狻猊、夔牛、獬豸这些连名字都难辨的神兽,都从哪儿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狻猊、夔牛、獬豸这些连名字都难辨的神兽,都从哪儿来?,第1张

这三种神兽出处并不一致,狻猊(suan ni)出自《穆天子传》,夔(kui)牛出自《山海经》,獬豸(xie zhi)的出处我不是很确定,应该是《异物志》,所以题目应该是“分别从哪儿来”。

01不一定是神兽的狻猊

《穆天子传》作者年代均不详,有人说是战国人所著,里面记载“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即为已知最早出现“狻猊”的作品。关于狻猊是什么,一直都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狻猊就是我们熟知的狮子,二是说狻猊是龙的儿子。关于狻猊的样貌,古籍上描述不多,只是笼统地说长得有点像虎豹。虽然大家都搞不清狻猊具体长什么样,但是东晋文学家郭璞最先提出狻猊就是狮子,隋末的颜师古也同意这一说法,并且艺术创作中的狻猊也多带有狮子的特征。

因此,狻猊很可能就是指的狮子,狮子又不是神兽,那狻猊自然也不是了。但是按照狻猊是龙之五子或八子的说法,那么它就是正儿八经的神兽。这个争议不结束,狻猊就一直是“薛定谔的神兽”。

02只有一只脚的夔牛

夔牛出处很明确,《山海经·大荒东经》,但是夔牛不是其官方叫法,它的真名叫做“夔”,只是在《山海经》中提到“状如牛”,所以后人称其为“夔牛”。夔牛长着牛一样壮实的躯体,皮肤为青色(或黑色,原文为“苍”,可为青可为黑),但是头上无角,并且只长着一根蹄子。夔牛是风暴的使者,所到之处,必有风雨相伴,全身笼罩着堪比日月的光芒,吼叫声宛如雷鸣般骇人。

03超级帅气的獬豸

百科上没有提及獬豸的出处,我查了一些提到獬豸的古籍,年代最久远的是东汉王孚的《异物志》,姑且就认为是这个吧。(秦之前肯定出现了獬豸这个说法,但是没找到相关的记述)獬豸的模样就是个黑色的麒麟,或者长着麒麟头的羊,头上还有一根长角,正气凌然,威风凛凛。獬豸是法律的象征,在远古时代,其曾作为象征正义的图腾或神灵被崇拜,这种信仰一直延续的清朝,历朝历代法律相关的场所以及官服都带有獬豸的图样。

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诸犍、混沌、庆忌、玄武、青龙、白虎、朱雀、辟邪、貔貅、黄鸟、烛龙、鹏、六耳猕猴、天禄、龟、龙、穷奇、腾蛇、勾陈、螭吻、蒲牢、狴犴、赑屃、狻猊、螭首、嘲凤、睚眦、九尾狐、吼、三足乌、化蛇、英招、当康、飞廉、应龙、螭龙、蛟龙、虬龙、烛龙、赤炎兽、椒图、蚣蝮、囚牛、年、鬼车、凿齿、横公鱼、诸健、呲铁、角端、天狗、水麒麟、蟠龙、腓腓、应声虫、庆忌、远飞鸡、狻猊、禺疆、猰貐、祸斗、虚耗、五通神、玄蜂、青牛、火鼠、商羊、山臊、讹兽、鴖、钦园、并封、夫诸、山蜘蛛、南海蜘蛛、幽安鸟、狸力、马交、孰胡、媪、羊患、奚鼠、傲因、三角兽、山犭军、角端、土蝼、谛听、白矖、旱魃、夔牛、傒囊、魍魉、赢鱼、鲮鱼、狰、肥遗、蛊雕、鲲鹏、赤鱬、灭蒙鸟、天狐、朱厌、当扈、天马、兕、蜚、乘黄、巴蛇、赤眼猪妖、狍鸮、山膏、何罗鱼、长右。

  白泽

  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通过去,晓未来(玩笑)。不过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封神榜?)。绝对神兽中的No1。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只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人头飞马?),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玄蜂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

  《楚辞(招魂)》有载。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呲铁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精炼?提纯?),可作兵器。

  《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臊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火鼠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

  《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一足鸟,招大雨。(估计只是能预见天气)

  《说苑(辨物)》有载。

  讹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利用价值很高,呵呵)

  《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此为一字)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

  《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钦原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玄蜂升级版?)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钩蛇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

  《水经注(若水)》有载。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鸽子的异种?)

