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先民的发源历史
壮族的先民属古代百越族群,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一脉相承,历史上从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一路沿续着民族血统。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壮族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广东的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历史上称这里的壮胞为“峒民”。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发兵征剿,抚其遗孽,设巡检司以管辖之”,总称“宜善九村”。到万历十-年“改程山旧治为宜善巡检司,为县佐”。至今壮区仍流传有“宜善九村外七峒,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佷民一半瑶”的俗谚。
从语言、风俗及宗支族谱的调查和史志书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等方面考证,连山壮族大部分来自广西。最先到连山定居的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从广西富川迁至永丰、福堂的陆姓先民。据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的记载,当地壮民大多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广西迁来的。永丰乡覃姓的族谱中,有"洪武初来程山古县落籍"的记载(连山宋代称程山,置县治于宜善)。
从族谱考察,部分韦姓先祖自桂北山区的南丹、庆远、都安一带;覃姓于万历九年(1581年)从广西贺县迁来;莫姓分别于永乐、正德、万历前后从封开迁来;贤姓是天顺年间从广西崇化(平乐)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来。
由此推断,壮族由广西迁来连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和相邻的汉、瑶族交错杂居,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关系密切。此后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独特语言圈和现今的分布状况。
中国的本土民族有哪些?
原发祥于中国本土民族〔人数较多〕多有:汉族、壮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
〔汉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人口的九成。最早始于汉朝,华夏族称为“汉人”,起源中国北方的远古的华夏部落。中国各地皆有分部。〔较纯粹本土民族〕
〔壮族〕是我国岭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先秦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蒙古族〕“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民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
〔苗族〕为中国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分部苗族苗族发源于中国,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
〔土家族〕“土家族”自称为“毕兹卡”,“土家族”是汉族对“毕兹卡”的称呼。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有认为侗族是土著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壮族原称僮族,主要分布在桂、粤、滇、黔、湘等地。先秦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文山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文山州的自治民族之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山州的壮族人口为9876万人,占总人口的2819%。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砚山、丘北、文山等县市,其它县(市)也有壮族居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据史籍记载,文山壮族很早就居住在此地,他们和广西壮族同源,许多地方志记载文山壮族是侬智高的后裔。
饮食特点: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
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壮族
逍遥湖景区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茯荔村, 距市区20公里,距漓江2公里,是桂林旅游东线的一颗明珠。
景区古木参天,密林环绕,溪流淙淙,绿水粼 粼,飞瀑流泉,美不胜收。属于以山、林、溪、湖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区,核心景点为逍遥湖。景区重建了以逍遥楼为主的历史名楼名亭名宅,通过仿古园林建筑、石刻诗词文章、历史名人趣事、坊间古风名俗, 再现了底蕴深厚的桂林历史文化。
逍遥楼简介
始建于唐代初期的逍遥楼,当年就立在如今桂林市解放东路解放桥头附近。唐武德四年(621年),桂州大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起桂州“子城”后,逍遥楼就座落在子城的城墙上。
逍遥楼的“逍遥”一词,源自战国著名思想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庄子提倡“至人无己”,超脱自我,摆脱一切精神束缚。其目的正是让游客忘却自我,放松心态,延长在桂林的休闲时间。令人惊叹的是,早在1000多年前,“逍遥楼”就为桂林的旅游业作出了准确的定位……
冒险树简介
秦朝之前的桂林先民称之为“西瓯”。西瓯先民既在江河穴洞捕鱼擒兽,果腹充饥;也在丛林摘果觅食,攀援嬉戏。朋友,请到逍遥湖来,寻觅桂林祖先的踪迹,体验丛林穿越的乐趣!
