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植树养花的诗句?
关于古人植树养花的诗句如下:
1、唐代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2、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
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3、金朝元好问的《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
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4、宋代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译文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饮酒千杯。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
5、宋代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译文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1描写养花心情的诗句有哪些
1、《法云》宋代:王安石
原文:
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於草。
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译文:四川的花和泉水都非常的好,初晴的时候水涨起来漫过绿色的草。用泉水养花不会老,在花前人都显得年轻。
2、《赠常州报恩长老》宋代:苏轼
原文: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译文:碧玉色的碗盛放着红玛瑙,用井水来养石菖蒲。知道供养是无止境的,试问禅师吃饱了没。
3、《春游》宋代:陆游
原文:
怕雨愁阴人未知,时时微雨却相宜。
养花天色君须记,正在轻云嫩霭时。
译文:天空阴沉就非常害怕下雨,但时不时的小雨却非常适宜。养花你需要看天色,现在正是花朵娇嫩的时候。
4、《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宋代:陈傅良
原文:
花芳以养性,花阴以休影。
更欲从旁谋,种秫可半顷。
译文:养花可以陶冶性格,花的影子可以给其他动物歇息。想要养得更加好,高粱都可以种半顷了。
5、《鹤冲天》宋代:欧阳修
原文: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译文:梅树上有粉色的花朵,香气弥漫着旧园林。天气半晴阴最适合养花,花好都是愁却深。
2描写养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已时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西赛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鲑鱼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描写花草的诗句
1、《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雪梅·其一》——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3、《春怨》——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4、《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4有关花卉的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
桃花山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朱熹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黄庚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乐雷发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宁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黄庭坚
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韦庄
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杨万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张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5描写养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已时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西赛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鲑鱼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赞养花的人的诗句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2、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3、紫薇花
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译文:
一支初绽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群芳争奇斗艳。
无言的桃李又在何处,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艳阳里开的花。
4、桃花
唐代: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
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5、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
大文豪鲁迅,居必有树,无树不欢。对花草树木甚是喜爱!
他从小喜读清人陈淏子的《花镜》,刚从归国,鲁迅身无长物,处境颇为潦倒。但这样的时刻,他依旧不忘树木,特地从日本带回来一株栀子树。归国后,将栀子树种在庭院中,后又赠给了表弟。《鲁迅年谱》长编1909年8月目下列了三条资料,第三条是:“鲁迅将从日本带回来的水野栀子栽种在庭院中,后来把这棵栀子树赠送给表弟郦辛农。一九六二年,郦辛农又把这颗栀子树转赠给绍兴鲁迅纪念馆,至今仍存活。”一旁列边注曰:“据师之竹《郦辛农先生捐赠水野栀子》,载一九六四年《绍兴鲁迅纪念馆馆刊》第二期。”而《鲁迅年谱》(增订本)同年8月目下,三条资料的文字表述略有不同,其中第三条写:“回故乡后,鲁迅将带回的日本水野栀子移栽在庭院中,后赠给他的表弟———养蜂专家郦辛农。一九六二年,他的表弟又把水野栀子转赠绍兴鲁迅纪念馆,至今仍存活。”随文的注释是一样的。