  《洞冥记》有载。

  腓腓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高级宠物?)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绝对恶灵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说,另行说明,不归此处)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语?)

  《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庆忌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并封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

  Ps:述荡则是左右有头。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夫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山蜘蛛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

  《南部新书》有载。

  鸣蛇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可惜无人饲养)

  《岭南异物志》有载。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藐视?挑衅?)。因叫声得名。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马交)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

  《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孰湖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

  《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媪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

  《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患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

  《搜神记》有载。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九婴

  水火之怪,为羿所杀。(应可喷火吐水,为九头蛇之类)

  《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可和西方的九头蛇比比?很类似吧。

  或和小日本的八歧大蛇比比?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

  《楚辞(离骚)》有载。

  飞诞鸟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猎)

  《广博物志》有载。

  九尾蛇

  巨蛇,体有鳞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铁碰撞之声。尾端有小孔,会喷射,如枪弹,中者非死即残。(神话气息不浓,但可算是比较标准的怪兽,而且还是满强的)

  《续子不语》有载。

  奚鼠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鼠王的说)

  《神异经》有载。

  傲因(字打不出来啊,痛苦中)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有相当智能,懂伪装。可能感觉敏锐,尤其是舌头(痛死的?)。可推见其反应甚快,为搏斗型。)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虎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强酸?)。(不过还是比犼弱太多了啊)

  《偃曝馀谈》有载。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傒囊

  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应该不是动物,而是一种鬼怪吧。吸人魂气?)

  《搜神记》有载。

  风狸

  别名风生兽。似貂,青色。火烧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锤击其头数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风立即复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杀之。其溺可入药,其脑和菊花服满十斤可寿五百。(此兽灭绝多半就是因为那个‘寿五百’上了,人类真是恐怖啊)

  《抱朴子(仙药)》有载。

  (角圭)(角虎)

  又名任法兽。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见有人相斗就触理亏的一方。皋陶(人名)曾用其断案。(疑可识人心,故能断对错。生物测谎仪?)

  《诉异记》、《神异经》有载。

  委蛇

  又名延维。人首蛇身,有两头,紫衣朱冠,和车辕长度相当。厌恶雷声,闻之则捧首而立。见则能霸天下。

  《山海经(海内经)》有载,《庄子(达生)》则说齐桓公曾见之。

  Ps:闻一多《伏羲考》中则说此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交尾神象。(搞笑吧?)

  契俞(不好意思,用了别字)

  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之人则隐藏,遇无道之人则食之。(惩恶扬善?不过依此之言,无法理解其捕食方式?如此大的体形,速度要多快才能)

  《尔雅(释兽)》有载。

  魍魉

  木石之怪,亦有说为山川之精。状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用以迷惑人。

  《国语(鲁语下)》、《说文》有载。

  (鼠勺)犬

  类狗,能飞,食虎豹。

  《周书(王会)》有载。

  率然

  五彩蛇,亦有说为两头。人物触之,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登它主要是因为《孙子兵法》中‘三军势如率然’即为此蛇)

  《神异经(西荒经)》、《博物志(异闻)》有载。

  人。

  谏珂

  平公有一天出朝,有只鸟围着他飞不离去,他就对师旷(人名)说:“我听说如果是霸王之人,凤亦为之下;今天有鸟整天围着我传,那是凤吗?”师旷说:“东边有一种鸟,名叫谏珂,文身朱足,喜狐,今天主上必然穿狐裘大衣上朝。”平公说:“是。”师旷说:“今天鸟围着你飞是因为狐裘,而不是你的德义。你为什么要自己yy呢!”平公听后很不开心。

