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第1张

《论语》《孟子》《庄子》为文化经典,许多省份将之列入高考文言文考查内容。在此以《论语》等文化经典为例来讲解文言阅读译释的五个关键词,让同学们更快、更准地诠释之,领悟之。

关键词一 >> 推断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于是,在做文言翻译题时,就要有语词对应推断的意识。 例1 翻译画线句。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解析:翻译这句话的关键是理解“与民由之”的意思。我们可从“得志”与“不得志”中推断,同时“与民由之”与“独行其道”(独自行走自己的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前后句综合考虑,我们就可推断出“与民由之”意为:和百姓一起走自己理想之路(和天下百姓一起实现自己的抱负)。 例2 翻译画线句。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 解析:与划线句对应的句子是: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仕(出仕)”与“已”对应,因此,可推测出“已”是“罢免”之意;“喜”,与“愠”对应,可知“愠”为“不高兴,恼怒”之意。此句译为:三次被罢免官职,也没有恼怒的脸色。 关键词二 >> 语境 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具有多义性,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和功能却是单一、确定的。这在《论语》《孟子》《庄子》等春秋战国的文章中更为明显。同学们在做翻译题时,要紧扣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 例3 翻译画线句。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解析:此中“豫色”何解?下文说,我前些日子听你说:君子应不怨天,不怨人。孟子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时代不同了。说明孟子此时对以前不怨天尤人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由此可知这“豫色”应是“高兴的脸色”。此句翻译为:先生你好像看起来有点不高兴。 例4 翻译画线句。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①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解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近”与“远”是何意?文章下面有一句话: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意思为君子言语,语言浅近,道理却有。所以“言近而指远者”的“近”也就是“浅近”之意,此句译文则为:话语浅近而其意深远的,是善言。 关键词三 >> 活用 古文的语言比较对称和凝练,常出现词类活用现象,于是,在翻译时,同学们就要有关注词类活用的意识,把握词类性质的变化,以准确领悟语句意义。 例5 翻译划线句。 子曰:“衣敝缊袍(注:破旧絮的大袍;好丝叫绵,败絮称缊),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嫉恨)不求(贪得),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篇》) 解析:上句中的“衣”与“耻”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衣”是“穿”之意;“耻”是“感到可耻、丢脸”之意,于是,这句话的翻译就是:穿着破旧絮的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丢脸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例6 翻译画线句。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1)。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2);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庄子·山木》) 解析:(1)此句中“贵”与“贱”采用了意动用法,翻译为:把……看成尊贵,意译为:看中、喜欢。“贱”翻译为:把……看成低贱,意译为:轻视。于是这句话就翻译为:(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 (2)“其美者自美”,“美”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此句话翻译为: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 关键词四 >> 变序 古文中常见有语序倒置的现象,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等情况,阅读经典古籍,做文言翻译题时也就要有变序意识。 例7 翻译画线句。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1)”子闻之,与门弟子曰:“吾何执?(2)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解析:(1)“大哉孔子”是主谓倒置句,于是翻译时就要变成常见语序,译为:孔子真伟大啊!学识渊博竟至于没有哪一方面使他成名。 (2)为宾语前置句,翻译为:我该专学哪一项技艺呢? 例8 翻译画线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 (《论语·季氏篇》) 解析:(1)是介词结果后置句,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3)是宾语前置句,分别译为: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凭什么(理由)讨伐他呢? 关键词五 >> 省略 古文的省略句常见有主语、谓语、宾语与介词的省略,此之省略,语意跳跃,直接影响着对句子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成分的省略与跳转,使语意清晰了然。 例9 翻译画线句: 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1)”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2)’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 解析:这两句由于语句的省略,语意跳转,不连贯了,翻译时我们要补上。(1)句翻译为:如果知道作国君的难处(而尽力做好),那不就是接近说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2)我当国君没什么快乐的。(如果有的话),那就只是没有人敢违背我的话。 例10 翻译画线句: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相之知也!(2)” (《论语·宪问》) 解析:(1)句,“不能死,又相之”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为承前省略主语“桓公”,但看后面就知道这主语应是“管仲”,此句就要翻译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2)句主语是谁呢因为文章是对管仲的评价,所以这句主语就是“管仲”:难道(管仲)要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相关资讯: 文言断句解题技巧 古诗鉴赏题必知十大规律

