鸟双尾青铜虎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长535厘米、高255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虎抬头平视,背直脊凸,腹部略垂,双尾曲卷,背伏小鸟,尖嘴圆睛。面容奇异神灵,口张露齿,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双目圆凸,呈伏蹲欲纵之态。此虎体量大,形象生动,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之情表现到极至。虎的外表透露出了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 鹿耳四足青铜甗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高1050厘米、甑口径612厘米、鬲高395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甗,蒸煮器,由上部甑和下部鬲合成。甑中有箅,盛放食物,鬲内容水,器下烧火,蒸炊食物。此甗的甑鬲连体,束腰分界,内箅不存。立耳上各站一鹿。甑腹上部饰四组展体的环柱角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甗体形制巨大,弃常见三足样式而采用四足,稳定性好,气势雄浑,奇美诡异,有“甗王”之誉。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表现了青铜范铸工艺。 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商代(约公元前1600—1046年)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色呈枣红。羽人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顶冠高耸,嘴如喙状,腰背羽翼,屈臂蹲坐。其造型包涵羽化登仙、勾通神灵的思想,是一件用于佩挂的具有礼器功用的重要玉饰。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凭借专用的掏雕工具将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粗细几乎同一,又灵活自如,没有丝毫缝隙的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活链不仅展示小料巧作大器的技巧,而且方便佩挂。 镀金荔枝纹银带板北宋(960—1127年)大:长135厘米、宽75厘米、厚2厘米 ;小:长6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1978年遂川县枚江公社政和四年(1114)墓出土带板采用宋代流行的锤碟高凸花工艺。荔枝果枝叶、牡丹花纹为中浅凸花,荔枝果用半立体高凸花工艺制成后,再焊接在板块上,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边框用夹层法镶包,增强了其厚重的艺术效果。出土时革带已腐蚀殆尽,现存的十三块大小、形状不同的铊尾、方板、带扣,存世的宋代镀金银带板中,此带板物主身份级别最高,时代确切,且保存较为完整。 永和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元(1271-1368年)高20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61厘米1980年永新县禾川镇古城址出土小口,直颈,丰肩,腹直斜收,矮圈足外撇。器物装饰奇特,先以剪纸圆圈分十层满贴于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黄褐彩,然后揭去贴纸。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 凌氏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后至元四年(1338)通高290、长200厘米、宽103厘米1974年景德镇市郊出土随葬冥器,分为上下二段塑制。重檐庑殿屋顶,圆柱,琉璃瓦。屋身中央板状箱式结构,面门活动可拆卸。四周门廊微塑各种舞蹈、奏乐、侍卫俑共18尊。正面青花书写对联一副:上联“禾黍丰而仓禀实”,下联“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批“南山宝象庄五谷之仓”。两侧壁釉里红书写,左侧“凌氏墓用”,右侧“五谷仓所”。背面仓板上青花书写159字墓志铭一篇,物主凌氏为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红、红釉、青白釉、青花四种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国之瑰宝。
一,江西省博物馆票价:
1,持有效证件换取门票,免费参观。
2,江西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向社会免费开放,按市场化运作的展览(指馆方引进的商业化展览)除外。革命馆一楼设有观众服务中心。
二,江西省博物馆开放时间:
1,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2,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大型团体参观请提前一周预约,凭介绍信到馆社教部登记参观时间、人数等。
3,馆方为保障文物安全和参观环境雅静,每天限定参观人数5000人(上午3000人,下午2000人)。历史馆、革命馆同时段限观众800人,自然馆同时段限观众400人。
扩展资料
江西省博物馆基本陈列:
1,生态鄱湖
利用图文并茂以及各种实物的形式,展示绿色江西中的生态鄱阳湖,说明江西特殊的地理面貌决定了江西具有典型的大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2,古代陶瓷
陈列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晚清数千年间的300多件陶瓷精品,其集陶瓷展示、艺术鉴赏和科学研究为一体。
3,海洋生物
陈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标本,如珊瑚、贝、乌贼、虾、蟹、海马、鲨鱼、中华鲟、鳄鱼、龟、海豚等。形态奇特,色彩斑斓。
-江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至美。 ——冯唐
当你到了一座城市,如何才能更深度地去了解她呢?
如果她是一座散发着 历史 厚重感的城市,那么
从博物馆开始探寻,永远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博物馆赋予意义。它承载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又连接着现代的发展。在我们中国,博物馆,几乎是每一座城市必有之物。
他们各具特色,珍藏着代表或见证这座城市的最珍贵记忆藏品。星罗棋布地分散在祖国版本的每一个角落,静静地诉说着华夏大地神秘的古老秘密。
总有一个博物馆,会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江西的这个县级博物馆就是这样!
