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名字古风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茶的名字古风有哪些,第1张

      

      1、人走茶凉何必再忆

      2、汝可知、半杯茶半杯湖底沙

      3、前世水今生茶

      4、淡淡茶语筝伴月

      5、茶欲醉人,人何必酒。

      6、温茶闲语

      7、苦茶香醇

      8、夏了茶靡

      9、煮茶听书

      10、茶语人生

      11、≮樱茶★恋语≯

      12、茶灬oメ花一瓣_~!

      13、茗香茶语

      14、岁月如茶

      15、茶陌幽昙

1、《云南普洱茶》,作者:周红杰。

2、《茶之趣》,作者:彭国梁。

3、《人间普洱》,作者:彭辉。

4、《我的人文普洱》,作者:阮殿蓉。

5、《生活茶艺馆》,作者:范增平。

6、《悠悠普洱茶》,作者:宏湖。

7、《茶山》,作者:柯秋先。

8、《普洱茶续》,作者:邓时海。

9、《普洱茶古茶山揽胜》,作者:李师程。

10、《普洱茶》,作者:邓时海。

这些年下来,时不时都会收到茶友发来消息问,有没有什么关于茶知识的书籍推荐,可作为系统性学习,或者适合初喝茶的茶友看的书等等。仔细回想了一下,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似乎都没有相对完整的答案回复他们。刚看到这个问题那我就简单的说说茶道方面的书籍,

在茶叶领域,正统的书籍有很多,比如推荐《茶叶审评与检验》,你能从中大致了解清楚评茶的主要方向有哪些,对于许多初学饮茶的茶客来说完全够用了,阅读起来也不难,通俗易懂。

还推荐《茶经述评》,这本书在我看来非常牛,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陆羽《茶经》的解读,同时还有自己的见解。但也有必要说的是,书中有些观点与现今存在些差异,但依然还是很值得阅读。还有一本《茶叶全书》,相当于一本茶叶百科全书。

当你有了正统作品、专业的论文期刊阅读经历后,再去看一些比较有新意的观点之时,你就能判断这些观点哪些能够对你有帮助,哪些不会被误导。

以上是我对茶书籍学习的一些看法,当然,也仅仅是供以参考。最关键一点,依然还是多喝多实践。

前些年我学茶道时也收集了不关于茶道的书籍,这些书均出自  古籍阁    的茶道电子书合集,包括了茶道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部资料,非常全面

历年来收藏的茶道书籍目录:

《茶鉴赏手册》《[中国茶具百科·彩图版]》《[中国茶典]》《[中国茶疗]》《[中国茶韵]》

《[茶与中国文化]》《[茶与茶艺鉴赏]》《[茶当酒集]》《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茶道》《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纪茗》》《中国茶文化丛书:《说泉》》

《中国茶文化丛书:《谈艺》》《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中国茶文化图典》《中国茶经》《[品茶录:中华茶文化]》

《[唐]陆羽撰、沉冬梅校注:茶经校注》《[图解茶经经典图解畅销版]》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国茶经[全彩典藏版]》

《中国茶经·完整版版》《[茶文化与茶具]》《[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概论]》《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路历程中华茶文化丛书01》《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9茶哲睿智》《中国茶系列茶具清雅+中国茶具艺术与鉴赏》

《茶具清雅中华茶文化丛书》《[茶道]文字版》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华茶文化寻踪》《[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彩图版]》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弘扬茶文化 从零开始学泡茶》

《茶疗百疾》《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10茶趣异彩》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3茶具清雅》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4茶道玄幽—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5茶饮康乐》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茶与中国文化》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丛书:《习茶》》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6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8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与文献》

《茶典茶集2(茶艺、茶俗、茶诗文)中》《茶典逸况中华茶文化丛书》

陆羽(733年~804年),外号茶仙或茶圣。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陆羽,字鸿渐,又号「茶山御史」。

《新唐书·陆羽传》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陆羽遍尝中国各地的名茶,并著有《茶经》述说。他的著作成为日后世人研究茶艺的经典。今时今日不少人都爱用「陆羽」来作茶艺或茶类产品的名称。

陆羽(78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於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

他工於诗文,但传世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三岁的时候,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后取得陆羽一名。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陆羽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十二岁时,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和抱负,当即赠与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於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后与一好友(崔国辅)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凌城下来。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做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於茶者也!" 陆於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於晚唐。

‍‍

领略茶的趣味,当从“茶”说起,“茶”字本身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字。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就是一个“茶”字,也表示诸多意思。

茶的别称:

❁ 苦 荼  古代蜀人茶的方言。《尔雅·释木·槚》:“槚,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 荼  只“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作《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说文解字》:“荼,古茶也,从艹,余声,同都切。”北宋徐铉等校曰:“此即今之茶字。”指早采的茶叶。

❁ 茗  指茶芽。《说文解字·艹部》:“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指晚收的茶叶。晋代郭璞《尔雅·释木·槚》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指茶的别称。指茶的嫩叶。《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 蔎  指茶的别称。古蜀西南方言。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西蜀南人谓茶曰蔎。”

❁ 荈  指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参见“茶”。唐代陆德明《经典释义·尔雅音韵》:“荈,尺兖反。荈、、茗,其实一也。张辑《杂子》云:茗之别名也。”指老的茶叶。《太平御览》引《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 茶 荈  复合茶名。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密赐茶荈以当酒。”左思《娇女诗》:“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打不出来,是金字旁过来个厉)。”

❁ 水 厄  魏晋时,北方人不习惯与饮茶者对茶的戏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时给事中刘镐,慕王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为镐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世说》:“晋司徒长史王蒙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

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着《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着《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人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

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3取火

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汤

《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

林福荣《陆子品茶图》

熟,元神始发”

茶的名字古风有哪些

            1、人走茶凉何必再忆      2、汝可知、半杯茶半杯湖底沙      3、前世水今生茶      4、淡淡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