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太极八卦图的解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谁能告诉我太极八卦图的解说,第1张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理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有四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四象。老阴和老阳不是物质是二阶能位,少阴和少阳是一重物质。四象整体是二阶能位一重物质的混合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二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二重物质系统。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质所构成,宇宙的具体模式图象将是四象的整体结构图示。

阴仪和阳仪的三重结合有八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整体图示如前所描绘的科学八卦图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别是三阶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阶能位一重物质的离子态物质,兑、离、巽是三种形式的三阶一重阳离子,震、坎、艮是三阶一重阴离子,其中兑与巽都是阳离子,震与艮都是阴离子,但它们的爻位不同互为同性反向的离子。八个卦对称比较,乾和坤不是物质是两种异性无形的三阶能位,兑与艮,震与巽,离与坎都是异性反向的等离子。八卦的整体是十二块阴和十二块阳的三重结合,构成了三阶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三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三重物质系统,如若构成宇宙,其具体模式将如科学八卦图所示。当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与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一一对应,并且高层次物质系统是低层次物质系统经过高层次能位作用达到平衡而创生。例如太阳系就是太阳本身与行星系统之间的能位差构成了太阳系级的能量系统,它们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达到平衡创生了太阳系物质系统。

从两仪、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阴仪、阳仪、老阴、老阳、乾、坤都是不同阶次的高低能位,分别可以构成由低阶到高阶的能量系统;少阴、少阳、整体两仪、整体四象、整体八卦是由简至繁的物质系统;兑、离、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质相混合的阴阳离子态所构成。科学太极八卦图,图示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奥的大自然发展莼�淖芊ㄔ蚝妥芄媛桑�亲匀皇澜缤蚴峦蛭锏淖芡计住br> 前边引言中提到,现代科学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还未完全整合和统一,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讨大统一论、大统一力,大统一模型,以此求得适合两者的统一答案,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最终的理想结果。笔者认为易经阴阳理论与质能转化原理的融合体现了上述问题的统一性。

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物质失衡转化为能量,这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还无极的过程。特别是各阶能量系统的平衡,创生了质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质系统,这一过程密切符合了太极生万物的道理。这种创生物质的阴阳论和能量平衡论,是创生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的大统一论。两种理论的结合更加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将阴仪视为基本低能位、阳仪视为基本高能位,因此阴阳鱼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八卦象则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具体结构的总规律,所以科学太极八卦图是描绘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创生的大统一模型。

关于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这四种力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的具体表现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阴一阳组成的少阴或少阳。少阴或少阳都是单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间的平衡力结合而成,这种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极性,所以它是有极性的电磁力。八卦图相邻卦之间如乾兑、兑震、坎坤、坤艮、艮巽、离乾六对卦间都有单一的阴阳结合力,这个力是构成同一物质相邻离子间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围小,作用力度不大,应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与电磁力都是单纯的阴阳之间或者说基本高低能位之间的基本结合力,故性质相同,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二者是统一的电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对称卦间,如乾坤、兑艮、震巽、坎离四对卦之间,还有四阴卦与四阳卦之间,四阴仪卦与四阳仪卦之间,都是互有阴阳全部对应紧密结合的合力,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正反离子间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这个力平衡范围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强大应是强作用力。强作用力因是离子间互有阴阳的合力,故不显示极性。另外两仪整体物质之间,四象整体物质之间,八卦整体物质之间,还有两仪、四象、八卦各层次物质之间都互有阴阳的结合力,这种自成系统相互独立的所有物质间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应是万有引力。这个力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随着物质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质间互有阴阳结合的合力,故而是长程的无极性的力。

以上四种基本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说是阴阳结合力,因此四种基本力的统一力应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归根结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当然,阴阳理论和质能互相转化原理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不明现象,例如测不准原理为什么是自然法则;光速在物质世界中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为时空;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难题。还有人体特异功能、气功、飞碟等不明现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围,故不在此赘述。

“太极”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统一场,是万物所从一而出的“众妙之门”,是终极的宇宙本源。虽内涵阴阳能量子,但总的本体、本质、本理是“○”。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

“八卦”是由红黄蓝粒子组成的太阳光子(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绀八色光子),太阳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天体、人体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组成的宇宙万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万物通过E=mc2 公式互相转代。

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生命化、阴阳化、辩证化是太极八卦图。

八色光子是太极八卦图,由此组成的电子、原子、天体、人体是太极八卦图。男女是太极八卦图,人体之左右两半是太极八卦图,地球之东西两半球和人体之左右两半一样,是一个典型而美丽的太极八卦图。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补的,地球东西两半球的人类,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补的。二者如同人的两半身、两半脑一样,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科学是西方科学。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局部的、地区性的、片面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对方,都不是包罗东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

太极八卦

一、为什么“先天太极图”一直是两条“阴阳鱼”?

