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洗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蕤仁洗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蕤仁洗汤 1 拼音
ruí rén xǐ tāng
2 《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21 方名蕤仁洗汤
22 组成蕤仁20枚,细辛半两,苦竹叶1枚,黄连1两。
23 主治散家目赤痛。
24 蕤仁洗汤的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煮取1升半,可1日3洗,亦可67洗。
古籍中的蕤仁洗汤 《普济方》:[卷七十四眼目门]目积年赤
地黄防风(去芦叉各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煎盐汤下二十丸。或竹叶白汤可。渐加三十丸。葳蕤汤治眼赤
《小品方》:[卷第十]治耳眼鼻口齿诸方鲤鱼胆并脑,杂真珠合和,绵取注中。治目痛方。以盐汤洗之,良。又方以荷根取汁,著竹筒中,著目中,即愈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眼目见物。一切目疾,同黄连、槐芽、片脑吹鼻;肤翳,同蕤仁点;黑翳,同矾石、贝子点。)曾青(一切风热目病,
《普济方》:[卷七十二眼目门]肝实眼肝实热目痛。胸满急塞。前胡秦皮细辛栀子仁黄芩升麻蕤仁决明子(各三两)芒硝(三两)苦竹叶(忌生前胡汤治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七眼目门(附论)]眼目通用方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铁刷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魏氏家藏方》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5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主治 5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二○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7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71 方名 72 铁刷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十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瑞竹堂方》卷二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铁刷汤 1 拼音
tiě shuā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铁刷汤21 处方
良姜(油炒)六两,茴香(炒)二两,甘草(炙)八两半,苍术(米泔浸一宿)八两。
22 炮制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治男子脾积心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及治中酒恶心、一切疟、痢气疾,肠风下血、脏毒,滑肠泄泻。
2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姜三片,盐一捻、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或热酒调下亦得。
如脾寒,用酒一盏煎,临发时连进三服。
兼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并用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冒暑伏热,擦生姜冷水调下。
若行路早起,枣一枚去核,包药少许,同生姜三片嚼下。
能辟四时非节疫疠、痧瘴等疾。
25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铁刷汤31 处方
半夏12克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诃子皮各09克 生姜30克
32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化痰止呕。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饮食不下。
33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上药哎咀,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滓,分三服。相继不拘时候。
大吐不止,加附子9克,生姜15克。
34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
4 《魏氏家藏方》卷二 41 方名
铁刷汤
42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天南星(炮)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木香2钱半(生)(1方无半夏、木香,有丁香1钱)。
43 主治痰饮。
4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10大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服。
5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51 方名铁刷汤
52 组成香附子6两,桔梗1斤半,甘草1斤,干姜半斤,肉桂(去粗皮)4两,茴香半斤,良姜12两,陈皮12两。
53 功效快气。
54 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冷,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
5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除肉桂外,同炒,为细末。
6 《普济方》卷二○四 61 方名铁刷汤
62 组成半夏4两,生姜4两(与半夏同捣饼),诃子(炮,去核取肉)半两,草豆蔻(去皮取仁)半两,甘草半两。
63 功效益脾胃,化痰涎。
64 主治胸膈滞气,咽喉不利,不能下食。
6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盐1捻,煎至7分,去滓热服。
66 制备方法上为末。
7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71 方名铁刷汤
72 铁刷汤的别名铁刷散
73 组成良姜(油炒)6两,茴香(炒)2两,甘草(炙)8两半,苍术(米泔浸1宿)8两。
