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不能开荤戒里的荤,真的只是葱姜蒜这种食材吗?
和尚能不能吃肉?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个看起来简单但很多人都会答错的问题。
佛教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所以要追寻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它的源头:古印度佛经。事实上,人们并未发现任何一本古经书有明确禁止信徒食用肉类的记载。
时至今日,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佛教徒依然能够享用肉质美食——看起来,只有中国的和尚被严令禁止与肉绝缘。但也不尽然,因为在中国蒙、藏、傣等地区的信众就从未受到过这方面的限制。
即便在原始佛教之中,佛陀也只对象、马、龙、人四类实行禁令,而其余肉类除了特定条件外皆可食用。这特定条件就是''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没看到它是怎么被杀的,也没听别人叙述过它的死亡过程,它也不是因为我而被杀的。那么,这肉便可吃得。至于大乘、小乘的更多分类要求,小解暂不赘述。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向''荤''字投去异样的目光:它在佛教长远的历史戒律之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们先来看看它在各大古籍中的解释。
《说文》:''荤,臭菜也。''
《仓颉篇》:''荤,辛菜也。''
《礼记·玉藻》:''姜及辛菜也。''
《荀子·富国》:''然后荤菜百蔬以泽量。''
看起来,''荤''与肉没啥瓜葛,而总是与菜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字形上来,草字头的结构就表明它是一个与植物相关的字。''荤''的本意便是指:葱、姜、蒜等辛臭的蔬菜。
如今,这些''荤''菜早已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料,但在古代,它们却是''臭名昭著''的重口味食物。尤其对于讲究清欲寡淡的佛教而言,他们更将这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菜拒之门外。
这就是''佛子不得食五辛''说法的由来。五辛,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薤类似于葱,芫荽即是香菜。不过,''荤''在佛教里不读hūn,而是读xūn,大概是厌恶其熏人的气味儿吧。
既然如此,佛经没有表明禁肉,戒律中的''荤''也不是指肉,那么中国的和尚不吃肉,究竟缘何而起?这事儿要追究起来,必须得提到一个皇帝,那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老祖宗是萧何,他从南齐手中接过皇位,成为梁朝政权的建立者。在位48年,虽然有所政绩,但他最为著名的还是信佛,信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就说一件事。萧衍不仅信佛,全国范围内广立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个;而且他自己想当和尚想得发疯,曾经前后四次放弃皇帝身份,跑到同泰寺敲木鱼去了。
萧衍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该供奉的都供奉了,而剩下最为珍贵的就是九五之尊的自己,所以他把自己捐给了同泰寺。大臣一看这不行啊,群龙无首大梁要完啊,所以就掏空国库拿钱去赎,萧衍这才回宫。
重点是前后共有四次,谁知道这同泰寺究竟收了多少赎款。假如赎回的这人不是萧衍,那恐怕免不了要被怀疑是不是吃了同泰寺的回扣了。
白术可以作为食材的。
卫计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2002)中有“白术”。
白术,中药材名,(拉丁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原植物野生于山区、丘陵地带,现多栽培,喜凉爽气候,耐寒,怕湿热、怕旱,以地势高燥稍有倾斜的坡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该种亦有众多的商品化名称,如根据生药的根状茎形状,或鹤形术、金线术、或白术腿,按产地取名,如徽术,按根状茎出土季节取名,如冬术。以于术(浙江于潜)品质为佳。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临床用名有白术、炒白术、土白术。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本草蒙筌》:味苦、甘、辛,气温。味厚气,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入心脾胃三焦四经,须仗防风地榆引使。除湿益燥,缓脾生津。驱胃脘食积痰涎,消脐腹水肿胀满。止呕逆霍乱,补劳倦内伤。手足懒举贪眠,多服益善;饮食怕进发热,倍用正宜。间发痎音皆疟殊功,两日一发者。卒暴注泻立效。水泻不禁者。或四制研散敛汗,出东垣方。或单味粥丸调脾。出丹溪方。奔豚积忌煎,因浑常闭气;痈疽毒禁用,为多生脓。治皮毛间风,利腰脐间血。故止而皮毛,中而心胸,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又无汗则发,有汗则止,与黄芪同功。同枳实为消痞方,助黄芩乃安胎剂。哮喘误服,壅窒难当。又种色苍,乃名苍术。亦防风地榆使引,入足经阳明太阴。消痰结窠囊,去胸中窄狭。治身面大风,风眩头痛甚捷;辟山岚瘴气,瘟疫时气尤灵。暖胃安胎,宽中进食。驱痃癖气块,止心腹胀疼。因气辛烈窜冲,发汗除上焦湿,其功最优。若补中焦除湿,而力甚不及于白也。仍与黄柏同煎,即二妙散。健行下焦湿热。
