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牙刷是怎么做的?他们用牙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古代的牙刷是怎么做的?他们用牙膏?,第1张

对古代人来说是没有刷牙这个概念的,所以也就没有像今天的压刷一样专业用来刷牙的器具,尽管如此,聪明的古人还是想出了很多方法以保持牙齿清洁,一、牙刷

1、杨柳枝

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石窟196窟西壁有晚唐时期刷牙的画面。牙刷是柳枝做成的。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和刷牙资料。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在赤锋县大营子村挖掘出土的辽庆应九年(公元595年)的附马墓中,有两把骨柄牙刷,长19厘米,有8个栽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有金属丝结扎过的痕迹,牙刷栽毛部的长度为25厘米,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而外国的栽毛牙刷则是在公元15~17世纪才有的。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2、木条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已经知道利用半圆形木条来刮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据说,这种木条缘自印度和中国,最终传入日本。起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祭祀以前用于洁净牙齿的用具,后来逐渐被普通人使用。

后来,有人在这种木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木条一端削尖,另一端做成刷状

二、牙膏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公元1552年,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载有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

公元1590年,李时珍撰写的白芷条下,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

古代医学文献还载有用细辛9克,白芷9克,青盐9克,冰片9克,荜茇9克,共研极细末擦牙,以治风寒牙痛;用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以治虚火牙痛;用咸橄榄核(烧存性)3枚,青黛09克,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及齿龈,以治疗牙龈出血;用没食子18克,生石膏30克,补骨脂18克,香白芷12克,青盐6克,熟石膏3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或用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共研极细末擦

牙,预防龋齿。还有就单用食盐细末刷牙。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红楼梦

《左传》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

翻译如下(百度搜的凑合看吧):

九月丁卯日,桓公的儿子子同出生,以太子出生的规格举行了大礼:用太牢大礼接引儿子,通过占卜选择了一个上人,让他抱着婴儿,让他的妻子哺乳婴儿桓公和齐姜以及同姓大夫的妻子给婴儿起名桓公向申繻询问起名的问题申繻回答说:“人的名字分为信、义、象、假、类五种情况用出生时的特征起名是信,用表示德行的词起名是义,用类似的物体起名是象,借用事物的名称起名是假,用和父亲有关的字起名是类起名不要用本国的国名,不要用本国官名,不要用本国山河名称,不要用有关的疾病名称,不要用牲畜的名称,不要用器物礼品的名称周朝人用避讳来奉祀神灵人的名字在生前不需要避讳,死后就需要避讳因此,用国名起名就要废除人名,用官职起名就要更换官职名称,用山河起名就要改变山河的名称,用牲畜起名就不能用作祭祀,等于废除了祭祀用器物礼品起名,就不能用作祭祀和赠送,等于废除了各种礼仪(例如)晋国因为僖侯名叫司徒,而废除了司徒一职(改为中军),宋国因为宋武公名叫司空,而废除了司空(改为司城),我们鲁国因为献公、武公名叫具、敖,而改变了具山、敖山的名称因此,我们不能用大的事物起名”桓公说:“这个孩子的出生,和我同一天,就叫做同吧”

简而言之,起名字要有意义,要适合孩子,要独特,而不只是吉祥话的堆砌,随便按在谁身上都可以用的那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齿牙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颊车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颊车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齿牙 1 拼音

chǐ yá

2 英文参考

Jiáchē ST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齿牙为经穴别名。出《神灸经纶》。即颊车[1]。

穴位 颊车 汉语拼音 Jiache 罗马拼音 Chiache 美国英译名 Cheek Chariot 各

号 中国 ST6 日本 6 法

国 莫兰特氏 E7 富耶氏 E3 德国 M3 英国 S3 美国 St6

颊车为经穴名(Jiáchē ST6)[2]。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鬼林、臼关。属足阳明胃经[2]。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鬼床[3]。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2]。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4 齿牙的别名

曲牙(《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机关、鬼床(《千金翼方》)、鬼林[4]、齿牙(《神灸经纶》)、臼关[4]。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6 穴名解

颊即颊部,车即车舆,指下车(下颌骨),此穴在颊部下颌骨部位,故名颊车[2]。

颊,古谓之辅。颊和辅是单指上颔骨,车是单指下颔骨。颊车穴以下颔骨可以转动处而命名。《说文》:“颊,面旁也。”《说文》:“车,舆之总名也。”牙下之骨亦名车。《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释名》曰:“颐,或曰辅车,其骨强,可以辅持其口,或谓牙车,牙所载也。”凡器物借轮轴以助力者,皆可谓车,所以载物。颊车即指下牙床骨,今之所谓下颌骨。《医宗金鉴》:“总载诸齿,能咀食物,故名颊车。”此穴在下颔角之前咬肌中,故因其所在部位之骨名颊车而为穴名。[4]

7 所属部位

面[5]

8 颊车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6][7]。

颊车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8]。

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8]。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2]。

颊车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

颊车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颊车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颊车穴的位置(肌肉)

9 取法

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颊车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即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正坐或侧伏取之[2]。

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1横指,当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取穴[9]。