针对全天候面对电脑,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学生、都市白领特别奉献一条健康线路。设计者特别加入了铁路桥、上坡渔网道等能锻炼全身肌肉平衡的障碍环节。玩家完成这条线路后,排汗量是进行一千米快跑运动的2-3倍,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还对减肥塑身有一定的功效。
(一)“瓯”为何物
瓯的说法多多,乃至无定论。 1“瓯”是器物? 有学者认为,瓯是一种放东西的器物。据说远古时,今温州地域内因为大量生产这种叫“瓯”的器物,所以就拿“瓯”这个字来给这个地方取名。“瓯”字出现了瓦字旁,很明显也容易理解,应该指制陶器窑业发达的小方国。但有专家表示异议,虽然古籍上对“瓯”的解释为“小盆也”,但其外形等特征,与小盆、小碗、小盂、杯、茶瓯、茶盏等器物之间究竟有多大区别,不同处在哪里,眼下对此尚无定论。再者,与“瓯”有关的一些早期文献中,也并未看到与浙南有相关的说法。就算是最早见于唐代一些诗文中的“越瓯”,其实时间也很迟了,而且“越瓯”多数指的是瓯窑青瓷,而这种瓷是在东汉晚期才出现。如此说来,因为瓯人发明瓯器而得名的说法似乎又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2“瓯”是瓯人? 黄现璠著《壮族通史》说:““ 瓯”“区”同声,《说文》: “瓯,……区声”。 “为乌侯切”。故“瓯”作族称,是指在水泊边居住的人。刘师培在其“古代南方建国考”中说; “瓯以区声,区,为崎岖藏匿之所。从区之字,均以曲义。故凡山林险阻之地,均谓之瓯,南方多林木,故古人均谓之瓯,因名其人为瓯人。瓯是因地多山林险阻而得名”。可见,由于南方多山林险阻,溪谷湖泊,故称居此地的人为瓯人。 瓯、或写作“沤”、“区”、“欧”,是较早时期对越人的族称。《逸周书》:伊尹为四方令,正东有“越沤”,正南有“瓯人”。宋罗泌《路史》记载越瓯诸国中有:“越瓯”谓在合浦洛黎县。“瓯邑” “且瓯”不注地望。“区吴,谓蒙之东区,汉之荔浦也。“瓯余”谓乌程东二十里有瓯余山。“瓯邓”楚国境。周秦时代,人们常称东南沿海的越人为瓯人、且瓯、沤深、越沤。称岭南的人为路人、瓯邓和骆越,大概是因为这样称呼繁杂不清,后来人们才将原来的人称与越人所在地理位置结合起来称呼,将分布于东南沿海的越人称为东越或“东瓯”,将分布于岭南一部分人称为“西越”或“西瓯”。可见,西瓯一名是瓯人加上方位词的被称语词,之所以称为西瓯显然是为了与东瓯相区别。””对温州历史掌故研究精深的清末大学问家孙诒让也主张这几个字“实一字也”,也就是说这几个字互通。 从“瓯”这个字的字根偏旁上来考察,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是,“区,-区,臧隐也,从品,在匚中,意思是指海湾小山出没的样子。1988年,金祖明认为,“区”与“欧”两字,从字义上看,应该指一处较大范围内地域,这个区域是受三面或者四面临水环抱的岛或洲一类的小国。“沤”则表示四面深水并且激流回旋多水泡的小方国。 1990年,朱俊明撰文对“瓯”进行解释,他主张“瓯”指瓯人,起源于太湖周围和杭州湾一带。朱先生认为“瓯”不是华夏语汇,《周礼·职方氏》中说:“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这里的“具区”应该指先秦时期苏南和浙江境内的众多小湖泊,尤其是濒海地区的陆地被水分割而成的大小岛屿。在当地的土著语言中,“具区”就是对于这种水泽的泛称。而对在这些水泽旁和附近岛屿中生息的人来说,基于环境生态的特别,因此被称为“瓯人”,实质上是“区人”。“瓯”与“具区”,是华夏文字对于瓯人同一语汇的胶着语音的急、缓两种译法。《尚书》及《史记》中的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则是将这些在水中陆地生活的“瓯人”意译为“岛夷”,而《山海经·海内南经》说“瓯居海中”正与此相符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岛夷”似乎是华夏人士按地理环境特点对“瓯人”作出的最确当的意译。 3“瓯”是神鸟? 蔡克骄认为,类似于上述的传统考据训诂方法来研究温州古史,有陷入困境之虞。于是,他尝试用图腾崇拜方法来解读这一历史之谜。图腾是外来语,严复认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马克思曾对其作了本质界定,称“图腾”表示氏族的标记或符号。是“神化了”的标记或符号。 蔡克骄曾撰文称,从大量的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等资料中发现,东南沿海的民族大多是鸟图腾。