人们一直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太极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

关于太极图之含义,一种认为: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再一种是“虚无本体为太极。”认为“一”为太极,此“一”不是数,而是“无”。还有一种,认为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

耿奎认为:“易”为日月,“易”为阴阳,“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太极图”就是在无极图的基础上,溶以日月、阴阳,用符号代“易”演化而来的。“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

在“无极”圈里,加进了“易”,——也就是画进了代表“易”的——“日、月”二字,即为太极。古代的“日月”二字,与现代字稍有区别,古文日字为O里装进一个圆点,月字也是一个象形为中间加一个竖点,日月装进一个(无极)中。由古文月字一分,正好形成一个“S”形。圆(无极)里的“日月”一边一半,日月中间又各有一点,以黑白一分,就变成了看上去似如两条“鱼”形了。

其含义是,“易”为日月;“易”为阴阳。“易”之图变——由“无极”而“太极”——是由一个无极圆圈内装有了古文“日、月”二字,即成了代表“易”之阴阳机理的太极图案。

二、八卦是如何形成的?

“易经”除了用文字整理了大量的卜筮记录之外,更主要的一点是,具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的图示符号。如:用“——”、“——”两种“爻”的符号代表阴阳,组成了八卦。

“卦”是卜筮时所用的符号。卦的图示符号,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为“取像说”。《周易·系辞下》: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二为据数说。《周易·系辞上》:“据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还有“乾坤生六子说”。《周易·说卦》:认为乾为父,坤为母……“太极两仪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河图洛书说”: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文字说”,认为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还有“日月星象说”、“数卜说”等等。

耿奎认为:“卦”字是由“圭”字与“卜”字组合而成。“圭”为古人最早测量日影的工具——土圭。“土圭”——圭表,白天测量日影,晚上用来观察月亮。

“卦”,即是古人用“圭”,对日、月影象测定结果的观察,来做出判断吉凶的占“卜”,就是“卦”。“八卦”是复合符号,它的组成基础是两种单纯符号:即阴阳两爻,“——”、“——”。每三爻组合成一卦,重卦为六爻。

那么,“爻”又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又用“——”、“——”两种符号代表阳阴呢?此类问题,说法不一。

一种为结绳说法。《周易·系辞下》称伏羲氏“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认为“——”、“——”是打结与未打结的反映;或为一大结,一小结。男女生殖器之说。认为“——”阳爻象征男根,男生殖器。“——”阴爻象征女阴,女生殖器。第三种说法,为龟兆。古占卜,烧龟甲,依兆纹判断吉凶祸福。还有竹节蓍草之说。认为“——”、“——”阴阳爻表示为占卜所用的竹节或蓍草。还有日月星象学说。“五星之精,散为六十四,记不尽。”

耿奎认为,“结绳”可能与原始的记事有关,但很难把“——”与“——”两种符号与绳子打结的形状联系在一起。更很难说明“绳结”即可代表“阴阳”之义。关于生殖器之说,更觉牵强。

由此,耿奎认为:“——”、“——”之符号,就是阴阳之代表。因“卦”是古人通过观测日、月影象,来判断占卜吉凶,因而阴阳的代表也仍以日月为标记。日爻为阳爻,月爻为阴爻。在爻的符号画定上,为体现了日月(阴阳)之理。图案符号就是“日月”两个文字的简化:

用了日字中的“-”横表示为阳;

用了月字中的“=”横表示为阴。

中国古代为十二时辰,白天六个时辰,夜里六个时辰,为此也就形成了阴阳六爻。

日月二字的内横,衍变了日月为易的阴阳变化。定成了八卦的基础符号“——”(阳)、“——”(阴)二爻。

三、根据八卦自然事物的代表,太极八卦应如何排序定位?