10 穴位解剖

颊车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有咬肌动脉。分布著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皮肤由下颌神经的下牙糟神经的末支-颏神经分布,该神经与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相交通。针由皮肤经皮下组织,穿咬肌表面的深筋膜进入该肌。营养咬肌的动脉由上颌动脉分出的咬肌动脉,支配该肌的神经则由下颌神经发出的咬肌神经。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2]。

皮肤→皮下组织→笑肌→咬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面动脉分布[7]。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并有咬肌动脉通过[8]。

11 颊车穴的功效与作用

颊车穴有疏风通络、利节消肿等作用[2]。

颊车穴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

颊车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面部口旁,故不仅可以治疗牙痛、颊肿、牙关不利,而且还是治疗面瘫的主穴。[9]

颊车穴具有祛风活络开关之功,对风中经络之口㖞及齿痛、颊肿、口噤不开有较好疗效[9]。

12 主治病症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牙痛颊肿,齿痛,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口噤不语,牙关紧闭,流涎,项强,面肌痉挛,痄腮,口疮,癫狂等。

颊车穴主治口眼㖞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7]。

颊车主要治疗面颊、口齿等疾患:如口眼斜、牙痛颊肿、口噤、流涎、项强,以及下齿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腮腺炎[2]。

颊车主治口噤不语,口眼斜,牙痛,面颊肿;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等[8]。

下齿痛宜取之,若上齿痛,宜取下关[4]。

颊车穴主治颊肿,齿痛,口㖞,面肌痉挛,牙关紧闭,口噤不语;痄腮,口疮流涎[9]。

颊车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其它: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斜刺05~08寸,或透刺地仓[2]。

直刺03~05寸;或沿皮刺1~15寸[8]。

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斜刺1~15寸[7]。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9]。

向地仓方向平刺08~15寸。以治面瘫,可采用滞针法,即向同一方向捻转不动,然后手持针柄向患侧牵拉。

可向地仓方向透刺以治疗面瘫[9]。

向上、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

采用针刺方向直指病所,治疗上、下牙痛,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9]。

治疗上、下牙痛时针尖应刺向上齿或下齿;治疗咬肌痉挛时针尖宜向上刺[9]。

直刺03~04寸,局部酸胀。

132 灸法

可灸[2][9][7]。

艾条灸3~5分钟[8]。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配伍

颊车穴配翳风、合谷治疗急性腮腺炎[2]。

颊车配合谷,有泻阳明热邪的作用,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炎。

颊车配大迎、承浆、合谷治疗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下牙)[2]。

颊车配地仓、合谷,治口喁、齿痛、颊肿[9]。

颊车配地仓、合谷,阳白、攒竹,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颊车配下关、合谷,治颞颌关节炎[9]。

颊车透刺地仓,治面瘫[9]。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可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㖞。

《类经图翼》:颊车、地仓、水沟、承浆、听会、合谷,主口眼㖞钭。

16 研究进展

下颌关节损伤:颊车配下关,针刺治疗效果好。

面瘫:颊车是治疗面瘫的常用穴,可针、可针灸并用,可电针,均能改善患者口角歪斜。

镇痛作用:电针颊车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的镇痛效应,实验表明,针刺对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细胞的诱发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9]。

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临床报道,以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为主穴,配承浆、听会、翳风、太阳,采用透刺法有较好效果[9]。颊车配下关、合谷、内庭,治疗250例,有较好疗效。

对甲状腺功能影响:针刺颊车,组织学检查可见甲状腺功能低下,提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治疗效应[9]。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固齿刷牙散的用法用量 6 各家论述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固齿刷牙散 1 拼音

gù chǐ shuā yá sǎn

2 处方

青盐2两,川椒2两,旱莲草2两,枯白矾1两,白盐4两。

3 制法

上以旱莲草、川椒水煎去滓,得汁1茶钟,拌盐、矾内,炒干,研极细面。

4 功能主治

肝肾阴虚,头发早白及牙齿松动。

5 固齿刷牙散的用法用量

擦牙漱口。

6 各家论述

方中旱莲草滋补肾阴,所含鞣质且有收敛止血作用;白矾酸涩收敛,抗菌燥湿解毒;川椒杀虫止痛。

7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古籍中的固齿刷牙散 《瑞竹堂经验方》:[十、发齿门]沉香散

治刷牙,坚固牙齿,荣养髭发。沉香(二钱半,镑)白檀(一钱半,镑)苦楝子(破四片炒,半两)母丁香(一钱

《兰室秘藏》:[卷中口齿咽喉门]口齿论

一切牙痛风疳北地蒺藜(不拘多少阴干)上为细末每用刷牙以热浆水漱牙外粗末熬浆水刷牙大有神效不可具述《兰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二牙齿门(附论)]牙齿通治方

半钱)酸石榴皮(二两半)上为细末,每用半钱,如常刷牙,温水刷漱了,早晚二次。《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

《瑞竹堂经验方》:[七、羡补门]刷牙药

香附子三宿,炒黑存性为末,加青盐二钱,拌匀,每日刷牙。《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

《儒门事亲》:[卷十五口齿咽喉第二]仙人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