如此说来,瓯人的图腾会是什么呢?瓯地濒临东海,对于在沿海陆地和岛屿上生活的瓯人来说,最常见的鸟类便是瓯(鸥)鸟。鸟取名为瓯,是以其鸣叫的声音来定的。以动物鸣叫声来称呼该动物,并以该动物为本氏族族称,这在中国古代民族中并不少见。 鉴于瓯鸟与瓯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当时生活在沿海的瓯先民最初的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大量的瓯鸟遭到射杀而影响了瓯人的生活来源。为了保护生态和为了生存,瓯人在到了新石器时代便进入图腾崇拜阶段,瓯鸟也就成了神鸟。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浙江新石器图录序》中提到,温州出土的新石器中,箭镞较多是温州的特点。 当瓯人的生产方式逐步转为原始农业,制作和使用陶器,加上此时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社会,随着与外界交往的逐步加强,瓯人活动的温州一带也就有了“瓯”的叫法了。
(二)“居”于何处?
对于“瓯居海中”一语的大量引用,可能造成了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习以为常。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梁岩华则撰文表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他认为,对郭璞为《山海经》中“瓯居海中”所做的注解“在岐海中也”应作如下解释:在岐海中的岛屿或半岛。“瓯居海中”指的可能是生活在海岛或以海岛为主要居住地的部分瓯人,而非全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瓯人原来居住在玉环岛和洞头列岛一带。 1居山顶? 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浙江省东南区域内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遗址分布较广,这些遗址有分布在山谷和平原近水处,有位于易于避风的海湾内侧,更多的则落户在水边(包括江边、河边、溪边)低矮平缓的岗丘顶部,如瓯江支流戍浦江边的鹿城老鼠山遗址、永嘉上塘溪边的石门山遗址、飞云江流域的瑞安山前遗址、文成珊溪鲤鱼山遗址、泰顺司前狮子岗遗址等,其特点为遗存分布常常以岗丘顶端为中心,集中分布的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坡脚遗存稀少。 据上述考古资料分析认为,这表明此类岗丘遗址面积都较小,当时的聚落范围也应该比较小,显得有些小而散。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对比分析,都有着基本相同或一致的文化感同面貌。显然它们是同一类型的文化遗存,应该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而这些遗存的主人,显然是瓯越土著先民。 此外,浙南史前文化遗址与闽北诸遗址极为相似,二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史记》也是将东瓯与闽越合二为一放在《列传》中描述,其中的考古资料与史料均可得到相互印证。但“瓯居海中”无法解释这些分布在岗丘上的诸多遗存的来历。 2“居”海中?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最近一次海侵的高峰时期在距今6000年前,浙南的灵江(今又称椒江,浙江第三大水系,发源于浙江省仙居与缙云交界处的天堂尖)、瓯江及飞云江下游河口附近确实存在局部海侵现象。今温州地区沿海平原在5000年前仍为一片汪洋大海。在距今4000至3000年达到高峰,之后进入海退期,距今约1500年海水退到现今海岸线。据调查,现在台州、温州沿海各县(市)的地名中,尚有以屿为名的地方150余处,而这些地名,也是以灵江、瓯江、飞云江河口两岸最为集中。这些现象与海侵有关。 从上述的河流下游河口两岸及沿海平原地区的海侵范围来看,“海侵”现象虽然并不占主导地位,但也不能为“瓯居海中”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也就是说“瓯居海中”无法涵盖全部瓯人的生存环境。 3千古谜? “瓯居海中”无法获得已有材料的有力支撑,且与瓯人原来居住海岛的观点形成冲突。那又该如何理解“瓯居海中”一语呢? 