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风水学
阴阳风水学入门有哪些 风水五行利用与认知
五行是了解命运的钥匙,也是一切预测学科的基础,必须反复讲,反复学,才能掌握它的实质与特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传统预测学的基本元素;它涵盖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几乎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五行的影子。特别是在人生预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可以推导出相貌丑俊、性格强弱、心地善恶、学识深浅、事业成就、财富积累、感情顺否、婚恋概况、健康状态等等。
了解了五行的重要意义,有些朋友便开始推测自己属什么五行了。但这些自我推测,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都是片面性的,都是不准确的,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以至影响了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正确判断。那么如何判断你的五行究竟属啥呢?
所谓的自身五行,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但却不一定都是真正实用的。下面我们由浅入深,来逐项分析一下。
第一,纳音五行。
所谓纳音五行,指的是年命纳音的五行属性。
中国的农历纪年,是干支纪年,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年月日时的状态。
而纳音五行,则是把天干地支融合以后,得出来的新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属性,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属性,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
古人把纳音编成诗诀,方便记忆: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什么“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就是纳音五行的属性。
五行八卦的基本常识
(1) 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 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 属猪。
(3) 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 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 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 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戊)属金,司春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各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 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阴阳风水学中天门巽户指的是什么意思 坐东南大门向西北的房子就属于巽户
如何选择阴阳风水 选风水坟墓要注意如下几点;
1; 龙真,穴才真。2; 藏风纳水,山水有情,山水才为我所用。3; 山龙水龙必须交会,这样明堂才正,明堂正穴才正。4; 龙水向必须合配,这样才能合局,合局天地人才一体。只有通过这几点综合考虑,才能找到真正的风水宝地。不过要真懂这几点,可真不容易!藏风纳水,山水有情就是上等好地方的描述。山水为我所用,就是这些好山水都属于我,以上四点同时暗藏着寻穴和葬吉的取法方向,不是夸夸奇谈,是本人实践心得,外行无法体会。寻龙,硝砂,纳水只为穴。好龙,好砂,好水,要得好穴才真。所以要寻穴,穴就在龙砂水的综合考虑中寻求。不得真穴,好龙好砂好水如同废物!千里江山一向间,虽得好穴,无得吉向也是空。七十二龙,每龙五度,过了三度为另一龙。因此,或以向差而不得富贵,或以向差而丢进火坑。所以葬地风水的原则精华在寻穴和立向。看了我这段看墓地风水的论述,你能领悟吗?墓地风水是很复杂的,在网上是无法准确判定的,只能有水平的风水师实地勘察断定。
住宅风水考察;
第一步,考察远方山水。第二步,考察近处砂水。第三步,考察庭院布局。第四步,考察中堂大门。第五步,考察房间太极。通过这五步考察出房子的风水好坏。
“阴阳”的出现对风水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有风水的时侯就出现了阴阳的配合。
阴阳风水学出水是怎么回事?怎样判断? 风水学说藏风纳水,如果出水,,必不纳水,不纳水,不是吉穴,不能用
哪里可以学习周易预测和阴阳风水学 哪里可以学习周易预测和阴阳风水学ogmfo
床的摆放方位,与阴阳风水学 床的摆放方位,与阴阳风水学xipg
风水中阴阳怎样区分 事物总有对立的两面,一面为阳,一面为阴。比如人,前面为阳,后背为阴;手板为阳,手背为阴。高为阴,低为阳。左为阳,右为阴。高山为阴,平原为阳。流水、空气流动为阳,大地高山静止为阴。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天下第一奇书――风水残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清代摸金校尉所创,其中囊括风水阴阳之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虽然名为十六字,可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六卷,每卷以周天古卦中的一个字为代表,共计一十六字,所以称为十六字。