  穷奇作为怪兽的形象有两种:《山海经西次四经》上言“状如牛,音如狗”;《山海经海内北经》上言“状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种形象,它都是一种食人怪兽,而且有着固定的原则,大致引《神异经西北荒经》上的说法,它“知人语言,逢忠信之人,啮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奸邪则擒兽而伺之”。也就是说,好人遇到它会变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脑袋,而坏人遇到它反而会得到它送来的野兽之类做食物。这样“是非分明”且付诸行动的怪兽的确少见。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穷奇的来历,“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舜将其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少昊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们的故事可见于《拾遗记》,非常美丽动人。在那里有一棵穷桑树,其果实万年一结,吃了的话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称为“穷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这些关键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于西方不容置疑,而穷奇也是被舜驱逐到了西北方向,被一同驱逐的还有黄帝的不才子“浑沌”;颛顼的不才子“桃(应为木+寿,音tao)杌;以及“饕餮”三族,作为怪兽的“浑沌”,“桃杌”,“饕餮”也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西方,其中饕餮位于西南一些,但想来离被称为“西王母”(地名)的西荒之地不远。也就是说,和其他几位帝王略有不同,被虞舜放逐的都到了西方而不是四方都有,所谓“御魑魅”的说法很可能是指压制当地少数民族,从这样的想法衍生开思考,怪兽们的行为特性也就不足为奇。“浑沌”,“桃杌”,“饕餮”也具有相似的特点,这里不加赘述了。

  一种说法认为“穷奇”是一种怪兽,而少昊子只是因为其特性而被比作“穷奇”。从家族命名和传说的情节而言都可以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穷奇就是少昊帝之子,不仅仅是因为有智能而被视为神兽,它本来就是“神-兽”,是一个是非颠倒,善捕禽兽的家伙。至于大傩(旧时的迎神赛会)中的逐疫十二神中负责“食蛊”的穷奇神,因为反而不够“神话”,也就暂时弃之不理了吧。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附:狍(号鸟):《山海经•;北次三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号鸟),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忄林),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貔貅

  大熊猫专浓家张和民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熊猫人工饲养可能开始于4000多年前。张和民说,在古籍中,大熊猫被称为称为貔貅(pixiu)。《史记•;五帝本纪》中,叙述了中国“五帝”之首的黄帝,他的国号为“有熊氏”,不仅尊重熊这种野生动物,而且能将熊(黑熊)、罴(棕熊)、貔貅(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明确区分开来。

  这本史书还追述了一个故事:4000多年前,黄帝指挥驯养过虎豹、熊、罴、貔貅等猛兽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的首领蚩尤。由于板泉之战比较著名,所以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将它加以记载。张和民说,这表明中国人工驯养大熊猫,可能开始于距今4000多年前。

  除了《史记》外,中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的《尚书》,在《牧誓》篇中也曾叙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队“如虎如貔”,在牧野大败商纣五的军队,一直到后代,还用貔貅比喻勇猛的军士,战无不胜。

  另(JohnnyHe提供):

  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鬼母: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述异记》

  神鸟帝江:天山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山海经》

  恒山神鸟:恒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四海,悲鸣而送之。《艺文类聚》

  海中大蟹: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维舟登岸,息于水旁,半炊而林没,钯断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山海经补注》

  龙鱼: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日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山海经》犼(超强)

  形类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与龙相斗时,口中喷火,龙即不敌。有人尝见一犼独斗三蛟二龙,斗三日夜,杀一龙二蛟方毙。

  《太平御览》、《博物志(物产)》有载。

  乖龙

  这个家伙厌烦了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

  《亭夜话》有载。

  这是标准的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范例。

  更新异兽:

  牛鱼

  形如小牛,毛色青黄,喜欢睡卧,受惊动声如大牛,可传一里。把它的皮悬起,潮涨则毛起,潮退则毛伏。

  《博物志》、《太平御览》有载。

  龙生九子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於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贔屭,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屭: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124;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酸与

  鸟类。形状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现之则该地有恐慌。

  《山海经(北次三经)》有载。

  帝江

  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识歌舞。(就是一带了点零碎的肉团。有说是古神,窃觉不似。)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此物算有些名气,在不少游戏中露过面。

  《庚己编》有载。

  龙的分类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璃龙。

  《广雅》有载。

  蜮

  (这东西解释很多,我选其一列之)

  甲类,生于山溪中。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所中之出发疮,不及时医治则死。

  《博物志(异虫)》有载。

  更新异草:

  如何

  大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色朱,果实正**。高五十丈,叶长一丈,宽二尺多。果实有核,形状象枣子,长五尺,宽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则味酸,用芦刀切则味苦。食之则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前段感觉有点象王母娘娘的蟠桃)

