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记载有鲁哀公和汉武帝曾“获麟”,是怎么一回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历史上记载有鲁哀公和汉武帝曾“获麟”,是怎么一回事?,第1张

左丘明的《左传·卷十二》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

意思是公元前481年春,在鲁国西部大野打猎时,叔孙氏的兵车武士鉏商,猎得一只麒麟。(叔孙氏)以为是不祥的怪物,就将麒麟赏赐给虞人(古掌山泽苑囿之官),孔子见到后说:这是麒麟啊。

孔子也曾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

相传麟是仁兽,圣王的嘉瑞。而孔子所在的时代因为没有明王,所以麒麟一出来就被捕获。也因此,孔子极为感伤,明白周朝之道已然不兴了,所以惆怅的说:“我推行的道就此完了。”那时孔子作《春秋》是为传周道的,现在因见获麟感到“道己穷”,于是孔子作《春秋》也至此而辍笔。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孔子获麟绝笔”。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田寺,获白麟”。

汉武帝在十月隆冬前往雍地打猎,在五田寺祭拜,获得了瑞兽白色的麒麟。

另外《孝武本纪》和《封禅书》中也有记载:“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

意思是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雍地打猎,猎得一角兽,像“麃”(即狍子)一样的野兽。

在获得此兽后,经过一番争议,“有司”最后确认为麒麟,认为这是上天的赏赐。汉武帝为了图吉利,就改年号为“元狩”,并作“白麟之歌”来记述这件事情。

扩展资料:

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

孔子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据传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不久孔子去世,所以麒麟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参考资料:

――麒麟

在古代帝王生活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这就是狩的意义。帝王狩猎活动的起源难以查考,但从古代留下的大量吉尔伽美什猎狮图看来,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了帝王的狩猎活动。这些猎狮图中描绘的国王与猛狮搏斗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场面,通常象征着正义(王权)战胜邪恶(反王权)。但是,它有时又是确确实实的真实场面。

古波斯国王也喜欢狩猎。在波斯国王的圆印章中,就有波斯国王猎狮的场面。但是,这到底是反映波斯国王真的像亚述国王那样喜欢猎狮,或者是艺术家们简单地模仿亚述雕刻的风格,已无从判断了。萨珊时期,国王的狩猎活动不仅见于器物上的雕刻,也见于文字记载。萨珊时期的诗歌中就有国王狩猎的故事。萨珊国王白赫兰五世(420年~438年)在位初期据说不理朝政,沉湎于狩猎、宴饮、女色、波罗球戏和音乐之中。为了满足声色之好,他还从印度请来了吉普赛乐队。波斯大诗人欧马尔·卡亚姆就称他为“善猎野驴的白赫兰”,还有人干脆称他为“野驴王”。这个绰号的得来,可能就是因为他善于猎取野驴。可是,这位国王后来在追逐猎物的时候,却不幸掉入万丈深渊中消失了。

狩猎场面。这是亚述君王最喜爱的休闲活动。狩猎并不仅仅是游戏,也具有训练军队、寓战于乐的作用萨珊银盘(6世纪)

图中国王为卑路斯或胡司洛,他正跃马弯弓,猎取巨角塔尔羊。像这种王室狩猎图,是萨珊银盘常见的主题。银盘原件直径22厘米,为宫廷日用器皿,其风格为阿拉伯艺术家所继承。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上主要记载的内容:正面第一条记载商王武丁宾祭仲丁时摔倒;第二条记商王狩猎时马车失灵;第三条记王的子侄辈叫做发的人死亡;第四条是用十名羌人作为祭品举行祭祀,还有两条残辞不清;背面记载了天象情况。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又名王宾仲丁卜骨、贞旬卜骨刻辞,它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长322厘米,宽198厘米。属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1)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

在甲骨上书刻卜辞,依照烧灼甲骨所呈现的预示吉凶的裂纹而定,行列通常是由右而左。这片甲骨有两条卜辞的行列自左而右(正、背各一条)。

甲骨文的书刻者出自巫吏。他们的工作是占卜和祭祀,掌握着超自然力的文字,擅长书写,是贵族集团中最有文化的一群人。这条卜辞刻有“贞人”(占卜人)的名字,是同一个人,估计这片甲骨刻辞出自此人之手。

涂朱狩猎牛骨刻辞属于甲骨文书法中雄壮的风格。刻辞的字形,有大有小,结构质朴自然,笔画既有劲力的方折,也有流畅的圆转,但以方折为主。

《国风·周南·兔罝》

先秦:佚名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译文: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创作背景:先秦时代,狩猎本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这点在《周礼·大司马》中有记载,这首兔罝即是对当时狩猎的情况的记载和对勇武的战士的形象歌颂的诗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先秦时代,狩猎本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这点在《周礼·大司马》中有记载,这首兔罝即是对当时狩猎的情况的记载和对勇武的战士的形象歌颂的诗歌。