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是人们共知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乾卦、震卦、坎卦、艮卦,为阳卦,代表属于阳性之事物。坤卦、巽卦、离卦、兑卦,属阴卦,代表属于阴性之事物。

太极八卦又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在排列方位和顺序上,也不相一样,阳阴卦定位也不相同。

耿奎对八卦在阴阳之区别定义上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乾卦为天,为父、为刚、为健,应为阳卦;

震卦为雷,为动、为烈、为猛,应为阳卦;

离卦为火,为光明、为热、为炎、为向上,应为阳卦;

艮卦为山,为止,为实,为沉、为重,应为阳卦。

坤卦为地,为母、为柔、为顺,应为阴卦;

兑卦为泽,“泽为涝塘”,为露、为水,为低、为洼,应为阴卦;

坎卦为水,为衰、为柔、为弱、为向下,应为阴卦;

巽卦为风,为卑、为谦,风也为虚、为空、隐无形,应为阴卦。

根据以上之定义,耿奎排列了太极八卦,按着现行人们的习惯的方位看法(日出东方,夕阳西下),东方定为阳卦,西方定为阴卦,定为:

乾卦:为天,为上、为健,定为正中上位;以次顺东排下为震卦,为雷,为烈、为猛,雷又在上空显发,位应在上,临近乾位;震下为离位,为火,为明、为炎、为热,世间应用,定为中位;离下为艮,艮为山,山为实、为重、为沉,又位于地上,定为下位。

紧贴“艮”卦之后,为阴卦之始,先定位“坤”卦,坤为土,为母,为阴之始,定下位正中,与乾位相对。兑为泽,泽为弱、为涝、为湿,浮于土地面之上,属于下,紧贴“坤”位;“坎”位:坎水,为弱、为养、为软,也为世间所用,与离(火)相对,定为阴之中位;最后为“巽”位:“巽”为风,风为虚、为空,但风又起于上空,临乾卦而定位。

耿奎划定之八卦是以日月影象定卦,按着先阳后阴,日月自然运转而排列。正是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排列的八卦太极。

1“乾”为纯阳,居位为上,天体运行,由此起卦;

2东方渐明,晨曦已显,天空霞光一闪——闪为电,电为雷,雷为“震”——晨明天亮;

3旭日升空,阳光渐烈,正午之时,位居“离”位;

4天临傍晚,夕阳夕照,日落西山,经此“艮”(山)位,进入阴卦;

5“坤”为纯阴,为地为黑,阳卦已转,阴卦之始;

6退隐泽(兑)地,万物静息;

7位临坎位,阴中之阴,午夜正浓;

8位临“巽“位,微风渐起,时近黎明,进入乾卦。

一个顺其自然的排列,一个阴阳交替,日月自然运转的定位。

四、通行的64卦序的排列次序中,有6卦排列不合规律

通行本《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排列次序,分为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此卦序一直是这样解释:定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意味着乾坤(天地)在宇宙一切事物中的决定意义。

下经咸恒开端,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历史。既济、未济定为后位,反映万事万物既是一个发展的终结,又意味新过程的开始。

卦序之理,也有多种讲法。一种认为是赞天地化育。上经是“有天地后有万物生焉”,下经是“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又一种为明天人之道。上经示为明天道,下经是重人文。第三种认为象进化。

耿奎发现,以乾坤两卦为首,一阴一阳,按卦序分两组横向排开,即可看见一个非常规律的排法。就是每一组的两卦,阴阳爻的数字,都是相同的。

但其中有六卦(27、28、29、30、61、62卦)的排法,明显可见排法不合规律(可能因对水火两卦的考虑):

27颐:4阴2阳28大过:2阴4阳

29习坎:4阴2阳30离:2阴4阳

61中孚:2阴4阳62小过:4阴2阳63既济:3阴3阳64未济:3阴3阳

耿奎认为:可将原28大过卦改为坎卦

原29习坎卦改为离卦原30离卦改为大过卦

原63既济卦改为61卦原64未济卦改为62卦

原62小过卦改为63卦原61中孚卦改为64卦

改后,此六卦即成了如下的卦序:

27颐:4阴2阳28坎:4阴2阳

29离:2阴4阳30大过:2阴4阳

61既济:3阴3阳62未济:3阴3阳

63小过:4阴2阳64中孚:2阴4阳

这样,64卦就基本上统一了排卦规律。

中孚一卦,作为终卦,也最终告喻世间众生,不论如何卜卦,预问吉凶,都不如平时多做善事,以“诚信”为本,坚持终生“诚信”,就会被神赐福,利涉大川,定可渡越一切风险。

五、为什么“易经”——“周易”这部书,使人们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

“周易”是一个寓有哲理的象数古籍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军事、医学、宗教等众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这样一部风靡全球的、具有永恒而普遍魅力的中国文化典籍,为什么却使现在的一些人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呢?。

耿奎认为,是研究学者与众多对“易经”感兴趣的人们在学习领悟上的区别:学者多注重有关“易经”的研究与考证,而众多热衷“易经”的人们,却更感兴趣的是“易经”如何能应用。“易经”原本是一部卦书。人们占卜预测,以“易”卦的阴阳之道,来判断吉凶祸福。