它建在千年古墓之上,但又和那些古墓遗址博物馆有着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它就是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博物馆。
江西吉安 ,古称 “庐陵”“吉州” ,是庐陵文化发祥之地,赣文化发源地之一。 历史 悠久的吉安,自古便是人文渊源之地,更有 “状元之乡”“才子之乡” 的美称。
而她所下辖县 吉水县 ,更是将这种人文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科三鼎甲,一门三进士,百步两尚书,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百十知州,十里九布政”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民族英雄 文天祥 、大明才子 解缙 等等都是出自于江西吉水。
所以这些天赋异禀的人文盛况,更是赋予了吉水博物馆以特殊的涵义。同时,还有一座千年古墓,也让它变得更为人瞩目与好奇。
事情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贯穿南北的京九铁路开建,在修至江西吉水时,因地势复杂遇到了许多难题。
如果要建在河谷上,要有足够的土量才能修筑,当工人们准备在附近的山里挖土时,却发现根本挖不动,即使是使用挖掘机也束手无策。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炸药炸开,使用炸药之后,却发现了一座墓穴。于是,当地文物部门立即上报了上级部门,在得到上级部门批示后,考古专家闻讯赶来进行保护性挖掘。
不挖不知道,一挖才发现这是 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大墓 。
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墓葬全由大型花纹青砖砌成,这座大墓不仅规模大,而且结构复杂,大墓由墓门、甬道、前室、耳室、后室和正方形回廊组成,每一个墓室都用砖砌成穹窿状,如此奇特的造型与工艺,堪比帝王陵墓。
所以在当时,这座大墓也被称为 “江南第一大墓” 。
吉水这个地方自古就不是政治中心,专家断定出现王陵墓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此大的规模在当时实属罕见。这到底又是谁的墓葬呢?
与此同时,墓中出土了120余件随葬品,其中有铜、铁、陶、瓷等器物,其中有 人物神兽青铜灯,造型优美的青铜雌雄朱雀、青铜白虎 等极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根据这些,相关专家研究断定,该墓葬年份在 东汉末年三国东吴时期 。
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那么墓主人是不是在《三国演义》中有出现?难不成是东吴重臣鲁肃、周瑜墓?
正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这个时候众人将目光放到了一位 吉水籍东吴重臣 的身上。
后来,经考证推测,该墓墓主人为三国时期东吴的 谭绍 。
原来, 谭绍 ,吉水本地人,早年外出在吴国做官,更是 东吴孙权之妻潘皇后的姐夫,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的亲姨丈 ,且是孙亮跟前的“大红人”,可以说是东吴重臣,也是皇亲国戚,拥有如此高规模的大墓也是情理之中。
谭绍,后因宫廷权威之争失势,便携家人返回了家乡,有记载,其死后葬于吉水城郊的张家屋下东侧,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八九米,形状像三碗大斋饭,故称 “三碗斋” 。
而根据墓发掘地地形的考量,此地与记载中的“三碗斋”不谋而合,正是谭绍所葬之地。
原来,当时由于修建京九铁路的需要,1991年8月,江西省文物局做出易地保护,搬迁古墓的决定,大墓在原址上整体向西移动了近200米
目前在博物馆内的这座大墓,是后来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对原大墓每块砖的位置进行编号,按照1:1的比例重修的,与原貌相差无几。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大墓,又在大墓上建起了一座博物馆。
所以,才有了 “开门见墓” 的场景,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更是与这座大墓“抬头不见低头见”,整整相处了近20载(博物馆2001年建成)。
就这样,吉水县博物馆也就成为 国内罕见的与大型古墓保护相结合的遗址博物馆 。
这座东吴大墓,后来也被命名为 “吉水东吴墓” 。2000年,吉水东吴墓被列为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吉水县博物馆被列为 “国家重点博物馆” ;2013年,吉水东吴墓被国务院列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以此可见,该大墓的地位之重。
吉水东吴墓的发现,为研究江南地区汉晋时期古建筑史及殡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 历史 、艺术、科学价值。
虽然整体很粗糙,没有什么展陈设计可言,但当你走进馆内,一座三国时期的古墓展现在你眼前时,这才是吉水博物馆的精髓之处。
古墓本来就阴森潮湿,再加上灰暗的灯光,触碰穿越了两千多年 历史 的砖瓦,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敬畏之心,那种震撼是用再多的造型场景和声光电技术都无法达到的。
也正应了那句 “有的博物馆善于营造氛围,让人去了一次便印象深刻。”
吉水县博物馆,你有去过吗?这座东吴大墓,你是否身临其境感受过它独有的 历史 魅力呢?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除此之外,馆内很多史料记载与藏品,也能够带你进一步了解吉水名人与吉水的人文盛况。
在附近还能去看看中国进士博物馆、文天祥墓、解缙墓等等。
#江西# #江西吉安# #三国人物# #风水# #博物馆#
吴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规模较大,总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出土的陶瓷器、铜器、石器等多达上千件,现以被命名为“吴城文化”,有非常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
吴城遗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吴城遗址出土文物既有自身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殷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教授将其命名为“吴城文化”,奠定了吴城文化研究的基础。
吴城遗址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
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吴城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意义
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73年江西发现的吴城遗址是商代遗址。
吴城遗址位于江西樟树市的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同年开始发掘。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
吴城遗址的发现:
1973年秋,樟树市博物馆配合兴修吴城水库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吴城遗址。自发现以来,吴城遗址先后经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考古科学发掘。
通告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中心是一座613万平方米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
江西省博物馆几点关门
本文2023-10-26 21:00: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