  《神异经(南荒经)》有载。

  更新异兽:

  毕方

  木精(?)。如鸟,青色,赤脚,一足(有说两足一翼),不食五谷。见则邑有讹火(有说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为黄帝卫车之神鸟(有说为致火之妖物,俗称火鸦)。

  《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俱有载。

  更新佚事:

  彭侯

  吴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树,没砍几斧,突然有血出。树断,有一人面狗身(有说无尾)的东西跳出。太守说此为彭侯,杀了烹食,味道象狗。(和同是木精的青牛比运气差多了。)

  《搜神记》有载。

  更新异兽:

  多即

  形状象西方的狼狗。红嘴红眼白尾,一出现该地就有火灾。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小常识:

  白鹿

  瑞兽,常与仙人为伍。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

  《太平御览》有载。

  龙刍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古语云:‘一株龙刍,化为龙驹。’穆天子尝以此养八骏。有说为龙的口水所化。

  《诉异记》有载。

  重明鸟: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能捕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拾遗记》

  独角羊:觟至①都,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都(有嫌疑的人),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论衡》

  ①因为那个字打不出,所以有同音字代替

  (虫为)

  川水之精。一头两身,类蛇,长八尺,呼其名,可取鱼鳖。

  《管子(水地)》有载。

  药兽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传的不明语言告之。兽就到野外衔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说黄帝叫风后整理其资料,传后世。(神农呢?)

  《芸窗私志》有载。

  更新古神:

  计蒙

  人身而龙首,经常出现在有水之处,伴随其必有狂风暴雨。(与后世传说中的龙王很像,应为其原型)

  《山海经(中次八经)》有载。

  神农

  有说即炎帝。人身牛首。其贡献之一就是开发农耕。尝有丹雀衔九穗禾,其拾落地者植,食者老而不死。另其为医药之祖。《搜神记》言其用赤色神鞭鞭百草,了解百草习性,从而利用它们。

  《淮南子》则说他天生玲珑玉体,可看见自己的五脏六腑,见毒解毒。传说是用茶,但一次尝断肠草,还没来得及喝茶解毒已毒发致死。

  一般以后者流传较广。

  更新异兽:

  海蜘蛛

  生于海岛中。如车轮般大,身具五色,吐丝亦粗,虎豹触之亦不得脱,其毙而食之。(应该就是巨型蜘蛛,但其能毙虎豹亦为奇事,且生于海岛?)

  《香祖笔记》有载。

  麒麟

  麒为公,麟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虫,不折生草。虽然很强却不为害,谓之仁兽。祥瑞之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说文》、《礼记(礼运)》有载。

  白鵺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X战记中,桃生小鸟的母亲‘沙鵺‘成被误译为(沙夜鸟),就是塔罗牌中的‘Fool‘

  虎鹰

  飞鸟。身大如牛,翼广二丈余,能捉捕虎豹。

  《墨客挥犀》有载。

  更新异物:

  照海镜

  圆形,围长二尺余,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间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见怪鱼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

  《续子不语》有载。

  更新佚事:

  龟宝

  希世之灵物。尝有海客得一如婴儿拳大小之琉璃瓶,内有一寸长之小龟,在不停转动,但瓶口极小,不知如何进去的(这个可以作到,并不稀奇)。但立刻为众龟所围,不得脱,只得弃之,龟群方散。有识者称其名龟宝,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于家,则必得宝藏。(估计如同聚宝盆之类,或可令龟衔宝来聚之类)

  《虚谷闲抄》有载。

  东海夔(KUI)牛

  东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离海岸约七千里。山上有一种兽,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鼓槌,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震慑敌兵,威服天下。

  更新异兽: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发大水。

  异兽:

  白泽

  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通过去,晓未来(玩笑)。不过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封神榜?)。绝对神兽中的No1。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只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人头飞马?),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玄蜂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

  《楚辞(招魂)》有载。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呲铁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精炼?提纯?),可作兵器。

  《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臊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火鼠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

  《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一足鸟,招大雨。(估计只是能预见天气)

  《说苑(辨物)》有载。

  讹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利用价值很高,呵呵)

  《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此为一字)

  嘴为赤色,身为翠色。可御火。

  《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钦原

  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蛰兽兽死,蛰树树枯。(玄蜂升级版?)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钩蛇

  蛇,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捕食时于水中用尾巴钩岸上动物食之。

  《水经注(若水)》有载。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鸽子的异种?)