这十六字分别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这部主要记载阴阳风水学的古籍,可谓无所不包,不仅有风水术和阴阳术,更因为它是由摸金校尉的高手所著,所以里面还涵盖了大量各朝各代古墓形制、结构、布局的描述,以及摸金校尉们在倒斗之时遇到过的各种疑难艰险。
可以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摸金倒斗指南》,不过这本书只是残本,阴阳术的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仅有风水术的十六字,十六字风水分别对应的内容如下:
天:这一部分主要是星学,也就是在风水术中占很大比重的天星风水,地分吉凶,星有善恶,看风水寻龙脉讲的就是上观天星、下审地脉。
地:风水术的主体是相形度地,大道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通过解读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观取“龙、砂、穴、水”,这就是地字篇的内容。
人:风水有阴阳宅之说,阴宅是墓地,是为死者准备的,而阳宅是活人的居所,对于阳宅的选择,一样也有极深的风水理论,又称“八宅明镜”之术。
鬼:顾名思义,幽冥之说为鬼,这一篇主要是讲解古墓主人的情况。例如尸首和棺椁的摆放,殉葬者与陪葬品的位置,长明灯、长生烛的象征性等等,凡是墓中与死者有直接关联地,多在此卷之中。
神:自古以来,渴望死后成仙,并沉迷此道之人不可胜数,尸解成仙的事情在风水中多有记载。同形势理气息息相关,如何在神仙穴中尸解羽化是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不过就如同是“屠龙之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神仙穴中羽化眠”只是一套不切实际的空虚理论而已。
佛:风水理论体系庞大繁杂,摸金校尉所擅长的风水秘术,都是以《易》为总纲,属于道家一脉,而其余的各个宗教也都有各自的风水理论,当然也许在那些宗教中并不称其为风水。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地。佛字一卷记载的是禅宗风水。
魔:吉星之下无不吉,凶星之下凶所存,况是凶龙不入穴。只是闲行引身过。魔字篇中的内容,主说地脉天星之恶兆,使人远避地劫天祸,这是专门讲风水中凶恶征兆的一篇。
畜:圣人有云,禽兽之流,不可以与之为伍,山川地貌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些奇山异石,自然造化生成百兽形态,这在风水中也大有名堂。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山体似牛,便有卧牛、眠牛、耕牛、屠牛、望月牛之分,姿态形势不同,吉凶各异,这一篇主要说的是风水形成的畜形。
慑:分金定穴的精要内容,此术古称“观盘辨局之术”,不需要罗盘和金针的配合,便可精准无误地确认风水中的龙、砂、穴、水、向。是寻找古墓方位最重要的环节。
镇:风水一道,其中最忌“煞”形,镇字卷主要记载着如何镇煞、避煞,不过镇字篇中,讲的最多的反而是“避”,而非“镇”,也不失为明哲保身之道。
遁:古墓中的机关布局,殉葬沟的位置,可以通过地面封土、明楼之类的结构,推算出古墓地宫的轮廓方位等细节。最主要的当然是讲解机关埋伏,有很深的易理蕴藏在里边,如不精通五行生克的变化,也难以窥得其中门径。
物:古有天气地运、天运地气之说,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旋转,地气而应之,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风水形势的改变,在山川之中的一切灵性之物,会由于风水善恶的巨大转变,而产生异变>>
风水学阴阳同向什么意思 <<<>>>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时,发现了一大批抄写在丝织物上的古书,统称为“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涉及周易的有《六十四卦》《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依键、根、赣、辰、川、夺、罗、g的八卦卦序分为八宫,各宫中的八个六爻重卦的次序则遵循键川根夺赣罗辰g的规律。帛书易传《易之义》曰:“天地定立,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_,八卦相厝。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逆数也。”据此,可以排出帛书八卦图
不难看出帛书易坎离两卦似有矛盾之处,各宫卦序为乾坤艮兑坎离震巽,而《易之义》却为天地山泽火水雷风,若以此推论,似为坎火、离水。但两千年来,都以坎为水、为润、为月、为中男,以离为火、为燥、为日、为中女。坎为中阳之卦,理应为火、为日,为何反为水、为月呢?离为中阴之卦,理应为水、为月,又为何反为火、为日呢?盖水月阴柔,火日阳刚,乃不争之事实。故两千年来易理有误,理应按帛书《易之义》改为:坎为中男之卦,为火、为日;离为中女之卦,为水、为月。若以现代科学观念言之,水的化学结构式为 - - ,为离之卦象;火的生成为C =C ,C 的结构式为 = = ,为坎之卦象。
在近年发现的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易里,坎离的阴阳分类也有所不同。留指爪易友在怀旧易学论坛的《楚简周易辨析》一文中指出:“从上博楚竹书周易的首尾符研究中发现,楚人对八卦阴阳分类有不同的见解。将楚竹书各卦首尾符是红方块和红框黑小方块的归为一组,即可分类为:阳卦:乾离艮震;阴卦:坤坎巽兑。”如果楚竹书易的这种分类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坎离两卦的卦名就有可能颠倒了。但仔细研究帛书易发现,左侧四阳卦中的键jian、艮gen、赣gan、辰chen读音比较接近,右侧四阴卦中的罗luo、夺duo 读音也非常接近,这有可能说明帛书易才是正确的。
