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精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百一》卷十五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元和纪用经》 31 十精丸的别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烟霞圣效方》 41 组成 42 主治 4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百一》卷四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万氏家抄方》卷五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71 组成 72 功效 73 主治 7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十精丸 1 拼音
shí jīng wán
2 《百一》卷十五 21 组成吴茱萸1两,茴香1两,台椒(3味同炒焦**)1两,破故纸(炒)1两,川楝子(去核,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苍术1两,大川乌(用青盐炒赤色,去皮尖)1两,良姜(炒)1两。
22 主治下部久冷。
2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至30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妇人米醋汤送下。
2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3 《元和纪用经》 31 十精丸的别名
保真丸
32 组成菟丝子(人精。酒浸1宿,湿捣)、甘菊花(目精。2味春加一倍)、五加皮(草精。去皮用)、柏子仁(本精。2味夏加)、白术(日精)、人参(药精。2味秋加)、石斛(山精。如金钗者,酥炙)、鹿茸(血精。酥炙)、巴戟(天精。紫色者,去心,酒浸1宿)、肉苁蓉(地精。酒浸1宿,酒蒸用亦得。4味冬加)各等分。
33 功效温平补益,大补虚冷,接引真气。
3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空心温酒或盐汤下25丸至30丸。
35 制备方法上药随四季各加分两,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烟霞圣效方》 41 组成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苁蓉(以上2味酒浸1宿,焙干)、桂心、甘菊花、川椒、干山药、白茯苓、柏子仁各等分。
42 主治男子妇人久冷。
4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1日2次。
44 制备方法上药先将9味捣为细末,后入柏子仁,用术煎或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百一》卷四 51 组成破故纸(炒)1两,远志(去心)1两,白茯苓1两,益智仁(炒)1两,青盐(炒,别研)1两,菟丝子(酒浸)2两,牛膝2两,川当归(酒浸1宿)2两,石菖蒲(9节者)2两,山茱萸(1方去菖蒲,加熟干地黄)2两。
52 功效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
53 主治下虚上盛。
5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盐汤或温酒送下;如小便赤而少,车前子汤送下;如心虚精神不定,用茯神汤送下;如夜间烦躁不得睡,用酸枣仁末调汤送下;如心气盛塞,煎麦门冬汤送下,每日2次。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獖猪腰子1只,去膜,和酒研细,煮面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 《万氏家抄方》卷五 61 组成枸杞子2两,甘菊花2两,菟丝子(酒煮,捣成饼)2两,山茱萸3两,天门冬3两,白茯苓3两,官桂4两,淮熟地(用生者,酒蒸9次)4两,肉苁蓉(酒浸1宿)1两,汉椒(去目)1两。
62 主治精寒阳萎。
63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酒送下。
64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71 组成官桂(木之精)、川椒(火之精。去目炒)、吴茱萸(土之精)、肉苁蓉(水之精。酒浸3日,焙)、柏子仁(树之精。洗,晒干)、菟丝子(金之精,酒浸,焙干)、白胶香(松之精)、菊花(日月精。晒干)、枸杞子(火之精。温酒浸,净晒)、生熟地黄(地之精。酒浸晒干)各等分。
72 功效解毒。
73 主治酒食黄;风疾上壅下注,耳内虚鸣。
74 十精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30丸,温酒、盐汤任下;妇人醋汤服。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古籍中的十精丸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四诸虚门]平补芦巴玄胡索仙茅附子(炮)金铃子桂(以上各三两)十精丸(出经验良方)主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
《本草择要纲目》:[平性药品]柏子仁魄。益智宁神。烧沥泽头发。治疥癣。又润肾。古方十精丸用之。其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五第二十三门]十精丸治下部常服十精丸。吴茱萸茴香台椒(三味同炒焦**)破故纸(炒)川楝子(去核炒)陈皮青皮苍术大川乌(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八虚损门]药方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百选》)十精丸升降阴阳,既济水火,平补心肾。远志青盐(炒,另
《普济方》:[卷二百二十三诸虚门]补虚驻颜色
现如今,国民的 健康 意识日益增强,大家对 健康 、医疗的专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当下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医学科普的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科普讲座较为多见。而在电视剧《老中医》的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翁泉海开设免费医学讲堂,他跟百姓们讲中医知识,普及用药常识,大家伙听了都连连叫好。
在讲课过程中翁泉海提到: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理论至深至要,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需要我们后人躬下身去,细心地体会研究。但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古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举例古籍中药用“鹊巢”治疗漏下之症,是由于鹊巢高而坚固,实则这种理论毫无根据,不可取之。今天我们就聊聊中医古籍中出现的一些中医用药糟粕。
毛笔头篇
1小便不通,数而微肿: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
外国人基本不用毛笔,此方若真有效,想必来中国代购最多的应该是毛笔。
2心痛不止:败笔头三个烧灰,无根水服,立效。
看来需要普及软笔书法,不然没有足够的“败笔头”供应。
3难产催生:用败笔头一枚烧灰研,生藕汁一盏调下,立产。
若此方有效,妇产医院和妇产科的大夫看来都得失业了。
妇人病篇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想必妇人哪怕血崩,也不想服药。
2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是82年的吗?
3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看来卫生间里需要开辟一块土地了。
4女人阴痒:炙猪肝纳入,当有虫出。
想必此虫是馋虫。
5妇人血病:五色带下,白马左蹄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左蹄这么好使?此白马右蹄跛了?