《药性解》: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经。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佐黄芩以安胎,君枳实而消痞,止泄泻,定呕吐,有汗则止,无汗则发。防风、地榆为使。
按: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胎动痞满吐泻,皆脾弱也,用以助脾,诸疾自去。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无汗因土不能生金,金受火克,皮毛焦热,既得其补脾,又藉其甘温,而汗可发矣。伤寒门有动气者,不宜用之。
《药鉴》:气温,味甘苦而甘温,味厚气薄,气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太阳少阴兼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瘀血,除胃中邪热。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与二陈同用,则化痰除湿,消食健胃。与白芍、当归、枳实、生地之类同用,则补脾而清脾家湿热。与干姜同用,去脾家寒湿。与黄连同用,去脾家热湿。大哉白术之功乎!其去诸经之湿药乎!痘家毒盛尿多,切宜禁忌。若见水泡之症,须用麻黄根汁浸透炒之,取其达表以利水道也。
《景岳全书》:味甘辛, 气温,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气中有血。其性温燥,故能益气和中,补阳生血,暖胃消谷,益津液,长肌肉,助精神,实脾胃,止呕逆,补劳倦,进饮食,利小水,除湿运痰,消浮去胀,治心腹冷痛、胃虚下痢、痃癖症瘕。制以人乳,欲润其燥;炒以壁土,欲助其固;佐以黄芩,清热安胎。以其性涩壮气,故能止汗实表。而痈疽得之,必反多脓;奔豚遇之,恐反增气;及上焦燥热而气多壅滞者,皆宜酌用之。然冬术甘而柔润,夏术苦而燥烈,此其功用大有不同,不可不为深辨也。
火锅,古称“古董羹”
“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重庆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火锅业的产业链条已具雏形。四川、重庆、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农牧业面向全国火锅餐饮市场,组建了辣椒、花椒、羊肉、香油、芝麻酱、粉丝、固体酒精等火锅常用原料、调料、燃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扩展资料:
火锅起源——
火锅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但最初人类的饮食文化便有以火烧锅,以水导热,煮熟食物的烹调方法。
1、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有一种容器鼎,在进行祭祀或庆典时,就要“鸣钟列鼎”,将牛、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然后在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后再分食,是火锅的雏形。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把鸡肉、猪肉等放在沸水中稍煮一下,称之为“濯”,马王堆汉墓遣策上就有“濯鸡”及“濯豚”等文字记载,这和今天火锅吃法简直如出一辙。
3、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曹丕将铜锅分为五格,名为五熟釜,可用不同的汤料涮煮不同的食物,与现在的鸳鸯火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4、南北朝时期
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易于熟食的铜爨,是当时居住在重庆、湖南一带的獠人所使用的一种铜火锅。
5、唐朝
到了唐朝,已经有铜制的暖锅。1984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出土了一幅契丹人在穹庐中围着火锅席地而坐的壁画,据专家考证,这幅画正画的是辽代初期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
6、南宋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火锅。它的吃法是先将兔肉切薄片,用料酒、酱油和花椒稍腌,然后将汤烧沸将肉片汆熟,蘸佐料而食。
7、元代
元代时,火锅大为兴盛,其中的“生爨羊”即是现今涮羊肉的前身。明代官食食书《宋氏养生部》中,也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锅菜式。
8、清朝乾隆年间
清朝乾隆年间,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连皇帝也喜爱火锅,而且成了宫廷菜肴。乾隆曾经在乾清宫办了530桌火锅席以宴请宗室;嘉庆皇帝登基时曾经举办千叟宴,动用银质、锡质和铜质的火锅1,550个。
-火锅的历史
和尚不能开荤戒里的荤,真的只是葱姜蒜这种食材吗?
本文2023-10-26 21:27: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