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哲学的慰藉】(七)尼采-对待困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读书·哲学的慰藉】(七)尼采-对待困难,第1张

书的最后一章,德波顿选取尼采来阐释对待困难。

传统意义的哲学在于帮助人们:“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

德波顿写下的尼采这样行事:“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看来尼采一出场便以与众人迥乎不同的态度对待人生,岂止是如此对待自己的人生,他甚至把常人认为的痛苦作为诚挚的祝福送给朋友。

尼采把经历困苦看作是无法避免之事,” 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单纯使用辩证,平衡的理论解释仿佛流于肤浅,尼采如此嘉奖痛苦,它不仅仅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属性,而且是人走向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要素。

蒙田,加利亚尼,歌德,司汤达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尼采。

拉斐尔是尼采喜爱的画家,尼采把他的成就归因于与达芬奇对比,感受沮丧中获得进步。这似乎更加证明尼采把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正确,“爱与恨,感激与复仇,温良与愤怒……是不可分的“,”仇恨、妒忌、贪婪、权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经营中的基本要素“。负面因素是正面结果必不可少的元素,”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正视困难,面对负面成为克服困难的不二法则。

尼采的结局是悲惨的,失恋,事业不顺,健康出了问题,疼痛折磨他,虚幻交替出现在头脑中,以致人们不得不把他送进疯人院,于11年后的55岁去世。

尼采的一生困难重重,他在给世人呈现出对待困难的宽容,接纳的态度时,一定像勇士一样进行所有可能的奋争。

难怪德波顿在写完尼采悲惨一生,不忘高歌称赞:“他为谋求幸福而艰苦奋斗,即使不成功,他也没有转而反对他曾经向往的东西。他始终坚信在他眼里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点:做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为什么尼采总是和“疯子“一词相提并论,人们用实际的疯子污化了他正视负面的态度。

尼采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哲学家,德波顿采用了截然不同于前几位哲学家的方式解释尼采对困难的态度,全章分为二十多个小节,长短不一,内容跳跃,被尼采视为英雄的司汤达的创作过程,对山的体验,如此种种,不忘穿插如获至宝般地对困难的感悟。尼采一定是在世间万物中观察困难的脾性,更加认定困难对人的意义。

写在最后:

困难,阻止了人们追求幸福,快乐, 尼采 主张人们拥抱困难;

人们遵奉“常规“,未能越界, 苏格拉底 鼓励人们质疑;

快乐永远与奢华,享受为伍吗? 伊壁鸠鲁 诠释了快乐的定义,还教会人们如何寻求快乐;

缺陷是人们达到期望的阻碍,又是合理借口, 蒙田 重塑了人们对缺陷的认识;

人们无法控制来自外界的挫折,但是人们依据由外向内应对挫折,这是 塞内加 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悲观的呈现已经延伸至生命高度的思考, 叔本华 的悲观正是严肃面对一切的起点。

《哲学的慰藉》讲的是每一个人面对的方方面面的困惑,这些困惑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德波顿给我们带来了六位伟大的哲学家和闪闪发光的智慧结晶,他们的杰出贡献是对“哲学“的起源-”爱智慧“的最好践行。

周国平先生为本书作序,题为“哲学不仅仅是慰藉”。没错,哲学从一开始就肩负了寻求智慧的使命,智慧之所以称其为智慧,必是因为它的过人之处,为少数先锋上下求索而得,在大众能力尚未企及的高度的时候,提供慰藉好过因生疏而敬而远之的忽略,我想这样的初衷正是德波顿所追求的。

  对于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躲避,而是迎难而上,勇于克服。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难的 成语 及解释相关内容。

  关于难的成语有:

 积重难返、心痒难揉、知易行难、临难不屈、遇难呈祥、百喙难辞、尾大难掉、自身难保、禀性难移、碍难从命、难以为继、难乎其难、盛情难却、插翅难逃、枉物难消、难能可贵、白雪难和、千载难逢、难以为情、心去难留、多灾多难、行易知难、寸步难行、先难后获、患难夫妻、临难铸兵、恨海难填、心痒难抓、强人所难、千难万险

关于难的成语及解释精选

 1) 材大难用: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2) 才大难用: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3) 禀性难移:本性难以改变。

 4) 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5) 本性难移: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6) 百年难遇:百年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7) 百口难分: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8)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9) 百喙难辩: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

 10) 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11) 暗箭难防: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12)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13) 左右两难: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14) 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 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15) 执经问难: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16) 知易行难: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17) 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18)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19) 行易知难:行:实施;知:知晓。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20) 险阻艰难: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21)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2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23) 世上无难事:天下没有难事。

 24) 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25) 三灾六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26) 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27) 去住两难: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28)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29) 千灾百难:指多灾多难。

 30) 弃易求难: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31) 排忧解难: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32) 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33)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34) 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

 35) 来日大难: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看了关于难的成语及解释的人还看:

1 关于文雅的成语及解释

2 猜成语最难的话

3 表示轻视的成语大全

4 成功的成语及解释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中央电大文法部 吴鸿清

( 2004年12月03日) 浏览人次326

说明:

学习古代汉语专题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字、词、句等问题的过程。提高古文翻译水平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多读、多译,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今人都要依靠各种工具书来阅读古文。因此,在初学阶段,掌握古文翻译的方法,尤其是利用工具书翻译古文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古文直译的方法并不复杂,所以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于减少和避免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明确做翻译练习的目的——做翻译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翻译方法,这对于解答考试中古文翻译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期末复习指导》和辅导栏目都列了一些练习题。注意:综合性的练习供学习中择要练习。专书型的练习供教师参考。