按帛书易将坎离两卦改为坎火为日、离水为月之后,我们发现帛书八卦完全符合坎离为日月出入门户的观念,明显优于邵雍所谓的先天八卦。在帛书八卦中,坎火为日,居东方,东方为日出之地;离水为月,居西方,西方为新月渐明之地,更符合天地自然现象和规律。所以我认为帛书易才是真正的文王易甚至伏羲易,近年发现整理的彝族八卦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彝族八卦本质上就是汉地失传两千多年的帛书八卦。
自西汉通行本《易传・说卦》以来,均以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但根据帛书八卦和彝族八卦的卦序排列来看,若以古法配卦,由震至乾四阳卦,由巽至坤四阴卦,均为长中少老的次序,明显不符合事物的少中长老发展规律。故应该为:震为少男,坎为中男,艮为长男,乾为老男;巽为少女,离为中女,兑为长女,坤为老女。这样做的依据是:不论是初生之阳男,还是初生之阴女,都是幼稚之婴儿,当然要配之以少男少女。震一阳初生,阳气稚嫩,且受阴爻重重压制,故为少男;巽一阴初生,阴气稚嫩,且受阳爻重重压制,故为少女。而艮阳爻上居天爻尊位,已摆脱阴爻压制,使众阴臣服于下,故为长男;兑阴爻上居天爻尊位,已摆脱阳爻压制,使众阳臣服于下,故为长女。以帛书八卦配一年四时八节,亦可证实上述观点,因为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立春配震,故震为少阳少男;立夏配艮,故艮为太阳长男;立秋配巽,故巽为少阴少女;立冬配兑,故兑为太阴长女。又以冬至至夏至为阳,春分为阳中,故配中男坎卦;以夏至至冬至为阴,秋分为阴中,故配中女离卦。可以看到,帛书八卦有着深刻的天文历法背景和哲学内涵,这正是伏羲仰观天象以画八卦的真实体现。
研究发现,帛书八卦早在西汉甚至先秦时期,就>>
文/南城以南hong
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翠缕道:“这也和咱们家池子里的一样,也是楼子花。”湘云道:“他们这个,还不如咱们的。”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翠缕把脸一扭,说道:“我不信这话。若说同人一样,我怎么不见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 蒋老师评价这一段说:“从这里能看出,湘云已经读了些书,《易经》、《老子》、《庄子》都有讲阴阳,中国哲学基本上是围绕“阴阳”两个字做文章的,可是“阴阳”很不容易懂。表面上看,阴和阳似乎是对立的,可在《易经》里,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的一体两”。你看多有意思,**和丫头瞎扯都能扯到阴阳上。
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这里将小丫头的一根筋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一种我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味在里边。阴阳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太极图,黑的部分有一个白点,白的部分有一个黑点,意思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有东西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互相转化的,阴阳流转互动。
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小丫头文化水平不高,显然是不明白**先前扯的什么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所以湘云将道理通俗化,举了天地水火的例子。
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道:“怎么没有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就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反面就为阴。” 翠缕如果活在现代,她一定是一个好学生,明白日月阴阳后,开始了各种追问。
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找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笑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 这里是在暗示这个金麒麟与后来湘云、宝玉的婚姻有关。相比起黛玉宝钗,我倒是觉得湘云具备了两者的优势。湘云与宝玉同样是青梅竹马,甚至比黛玉都早,还有就是非要讲什么金玉良缘也说的过去,毕竟湘云有金麒麟。
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人的阴阳,在这一回中有提到湘云正在相亲,所以湘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应该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小丫头问到人的阴阳时,她实在不知如何开口解释。
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 小丫头虽然有点憨憨的,但是最后却体现出了对主人的绝对忠诚。