74 主治男子脾积心气痛,妇人血气刺痛,中酒恶心,一切疟痢气疾,肠风下血脏毒,滑肠泄泻,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冒暑伏热,四时非节疫疠,痧瘴。黄疸,面目遍身如金色。
75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盐1捻,水1盏,煎至7分,温服,或热酒调下亦得;如脾寒,用酒1盏煎,临发时连进3服;四方之人不伏水土,小儿脏寒脱肛。并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冒暑伏热,擦生姜冷水调下;行路早起,大枣1枚(去核),包药少许,同生姜3片嚼下。
7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77 附注铁刷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8 《圣济总录》卷十七 81 方名铁刷汤
82 组成附子5枚(炮令微裂,地上以盏子覆冷,取去皮脐),半夏(汤洗7遍去滑,切,鼓炒)1两,木香半两。
83 主治风痰,胃中有寒,呕吐痰涎,胸满气逆。
8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8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9 《瑞竹堂方》卷二 91 方名铁刷汤
92 组成紫梢花(成块带蒂者佳)1两,肉桂1两,大丁香1两,蛇床子1两,吴茱萸1两,山茱萸(去核)半两,天仙子半两,萝卜子半两,川椒半两,细辛半两,狗脊半两,地豆(大者,白眉者佳)半两,芎藭半两,甘松半两,天雄1个,白檀2钱,槐角子2钱,白芷2钱,沉香2钱,芸苔子2钱,葶苈子2钱,香附子2钱,芫花2钱,巴戟2钱,肉苁蓉2钱,木香2钱。
93 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阴寒失精色败,腰胯疼痛,阴汗不止,肠风下血,痔漏;及妇人赤白带下,产后血晕气虚。
94 铁刷汤的用法用量用酸浆水1大碗,药末5钱、盐少许,同煎35沸,倾在盆内熏之,渐通手洗浴如火热,妇人每日熏浴之。使败精秽血如黑汁下。
9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铁刷汤 《先哲医话》:[卷下]福井枫亭候,宜沉香降气汤。若热传于大肠下血见前证者,宜铁刷汤。若能食,下血不止者,宜赤小豆当归散。若下利腹
《医学纲目》:[卷之六·阴阳脏腑部]治恶寒、丁香。下焦寒,肉桂、附子、沉香。上焦(桂附丸铁刷汤胡椒理中丸)中焦(二气丹大建中汤)下焦(还少丹
《普济方》:[卷一百四诸风门]风痰(附论)玄胡索(七苗)青黛(二钱)上为细末。用一匙新却铁刷汤(出圣济总录)治风痰。胃中有寒呕吐痰涎。胸满气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积聚门]痞气(附论)乌(九钱)巴豆(一两五钱去油)白面(一两五钱)铁刷汤治男子脾积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及治中酒恶心。一
《普济方》:[卷二百四膈噎门]膈气痰结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84 各家论述 85 摘录 9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94 摘录 10 《回春》卷五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2 《玉案》卷三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3 《百一》卷三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医统》卷八十八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主治 145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5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5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除湿汤 1 拼音
chú shī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除湿汤21 处方
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22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2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世医得效方》卷四:除湿汤31 处方
半夏(汤洗)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32 制法上药锉散。
33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著;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35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四
4 《明医指掌》卷四:除湿汤41 处方
厚朴(姜汁拌,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半夏1钱,藿香叶3分,陈皮5分,茯苓5分,白术5分。
42 功能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冻胶,脉迟弱,形体虚怯,四肢倦怠。
4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44 摘录《明医指掌》卷四
5 《眼科纂要》卷上:除湿汤51 处方
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
52 功能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
5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54 摘录《眼科纂要》卷上
6 《一盘珠》卷一:除湿汤61 处方
苍术、白术、白苓、甘草、干姜、橘红、丁香各等分。
62 功能主治中湿。
6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64 摘录《一盘珠》卷一
7 《女科万金方》:除湿汤71 处方
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葶苈、半夏、厚朴、苍术、藿香、陈皮、白茯苓、白术。
72 功能主治诸湿,腰膝肿疼,项颈浮肿,筋骨紧急, 凝滞。
7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74 摘录《女科万金方》
8 《普济方》卷一一八:除湿汤81 处方