国学的核心典籍

一、国学的核心经典

国学的核心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思想——儒家经典,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十三经”。

发展演变:十三经是由先秦的六经、西汉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先秦,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汉朝,五经: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唐朝,九经: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晚唐,十二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十一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于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清昭连《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余年乃成。”(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5书杂记》卷上)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十三经注疏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一部,号称善本,但卷帙浩繁,不便查检。原世界书局将阮刻本缩印为两巨册,使用较方便。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魏·王肃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南宋宿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

三、十三经简介

(一)《周易》

原称《易》,又称《易经》,是古人卜卦用的书。周朝统治者习惯用蓍草来占卜吉凶。称为占筮。占卜时根据蓍草茎数量的奇、偶,排成各种卦,再参照占筮书的记述,判断出吉凶。《周易》就是这类占筮书的一种。

《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分别称为阳爻、阴爻。把和叠列三层,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叫做八卦,又称经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了记住这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顺口溜:

乾三连,坤三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这八卦的每一卦代表一种物象,一种事物,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对于每一卦象的含义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例如乾既代表天,又可以代表国君、朝廷、君子、男人、刚健、阳气等,而坤除了代表地外,还可以代表臣子、女人、柔弱、阴气等。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7叠,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称为别卦。在《周易》中,对于每一卦以及卦中的各爻,都有阐述其意义的解说,这就是卦辞和爻辞,它们是《周易》的正文部分。

《周易》的作者和著作时代是怎样的?《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把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春秋时期,圣人孔子为之作《易传》十文,即《十翼》。可见《周易》是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写成的。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就是说:《周易》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古代曾有伏羲氏、神农氏推演八卦的说法,那只是传说,并不可信。近代学者们根据卦辞、爻辞记载的一些历史材料,比较有把握地推断这部书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但具体的作者仍然难以判断。

现今传世的《周易》中,还包括解释经文的传,称为十翼。十翼是由《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十部分组成的。十翼的作者并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于同一时代。据研究,《彖传》写作最早,似在春秋、战国交替之际,其余的则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了。这十翼对《周易》的解释未必都能符合经文的原意,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它们去理解《周易》的正文。

《周易》本是一部占卜算卦的书,但是书中在讲到阴阳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化时,也反映了古人的某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到了汉朝,《周易》被尊为六经之首,人们认为它包含了其他各经最根本的道理。汉朝在国家学校中教授《周易》的博士就有施、孟、梁丘三家;此外,民间还有大约十家,它们都属于不同的流派。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经出土帛书《周易》的残本。它同今天流行的《周易》相比,虽然六十四卦的卦名全都相同,但是卦的次序却很不一样。汉朝的学者们大多以象数之学来讲解《周易》,也就是依据形象和数量来推测自然界的变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因此《周易》常常成为他们预言灾异的工具。三国时期,王弼改变了大谈象数的风气。他注释《周易》主要是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王弼在注中糅合了《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为魏晋时期的“玄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古代有大量解说《周易》的著作,除了一部分涉及古代哲学思想的以外,还有许多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必须注意把它们区分开来。

(二)《尚书》

原来仅称为《书》,是中国夏、商、周时代一些政治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也包括某些追述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因此它属于政治书。春秋以后,《书》被儒家学者们尊奉为经典,称之为《书经》。自汉朝开始,又称它为《尚书》。“尚”即是“上”,“尚书”就是指上古时代的史书。