湘云笑道:“你很懂得。”一面说,一面走,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说着,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史湘云要他捡的瞧,翠缕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这是从那里来的好奇怪。我从来在这里没见有人有这个。”湘云道:“拿来我瞧瞧。”翠缕将手一撒,笑道:“请看。”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采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说有一对金麒麟,已经暗示了将来它们是要配对的。捡到的这个金麒麟是宝玉的,比较大,而且文采辉煌,应该是雄的;湘云的那个比较小,应该是雌的。曹公这样写,绝对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湘云是宝玉正室夫人的三号候选人。
这是《红楼梦》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小片段,它描述的是一个爱讲话的主人跟一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丫头之间非常精彩、也非常真实的对话。蒋老师将这类片段定性为:《红楼梦》里最耐读的片段。
秋月海棠
岁月拾遗
阴阳离决(divorce of yinyang)为病机。是指阴阳分离,失其维系,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详见百科词条:阴阳离决 [ 最后修订于2016/8/27 20:29:30 共19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阴阳离决如下:
第5课 阴阳五行概述
从这一课开始,就进入了教材的中篇,也就是《经文选读》,在《讲义》的第27页,这也是《内经》课的一个中心内容。这一篇共分成了8章,其分类方法基本上是按医学理论来命名的,只有这个《阴阳五行》的这一章,是按《内经》理论体系的构成划分的话,它是属于医学基础的部分。每章之下又分若干节,节的命名就是以《内经》原来的篇名作为节名,但由于《内经》在一篇当中往往含有几项内容,比如说一篇中它既包含藏象、又包含经络,还包含诊法等等,所以《讲义》就再细分成了节,也就是说某一节就可能不是原来篇目的全部,而一篇的内容就分到不同的章节上去了。所以在不同的章中,可能有相同的节的名称。比如说《阴阳应象大论》,既在本篇的第一章《阴阳五行》里作为第一节出现,它还在《治则》当中出现。
同时,在本篇每一章、每一节之下,又分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内经》的[原文],[原文]之下有[校注],校就是校勘、注就是注释,目的是帮助大家自己阅读和学习。有时不校,对经文很难读下去,要不注释呢,就不便于理解。[校注]之后有[理论阐释]和[临证指要],这两项内容都是课程性质或者教学目的要求当中提高的内容,提高什么呢?提高理论水平。当然,理论阐释的问题,可以见仁见智,在同一个问题上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而选在教材上的,一般来说是在中医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认识。[临证指要]的目的在于讲临床应用的问题,不能学了理论联系不到临床,这不就白学了吗,特别是针对本科生的层次,一般来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临床应用型吗,所以[临证指要]就是要启发读者用理论来指导临床。
第一章阴阳五行
《讲义》开头有一个没有标题的概说,主要内容,一是说阴阳五行本来是属于古代哲学的一个内容,引用到医学里面来,它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用哲学来作为医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第二是哲学与医学理论密切结合起来,而成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上篇《绪论》中,是把阴阳五行是放在哲学里面来介绍的,在中篇里呢,就重点说医学和哲学是怎么结合的了。
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经》162篇文章当中,可以说每篇都渗透着它的思想,而专题讨论阴阳五行的文章也有若干篇,比如说《阴阳应象大论》、《脏气法时论》、《六微旨大论》、《金匮真言论》、《阴阳离合论》等,这些篇都是专题讨论阴阳五行的问题,本章只摘要介绍前三者。当然,它讨论时也没有离开天、地、人,也没有离开医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讲第一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节选),《讲义》选了其中的7段。
第一段是讲阴阳的概念与应用,我现在把这一段读一遍: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这一段,是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的论述,应该熟记或者说背记,下面逐字逐句地讲解。
先说这题目:阴阳应象。阴阳就是阴阳,就不用解释了。“应象”是说阴阳和宇宙、天地万物之象相通、相应,所有的事物都有个象,而这个象都和阴阳相通相应,用阴阳可以稀释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阴阳应象”就是讲阴阳与天地万物之象相通相应的问题。因为《内经》写作手法主要是用黄帝和他的臣下,岐伯、雷公、少师等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多半是这样一种体例,也有一些篇没有对话,但不多。但不采取对话的方式,也不影响采取问答的形式。
“天地之道”。“天地”就是宇宙、自然;“道”是规律。“天地之道”就是讲的宇宙、自然界的规律是什么、就是阴阳。