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术各等分(一方去白术,用赤茯苓)。
82 功能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著,腰脚酸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湿热痞满不食。泄泻溺涩,脉缓者。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伤食兼湿。
8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84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湿滞伤脾不能健运,而湿流关节,气闭不行,故腰脚肿重,泄泻溺涩焉,苍术燥湿强脾,厚朴散滞消肿,陈皮理气和中,藿香温中快胃,白术燥脾湿以健中,半夏理脾湿以醒胃,茯苓渗脾湿,甘草缓中州,生姜以温散寒湿也,使湿散脾强,则肿退泻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湿健中之剂,为湿滞伤脾肿泻之专方。
85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八
9 《片玉痘疹》卷十:除湿汤91 处方
羌活、苍术、防风、木通、猪苓、泽泻、白术、赤芍、官桂。
92 功能主治内渗其湿,外燥其表,令好收靥.主痘疮,如初饮冷水,浸湿脾胃以致收靥不齐者。痘当收敛之时,有因湿盛而不得收敛者,其现证轻则有孔漏浆,重则遍体溃烂,肚腹胀、小便短。
93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94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
10 《回春》卷五 101 方名
除湿汤
102 组成人言2两。
103 主治风湿凝住,脚气疼痛。
10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裹脚板上,出汗,如毡湿透,再换1片,出令汗尽即已。
105 制备方法水煮滚热,再用毡片剪如底样56片,入内同煮,令汁干为度,取出毡片,晒干或焙干。
11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111 方名除湿汤
112 组成半夏、苍术、厚朴、藿香、陈皮、甘草、白术、茯苓、木瓜、槟榔、白芷、生姜、大枣。
113 主治腿、股、膝、膑、胫、足病之因于湿者。
11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2 《玉案》卷三 121 方名除湿汤
122 组成茯苓8分,泽泻8分,茵陈8分,猪苓8分,黄芩6分,黄连6分,知母6分,天花粉6分,白术6分,防己3分,陈皮3分,青皮3分,苍术3分。
123 主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12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13 《百一》卷三 131 方名除湿汤
132 组成白术1两,白茯苓1两,苍术(米泔浸)1两,藿香叶(去土)1两,甘草1两,橘红1两,厚朴1两,半夏1两,附子6钱(炮),生姜2两。
133 主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中湿,伤湿,疟。
13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大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不拘时候。
135 制备方法厚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14 《医统》卷八十八 141 方名除湿汤
142 组成人参、白术、苍术、茯苓、半夏、厚朴(姜炒)、陈皮、藿香、大腹皮(洗)、甘草(炙)各等分。
143 功效助脾去湿。
144 主治小儿寒湿所伤,手足软弱,不能抬举疼痛,吐泻。
145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不拘时候。
15 《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151 方名除湿汤
152 组成茯苓1钱,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153 主治诸咳嗽。
154 除湿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
155 加减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风、羌活、薄荷、荆芥、苏叶各1钱;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黄芩1钱、黄连7分;肺受湿痰,身重,加苍术、防己、山栀(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黄7分;恶寒多汗,加桂枝、防风;风寒,加南星、竹沥半盏,姜汁少许;痰气咳嗽,加苏子、贝母各1钱;日晡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钱,五倍子7分;久嗽,气虚血少,加参、耆、归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阳虚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当归、生地、竹沥、姜汁、天门冬、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凉血之剂。
156 制备方法上锉。
古籍中的除湿汤 《普济方》:[卷一百十八寒暑湿门]中湿附论。用绵包之。大有神效。一料分作七处。七日用之。除湿汤治寒湿所伤身体重著。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涩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三·诸气门]肿。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各半钱。如未效。继以四磨饮。兼吞桂
《证治准绳·杂病》:[第二册诸气门]水肿谓之水气。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可先用五皮饮,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各半钱,如未效,继以四磨饮兼吞桂黄
《医碥》:[卷之三·杂症]肿胀,宜五皮饮。(五皮饮,不论阴阳水,俱可先用。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如未效,四磨饮兼吞桂黄丸,仍用赤
《医灯续焰》:[卷十一]水病脉证第七十目录 1 拼音 2 《简明中医妇科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清热固经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固经汤 1 拼音
