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活知识记录2.艾草、艾叶
艾草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草有浓烈芬香的气味,南方人端午节用来悬挂于大门上。还有一种气味比较温和,可以食用。此外,艾草还有药用价值,有抗菌、平喘、利胆、止血等功效。在医疗上,艾草可用于针灸术,即用针刺穴道后,拿艾草点燃熏蒸、烫穴道,从而发挥相应的作用。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的说法。
栽种分株的时间。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
艾叶 古称“万病预防退治”的神医药草。英语为“mugwort”意即“魔法师的药草”。也称为“motherwort”,母亲的药草,对妇人疾患最好的药草。艾叶是自古以来被称为“神医药草”。
《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艾叶药性温热,味苦辛,归脾经、肝经、肾经,通12条全身经络,祛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固脱,逐湿邪气。
《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叶含有各种无机质、维他命、精油成分等,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丰富的多年生药草。含有维他命A、B1、B2、C等及铁、锰、钾、磷等各种矿物质,含量也有丰富的抗癌叶绿素,是天赐的无公害碱性植物,它能改善酸性病毒体质,强化免疫力。
最优质的艾叶产地是周边无农药、无公害地域、清净海岸路边阳地或山野自生的艾叶。在阳气最盛的端午节摘取艾叶,干燥保存3年以上的艾绒团,是最好的艾灸材料,它能完全燃烧,发挥最佳效能。
根据东方的医学观点,很多病形成的原因大多是风寒暑湿毒等邪气侵入体内,正气和邪气的防攻交战后,正气不足时,免疫力低,气穴不通,气滞血淤形成病根,导致诸病发生。
驱除寒毒湿气,要克服病魔,补充所消耗的元气方法,例如饮天然草药,而艾灸的功能正是驱除寒毒湿气、活络通淤、快速补充体内阳气。艾灸特别适合防治风寒感冒、气血不足、体质虚寒,有沉寒痼疾的慢性疾病难治者。对于普通人的万病预防,也很适合。
艾灸香薰烟有抗菌、净化空气和消毒作用,它对病毒有杀菌作用,可以驱逐病菌和害虫,然而它对人体无毒无害。
艾灸时发生的艾灸烟气中含有约200种有效香薰化学成分,皮肤内深层吸收后,能迅速保护人体组织,抑制炎症和痛症,有超越人工抗生素的功效。选择2到3年以上天然清净无公害出产的优质艾叶或艾绒很重要。
采撷艾叶的最佳时间是在阳气最盛的端午节(节日当天中午12点-14点),晒干后,在阴凉处放置3年以上 ,然后制作成艾绒,这样的艾叶药效最佳:性温,艾油多,燃烧后的红外线进入经脉的渗透力好。艾叶放置三年后,从新鲜的艾叶经过时间的风霜,渐渐成为熟艾,由起初的烈性慢慢为温性,温性最适合人体,三年以下的艾叶制作的艾绒火力猛,艾灸不适合人体,最好是三年之久的陈艾,性温,功效最大。
艾叶浴: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或是陈艾熟艾,记得以前老人们就直接将整株艾草就是连叶带枝一起放进水里烧热,再倒入盘中兑水洗澡,或是察身。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今天是大寒,适合做总结,将之前所学的艾草相关知识简单地总结一下!
参考资源源于书本或网络。
对艾灸从业者来说,全面地认知艾草,非常重要。只可惜大多数人对艾草的认知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
以前的答案里,ID:艾灸先生艾条也已经回答了,北艾的产地为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伏道镇、海艾的产地为浙江省的宁波市、蕲艾的产地为湖北省蕲春县、祁艾的产地为河北省安国县。
现在详细介绍下。
一、北艾
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及过:“汤阴者谓之北艾”。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它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叫《灼艾》的诗:“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意思就是说,行灸取艾要寻求真正的伏道艾,取穴要按古代的《明堂经》来取,把伏道艾的地位拔得非常高。
对伏道艾最高的赞誉出现在明代。据《汤阴县志》载:“伏道为名医扁鹊的墓地之一,并有著名的艾园……明代官员作词咏艾,立碑记事,称汤阴艾园之艾,为药用第一,尊为仙艾。”说的是明代时期,伏道艾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因而被尊称为仙艾,也称“九头仙艾”,这种艾草,就是李时珍所说的北艾。由此得知,古代重汤阴艾可见一斑。
北艾
北艾
二、海艾
和北艾齐名的,还有一种艾草,叫海艾,这种艾草也是在宋代时被发现,《本草纲目》曰:“艾叶……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这里所说的四明,即是今天的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需要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推动并加以繁荣。
海艾
三、蕲艾
到了明代,又发现了一种艾草,叫蕲艾,这是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发现的。李时珍对自己家乡的这种艾草,非常推崇。在《本草纲目》中,他毫不掩饰对这种艾草的喜爱,李时珍认为:“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蕲艾
四、祁艾
最后说说祁艾。其与蕲艾读音相同,但并非产自湖北,而是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在清宫医案中,就有不少关于祁艾的记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载: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瘊子)。书中出现“祁艾”,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除了上述历史上记载的几大名艾外,还有一种艾,也常被人提起,这就是“红艾”。对红艾的产地,各地说法不一。广州越秀鲍姑殿内的一副对联:“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这副对联提到了一个人,一种艾。 一个人指的是鲍姑。一个艾指的是红脚艾,又被称为“鲍姑艾”,产于广东越秀地区。
艾蒿和艾草看着就错一个字,其实差别大着,而且艾灸起来的效果也差的远呐。艾蒿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效果。假如从长相看的话,要是刚接触这行的“小白”,估计根本就分不出有什么区别,感觉长的一样。可是行业“老手”一看就能识别什么是艾草,什么是艾蒿。
野艾蒿和艾草的区别
一、叶片区别
从叶片来说:艾蒿为纸质,上面有柔毛,后期脱落。而艾草为厚纸质,两面都有毛,且不会脱落,两者叶片的形状也不一样。
野艾蒿叶片为纸质,上面为绿色,有密集的白色腺点和小凹点,初期有柔毛,后期脱落至无毛。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为宽卵形或者近圆形,二回羽状全裂或者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中部叶片为卵形,近圆形或者长圆形,二回羽状全裂或者第二回深裂。
艾草叶片为厚纸质,两面都有毛,基生叶有长柄,花期凋谢。茎下部叶片为近圆形或者宽卵形,羽状深裂,中部叶片为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者近菱形,一回羽状深裂后至半裂。
二、花的区别
从花形上来说:艾蒿头状花序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紫红色。而艾草头状花序椭圆形,紫色。
野艾蒿为头状花序,椭圆形或者长圆形,雌花花冠为狭管状,颜色为紫红色,两性花花冠为管状,檐部为紫红色。
艾草也为头状花序呈椭圆形,雌花花冠为狭管状,颜色为紫色,两性花花冠为管状或者高脚杯状,檐部为紫色。
大家一定要知道区别艾蒿和艾草,假如是已经买了艾灸条和艾灸柱的话,灸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的,有可能是用的是艾蒿,不过也不一定。反正大家多了解些知识是没错的。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叶脉明显,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
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2018年·生活知识记录2.艾草、艾叶
本文2023-10-27 01:14: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