“万物之纲纪”。“纲纪”是提挈事物者,大者为纲、小者为纪,“万物之纲纪”是说用阴阳可以提挈世间一切事物。
“变化之父母”。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当中,而运动变化是出于阴阳,“父母”就是所由出也、所由生也,一切变化都出自阴阳。
“生杀之本始”。“生”就是生长,“杀”就是消亡,不管是生长还是消亡,最根本的还是出自阴阳,阴阳是一切事物生长、消亡的本源所在。
“神明之府也”。变化莫测者谓之神明,世间万物有的我们认识清楚了,有的我们目前、甚至永远还没有认识清楚的东西都是有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说都是出自于阴阳。“府”是府库、储藏的意思,也是所出的意思。神明、变化莫测的东西出自哪儿,出自阴阳。因为是这样,所以一下子就联系到医学里面来了: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治病就包括诊、治、防了,这个本就是阴阳、是阴阳变化的规律。当然后世有所引申,说本是证候、是病因。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就开始讲阴阳是怎么回事了,用纲领性的、大的方面来举例说明什么叫阴,什么叫阳,阴阳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积”就是积累,“天”是什么,天是阳积累得多了形成的,天是清天嘛、阳是清阳之气嘛。同样,阴积累得多了就是地,浊阴是地。天是清天,地是厚土。所以天是阳积而成、地是阴积而成。
“阴静阳燥”。从性质是讲呢,叫“阴静阳躁”。阴的特点是静,安静、平静,阳的特点是躁、躁动、兴奋。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有多种解释,我先初步顺一下。说阳主生发、而阴主壮大,阳主肃杀、收敛,阴主潜藏。生和长看来都属阳,但是相对而言,阴阳中还有阴阳,所以生又是阳、长又是阴。杀藏本来都属于阴,但是阴阳中还有阴阳,所以杀藏相对而言,杀就属于阳、藏就属于阴。举例来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可以解释这句话。当然,在后边我们还具体分析这句话,还有不同的解释。在《绪论》中我们曾说到,《内经》中有一些段落、句子,甚至一些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它符合《内经》理论体系、符合临床实际,不是的解释都是合理的。所以上述的解释只是初步的,下面还要具体分析。
“阳化气、阴成形”。阳的特点是主动、是主气化的作用,阳可以化为气,阳性热,所以可以化气;阴性寒,阴性凝敛,阴性静,所以阴可以凝聚而成形。动则化为气,静则凝为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属于阴、热属于阳,这里谈到了转化的问题,阴阳可以转化,阴发展到极致、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以转化为阳,当然,古时候没有讲前提条件,但是还用“极”来说明了,它是古代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嘛,生活中说乐极生悲嘛,这都是物极必反的意思。阴极时可以生热,化生为阳;同样的,阳极时可生寒而转化为阴。比如说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热到极致就开始转凉、转为寒,过了冬至,温度就开始上升,逐渐又转化为温、转化成为热。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的性质有凝敛的作用,所以生浊;热气生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阳化气。这句话应该是加重前面说过的话。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是相对人体来说,应该是清气在上,浊阴在下。如果清气在下,就要生飧(sūn)泄,飧就是完谷不化,泄就是腹泻,“飧”字之意是水谷相合,就是水谷合起来并没有消化。联系到生理、病理上来说,这是指的脾气虚。大家知道脾属阴,但是脾气以升为顺,如果脾阳不升反而下陷,就是脾气虚,从而出现完谷不化的泄泻。
“浊气在上,则生瞋(chēn)胀”,就是脘腹胀满,浊气在这里具体而言是讲的水谷、糟粕之气,换句话说是胃中之气,相对脾的清气而言,这都叫做浊气,胃以降为和,如果胃气不降,就会出现脘腹胀满,就是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胃脘不舒的症状。联系到临床诊断脾虚腹泻的话,那是由于中气虚陷,你应该补气、升举清气就行了,治疗时就应该和胃、也就是降胃,用什么降胃药?反正“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句话是一个小结,说明阴阳相反了、相逆了,“逆从”在这里是个偏义复词、偏于“逆”,说明病产生于阴阳逆乱。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它和前面“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天是属于清阳之气,浊阴属于地之气。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几句讲的,是说天地阴阳升降的问题,是讲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而且阴阳相互联系关系的问题。天为阳、虽然是主上升,但是阳中还要有降;地虽然是浊阴、是主下降的,但是降中它得有升。同时,天之所以有降,是因为有地阴的吸引;地之所以有升,是由于天之阳气的吸引。所以这几句话不能光从字面上理解,说水气到了天上就成云彩了、雨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这不用医学专家来讲,看来这很浅显。