qīng rè gù jīng tāng
2 《简明中医妇科学》 21 方名清热固经汤
22 组成炙龟板8钱(研粗末,先煎),牡蛎粉5钱(包煎),清阿胶5钱(陈酒炖冲),大生地5钱,地骨皮5钱,焦山栀3钱,生黄芩3钱,地榆片5钱,陈棕炭3钱,生藕节5钱,生甘草8分。
23 主治虚热证兼肾阴虚,崩漏量多,色殷红,每日到黄昏更多,有时颧赤,身体瘦弱,皮肤干枯,头眩耳鸣或耳聋,咽喉干燥或干痛,口舌碎痛,牙齿动摇或牙龈痛,或午后潮热,或骨热酸痛,掌心灼热,心悸心烦,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足跟痛,夜有梦交,或兼白*,大便干燥,小溲黄涩,舌质红有裂绞,舌苔花剥,脉象虚数,尺脉虚大。
24 清热固经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食远温服。
古籍中的清热固经汤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第二十六门]六合散
各一两,六味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服。先进固经丸,次服此药。温州医者李郎中以医任和卿阁中,钱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八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艾煎丸治崩伤淋沥,小腹满痛。常服补荣卫,固经脉。食茱萸(汤洗)当归(各七钱半)熟地黄白芍药(各一两半)石
《女科经纶》:[卷六产后证下]产后血崩属脏气不平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或崩中,固经丸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芎归汤加芍药,随证治之。《
《济阴纲目》:[卷之一调经门]治经候先期先期汤治经水先期而来,宜凉血固经。(此方妙在分两之减半,虽谓血生于气而气旺生火,故不多焉。按自总方四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五产后门]血崩明·方贤著《奇效良方》: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白术,各一两。功能主治治寒风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身暖并筋脉舒展则止。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重订严氏济生方》:羌活汤处方羌活(去芦)60克附子(炮,去皮、脐)秦艽(去芦)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川芎当归(去芦)川牛膝(去芦,酒浸)桃仁(去皮、尖,麸炒)骨碎补防风(去芦)各30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瘀定痛。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髓疼痛,发作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症因脉治》卷一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主治寒邪伤营,发热,无汗,恶寒。《不知医必要》组成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川芎1钱5分,秦艽1钱5分,甘草6分。主治风邪发热,兼肩背痛,或腰及手足痛。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脉因证治》卷上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肉桂、当归。主治腰痛。加减卧寒湿地,足太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加归尾、苍术、桃仁、防己;湿热痛,加黄柏、苍术、杜仲、川芎;虚,加杜仲、五味、柏、归、知母、龟版;坠扑瘀血,加桃仁、麝香、苏木、水蛭。《痘疹传心录》卷十五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白芷、甘草、蝉蜕、桔梗。主治外客风寒,身肢骨节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加减毒不透,加升麻、牛蒡、穿山甲。制备方法上锉。《圣济总录》卷一五○组成羌活(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乌头(
详见百科词条:羌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8:13 共761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还童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还童汤 1 拼音
huán tóng tāng
2 处方藿香叶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苁蓉(去皴皮)半两,白附子1分,蝉蜕1分,天南星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1分,莎草根1分,零陵香3分。
3 制法上为粗末。
4 功能主治补壮元阳。主
5 还童汤的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水半碗,煎35沸,热洗,以软帛干裹,避风。
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古籍中的还童汤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壮元阳
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十丸。外固洗浴。还童汤方藿香(叶)吴茱萸(汤洗焙干炒)桂(去粗皮)干
《婴儿论》:辨发惊脉证并治第三。癫痫何状也。答曰。暴惊有声而倒。口涎必流。须臾还苏。名癫痫也。癫痫暴倒。状如死。须臾自惺。后必苦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2.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
《医学纲目》:[卷之十七·心小肠部]卒中暴厥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六]杂疗方第二十三你好,那是古代的半夏是生半夏,所以要用沸水洗七次,这样就安全,因为生半夏有点小毒,但功效无穷!现在我们用的是法半夏或是姜半夏,临床用都不洗的,因为已经制过了。所以你用二陈汤的时候不用洗。再会。
蕤仁洗汤简介
本文2023-10-26 21:55: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