最初《尚书》中保存的历史文献是很多的。至西汉初年,由山东人伏生传授下来的《尚书》只有28篇了。这部《尚书》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文字抄写的,所以汉朝人称它为“今文尚书”。传授今文《尚书》的学者们常常利用阴阳五行的观点阐发他们的迷信思想,形成了《尚书》的今文经学派,并且由朝廷立为博士官。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先秦时期用古文字体抄写的《尚书》,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东汉学者贾逵、马融、郑玄等人对古文《尚书》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他们多从名物制度、文字训诂等角度来解释经文,形成了《尚书》的古文经学派。在汉朝,古文《尚书》未被朝廷所承认,没有能立于学官,以致西晋以后它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了。东晋时期,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贡献了一部《尚书》,共58篇。梅赜根据一些散佚的《尚书》文字,编撰成所谓古文《尚书》25篇,后人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梅赜同时又吸收了原来今文《尚书》的28篇(但被离析为33篇了),共凑成58篇。这就是现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它实际上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两部分合成的。此外,梅赜还贡献出一部《尚书孔氏传》,十三卷,说是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尚书》之作。这部书后来经清朝学者们考定,实系后人伪造,于是称它为伪《孔安国尚书传》,但也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了。

(三)《诗经》

最初只称为《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被儒家学者尊奉为经,以后称为《诗经》。书中收入了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其中有揭露、斥责统治者的残暴压迫,也有对庶民的爱情、劳动等社会生活的歌颂。《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颂扬周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涉及周初及“宣王中兴”等有价值的史料。《小雅》多是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的作品,内容以反映王室统治危机的政治诗为主。《颂》主要是统治者敬神祭祖的庙堂颂歌。需要指出的是,《风》、《雅》、《颂》三部分在内9容上不是截然分清的,它们也有混杂交错的情况。这三部分的区别,除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外,还有音乐方面的不同。一般地说,十五国《风》要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曲歌唱;《雅》大多是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一带乐调谱曲的;《颂》的配乐表现出庄重、肃穆的特点。

古代传说周王朝有定时派人到民间搜集诗歌的做法,叫做“采诗”。这大约就是《诗经》的最早来源。在周朝上层社会的政治活动中,人们常常借用《诗》的一章或一两句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孔子曾经告诫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不学《诗》便无法和人交谈。

《诗经》传至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前三家都属于今文诗学,西汉时得到朝廷的承认,立于学官,各设了博士官并教授门徒。今文诗学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相传为西汉初年毛亨、毛苌所传授,属于古文诗学。现今传世的是毛《诗》,共311篇,其中有6篇仅存名而无诗文。《诗经》中记载了许多周人早期的开发活动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它不仅作为文学巨著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仪礼》

原来只叫《礼》,汉朝时又称它为《士礼》、《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为《仪礼》。

讲究各种典礼仪式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儒家希望通过“礼”来区分人们的贵贱尊卑地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仪礼》就是详细记载古代各种礼仪的书。传说此书是周公所作,但缺少根据。《史记》等书则认为它出于孔子之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仪礼》成书约在东周时期,不过书中记载的各种典礼仪式,应该在成书以前就存在了。孔子很注重采辑、整理各国礼仪,他把演习礼仪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内容,甚至在他游说列国的路途中,也坚持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

现今传世的《仪礼》包括:士冠礼、昏(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聘礼、觐礼、丧服、士丧礼等,共17篇。它们记载了周朝统治阶级的加冠、婚丧、交际、敬老、宴饮、外交、觐见、祭祀等各种礼仪。西汉初年,由鲁高堂生传授下来的《士礼》即今《仪礼》17篇,至西汉中期分为戴德(大戴)、戴圣(小戴)、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派,朝廷也设立了博士官。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发现了汉代抄在简上的《礼》多篇,为我们校定今本《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子。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汉武帝时发现的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的《仪礼》内容基本相同。至于另外的39篇,汉代称为《逸礼》,早已失传。