  《洞冥记》有载。

  腓腓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高级宠物?)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哮天犬

  《封神传》第四十七回:赵公明被三人裹住了。雷震子是上三路,黄天化是中三路,杨戬暗将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怎见得好犬: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董永沉香合集•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云:“妖精回身往外跑,二郎一见着了忙,回手撒开哮天犬,咬在妖精左膀上;咬的妖精把原形现,原来便是斧一张”。此所写之二郎 ,乃“斧劈桃山”之“杨二郎 ”,哮天犬乃助其收伏“斧子大王”之神犬。旧时灌县二王庙二郎神塑像之旁,亦有蹲犬之铜铸像,云即哮天犬。参见“二郎”、“杨戬”、“二郎沟”。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绝对恶灵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说,另行说明,不归此处)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中国古代传说的幻兽和魔神(4)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语?)

  《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庆忌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乘**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并封

  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

  Ps:述荡则是左右有头。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夫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

  《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山蜘蛛

  巨蛛,大如车轮,其丝可止血。

  《南部新书》有载。

  鸣蛇

  大体如蛇,但有四翼,发磐磐之音。见则大旱。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须足,仍有八十斤,极其鲜美。(可惜无人饲养)

  《岭南异物志》有载。

  幽(安鸟)

  类似有条纹的小猴子,经常发笑。看见人则躺倒(藐视?挑衅?)。因叫声得名。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狸力

  猪状兽,脚后有突起,声音就像狗叫。应该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经(南次二经)》有载。

  (马交)

  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

  《山海经(海外北经)(西次四经)》、《管子(小问)》、《周书(王会)》有载。

  孰湖

  马身鸟翼,人面蛇尾(与英招类似)。喜欢载人(应该很适合作坐骑)。

  《山海经(西次四经)》有载。

  媪

  似羊非羊,似猪非猪。在地下食死人脑,能人言。用柏枝插其头方可杀之。

  《搜神记》、《晋太康地志》有载。

  患

  身长数丈,类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脚于土中,虽在动却不移开。唯灌酒能消。因为其为忧伤之气所聚,酒能忘忧,所以可消。

  《搜神记》有载。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有载。

  九婴

  水火之怪,为羿所杀。(应可喷火吐水,为九头蛇之类)

  《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可和西方的九头蛇比比?很类似吧。

  或和小日本的八歧大蛇比比?

  飞廉

  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说其为风伯。但我觉得应该是操纵风力大气的神兽更合理。

  《楚辞(离骚)》有载。

  飞诞鸟

  鸟,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胶,用其洒在树上粘取飞禽食用,亦有时用其喷射,百发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猎)

  《广博物志》有载。

  九尾蛇

  巨蛇,体有鳞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铁碰撞之声。尾端有小孔,会喷射,如枪弹,中者非死即残。(神话气息不浓,但可算是比较标准的怪兽,而且还是蛮强的)

  《续子不语》有载。

  奚鼠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为御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声可以传千里,它的毛发可以召集鼠类。(鼠王的说)

  《神异经》有载。

  傲因(字打不出来啊,痛苦中)

  类人,穿着破烂衣服,手为利爪。袭击单身旅人,喜食人脑。舌头暴长,有时伸出盘在地上休息,用烧烫的大石掷之,可杀。(有相当智能,懂伪装。可能感觉敏锐,尤其是舌头(痛死的?)。可推见其反应甚快,为搏斗型。)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罔象

  精怪名。即“无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尸穸》:“《周礼》方相氏欧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路口致石虎,为此也。”参见“方相氏”。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虎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强酸?)。(不过还是比犼弱太多了啊)

  《偃曝馀谈》有载。

  狡

  《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神异经(北方荒经)》有载。

  傒囊

  象小孩子,见到人就伸手牵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应该不是动物,而是一种鬼怪吧。吸人魂气?)