有一种观点认为,“兔”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

其实,泛指狩猎更好,不必局限于兔子、老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通过狩猎而演习军事行动,并且显示对当政者的忠诚,这是“儿女情长”之外的英雄气慨。

男性的刚勇与王权结合,敢于猎杀,往往令人荡气回肠。当军队在排兵布阵的时候,似乎有“公侯”那指挥若定的看不见的形象,隐隐有霸气也。

-国风·周南·兔罝

狩猎是人与动物的一种较量、格斗。狩猎多由男子分担,个别时候也有女子参加。猎取对象是野生动物、禽岛等,目的是取得美味的肉食。人与禽兽搏斗,需要体力、智慧,单枪匹马难以达到目的,所以要靠数人乃至数十人同心协力。对古人来说,获取肉食谈何容易,为此,狩猎得到的肉类食物仅占当时人类生活食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大约在农耕开始前的1.5万年左右,人类克服了对水的恐惧,开始向水索取食物,即捕捞。捕捞是人类到江河湖海中去捕捉鱼类、海兽及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为食物的一种生活手段。

不言而喻,采集、狩猎、捕捞是人类最古老的生存手段,而且持续年代久远。当时人类食物的 99%以上均靠采集。狩猎、捕捞而获得。

说起古代狩猎活动,现代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清朝时期一年一度的“木兰秋”;它是康熙皇帝在平“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开创的杰作;主要目的是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练好骑射武功,有资本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些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成为战斗的主要方式。

在汉代,上自天子诸侯,下至豪门贵族,无一不对沉湎入迷于狩猎:汉文帝“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侯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武帝即位之初,“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贵族也是狩猎活动的热衷参与者;据《鹰犬起名》记载,西汉茂陵豪门少年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鹞逐雉兔”;西汉中期贵族豪门“临渊钓鱼,放犬走兔”,“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

《史记·淮阴侯传》中有句话相当熟悉:“狡兔死,走狗亨;高鸟尽,良弓藏。”说的捕猎的帮手有狗,对象有兔、鸟,工具有弓箭;从画像石中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更多;捕猎的对象有兔、鹿、豹、野猪等;狩猎工具有、戟、弩、剑、弓箭、矛等;另外鹰、犬也是猎者不可缺少的助手。

其中弓箭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远射武器;据《释名·释兵》记载:“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弣;弣……”这是对弓箭较为全面的说明;据考古发现,汉代的弓箭已经十分发达,史书常用“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来形容弩的威力;弓箭是汉代狩猎者善用的工具之一;也是当时战斗中最常见的武器。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据考古工作者证实,旧石器时期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能够捕捞到青鱼、草鱼、鲤鱼和螺蚌等;旧石器晚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知道采捕鱼、蚌,这说明我国祖先的捕捞能力。至新石器时期,捕鱼技术和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

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物中,从南至北都有鱼钩、鱼叉、鱼标、石网坠等各种捕鱼工具。据考古实物和有关资料考证,我国古代已经有多种捕鱼方法。

原始人时期,有一种长臂人,最善于用手捕鱼,可以单手捕捉鱼类,上岸时能两手各抓一条大鱼。这种长臂人捕鱼的本领,无疑是长期实践练就的。

鱼是一种很难用手抓到的动物,在水中游动迅速,且鱼体非常光滑,徒手去摸鱼,捉到鱼的几率很小。为了捕到更多的鱼,随着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发展,人们便想出了“竭泽而渔”的办法。

“竭泽而渔”是原始的捕鱼方法。就是把小的水坑、水沟弄干,把鱼一举捉尽。单从方法上讲,这是一个飞跃。如果不是靠“竭泽而渔”的办法,原始人是不可能一次捕到好多鱼的。在最初,这种“竭泽而渔”很可能是一种相当普遍采用的方法。

原始人定居以后,对于“竭泽而渔”的后果逐渐引起了注意:周围小型水体被弄干,鱼无生息之处了,昨天还是鱼香满口,今天连鱼味也闻不到了。

古人终于明白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的害处。提倡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反对追求竭泽而渔式的短期利益,我们的祖先早已具备了这样的生存智慧。

古代捕鱼还有以棍棒击鱼的方法。在没有木刀的情况下,也用棍棒打鱼。后来,在滇川交界的泸湖畔,每当早春三月,岸柳垂绿,桃花盛开之际,当地的普朱族和纳西族仍利用鱼群游到浅滩产卵的机会,用木刀砍鱼,刀不虚发,每击必中,使鱼昏浮在水面。