梁岩华认为,浙南地区东临大海,西部有雁荡山、括苍山、洞宫山、大盘山、仙霞岭等多重山脉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境,隔断东西交通,限制了古代文化与内地的交流。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南方内地或北方人们对瓯越地理环境内外的了解存在一个缓慢加深感情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而“瓯居海中”可能刚好处于该阶段性认识过程中—— 如果将浙南沿海岛屿置于祖国古代东南沿海大航线的视角来考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居住于海岛上及其附近沿海地带的瓯人理所当然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浙南沿海一带不乏优良港湾,这能为古时在航线附近的航海人提供补给和保养。让外来人口对此地有一定的认识。再者当时由于高海平面的存在,浙南沿海的丘陵被分隔成众多孤岛或半岛。根据这种说法,当年的“瓯居海中”是否有可能类似现在千岛湖或三垟湿地这般模样的情景呢? 梁岩华还认为,内部山区与沿海地带因为交往不便而造成了相对分隔的状态,这种交往相对不深、底细相对不明的状态,加上当时人们的海洋意识的模糊或者说认知能力的有限,这一切似乎又很顺当地造成了区域外的人们以为“瓯居海中”的错觉。 当然,实情已成千古之谜。
丁钦:藏族姓。唐时吐蕃就有。
卜颜:元朝时蒙古人姓氏。也写作“布延”。
土默特:清朝时蒙古八旗中正黄旗等旗有此姓。
大尼海拉:台湾土著姓。清朝时有此姓,系台湾赛夏族(今大陆统称高山族)原有之姓,意为太阳。后来改用汉姓为“日”。
乞步:鲜卑人姓。也写作乞伏、乞佛。
天籍辣:西夏人姓。
扎克苏鲁:清朝时赫哲人姓。
扎拉尔:元朝时蒙古人姓氏。
比拔:南北朝时柔然姓氏。
瓦楞:清朝时达斡尔族姓。后改汉姓为“乔”。
仁多:西夏人姓。
巴亚基鲁:清时索伦部(鄂温克族)姓氏。
巴尔:金朝女真人姓氏。
孔古尔:清时锡伯族姓氏。
甘木鲁:元朝时色目人姓氏。
古里甲:金朝女真人姓氏。
古沁:西夏人姓氏。
古拉依尔:鄂伦春族姓。
可丹:古时代北人姓。
述律:辽时契丹姓。汉姓“萧”,即辽时的后族。辽帝的后妃多出自这一族。
一 西瓯部族创建了西瓯古国:
西瓯部族,又称“西越部族”,在广西的历史上是与骆越部族齐名的百越大支系之一。有趣的是在今浙江南部地区一带,也对应有一个百越东瓯部族,这个东瓯部族对应的又称“东越”部族。广西的历史上的西瓯古国,由西瓯部族(西越部族)所建立。
二 西瓯古国的区域范围:
西瓯部族建立的西瓯古国,其分布范围、区域范围主要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以东、郁江以北、湘漓以南和西江以西的广大地区。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历史上的西瓯古国与骆越古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都是存在于先秦时期。简单的说就是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先秦时期分别分布有西瓯古国、骆越古国两大古国。
三 西瓯古国的都城:
1西瓯古国核心地区的推测:
(1)《山海经》:郁林郡为西瓯
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记载:“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即“瓯”这个百越部落分布在“闽海”(今福建沿海地区)一带,而在郁林郡这个地方,历史上还有一个与之对应、一般规模的部族,叫做西瓯部族。文中的“郁林郡”始设于西汉汉武帝时期,郡治所布山县,即今贵港地区。
(2)郁林郡为西瓯古国核心地区:
西瓯古国的分布范围很大,放在今天来说自然是不止一个贵港地区,还包括梧州、玉林、贺州、桂林、来宾等地区。放在西汉时期,这些地方除了设置有郁林郡外,还设置有苍梧郡、合浦郡。而《山海经》中关于西瓯的描述却独说郁林郡,说明西瓯古国的核心地区就在西汉时期的郁林郡,或者以及在郁林郡周边的一带。
2 西瓯古国的都城推测:
(1)西西瓯古国相对于骆越古国,遗迹太少:
西瓯古国的都城或者说是王城、政治中心,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史料或者遗迹能够证明是在哪里。西瓯古国相对于骆越古国而言,现代所发现、挖掘的西瓯古国遗迹,要比所发现、挖掘的骆越古国遗迹少得多。骆越古国的国都、王城之所以为被认为是在南宁市武鸣区,是因为在南宁市武鸣区发现、挖掘了大量的骆越古国遗迹、规模庞大的骆越古墓群。