(五)《礼记》

先秦时期,儒家学者们在传习《仪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有关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进一步解释、补充《仪礼》经文,阐发其经义,人们称之为“记”。当时这种《记》很多,作者也只一两个人。至西汉时期,礼学家们也都各自选取一些《记》作为讲授《仪礼》的辅助教材。这些《记》流传到东汉中期,只剩下了两种:一种是相传为戴德选辑的85篇本的“大戴礼”;另一种是相传为戴圣选辑的49篇本,称为“小戴礼”。东汉学者郑玄为其中的49篇本作了注解,从而使它的影响越来越大,由原来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转变为独立成书,人们称它为《礼记》。在唐代,《礼记》更被列为九经之一,它与《仪礼》、《周礼》鼎足而三,称为“三礼”。

《礼记》是一部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杂说汇编。它的内容庞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有专为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等篇;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丧大记》、《问丧》等篇;有记述各种礼节、礼制和守则的,如《投壶》、《礼器》、《明堂位》、《曲礼》、《内则》等篇;有记述孔子言论的(其中许多是假托孔子之名来阐发儒家的言论),如《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篇;有比较系统地论述儒家某一思想的论文,如《礼运》、《学记》等篇。此外还有一篇属于授时颁政的《月令》,记述了夏历一年十二月的时令及有关的事物。《礼记》中有些篇章如《大学》、《中庸》等,谈及儒家关于如何修养道德、为人处世的哲学伦理观念,被后世理学家编入《四书》中,加以大力宣扬。《礼记》中还有《学记》、《乐记》两篇,从理论上对教育、音乐作了精辟的论述,至今仍可资借鉴。

《仪礼》仅仅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则更多地论述了这些典礼制度的意义、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儒家的“礼治”思想。《礼记》对于封建统治者强化思想文化统治、利用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思想、言行,可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地位也不断地上升。

(六)《周礼》

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学者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记载政治制度的书。

关于《周礼》的成书,过去古文经学家认为是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则指斥为刘歆所伪造。现在一般学者都认为这部书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搜集了周王室的官制以及春秋时各国政治制度,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据《汉书》河间献王本传记载,汉景帝时,河间献王搜集到流散在民间的古本《周官》,才使此书为世人所知。因为这部书是古文经,所以长期遭到古代今文经学家的诋毁。

《周礼》记有三百多种所谓周朝的职官,并对其所司职务作了介绍,其中也涉及周代的一些典章制度。全书共由《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大部分组成。书中的《冬官司空》早已佚失,西汉时以先秦古籍《考工记》补入。《周礼》一书对后世的政治有较大影响,诸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改革官制以及宋代的王安石变法等政治改革,都曾以《周礼》为号召,试图以此为依据。

近代学者曾以周代铜器铭文所记职官对照《周礼》的官制进行考查,找出一些不相符合之处,以此证明《周礼》系战国人所杜撰,并非是周朝政治制度的如实纪录。然而《周礼》中记述的另外一些制度,又确实在周代实行过,这可以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那里得到证实。因此,这部书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礼》是我们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七)《春秋》及其三传

“春秋”曾经作为东周各国史书的通称,同时也是春秋时期鲁国史书的专称。现存的《春秋》一书记述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4年间的鲁国历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据记载,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了修订、整理,并且把它列为六经之一,作为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教科书。相传孔子在修订《春秋》时,曾经运用一些隐微的言辞,暗喻、示意某种深远的意义,后世儒家学者们把孔子这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称为“微言大义”。例如《春秋》经于鲁隐公元年下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此则解释说,由于共叔段的表现违背了做弟弟的伦常,所以《春秋》经不用“弟”字称呼他;这一事件如同两个国君之间争权,所以用“克”字;又由于共叔段的失败是因郑庄公蓄意逼迫造成的,所以经文不称郑庄公的谥号,而用“郑伯”,以批评他对弟弟有失教诲。不过我们今天看来,《春秋》经的这种“微言大义”被古人过分渲染、夸大了。

古代为《春秋》经作的传,流传至今有三部,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春秋》经本来有自己的单行本,后来按照编年次序,人们把它同各种传文合并起来,先列经文,后述传文。经文对史事介绍十分简短、概括,所以后世学者都要配合传文加以研读。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旧传作者为春秋时的左丘明,近代学者们根据《左传》中所述史事,认为它当成书于战国初年。《左传》编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经多出17年;《左传》所记史事更延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比《春秋》经晚27年。