箭射捕鱼是秦汉以前捕捞较大鱼类的主要方法之一。史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入海求仙药时,带有众多弓箭手,见鲛鱼则“连驽射之”。明代人们常用带索枪射鱼。

少数民族箭射捕鱼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高山族常用弓箭或鱼镖射捕鱼,当鱼浮出水面,或举弓射击,或用鱼镖叉鱼。

以兽骨或角磨制的鱼镖有多种形式,多具有倒钩,有的一边具倒钩,有的两边具倒钩。鱼镖尾柄凸节或凹槽,可以固定在镖柄上,或拴以绳索,插于镖柄前端的夹缝中,成为带索鱼镖,鱼被刺中后挣扎,鱼镖柄脱离,可以持镖柄拉绳取鱼。

最古老的钓鱼方法不用鱼钩,这就是无钩钓具。这一捕鱼的方法甚至沿袭至近代。

过去,云南有些苦聪人和芒人妇女钓鱼时,一般仍用一根竿头拴一根野麻绳的钓竿,钓鱼时,先把竹竿斜插在河岸上,绳端拴一条蚯蚓,然后把绳头置入水里,待鱼群见饵而来争食蚯蚓,把竹竿拉得左右摇动之时,钓者猛拉鱼竿,准确地把鱼甩在竹篓里。

有钩钓具捕鱼比较普遍。有一件6000多年前的骨鱼钩,倒钩至今还甚锋利。这是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可以与现在的钓钩相媲美。在骨器钓钩之前,有以树的棘刺、鸟类的爪子钓鱼。

古代的钓鱼方法很多,有竿钓、下卧钓、甩竿和滚钩钓等。不同的季节,钓鱼的地点也有差别,故有“春钓边,秋钓滩,夏季钓中间”的渔谚。

用网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渔网的发明很早,据有关史料记载,网是伏羲氏看见蜘蛛结网后受到启发而制作的。《易系辞下》载,伏羲氏“做结绳而为网罟”。

最初的网既用于捕鸟兽,又能捕鱼。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网的记载。在最初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用网捕鱼的字形。在秦汉以前的古籍中,已经提到多种网具和网的结构,据载有的网具已有很长的网纲,有的相当于后来的大拉网。

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发明以假鱼引诱真鱼的方法。这种以形象引诱的方法,比饵诱法经济得多。过去东南沿海地区捕捞墨鱼的时候,渔民多在潮水到来之前,先划船入海,以长绳牵引数十个鱼篓,每个鱼篓里盛一个牝墨鱼,潮水淹没后,牝墨鱼发出呜叫,墨鱼闻声而至,潮水退后,再收篓取鱼。这种诱法是利用物异性相吸而发明的。

古代灯光诱鱼也经常采用,一般在捕鱼、捉蟹,都点燃火把为号,鱼、蟹见光而至。这是利用鱼、蟹的趋光性,用光引诱的方法捕鱼。

鱼筌捕鱼也是古人使用的方法之一。鱼筌是以竹编制的,呈圆锥形,尖端封死,开口处装有一个倒须的漏斗。使用时,将其放置在水沟分岔处,鱼可顺水而入,但因倒须阻拦,而不能出来。

鱼筌起源很早,在浙江杭州水田畈遗址就出土一件鱼筌。说明几千年前,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运用鱼筌捕鱼了。

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捕捉鳝鱼、泥鳅时,多砍取一些竹筒,一端由原来的竹隔膜封死,一端装一个有倒须的漏斗,夜间放在田垄之间,鱼能进不能出,天明取回竹筒。

陷阱捕鱼也被采用过。陷阱是以篱笆或土石筑成的,各民族普遍使用。东北鄂伦春族的“挡亮子”就是这种方法。

鄂伦春人根据鱼类“春上秋下”的游动规律,在小河岔口处筑一个开口,然后安置一个较大的口小腹大篮筐,无论是鱼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进入,有进无出,人们可以“瓮中捉鳖”,一次能捕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鱼。这类方法流传的时间长,采用的人多。

把野生的鸬鹚加以驯化,用来捕鱼,以我国为最早。据我国文献记载,在《尔雅》及东汉杨孚撰写的《异物志》里,均有鸬鹚能入水捕鱼,而湖沼近旁之居民多养之,使之捕鱼的记载。

据古书记载,驯养鸬鹚捕鱼,大概起源于秦岭以南河源地区,此地三国以后开始推广鸬鹚捕鱼。这要比日本于5世纪始用鸬鹚捕鱼的记载要早得多。

综上所述,人类的捕鱼技术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鱼生活在水中,捕捞难度大,所以捕捉的方式不管如何千变万化,都是尽力断绝其生存条件。

因此,捕鱼方法既采取了若干狩猎方法,也有不少新的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记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