  《搜神记》有载。

  风狸

  别名风生兽。似貂,青色。火烧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锤击其头数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风立即复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杀之。其溺可入药,其脑和菊花服满十斤可寿五百。(此兽灭绝多半就是因为那个‘寿五百’上了,人类真是恐怖啊)

  《抱朴子(仙药)》有载。

  中国古代传说的幻兽和魔神(5)

  角圭(角虎)

  又名任法兽。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见有人相斗就触理亏的一方。皋陶(人名)曾用其断案。(疑可识人心,故能断对错。生物测谎仪?)

  《诉异记》、《神异经》有载。

  委蛇

  又名延维。人首呱恚�辛酵罚�弦轮旃冢�统翟�ざ认嗟薄Q岫窭咨��胖�蚺跏锥�ⅰ<�蚰馨蕴煜隆br>《山海经(海内经)》有载,《庄子(达生)》则说齐桓公曾见之。

  Ps:闻一多《伏羲考》中则说此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交尾神象。(搞笑吧?)

  鸩

  《山海经•中次十二经》:“瑶碧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郭璞注:“蜚,负盘也;音翡。”又注:“此更一种鸟,非食蛇之鸩也。”又郭亚注《尔雅•释虫》云:负盘,臭虫。

  契俞(不好意思,用了别字)

  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为食。遇有道之人则隐藏,遇无道之人则食之。(惩恶扬善?不过依此之言,无法理解其捕食方式?如此大的体形,速度要多快才能)

  《尔雅(释兽)》有载。

  魍魉

  木石之怪,亦有说为山川之精。状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用以迷惑人。

  《国语(鲁语下)》、《说文》有载。

  鲛人

  谓人鱼之灵异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说《博物志》、《述异记》并载之而文小异。《述异记》卷上且云:“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邪字�缢�摺薄S帧短�接�馈肪戆三引《博物志》(今本无)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鼠勺)犬

  类狗,能飞,食虎豹。

  《周书(王会)》有载。

  率然

  五彩蛇,亦有说为两头。人物触之,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登它主要是因为《孙子兵法》中‘三军势如率然’即为此蛇)

  《神异经(西荒经)》、《博物志(异闻)》有载。

  剑光射人

  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朵珠九华玉以为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今天介绍的角色就是有着“显赫身世”的一个邪恶神兽-穷奇。

  穷奇作为怪兽的形象有两种:《山海经西次四经》上言“状如牛,音如狗”;《山海经海内北经》上言“状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种形象,它都是一种食人怪兽,而且有着固定的原则,大致引《神异经西北荒经》上的说法,它“知人语言,逢忠信之人,啮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邪则擒兽而伺之”。也就是说,好人遇到它会变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脑袋,而坏人遇到它反而会得到它送来的野兽之类做食物。这样“是非分明”且付诸行动的怪兽的确少见。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期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附:狍(号鸟):《山海经•北次三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号鸟),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忄林),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貔貅

  大熊猫专浓家张和民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熊猫人工饲养可能开始于4000多年前。

  张和民说,在古籍中, 大熊猫被称为称为貔貅(pixiu)。《史记•五帝本纪》中,叙述了中国“五帝”之首的黄帝,他的国号为“有熊氏”,不仅尊重熊这种野生动物,而且

  中国古代传说的幻兽和魔神(6)

  影木

  一种植物。白天看它,一叶百影;花会发光,夜晚就如星星一般。万年才结果,果如瓜大,青皮黑子,食之则身轻。

  《拾遗记》有载。

  偓佺

  古仙人名。常在槐山上采药。喜欢吃松子,身上有毛,有七寸长。能在空中飞,能追上奔马。据说曾经把松子给尧吃,但尧没空。当时服用松子的人,都活了三百岁。(那是什么松子啊!开过光的不成?不过用这个佚事作零食广告不错。)

  《搜神记》有载。

  乖龙

  这个家伙厌烦了行雨,到行雨之时便四处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楼台厅阁;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旷野,无处逃避,往往钻入牛角,牧童往往因为受此牵累,被雷震死。

  《 亭夜话》有载。

  这是标准的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范例。

  牛鱼

  形如小牛,毛色青黄,喜欢睡卧,受惊动声如大牛,可传一里。把它的皮悬起,潮涨则毛起,潮退则毛伏。

  《博物志》、《太平御览》有载。

  云阳

  山中有会说话的大树,并非树的缘故,而是因为树精云阳。正确叫出它的名字就无事了。

  《抱朴子(登涉)》有载。

  龙生九子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於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贔屭,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屭: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124;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洞冥草

