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究竟从中国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1收藏

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究竟从中国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第1张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抗战,与日寇浴血奋战。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奉命撤退,北平沦陷。很多人好奇在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到底从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了解一二。

实际上,在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安全问题就日益严峻。在故宫工作人员以及政府有识之士的建议下,国民政府决定对故宫文物进行南迁。当时,故宫有几百万件文物,不可能全部被运走的。于是,在人们的筛选下,被选中的文物包括书画、铜器、瓷器、象牙、善本等,共计19690箱,62万余件。据说,负责筛选文物的并非全部是专业人员,很多是国民政府的文人,他们不懂文物,结果是有些精品并没有选中,反而是次品被选中带走了。

1933年2月5日晚,北平全城戒严。1万多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用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军警全称护送。在不到120天的时间里,五批文物先后运达上海,后又转运到南京朝天宫。但随着战事不断深入,南京也不安全了,这些文物有被分三路西迁,最后运达了陪都重庆,藏于深山的山洞之中。故宫的这场历时长久、数量巨大、损失微小的文物迁徙之路,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奇迹。这都是无数为故宫文物南迁付出辛劳的工作人员的功劳,他们是真正的文物的守卫者。

在故宫大批文物南迁后,总务处长张庭济奉命留守。在1937年11月,北平沦陷后,日伪政权下的故宫博物院艰难维持,与日寇尽力周旋。当时,日本人妄图派日本人担任故宫的院长和顾问,由于遭到了故宫工作人员的坚决抵制而没有成功。故宫的留守人员都是真英雄,他们拿出了玩命地精神来护宝,他们规定日本人不得随意进入故宫,除非带有介绍信,否则一律不得进入。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吃素的,1938年6月,日本宪警两次闯进故宫博物院太庙博物馆搬走并撕毁了大批的图书资料,有书籍243种,340册,杂志369种,10682册。凡是书籍中有反日抗日、谈及日伪政权的一律都要予以销毁,同时,有关司法、教育、财政等书籍杂志也必须销毁。这次日本人的暴行对故宫文献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日本侵略者企图借此推行其奴化教育,其用心之险恶,令人不寒而栗。

1945年3月,日本人又搞起了献铜运动,并将其魔手伸向了故宫博物院。尽管故宫的工作人员多次抵制,但是最终为了不惹恼日本人,确保故宫的整体安全,不得不将一些散落在各个院落的一些铜缸、铜炮等1095斤交了出去。但是日本人不满意,日本人命令将故宫不能段明年代的54件铜缸以及2尊铜炮交了出来。实际上,在1944年6月22日,日军就从故宫劫走了铜灯亭91个,铜炮1尊。万幸的是这批文物刚运到天津,日本人就投降了。

随即,故宫的工作人员前往天津运回这批文物,这些文物大多已经残破、损坏,重达4460公斤,比劫走时少了971公斤,并且被劫走的54个铜缸也不见踪影。据统计,在故宫工作人员的精心守护下,在北平沦陷期,故宫博物院被日本人掠夺了铜器149件,太庙图书馆馆大批图书文献遭到破坏,文献馆的张鼓峰舆图被劫走。当然,这都是官方记载,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文物被日本抢走,就不得而知了。

相信大家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话,都应该听说过鉴真东渡日本的事情,当然,他本身东渡日本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带了一些物品到了日本,这也让后人对他产生了诟病,那么他具体是带走了什么东西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

其实,鉴真东渡日本的时候,他带走的主要是中国的一些医学和建筑的手抄本,当然,他并没有带走原本,如果带走原本的话,可能后人对他的唾弃会更加的严重,当然,这都并不算什么,他主要带走了中国的一些书法作品,这些就是原本,比如说我国非常出名的王羲之和王献之两父子的书法作品都被他带走了,在当时的时候,这些书法也是价值非常的高,但是被鉴真带到日本之后,自然也就会带来后人的不断诟病。

当然,鉴真东渡虽然带走了很多的文物,对于中国的文化价值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它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那就是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他非常好的将我们的建筑,医学以及书法都传递到了日本,很好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相对来说后人在不断诟病鉴真的时候,也应该为他做出的文化交流的贡献而赞赏。

总的说来鉴真东渡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他在带来损失的同时,其实也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作用,相对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进行这些历史的了解,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有作用的。

鉴真东渡日本弘法,是中日佛教交流的一件大事,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前五次皆未能成功,其间双目失明仍不改初衷,第六次东渡成功,在日本国弘法十年,成为日本律宗初祖,所带去的唐朝先进文化改变了整个日本社会,是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伟大使者。

自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历经两千余年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汉地特色的汉传佛教,时至今日,汉传佛教依然是佛教的第一大分支,其影响之深远,深入东亚诸国。佛教进入中国后,先在朝鲜半岛传播,之后才传入日本,日本的佛教历史要晚于中国和朝鲜半岛。

不过,日本的佛教发展很快,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古代两位高僧大德东渡日本后为弘扬佛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成为日本律宗初祖,隐元大师东渡日本创立了日本主流佛教宗派黄檗宗,这两位大师东渡日本都堪称经历了千难万险。

其中最难的尤属鉴真大师,先后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期间还导致双目失明却仍不改初衷,最后一次东渡终于成功。

大家是否还记得新冠病毒爆发之初,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这些物资无一不在外包装标签上打上八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简短的八个汉字感动了很多中国网友,因为,这八个字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中日友好交往的佳话,而主人公正是本文所要说的鉴真大师。