回国后,有一段时间,鲁迅过得并不如意。正如他自己在《呐喊》文集中提到,那是一段挺苦闷的时期,如身处黑屋,看不到光芒。于是,暂住旧屋,接着抄写古书,聊以消遣。可哪怕在抄写古书上,鲁迅选的也是《南方草木状》这类和草树有关的古籍。
三十一岁时,辛亥正月鲁迅工笔抄录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同年,1911年4月,鲁迅“本月从《说郛》一书中抄录出王方庆所著《园林草木疏》一卷,李翱所著《何首乌录》一卷,杨天惠所著《彰明坿子记》一卷,戴凯之所著《竹谱》一卷,赞宁所著《笋谱》二卷,陈仁玉所著《菌谱》一卷,傅肱所著《蟹谱》二卷,这些手稿和别人所抄录的阙名《魏王花木志》等十九种合订为《说郛录要》两册。鲁迅还以明代抄本《说郛》原本批校过其中的周氏所著《洛阳花木记》一卷,赵时庚所著《金彰兰谱》一卷,周氏所著《洛阳牡丹记》一卷,陈翥所著《桐谱》一卷及戴凯之所著《竹谱》一卷”。
1913年3月13日,他还“寄给周建人《埤雅》一部四册,《尔雅翼》一部六册,支持他研究植物学”。而《鲁迅年谱》增订本,1909年7月目下说:“在回国前,寄给周建人有关植物方面的英文书籍三册。据周建人说:这是德国司脱拉司蒲等人合编的《植物教科书》英译本和非常讲究的《野花时节》(四季的野花之意)以及《植物生物故事》,希望我研究植物学和生物学。”这一条原本注明是1978年访问周建人的回忆资料,《鲁迅年谱长编》给删去了。
鲁迅终身喜欢养花种树,并亲自动手采集植物标本。回国之初在杭州和绍兴当教师,曾先后带领学生去西湖周围的孤山、葛岭和北高峰,以及禹陵一带采集植物标本,兴致勃勃,用的还是专门从日本带回来的“洋桑剪”。他在北京的新居里植树,在上海大陆新村的家里养花,并且在文章里深情地写故家百草园的花草、上野的樱花、北京绍兴会馆的老槐树和著名的两棵枣树……
鲁迅迁入旧屋时,也不忘种树。紫丁香、白丁香各一株,碧桃一株,花椒、刺梅、榆梅各两株,还有青杨三株,这都是日记中有记载的。尽管心情郁闷,但在植树消遣的过程中,鲁迅还是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后来,不管是南下,还是住上海期间,只要有条件,鲁迅必养花种树。居不可无树,没有花草树木,少了绿的气息,生活难免乏味了许多。所以,不论是在鲁迅描写的百草园中,还是鲁迅笔下著名的两株枣树,我们都可以看到,鲁迅对花草树木是饱含感情的。
可见,心存悲悯的人,不论对人,还是对草木,都是一样的。
大陆新村鲁迅故居院子里有广玉兰,鲁迅公园鲁迅墓前也有广玉兰。2005年春天,有赵丽宏的一篇《鲁迅墓前的树》,是说那一双挺拔的广玉兰的。周海婴晚年,执意要移去这两棵大树。鲁迅迁墓是1956年,当年许广平手植松树一双。管理者又植广玉兰一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O(∩_∩)O谢谢!~
杜鹃花的民间传说
每当春回大地,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花就透着盎然的春意,怒放在游人云集的公园或园林中,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杜鹃花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称杜鹃花为“山石榴”、“映山红”、“红踯躅”等。
它和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为“中国三大名花”,杜鹃花还列居其冠。
我国有不少关于杜鹃花的传说,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在诗画中的渲染,更为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著名诗人白居易写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
那杜鹃花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
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
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
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
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
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
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
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
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皇帝听说鹃子既会唱歌,又会织布,而且长得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
于是,县大爷带了一大帮衙役直奔黄鹤山。
一到黄鹤山,到处乌语花香,原来刘鹄和鹃子正在一唱一和。
县大爷说明了来意,娟子不从,于是喝令几个衙役去撞开门,刘鹄急得从吹萧的地方跳下来要去保护鹃子。
这时又有几个衙役冲上去,他们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把刘鹄抱了个紧,刘鹄只能干着急。
可怜体弱力小的鹃子,被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两下就抓走了。
她一路走一路叫:“刘鹄救我!救我!……”刘鹄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鹃子被抓走了。
自从鹃子被抓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
刘鹄心里想: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要把鹃子找回来,于是他帮鹃子妈安顿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他心爱的排萧出发了。
他翻过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湾,终于到了皇城。
再说,鹃子被抓到皇宫后,皇帝就死皮赖脸,胡搅蛮缠,动手动脚,鹃子恨死了这个皇帝老儿,不管皇帝说什么,鹃子都不理不睬。
是他派人闯进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刘鹄,想到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头上砸去。
皇帝一点便宜没沾上,反倒被砸了个头破血流,吓得抱头就逃。
鹃子从此不吃不喝,渐渐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
这时,皇帝连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
