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商文化有哪些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山西晋商文化有哪些特点?,第1张

晋商文化比较好,体现在以下地方:

1、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

2、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

表现在经营管理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3、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信奉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相互支持和关照。

晋商文化的相关背景

晋商文化有着官商的特点,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时期、那一地区得以发展起来的,并且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

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其根本就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所谓晋文化,就是先秦时期晋人创造的文化,它是先秦的一种区域性文化,与同时代的楚文化、秦文化、齐鲁文化和燕文化相对共存。晋文化在时 间上起自晋国创立,下至三晋诸国灭亡。三晋虽然不以晋为号,地域上也比晋国时期广大,但由于其文化传统源于晋国,其文化内涵与晋文化一脉相承,自然属于晋 文化范畴。晋文化的分布空间包括晋及三晋统治的所有疆域,而并非仅限于今山西省行政区划之内。

  第一: 历史久远的传承性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 安邑”说的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的历史。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 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 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说明山西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厚的人 文土壤。

  第二: 兼容并包的开放性 山西雁北( 又称代北) 地处塞外, 历史上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互 相争夺的地方。一般说来, 中原汉族政权比较稳定强盛,雁北即统一于全国范围之 也比较繁荣。中原汉族政权削弱,雁北即为战场, 经济必遭破坏。如果中原 政权腐败和内战不休, 雁北即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因此,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长河中, 雁北一直是民族大融合之地, 这说明山西人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封闭保。

  第三:开拓进取的创新性 山西传统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纵观山 西传统文化史, 社会变革的步伐与进步思想的涌现一直相伴而生。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

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

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

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

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

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

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雕刻精细;

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

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于推携母被烧死于此山;

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

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还建有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有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珍稀动物。

1晋中有哪些人文特色

晋中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基本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有回、满、蒙、彝、土、俄罗斯、鄂伦春、藏、 尔、壮族、锡伯、哈尼、土家等26个少数民族。 晋商文化是以整个山西为背景,以商贸为中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以晋商在中国市场上发迹、称雄为起点,以明、清两代,以致延续到民国时期,以商业为纽带的一系列文化现象。 从历史根由上讲,晋商最早并不产生于晋中。

它有一个从晋南向北的依次推进。到清初,晋中商帮取代了晋南、晋东南商人在晋商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晋商最杰出的代表。

晋商的商业活动创造了晋中的商业文化。从经商理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到经营方式、组织管理手段乃至簿记、珠算、密押等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伦理文化和制度文化。

这是最本质涵义上的晋商文化。此外,由于晋商活动在各行各业中的主流地位,晋商的生存和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

从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一年胜过一年的国际影响;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走红,到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和话剧《立秋》的轰动;承载着晋商文化丰富内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遥古城、祁县历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晋中也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寒食节”发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于和顺,寿阳传说是寿星的故乡,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间文化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们。

每年农历清明节前二日古称寒食节,这是源于晋中而传遍全国的节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在绵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晋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国在这一天不准生火做饭,用干粮或冷食充饥。

秦汉以后,逐步成为地方风俗并向外扩散。唐宋时期,有许多文人学士利用寒食节来讴歌介子推“不言禄”的高风亮节。

同时,因清明节前二日正好与“一百五”(冬至后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间又把寒食节作为冥婚配干丧或暂厝合葬的鬼节日。唐代诗人姚合曾在《寒食》中写道:“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直至明清时期,各地仍延续寒食节餐饮冷食的习惯,用以追念介子推。再是,这一天可以随便兴工动土,民间拆房建房或修桥铺路时,都要事先在这一天挖挖土地、铲铲墙,以示工程已经开始,待日后正式兴工时,别的神灵也不会干预。

2山西晋中有什么历史

历史沿革 晋中市春秋属晋,战国属赵。

秦、汉以后属太原郡、太原府管辖。晋中地区建于1949年,称榆次专区,1958年改称晋中专区。

1970年改为晋中地区。1999年设立地级晋中市。

榆次专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 1949年设榆次专区,专署驻榆次县。辖榆次、平定、盂县、寿阳、祁县、太谷、介休、灵石、平遥、昔阳、和顺、左权(原辽县)、榆社等13县及阳泉工矿区。