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3.“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学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 请 学为圃。 子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三、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 适小国, 将 不 女容 焉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

原文:谁 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

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

(3)

原文:邴夏 御 齐侯。(《齐晋鞌之战》)

对译:邴夏 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

(4)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 生不 羞 ,乃有意欲 为 收责于薛 乎?(《冯谖客孟尝君》)

对译:先生不 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

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原文: 一 鼓 作 气, 再 而衰 ,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 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原文: 三 而竭 。(《曹刿论战》)

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

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

原文: 道可 道 , 非 常道。(《老子》)

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四、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

(1)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古注的内容 古书注解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包罗万象。从释词注音到点明章旨,从说明典故出处到考辨名物制度,从分析句读到提示语法,凡是注释者认为有可能产生阅读障碍或理解困难的地方,无不进行注释或疏解。概括地讲,大致有以下内容: (一)解释词义 词义是理解语意的基础。因此,古人注释古书一般都是从注解词义开始的,解释词义也就成了古书注解的基础工作。古书的旧注对词义的解释与字典辞书的解词释义不同,它对词义的解释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它所解释的是词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即词的具体义或临时义。古书旧注的释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释词,二是在串讲句意中释词。另外,古注在解释词义时,还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1、直接释词 就是直接拿出原文中的词语进行解释。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的毛传:“泚(zǐ),鲜明貌;沵(nǐ)沵,盛貌。”郑笺:“鲜,善也。”都是直接释词。有时,古注中对同一字词有不同的解释,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对“殄(tiǎn)”字的解释就有两种:毛传:“殄,绝也。”郑笺:“殄当作腆(tiǎn),腆,善也。”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决定取舍。 2、串讲中释词 有时古注并不对某词直接注释意义,而是在串讲句意中注释词义。例如《诗经·鄘风·相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中的“仪”字,毛传并没有单独拿出来注释,而是在串讲句意中解释“无礼义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仪”解释为“礼仪”。 3.辨析同义词 古注在注释单词时,还注意同义词的辨析。例如 《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孔疏:“直言曰言谓一人自言,答难曰语谓二人相对。对文故别耳,散则言语通也。 4.注释虚词 古注主要是注释实词,有时也注释虚词。例如 《墨子·鲁问》:“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孙诒让注:“焉犹于是也。”就是对虚词“焉”的注释。 (二)古书的注解,常常在解释词义以外,还要串讲一下文句的大意。 文意赖词义而显,词义在文意串讲中而明,二者互为补充。例如《诗经·邶风·新台》毛传:“水所以洁污垢,反于河上而为*昏之行。”郑笺:“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jí)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籧(qú)篨(chú),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故不能俯也。”都是串讲文意。“疏”以下内容更是以串讲文意为主。或串讲正文之意,如疏解“新台至不鲜”;或串讲注文之意,如疏解“传:‘籧篨不能俯者。'” 古注串讲文意,有时相当于对上文的翻译或改写,有时则是点明或阐发正文的言外之意。如《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逸注:“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前一“言”字之后的注文就是对原文的翻译,而后一“言”字之后的话则是点明诗句的含意,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有的学者(特别是宋代学者),在串讲文意的过程中寄寓或发挥自己的思想观点,对这一类的古注,我们在参阅时须细心体察,这里不再举例。 (三)正字注音 “正字”即纠正错别字。古书在历代的传抄、刻印过程中,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意,古注常纠正这些错误。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郑笺“殄(tiǎn)当作腆”,即是正字例。 古注中注音的方式很多。早期的注音除用读若法外,多采用直音法。例如上例我们所举《诗经·邶风·新台》中“泚(zǐ),音此”、“污,音乌”等都是采用的直音注音法。后来的注音多采用反切注音法,或直音、反切并用。上例《诗经·邶风·新台》中就是直音、反切并用,不复举例。 (四)分析篇章 古汉语中篇、章的含意与今天不同,“篇”大于“章”。如《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下面分许多章。而每一章又是独立的,并无关联,所以“章”又不同于今天的“段”。篇章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是文章表达思想的脉胳。因此古书的注解在解词释句之外,有的还解说章旨,分析篇章结构。尤其是东汉出现的章句体注释,在串讲文意中往往夹有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并且每章之后有“章旨”来点明此章的主要内容。例如: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朱熹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 (五)补证史实 补证史实也是古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补证史实的目的是为使人能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文章内容。例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杜预注:“昭王,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故问之。”孔颖达疏:“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 (六)指明典故出处 用典是古人写文章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典成风。注解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典故出处。唐代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例如: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礼记子曰回得一善拳拳不失之矣郑玄曰拳拳捧持之貌说文曰列分解也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句话,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词来自《礼记》(见《礼记·中庸》,原文是:“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并转引郑玄对这个词的注释。对“列”字,则转引《说文》的解释。 (七)说明名物制度 古代文献反映着古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其中自然有许多关于社会制度、民间习俗、器物工具等等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一切也都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前代的名物制度等,后人势必越来越感到生疏以至于很难弄懂了。因此解释名物制度也就成了古书注释的内容之一。例如 《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注文把古代的兵车制度交代得很清楚。 《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杜注:“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孔疏:“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乃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 又“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下孔疏:“若君亲在军,则君当车中,御者在左,勇力之士在右。” 了解古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名物制度,实际上是读懂古书更高层次的要求。仅仅是扫除文字上的障碍,还只能说粗知古书。因此古注中比较详细的部分,往往是补充史实或考辨名物制度。

【读书·哲学的慰藉】(七)尼采-对待困难

书的最后一章,德波顿选取尼采来阐释对待困难。 传统意义的哲学在于帮助人们:“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