《左传》以叙事为主,书中用大量史实补充、说明了《春秋》经,有时也订正《春秋》经的某些错误。因此《左传》有助于我们了解《春秋》经的那些概括、简略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古代史料,加之它叙事生动流畅,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和文学著作。

《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本是用战国时的古文字写成的,因此在汉代它属于古文经传,而且长时期只在民间传授,未能被朝廷立于学官。《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也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它们的编年都与《春秋》经一样。古代学者曾经认为《公羊传》和《谷梁传》分别为战国时的学者公羊高和谷梁赤所撰写,并且二人同受学于孔子的学生子夏。但是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根据。可以肯定的是,二书在战国时仅是口传心授,直到西汉初年才用隶书字体写成定本,因此它们都有属于今文经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内容都有着重于解释《春秋》经文,很少述说史事,所以它们不是史书,只是儒家后学们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阐释《春秋》“微言大义”的著作。《公羊传》、《谷梁传》二书的作者是要把所谓孔子的“春秋笔法”点破、说明,让人明了其中的意义。不过,实际上这两部书的内容冗长空洞,所讲的“大义”也未必符合《春秋》的原旨。同《左传》相比,这两部书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的史料,也谈不上文学价值。不过汉代及以后历代的今文经学家常常利用它们来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把它们作为议论时事的理论根据,因此这两部儒家经传、特别是《公羊传》,在中国古代经学史、思想史上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八)《论语》

这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和他的少数弟子的言语行事的记录,其成书在战国初期。《论语》在西汉时还只作为经书的辅翼,被看作是传、记一类的著作。直到东汉时,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之中。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学术活动以及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于传播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早期学说的最基本的依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的重要文献。

《论语》一书传到汉朝时,已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今文本的《鲁论》、《齐论》以及古文本的《古论》。现今传世的《论语》,是东汉学者郑玄参照上述各种本子整理而成的,共20篇。汉代以后,《论语》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同《孟子》、《中庸》、《大学》合为《四书》,并为之作集注,使《论语》在宣扬封建礼教方面,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九)《孟子》

这是一部记录孟轲言论行事、包括他和当时人及门人弟子们相互问答的谈话记录。《孟子》一书主要是由孟轲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二人所记,大约孟轲本人也亲自进行过润色。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前372—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在封建社会,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孟子在政治上提倡“民贵君轻”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以及宣扬人性善等思想,则反映了他的好古、唯心观点。

在汉代,《孟子》同《论语》一样,仅被当作“传”、“记”一类著作。直到宋代,《孟子》才由理学家们作为经书列入“十三经”。南宋朱熹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更加深了它在封建文人中的影响。《孟了》现今只存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早已佚失,今本“外书”系明人伪作。

(十)《孝经》

今本《孝经》仅1799字,分为十八章,基本内容是儒家倡导的封建孝道,宣扬“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等说教。虽然《孝经》通篇提倡行孝,但也由讲孝进而劝“忠”,主张孝子对待国君应该忠贞不贰。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于《孝经》十分重视,要求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它,特别是汉代,是读书人第一部必读的书。

《孝经》在内容上,有许多地方抄袭了《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有时是撮取其大意加以复述,加上书中某些方面内容陈腐、文字粗陋的缺点,因此它有明显的局限性。

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有“孔子”、“曾子”、“孟子门人”等多种说法,但都不足信,不过认为总是孔门后学所作,当不致有误。《孝经》成书于战国末期,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汉代曾有古文《孝经》,南北朝时已亡佚。

(十一)《尔雅》

这是一部古代训诂知识的汇编,即对古代经典中的词语进行解释的书。所以《尔雅》是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后世经学家常常用它来解说儒家经义。