1951年原阳泉工矿区改设阳泉市,由省直辖。原汾阳专区所属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徐沟等6县划入榆次专区。

辖19县。 1952年将清源、徐沟2县合并设清徐县(驻清源县城)。

原兴县专区所属方山、离石、临县、中阳等4县划入榆次专区。方山县迁驻圪洞。

榆次专区辖22县。 1954年将榆次县城关区改设榆次市,由省直辖。

离石、方山2县合并,改名为离山县(驻原离石县城)。榆次专区辖21县。

1958年榆次专区改为晋中专区。原由省直辖的榆次、阳泉2市划归晋中专署领导。

撤销榆次、寿阳2县,并入榆次市;撤销清徐、交城、文水3县,将清徐县并入太原市;交城县并入太原市和汾阳县;文水县并入汾阳县。撤销平定、昔阳、盂县3县,并入阳泉市。

撤销左权县,并入和顺县。撤销祁县,并入太谷县。

撤销灵石、孝义2县,并入介休县。撤销离山、中阳2县,合并设立离石县(驻原离石县城)。

撤销榆社县,并入晋东南专区的武乡县。晋中专区辖2市、7县。

1960年恢复昔阳、盂县、寿阳、中阳、文水、交城、左权、榆社8县。晋中专区辖2市、15县。

1961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恢复平定、祁县、灵石、孝义4县。

晋中专区辖1市、19县。 1963年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

晋中专区辖20县。 1970年晋中专区改称晋中地区。

阳泉市改由晋中地区领导。晋中地区驻榆次县。

辖阳泉市及榆次、寿阳、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榆社、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孝义、汾阳、文水、交城、中阳、离石、临县等20县。 1971年恢复榆次市,榆次县迁驻长凝。

将临县、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中阳等7县划归吕梁地区。晋中地区辖2市、13县。

1972年阳泉市改由省直辖。晋中地区辖1市、13县。

1975年榆次县迁驻榆次市。晋中地区辖1市、13县。

汾阳专区 1949年设汾阳专区,专署驻汾阳县。辖汾阳、交城、文水、清源、晋源(驻太原市)、徐沟、孝义、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撤销汾阳专区,将灵石、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徐沟等7县划归榆次专区;石楼县划归临汾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99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24号):(1)撤销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设立地级晋中市。

市人民 驻新设立的榆次区。(2)晋中市设立榆次区,以原县级榆次市的行政区域为榆次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 驻东顺城街。(3)晋中市辖原晋中地区的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和新设立的榆次区。

原晋中地区的介休市由山西省直辖。 位于山西省中部, 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3′— 114°28′,北纬36°39′—38°06′。

全地区辖2市9县,总面积16376平方公里。经过48年开发与建设,晋中地区经济社会实力不断增强,城区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

现已逐步形成以纺织、煤炭、机械、化工、食品等专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晋中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季风干燥, 夏季温度 偏高,秋季天高气爽,冬季相对寒冷,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昼夜温 差大。

该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种类齐全。境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素丽多姿、精巧珍奇。

传统土特名优产品驰名中外,享誉华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就座落在该区域内。

就人文旅游资源: 祁县民俗博物馆、孔祥熙旧居、“天下第一票号”的平遥,“日升昌”票号、平遥镇国寺、榆次城隍庙、太谷白塔等精巧独特,闻名中外。自然旅游资源有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和顺云龙山、左权 麻田风光、和顺合山奇泉、被视为“种石”的灵石等自然景观雄伟 磅礴,山光水色,鸟语花香,风光宜人。

此外如晋中剪纸、平遥 牛肉、太谷饼、太谷西爪、平遥推光漆品、洪山陶瓷、祁县玻璃器皿、榆社阿胶、“龟龄集”酒等名优特产都为晋中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3山西的历史文化特色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

扩展资料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占全国的70%以上。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

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忻州五台山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大同云冈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岳恒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悬空寺为国内仅存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寺庙;晋中平遥古城是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运城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武庙。

皇城相府、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庄园、申家大院、孟门古镇、孔祥熙故居等为山西的民居代表。

山西晋商文化有哪些特点?

晋商文化比较好,体现在以下地方:1、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 2、兼容并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