老鼠篇
1小儿症瘕:老鼠肉煮汁,作粥食之。
看来猫咪们一定不会得症瘕。
2水鼓石水,腹胀身肿者: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两三顿即愈。
瘦鼠不行吗?胖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乳汁清少:死鼠一头烧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妇知。
勿令妇知,这点很重要。
4大小便秘:雄鼠屎末,敷脐中,立效。
立效?看来此方应在厕所使用。
粪便篇
1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
感觉母猪屎大蜜丸会畅销,安宫牛黄丸的地位岌岌可危。
2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
为什么都是雄鼠?难道粪便也有性别歧视?
3风虫牙痛:白马屎汁,随左右含之,不过三口愈。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糖了。
4水肿尿涩: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
半升不算多,尿到病除。
5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继勿令妇知之后,勿令母知。
6小儿霍乱猝起者:用白狗屎一丸,绞汁服之。
原来“铲屎官”由此而来。
7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瘥。
吃什么都讲究一个“鲜”字!
这些并非偏方和恶搞,而是真实记载在中医经典古籍中的,中医发展的过程也是吐故纳新的过程,例如医学与巫术曾经结合,后来还是走不到一起。现在的中医院校、中医专家都在努力剔除中医里的糟粕,只是在民间仍然残留死抱着糟粕不放的现象,有的地方还发展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中医不能允许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 养生 ,听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1-经方,一般指仲景方,来自《伤寒杂病论》。学术严谨,用药有法度,经千年 历史 检验,疗效较可靠,如果熟练掌握,至少可以应付50%疾病。
2-时方,方剂的一种,唐宋时期创制使用。时方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3-偏方,主要民间应用,特别是毛泽东时期,大力发掘,广泛应用,有实践基础,虽大多弄不清明确药理,但有时疗效确实。
4-专药,一般指有特效的药物。一部分在古籍中,如青蒿、常山截疟,黄连、苦参治肠炎等,一部分在民间,因民间陋习,惜很多已失传。我最喜欢收集民间单方(专药),那疗效太神奇!
5-治病最讲疗效。所以研究药与方最为要务。特别是在中医理论充满缺陷的当下。
6-个人觉得治病就是:理法+方药两部分。中医理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朴素观察、朴素思想(大道至简嘛!),现代所谓的中医大家为显示自己的水平,喜欢理论复杂化,且没系统观,使中医陷入困境,不断没落。
7-中医若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中医现代化!必须用最严谨的现代 科技 研究、检验之。别无捷径。
对于哪些己经由上古无量祖宗大智慧文化文明大圣大贤实际实践证明证实了的宝贝方类典藏秘籍即使是中医世家然又能有几人能真正的完全彻了其中一味一方一丹一丸一散啊?更何况当下的今时今日的所谓西方科学尚在实验室之中的和正在实践等待自然规律的俭验实际待证实知。又焉能识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秘奥义呢?
无知妄论祖宗宝。
私邪空损祸无量。
本草它日遇有缘。
九天极处放毫光。
中医现代化让人听了别纽,应该在深挖中药药效潜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助力对病症更精准的诊断。开发药效潜能非常重要,它可以在特殊病例上发挥作用。
仁术仁心回答如下:
中医古方,经典方剂,一般只针对经典单一病例,多具有代表性病例,而现实中医面对患者时,多一种病多和并多种病,和多种症状的比较多,所以用药多合并,复方用药,所以药味比古方,经典方更复杂。
再说一下中医千人千方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每位中医同一种病,却开方各不相同,所谓千人千方,其实这是符合中医治疗特点,因为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病有很大不同,同一种病,每个人体质,症状不同,药量加减不同,只要辨证明确,用药对症,中药治一样疾病,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每位医生可以根据自已用药特点,和习惯选择用药。
千人千方还有跟中医辨证论治有关,打个比喻,如感冒,西医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联合用药,而中医就不同,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几种,当然各种感冒用药就不同,再比如咳嗽,中医也分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肝火犯肺,肺阴亏虚等多种,用药也当然各不相同,每一种疾病,中医都细分多种类型,不清楚的人只知是一种病,而处方各不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中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到用药都有非常细致而严谨的规定,必须对症用药,因人因病用药,一人一方,随症加减用药,才是中医治病之道
其实这些方,有时候是有效的,可以在此方上创新
应该是经方。“伤寒论”理的方剂药味变化,药量加减,都很考究。一个桂枝汤加减变化出好多用途。
提醒诸位中医粉,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原则,所谓的经方验方,都是没用的。
你们去找中医看病,一定要问清楚,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起过效的,如果是曾经有人被治好过的药方坚决不能要,那种以前从来没有治好过人的才是最佳选择。
在中药里,有12种白色中草药具有滋润、美白肌肤之功效。这些药名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含有“白”。而从中医象形学来说,带白的药物一般具有增白润色的作用。
白术
1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对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用白术蘸酒(或醋),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
白芨
2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茎,味苦、甘,性平、涩而黏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疮。
白茯苓
3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与蜜和,敷面可疗面疮。”
白苏
4白苏为人工栽培。取鲜白苏叶涂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蔹
5白蔹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入药。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而美白肌肤。”
白附子
6白附子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捣碎成细粉,以酒拌和,用来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
7白蒺藜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苷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去除面痕。《本草纲目》曰:“洗面黑, 去斑 。”
白果仁
8白果仁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外用可治头面手足碍容性皮肤病,并可防止皮肤粗糙。
白芷
9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无论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白牵牛
10白牵牛味苦、辛,性寒。将白牵牛研末,以鸡蛋清调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
白丁香
11白丁香味辛,性温,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
白僵蚕
12白僵蚕为蚕蛾科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外用其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及碍容性疾病——口眼斜等症。
本文2023-08-03 18:34: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