《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为一般词语的解释,其余则按各种名物分类解释,如《释亲》、《释器》、《释山》、《释草》、《释鸟》、《释畜》等等。关于《尔雅》的作者,旧说或认为周公所著,或指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也有人以为出于汉代儒生之手。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据近世学者们的研究,《尔雅》一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是缀辑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而成的。《尔雅》大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后来又经过汉初学者们增补润色,最后才成为今本的样子。

社会一词在中国古籍文献中,演绎的含义:

在中国的古籍文献中,“社”指祭祀的场所, “会”指聚集会合。 社会是表示在一定地方,人们相会而举行祭神活动。

1形容图书的词语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到您! 形容图书的词语有哪些? 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很多 白首穷经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笔伐口诛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

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博览古今 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

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出何典记 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

借指无稽之谈 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横扫千军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干净彻底地歼灭大量敌军。

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陇头音信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案牍劳形 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

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

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衣秀士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

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苞苴竿牍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残编断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传檄而定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

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舛讹百出 舛:错乱。

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

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垂名青史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

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

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大书特书 书:写。

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倒背如流 背:背诵。

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得胜头回 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

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雕虫小技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东观续史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

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

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

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断编残简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断简残编 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堆案盈几 堆:堆积。案:案头。

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

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发凡起例 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

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飞鸟惊蛇 。

2描写读书的词语

开卷有益

学富五车 博览群书

学识渊博 汗牛充栋

满腹经纶 两脚书柜

饱读诗书 学海无涯

学而上进 温故知新

挑灯夜读 学以致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إ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味越是抬头看,就越觉得高远;越是用劲钻研,就越觉 得深邃。)——《论语•子罕》

إ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إ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إ5、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 名》

إ6、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宋代罗大经《鹤林丕露•手写九经》

إ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必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弄懂弄通。义:意旨)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إ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إ9、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妻》

إ1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颐

إ1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

إ12、胸中书传有余香。——宋辛弃疾

إ1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إ1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俄列夫•托尔斯泰

إ15、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俄别林斯基

إ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高尔基

إ17、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苏高尔基

إ18、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苏高尔基

إ19、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德歌德

إ20、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卡莱尔

إ21、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英约翰逊

إ22、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法雨果

إ23、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

إ24、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美凯勒

إ25、好书的光亮超过星星。——俄罗斯谚语

إ26、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英国谚语

إ27、开卷有益,在乎用心。——清李蕊《兵镜》

إ28、书籍是科学的成果,但科学不是书籍的成果。——英培根

إ29、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إ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

3形容书精彩的四字词语

引人入胜 :书本的内容非常好,吸引的读者就好像进入书籍描写的真实环境一样

精妙绝伦 :书籍内容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扣人心弦 :形容书本的内容激动人心。

韵味无穷 :韵味,指含蓄的意味。情趣的风味。

精彩纷呈

百看不厌 :描写书籍的内容非常的好,看了一百遍都不觉得厌烦

爱不释手 :书本内容太精彩了,都舍不得放手了

身临其境 :描写书籍描写的内容非常的逼真,就好像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4描写书内精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韵味无穷 :书籍的内容非常的有韵味

一波三折 :书籍的内容读起来非常的精彩,让我的心情一波三折,

身临其境 :书籍描写的太精彩了,让读者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书中的故事一样

文不加点 :文章一气呵成,都不需要加任何的修饰,这个四字词语一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文采特别的好

精彩纷呈 :书籍很多很多的精彩内容纷纷显露出来。

引人入胜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纷繁复杂

扣人心弦 :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跌宕起伏

回肠荡气 :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惟妙惟肖

百看不厌 :看一百遍的书籍都不觉得厌烦,说明这本书太好看了,太精彩了

精妙绝伦 :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爱不释手 :因为书籍的内容太精彩了,读书的人都舍不得放开书本了

5形容读书的成语五个

1公而忘私 2功败垂成 3篝火狐鸣 4贵人多忘 5邯郸学步 6汗流浃背 7好好先生 8黑白混淆 9后起之秀 10画虎类犬 11画龙点睛 12鸡虫得失 13鸡口牛后 14鸡鸣狗盗 15鸡犬不宁 16积不相能 17激浊扬清 18疾风知劲草 19集思广益 20寄人篱下 21家徒四壁 22价值连城 23坚壁清野 24狡兔三窟 25矫枉过正 26嗟来之食 27借箸代筹 28今是昨非 29金城汤池