  一种植物。会发光,折下枝条可以用来当火把。可以照见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体亦会发光。

  《洞冥记》有载。

  酸与

  鸟类。形状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现之则该地有恐慌。

  《山海经(北次三经)》有载。

  栾

  《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郭璞注:“攻谓槎伐其林木”。又注:言山有精灵,复变生此木于赤石之上。又注:“言树花实皆为神药”。按经文及注中,当隐括一段神话故事,然其详已不可知。又《海内南经》所记建木,“其实如栾”,“栾”即此木。

  龙的分类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璃龙。

  《广雅》有载。

  蜮

  (这东西解释很多,我选其一列之)

  甲类,生于山溪中。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所中之出发疮,不及时医治则死。

  《博物志(异虫)》有载。

  如何

  大树。三百年一开花,三百年一结果。花色朱,果实正**。高五十丈,叶长一丈,宽二尺多。果实有核,形状象枣子,长五尺,宽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则味酸,用芦刀切则味苦。食之则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前段感觉有点象王母娘娘的蟠桃 )

  《神异经(南荒经)》有载。

  中国古代传说的幻兽和魔神(7)

  毕方

  木精(?)。如鸟,青色,赤脚,一足(有说两足一翼),不食五谷。见则邑有讹火(有说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为黄帝卫车之神鸟(有说为致火之妖物,俗称火鸦)。

  《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俱有载。

  彭侯

  吴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树,没砍几斧,突然有血出。树断,有一人面狗身(有说无尾)的东西跳出。太守说此为彭侯,杀了烹食,味道象狗。(和同是木精的青牛比运气差多了。)

  《搜神记》有载。

  多即

  形状象西方的狼狗。红嘴红眼白尾,一出现该地就有火灾。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白鹿

  瑞兽,常与仙人为伍。

  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

  《太平御览》有载。

  龙刍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古语云’一株龙刍,化为龙驹。’穆天子尝以此养八骏。有说为龙的口水所化。《诉异记》有载。

  重明鸟: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之鸟……能捕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拾遗记》

  独角羊:觟至①都,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都(有嫌疑的人),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论衡》

  ①因为那个字打不出,所以有同音字代替

  (虫为)

  川水之精。一头两身,类蛇,长八尺,呼其名,可取鱼鳖。

  《管子(水地)》有载。

  药兽

  神农时,白民进药兽。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传的不明语言告之。兽就到野外衔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说黄帝叫风后整理其资料,传后世。(神农呢?)

  《芸窗私志》有载。

  计蒙

  人身而龙首,经常出现在有水之处,伴随其必有狂风暴雨。(与后世传说中的龙王很像,应为其原型)

  《山海经(中次八经)》有载。

  神农

  有说即炎帝。人身牛首。其贡献之一就是开发农耕。尝有丹雀衔九穗禾,其拾落地者植,食者老而不死。另其为医药之祖。《搜神记》言其用赤色神鞭鞭百草,了解百草习性,从而利用它们。《淮南子》则说他天生玲珑玉体,可看见自己的五脏六腑,见毒解毒。传说是用茶,但一次尝断肠草,还没来得及喝茶解毒已毒发致死。

  一般以后者流传较广。

  海蜘蛛

  生于海岛中。如车轮般大,身具五色,吐丝亦粗,虎豹触之亦不得脱,其毙而食之。(应该就是巨型蜘蛛,但其能毙虎豹亦为奇事,且生于海岛?)《香祖笔记》有载。

  麒麟

  麒为公,麟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虫,不折生草。虽然很强却不为害,谓之仁兽。祥瑞之物。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说文》、《礼记(礼运)》有载。

  白鵺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X战记中,桃生小鸟的母亲"沙鵺"成被误译为(沙夜鸟),就是塔罗牌中的"Fool"

  虎鹰

  飞鸟。身大如牛,翼广二丈余,能捉捕虎豹。

  《墨客挥犀》有载。

  照海镜

  圆形,围长二尺余,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间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见怪鱼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