隋唐时期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达到了最鼎盛,万邦来朝,四海臣服,当时向隋朝和唐朝进贡的国家多达一百多个。而同时期的日本,王化始定,无论哪一方面都不可与隋唐相比,难得的是。

日本对中国这个东亚近邻怀有无限的憧憬,先后派遣十数批遣隋使、遣唐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由于隋朝立国很短,日本派遣的使者多集中在唐朝,这些遣唐使团,怀抱着对天国上朝的虔诚学习之心,来到大唐后吸收唐朝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遣唐使团为推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作出了重要贡献。

促使鉴真东渡日本的,其实源于日本国内发生的一件事。七世纪的日本,有一个对佛法比较痴迷的王子,叫长屋王,这位长屋王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孙子、高市皇子的长子。这位王子虽然没有去过大唐,但对大唐却非常憧憬向往,大唐是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

作为虔诚佛教徒的长屋王,曾命人制造了一千件袈裟不远数千里渡海送给唐朝的僧人们,并贴心地在袈裟上绣上了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长屋王以诗表达了对中日友好交往的期望,但他最终没能亲自来到唐朝。公元729年,作为日本皇族势力巨头的长屋王,遭死对头藤原氏诬陷谋反,长屋王被迫自尽,长屋王之妻吉备内亲王和长屋王之子膳夫王、桑田王、葛木王、钓取王全部自缢而亡。这起事件史称长屋王之变。

(日本长屋王)

长屋王对大唐的憧憬和向往都写在他赠给唐朝僧人的四句话里,而恰好,身为大唐高僧的鉴真看到了这四句词后非常感动,对大海另一边的日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鉴真大师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出家,曾游历洛阳、长安等地,究学佛教三藏。游历归来,专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唐朝时期,汉传佛教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唐朝几代皇帝,包括女皇帝武则天都积极推动佛教在中土的发展。

前有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跋涉数万里前往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取经圆满归来后轰动了整个大唐,也对鉴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玄宗天宝年间,鉴真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高僧,但他弘法之志很强烈,把目光转向了佛教根基尚不稳,佛学氛围尚不够浓厚的日本。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日本派遣僧人荣叡、普照随遣唐使团来到大唐,这两位僧人慕名南下拜访扬州大明寺,希望大明寺的僧人能派代表东渡日本传播弘法,传戒授戒。

当时,由于对去往大海彼岸的异邦凶险未知的心理作用,大明寺的僧人都沉默不语,无人答应,只有鉴真大师站出来,用坚毅的目光说出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决定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弘法。

(鉴真大和尚东渡图)

天宝二年(743年),鉴真与他的弟子道兴、祥彦等人打造船只决定从扬州渡海出发前往日本,但还未成行,便被同行的一位和尚诬告鉴真此次东渡是与海盗勾结,结果所有预备出发的僧人都被官府拘谨,鉴真第一次东渡日本的计划就此落空。

此后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鉴真又先后组织了五次东渡日本,前四次都因台风巨浪、触礁、沉船等意外,全部在出发没多久即被迫返航,其间鉴真因焦虑过度身染重病导致双目失明,陪同东渡的日本僧人荣叡染病圆寂于端州(今广东肇庆)龙兴寺,大弟子祥彦也圆寂。

直到天宝十三年(754年),鉴真才再一次率领40多人的僧团第六次东渡日本,而这一次东渡距离他初次出发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一年,或许是鉴真矢志不渝的弘法决心感动了上苍,鉴真这一次东渡日本还算比较顺利,在这一年年底于日本萨摩秋妻屋浦(即今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目浦)登岸。

鉴真一登陆,便轰动了全日本,唐朝高僧大德的到来,对于求法若渴的日本人来说,犹如天降甘霖,滋润着这一片佛学贫瘠的土地。次年,鉴真被迎入京都奈良东大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都受到了鉴真大师授其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戒;为80余僧舍戒授新戒,鉴真大师受到了日本佛教徒举国上下的欢迎和推崇。

鉴真大师在日本弘法十年,带去的不仅仅是佛学,还带去了不少唐朝先进的工艺。

(日本国宝级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唐招提寺)

鉴真是佛教律宗的高僧大德,而日本之前的佛教文化从未形成过一个主流的宗派,而律宗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成为日本佛教界的主流宗派,这和鉴真的弘法传播是分不开的,也因此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唐朝是当时东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本人仰慕中华,孜孜以求,几十次批的向唐朝派遣使者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也把唐朝的文化带到了日本,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

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唐招提寺建筑群,便是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这座建筑规模恢弘大气的日本皇家寺院,具有典型的唐朝建筑特色,是日本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而鉴真与他的弟子大都擅长书法,他东渡时甚至还随时携带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真迹,在日本展示后轰动全国,引发了日本全国的学习书法热潮,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日本历代天皇和首相,政府高层都写得一手好汉字书法。

日本的佛教自朝鲜传入,而佛经典籍匮乏,大都通过口授、手抄传播,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弘法,历时十一年,历经各种艰难曲折,最后终于抵达日本,他带去的,不仅仅是高深的佛学教义,还有文化上的传播,这极大了改变了日本的社会面貌,也彰显了大唐的繁华强盛。一千多年来,日本人民对鉴真大师始终是发自内心的的尊崇,把他奉为是日本“律宗之祖”和“文化之父”,成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

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究竟从中国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抗战,与日寇浴血奋战。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奉命撤退,北平沦陷。很多人好奇在北平沦陷时期,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