鹃子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了。
刘鹄来到了皇宫前,他不知鹃子在哪里,更不知鹃子病得快不行了。
而且到处都是卫土,到处都是高墙,没有一点机会可以让他进去找鹃子。
正着急间,他突然右手无意间摸到了排萧,这下他有主意了。
他赶紧扎了个风筝,把排萧绑在风筝后面,接着他把风筝放上了天。
随着风筝在天上飞起来,他把线放得越来越长,凤筝就在皇宫的上空飞舞,这排萧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鹃子那里。
鹃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听到熟悉的萧声,知道刘鹄来找她了,便挣扎着坐起来,唱起了家乡的歌,那是刘鹄熟悉的歌。
刘鹄听到这凄楚动人的歌声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鹃子知道他来找她了,难过的是他和鹃子被重重宫墙所阻隔。
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折磨而不能救鹃子脱离苦海,刘鹄的心像刀铰一样难过。
于是,刘鹄便倚在宫墙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着天,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小乌。
小鸟振翅飞起跃过高高的宫墙,一直飞到鹃子身边,对鹃子“吱吱喳喳”地叫,鹃子伸出手来抚摸小鸟,说:“乌儿,鸟儿,你要能带我飞出去该有多好啊!”说完就吐血了,吐出来的血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鹃子的身体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小鸟衔着这朵杜鹃花,飞出了宫,一直飞到了黄鹤山下,把这朵杜鹃花栽在了鹃子家门口。
从那以后,那里就开出了一片美丽的杜鹃花,但最美的一株还是鹃子变成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
过了许多年后,这里造了一座庙宇,叫做鹤林寺,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鹃台,杜鹃台上种了许多杜鹃花,各式各样,那株“五宝绿珠”也被移植到这杜鹃台上了,它在那花丛中,花开得更加娇艳动人。
每当清晨和黄昏时,总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在花台上空飞舞,其中有一只总喜欢绕着那株“五宝绿珠”转,而且这只乌的叫声特别凄楚,就像排萧吹出来的一样,据说那就是刘鹄变成的。
关于菊花的民间传说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
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
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
“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
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後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
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後,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
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
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後赴京等候新的任命。
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
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
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
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
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後,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後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
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
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後的那年重阳节之後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後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
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陈季常见而生疑。
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新疆民间故事:花的传说
在新疆 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
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
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
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
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蓝侦探:你好。
荣华富贵:牡丹与芙蓉花。
君子之交:灵芝与兰花。也叫芝兰竞秀。
必得其寿:玉兰花又称木笔花。“笔”—“必”同音。玉兰花早春先开花后长叶,也叫望春花。
花大如莲,花白色微绿,也有紫色,亭亭玉立,玉兰花冰清玉洁。诗人常为之诵咏。人们以为它作为美好品质的寄托。“玉堂”也是华贵门第的雅称。寿石取“寿”字寓意长寿吉祥。
寿献兰孙:兰花高雅素洁,有花中君子之称。《易经》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用兰来象征高尚的友谊。兰花开紫白曰“荪”与孙同音。兰为香祖,寓意祖孙同寿,共贺生诞。
华封三祝:传说《庄子 天地》载。唐尧巡狩到华地(陕西华县)华地封守者迎颂道“祝圣人长寿!祝圣人富有!祝圣人多生儿子!”尧答曰:“以上我均不要”。封守者惊奇地问:“长寿、富有、多生儿子,都是世人孜孜追求的,何以你都不要呢?”尧答:“多儿子则多惧,多富则多事,多寿则多辱,三者无助于德性培养。所以我全不要。”
关于古人植树养花的诗句?
本文2023-10-27 01:04: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