(2)西瓯古国的都城被认为有可能在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
而对比西瓯古国目前所发现、挖掘到的西瓯古国遗迹,屈指可数,少得可怜。目前广西桂东地区发现、挖掘到的西瓯古国遗迹,较大规模的有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西瓯古国遗址。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存在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州府遗址,该州府遗址在当地名叫“党州村”,是古党州的治所驻地。而从这个年代久远的州府遗址,考古专家推测出了在更久之前该地还是骆越古国的文化遗迹。甚至在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还有西瓯古、西瓯部族的图腾。因而有不少的历史学者据此认为,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很有可能就是先秦时期骆越古国的都城、王城、政治中心。
(3) 西瓯古国都城在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的可能性:
而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这个地方,与《山海经》 “郁林郡为西瓯”记载中的“郁林郡”治所布山县(今贵港地区),其实相距并不远,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已。甚至今兴业县辖境,在汉朝时期,本就隶属于郁林郡管辖,是郁林郡的一部分。因而,考古专家、历史学者推测西瓯古国的都城在兴业县卖酒镇党州村,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3 西瓯古国的迁都: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发兵五十万,兵分五路,南征百越。当时西瓯古国抵抗南征秦军颇为激烈,在秦军的步步紧逼之下,西瓯古国不得不一路向南退守。并且西瓯古国把都城迁于丘陵,即位于今天的南流江流经的玉林市与陆川县平乐镇交界一带地区。
四西瓯古国的君主:
1西瓯古国是有君主的: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编撰的《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记载:“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即况且南方地区的气候低下而潮湿,南方的少数民族(即蛮夷)当中位于西边,有一个西瓯部族(即西瓯古国),那里的西瓯人平常半裸露着身体、个子矮小瘦弱,就这样子西瓯人的部族首领竟然也敢南面称王。2西瓯古国的君主——译吁宋: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西瓯者,百越之首,带甲五万。其王曰译吁宋,亦南面称王。”由文中可知,西瓯古国的君主,叫做译吁宋。根据“亦南面称王”可知,西瓯瓯古国的君主译吁宋,也还是有一定的实力、一定的胆魄、和一定的名气。
3 西瓯古国的君主译吁宋,甚至成了西瓯古国的代名词:
明朝著名学者欧大任所著《百越先贤志》在自序中记载:“译吁宋旧壤,湘漓而南为西越也。”文中的“西越”即西越部族、西瓯古国,“湘漓而南”即西瓯古国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而文中“译吁宋旧壤”,即西瓯古国的故地。因为译吁宋是西瓯古国的君主,所以也就用译吁宋指代西瓯古国,西瓯古国的故地也就成了译吁宋故地。
五 西瓯古国也是壮族人的祖先:
广西在先秦时期存在有骆越古国、西瓯古国两大古国,其中骆越古国是壮族人的祖先,是水族、黎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其实西瓯古国也是如此,西瓯古国也是壮族人的祖先,也是水族、黎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因而在先秦时期在广西地域上并存的骆越古国、西瓯古国,看起来就像一对亲兄弟,正是这对亲兄弟繁衍除了今天的1500多万壮族人。
壮族先民的发源历史
本文2023-10-27 00:08: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