但它只不过是用浅显的东西、现象来解释阴阳中的所含有的比较深奥的道理。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句话是对阴阳之间联系的引申,没有地气上升为云,天气就不可能下降为雨,二者是不可脱离的;同样的,云虽然是地气上升而成,但是云是出自天气,没有天阳之气的蒸化,地气就不可能上升为云。所以此为“阳施阴受”,阴阳是相互联系的,只有阴的吸纳,天气才能下降;只有阳气的蒸化,地气才能上升。再具体来说,天是阳、阳主升,但是主升当中它必须有降,没有降老往上飞不就阴阳决裂了吗,天地决裂开了,世间不就没有万事万物了吗。因此,升当中有降、降当中有升,这样的话才会有阴阳交泰,才有阴阳相合,才有云雨,有云雨才能化生万物。所以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阳升、阴降的时候,还要看到阳升中有降、阴降中有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阴阳交互、相互发挥作用。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几句话是具体联系到人体中的生理,清阳之气要走上七窍、耳目口鼻,包括浊阴之阳的肺气、鼻涕、眼泪、唾液、津液等等;而浊阴、就是二便排泄物要走下二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属于营卫的问题,发腠理之气是卫气,卫气对营气而言,卫属于阳、营属于阴。卫气用于“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营气行于内、走五脏。这句话用气血来理解也可以,气属于阳、发散腠理;血为阴、行于内。而“卫主气,营主血”,这样理解都可以。两句话都有“清阳”,虽然是同一个词,但具体所指不同,第一个“清阳”是属于出上窍的涕泪唾液之类,第二个“清阳”看来指的是卫气、人身之气;同样,两个“浊阴”也不一样。“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里的清阳、浊阴又和前面两个又不一样了,这里的“清阳”是指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脾主四肢嘛,有了水谷精微之气充实于四肢,我们人体才能够正常的运动。“浊阴归六腑”里的“浊阴”就是那个水谷糟粕,包括肠道、膀胱中的东西,当然了,这个糟粕跟大小便那个糟粕还是有区别的。
那么,这一段就是讲了阴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阴阳在自然界、在人体当中的基本现象。再回过头来看题目中的“应象”,它是把阴阳和升、降、云、雨、杀、藏、动、静、五脏、六腑、四肢、腠理、九窍等联系起来,来进一步解释阴阳的概念,当然也涉及到一些应用的问题。这个“象”可以再补充一下,实际上这个“象”其实它就是具体的方法,用的是取象类比的方法,以后这一篇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校注],好像就不需要再讲了,28页的[理论阐释]我说一下。第一个问题说的是“治病必求于本”,是说当中医在诊治时,首先要辨别阴阳,要用阴阳的方法来认识医学里边的具体问题,所以《讲义》中引用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是在诊治时,要看阴阳失调了是在哪儿失调的、具体部位,把具体部位的阴阳调和到相对平衡了,就达到了治疗的基本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前面说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讲义》中有三种解释法,我只是举例来说、举例来说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解释,我举的例子,相当于《讲义》中的第一个、张志聪的解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的解释,就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解释的,只不过春夏为阳,阳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春夏虽然为阳,但是春是属阳、夏属阳中之阴。
第二个解释选得是第介宾《类经》的解释,是按阴阳中又有阴阳,但它具体的是用《易经》的四象,说阴阳中又有阴阳、阳分太少。四象是什么呢,四象的解释也有几种,这个四象是说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的一种解释是最有太阳、少阳,阴有太阴、少阴。
第三种解释选的是李中梓《内经知要》的解释,就用“和”与“逆”来解释。他把阳生阴长说成是正常的,阳杀阴藏是变异的,对人体来说,生理的就是阳生阴长,病理的就是阳杀阴藏。
(我来解释:第一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应该对,但解释得不够浅显。应解释为:春夏阳升,促使果实成形,成形之因是阴所使之,即所说的“阴成形”也,阴成形可理解为“阴长也;秋冬时阳气杀,阴之果实应该收藏了)
第三个问题是说清阳浊阴在人体中的不同分布与走向。刚才讲得已经比较详细了,所以就不再重复了。
[临证指要]是在临床上怎么运用的问题,《讲义》选了“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气在上,则生(月真)胀”,选了清代王九峰的脾虚泄泻的医案。又选了《名医类案》中李东垣浊气不降的病例。这两种病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第一个例子是用升脾气的办法为主,当然也加了一些舒肝的药,第二个例子是以降胃气为主。
阴阳风水学
本文2023-10-26 22:07: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