暗室求物 傲贤慢士 白面书生 闭户读书 博览群书 布衣韦带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箪食瓢饮 读书得间 废书而叹 焚膏继晷 腹载五车 滚瓜烂熟 含英咀华 画荻教子 开卷有益 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 磨穿铁砚 囊萤照读 牛角挂书 囊萤照书 七行俱下 然荻读书 三余读书 十年寒窗 诗礼之家 十行俱下 书香门第 十年窗下 硕学通儒 书声琅琅 大璞不完 孙康映雪 徒读父书 五行并下 韦编三绝 学富五车 寻章摘句 一箪一瓢 一介书生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映月读书 源头活水 映雪读书 招贤纳士 昼耕夜诵 折节读书 暗室求物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博览群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刺股悬梁 映雪读书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 学而不厌

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

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6描写朗读的词语

表示描写诵读的成语: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传诵不绝——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行数墨寻——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家传户诵——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家传人诵——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暮史朝经——史:指历史书籍;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日诵五车——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数墨寻行——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循行数墨——循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7关于读书的优美词语

1、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于读书的好句子大全。

2、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

3、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少年富兰克林刻苦求知,忠诚伟大的科学家。读完一本书后想想自己有没有理解书的内容,书里的知识是否掌握,没掌握继续读,知道读到全会才算把书中的知识全部掌握,才会成为强者!

4、读书是一架梯子,他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是一叶小舟,带你遨游汉字王国;读书是在品尝营养面包,它能让人充满了精神粮食。

5、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当淋浴在灿烂的阳光中,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纸上散发着的油墨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顽皮的风娃娃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在我孤独的时候,书陪伴着我,使我感到温暖;在我伤心时,书使我感到快乐,让我感觉世界是多么有趣。关于读书的好句子大全。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引导我们奋力前进,更进一步。多读好书,会使我们脱离庸俗,脱离无知,走到那里仿佛都有一种属于书的清香伴随着我们,书香弥漫。有文化底韵的人,都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一种高贵的气质。书籍,它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地迈向成功。

7、看书不要上瘾玩的时候痛快玩,读的时候认真读。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读书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读书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读书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不要让自己在很累很累的情况下读书这样也会读不好书的。这样反而会消耗体力,体力不支!

8、我觉得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9、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疑智慧;读书,使人豁然贯通,柳暗花明;读书,使人博学多识,学富五车;读书,使人无忧无虑,回味无穷;读书,使人思想查上翅膀,感情淀放花蕾。

10、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坚信,只有让我们的灵魂融入书的海洋,让书的内容融入我们的生命,才能有一个比水海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

11、读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是精神的世界;读书,是历史的梦想;读书,是文化的天堂!

12、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13、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14、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就像向阳花总是追寻太阳,不为名利,听从的是心的召唤,正是这份爱让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能嗅出书的馨香,都能在孤独中以温情的手指在书的页面上摩挲不止。在主动碰撞的 中,书中的人与事,作者的理念智慧与我们的经历体会思想情感互动沟通,相鸣相和。日子长了,我们便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最深切地认知与感悟。

15、籍是人类的朋友,而读书则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培养文化修养;若果经常地去研究,去读,去思考,便能从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识点,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还可以把知识点都牢牢地记住,就像刻在脑海里一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努力地学习,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1、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1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1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5、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1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赠崔纯亮》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社甫《戏为六绝句》

  18、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一心不乱, 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

  “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现形容人赤身裸体。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

  “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

  “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经言:“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现今,“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名称。“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现比喻悲惨的报应。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

文言文突破:经典译释五个关键词

《论语》《孟子》《庄子》为文化经典,许多省份将之列入高考文言文考查内容。在此以《论语》等文化经典为例来讲解文言阅读译释的五个关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