  《续子不语》有载。

  龟宝

  希世之灵物。尝有海客得一如婴儿拳大小之琉璃瓶,内有一寸长之小龟,在不停转动,但瓶口极小,不知如何进去的(这个可以作到,并不稀奇)。但立刻为众龟所围,不得脱,只得弃之,龟群方散。有识者称其名龟宝,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于家,则必得宝藏。(估计如同聚宝盆之类,或可令龟衔宝来聚之类)

  《虚谷闲抄》有载。

  东海夔(KUI)牛

  东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离海岸约七千里。山上有一种兽,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鼓槌,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震慑敌兵,威服天下。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发大水。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强良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就样子来言应可称之为人头虎(比西方的人头马强?),可能喜欢以蛇为食)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玉桃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后世生出许多变化,如‘王母桃’、‘仙桃’、‘蟠桃’等。)

  《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谢豹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速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可能以此得名)

  《虫经》有载。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

  《神异经》有载。

  九尾狐

  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妲己)

  浮游

  共工的臣子。据说战败后自己投水而亡(应该是死后为神)。其状如赤熊,经常带来不祥。在厅堂上见到则称霸天下的人死,厅堂之下见到则平民受到惊骇;在门附近见到则近臣有忧,在庭园里见到则没什么大碍。

  晋平公尝夜梦其窥屏,乃病。子产言其窥屏只病而无伤。因其为颛顼所败,又为共工之臣,故祭颛顼共工可愈。

  《古文琐语》有载。

  蔓金苔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发出的光亮闪烁夺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中国古代传说的幻兽和魔神(8)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

  《异苑》有载。

  肥遗

  如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有载。

  能

  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传说为鳐死后所化。)

  《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风狸杖

  这个东东本应该和风生兽一块发的。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岭南异物志》有载。

  华盖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后世之帝以己为天之子,故)

  《古今注》有载。

  瑲(其实是" 王仓")琅

  好像是山海经里说得,除凤凰之外的又一个神鸟, 叫声如犬吠,飞起有火光,衔灵芝为巢,下蛋四方(是指形状哦, 真是的,这鸟下蛋的时候也不怕割屁股)

  蛇衔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此草本无名,以其事而妹�br>《异苑》有载。

  天鸡(有多解,取其一)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这是神话中的鲸鱼,和现实中相类,但更夸张)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中国神话中这种巨兽超多,亦是一大特色)

  《神异经》有载。

  雨工

  柳毅曾经看到一个妇人在牧羊,问之。妇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造此解释应为雷属性的异兽,类羊。不过神话中雷神和雷兽大多为有人形特征,最不济也象只猴。此应为异数)

  PS:那妇人不会是电母吧。

  请问谁的回答比我更全?

  白泽

  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通过去,晓未来(玩笑)。不过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封神榜?)。绝对神兽中的No1。

  《轩辕本纪》、《抱朴子(极言)》、《瑞应图》有载。

  化蛇

  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只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载。

  英招

  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人头飞马?),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玄蜂

  其实就是巨蜂,腹大如壶,蛰人,有毒,能杀人。

  《楚辞(招魂)》有载。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为老子的坐骑。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记》、《录异传》有载。

  呲铁

  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精炼?提纯?),可作兵器。

  《神异经(中荒经)》有载。

  山臊

  山神,人脸猴身,(一手)一足,能说人话,而且会变化,特别喜欢吃虾蟹。

  《神异经(西荒经)》、《国语(鲁语下)》、《诉异记》有载。

  火鼠

  又名火光兽。生活在火山中(非现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烧的森林),重百斤(体形应甚大),毛长接近一米,细如丝,见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脏了用火一烧就可变干净)。

  《神异经(南荒经)》、《十洲记》有载。

  商羊

  一足鸟,招大雨。(估计只是能预见天气)

  《说苑(辨物)》有载。

  讹兽

  别名诞。人面兔身,能说人言。喜欢骗人,言多不真。其肉鲜美,但吃了后也无法说真话了。(利用价值很高,呵呵)

  《神异经(西南荒经)》有载。

  民鸟(此

狻猊、夔牛、獬豸这些连名字都难辨的神兽,都从哪儿来?

这三种神兽出处并不一致,狻猊(suan ni)出自《穆天子传》,夔(kui)牛出自《山海经》,獬豸(xie zhi)的出处我不是很确定,应该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