但随着易《传》的出现之后,历代的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均依着“卦辞”、“爻辞”的解释,抒发、论述自己的不同哲学观点,加大了哲学分量;有关“易经”中卜筮的探讨与研究,则被逐渐的淡化了。

仅举“四库全书”为例,“四库全书”易类经部中,选编了“易”学丛书166部;撰写提要已收和未收书共484部。这些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就着义理,历朝历代的作者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与“易象”有关的术数的著作,“四库全书”只在子部术数类里选编了近50部。其中有30多部又是有关“相术”、“命学”、“堪舆”、“星命”的。与“易”占、卦占有关的不到20部,而且占法各异。

因此,有关“易经”的本义占卜方法等,存留成文的越来越少了。这对于当前一些只感兴趣于卜筮,并想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依着“易经”一卦,就可问卜出吉凶的人们来说,当然就必感“易经”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

六、如何读“易经”、悟“易经”和应用“易经”?

要理解“易经”原文之原意,为了熟读原文,对古文理解上有困难的读者,望能多读一些对原文有注释的白话文本,从中了解“易”之形成之背景,“易经”卦辞、爻辞之含义,“易传”赋予“易经”的深刻哲理。在初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随时多读一些简易的、通俗易懂或有关卜筮之类的文章,再多读一些有关论“易”的名著与“易”支派的经典文著,慢慢地也许就能“悟”开了一些东西。要谈应用,那就是在对“象数”、“义理”全面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多科学,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每个人自己去学习领悟。

耿奎认为,“易”在事物应用中,是多变的、复杂的、辨证的。但在一切事物变化中,只要注意把握好事物的核心之处,即可领略应用中的大概。这个核心,就是“易”之精髓——“易”的阴阳两点。

把握了事物的两个主纲(阴阳两极),再加精心操作运行,既是成功在即。要把握各类事物中的核心“两点”:

军事上注意把握的两点:一“攻”一“守”;中医治疗应把握的两点:一“补”一“泻”;养生长寿上应注意两点:一“动”一“静”;农业方面应把握的两点:一“种”一“收”;国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浓”一“淡”;歌唱艺术应把握的两点:一“声”一“情”;油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明”一“暗”;企业运营上需注意两点:一“产”一“销”;待人处事上要注意两点:一“言”一“行”;卜筮观卦应详查的两点:一“世”(爻)一“应”(爻)。

耿奎认为:“易”是通过阴阳“日、月”代表的形式、符号来进行解释的。卦的形成,也是古人为测卜吉凶以日影、月影为符号画的定的。阴阳二爻(“——”“——”)是取“日、月”两字中间的“横”划而简化而定的。六爻之意,也是以日、月时辰之来设定的(古代的十二时辰,昼六、夜六,白天为阳6爻,夜为阴6爻)。

统观起来,“易理”、“易象”的事事、物物,时时、处处,都是以“阴、阳”、以“日、月”二字为形式、为符号,系统的、一致的、定义不变的划定衍变而来。

应该是混沌生希夷,希夷生无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

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卦衍六十四卦。

每卦出六爻,故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

八卦之隐义:

乾为天,乾者健也;天风姤,姤者遇也;天山遁,遁者退也;天地否,否者塞也;风地观,观者观也;山地剥,剥者落也;火地晋,晋者进也;火天大有,大有者宽也

兑为泽,兑者悦也;泽水困,困者危也;泽地萃,萃者聚也;泽山咸,咸者感也;水山蹇,蹇者难也;地山谦谦者退也;雷山小过,小过者过也;雷泽归妹,归妹者大也

离为火,离者丽也;火山旅,旅者客也;火风鼎,鼎者定也;火水未济,未济者失也;山水蒙,蒙者昧也;风水涣,涣者散也;天水讼,讼者论也;天火同人,同人者亲也

震为雷,震者动也;雷地豫,豫者悦也;雷水解,解者散也;雷风恒,恒者久也;地风升,升者进也;水风井,井者静也;泽风大过,大过者祸也;泽雷随,随者顺也

巽为风,巽者顺也;风天小畜,小畜者塞也;风火家人,家人者同也;风雷益,益者损也;天雷无妄,无妄者天灾也;火雷噬嗑,噬嗑者吃也;山雷颐,颐者养也;山风蛊,蛊者事也

坎为水,坎者陷也;水泽节,节者止也;水雷屯,屯者难也;水火既济,既济者合也;泽火革,革者改也;雷火丰,丰者大也;地火明夷,明夷者伤也;地水师,师者众也

艮为山,艮者止也;山火贲,贲者饰也;山天大畜,大畜者聚也;山泽损,损者益也;火泽睽,睽者背也;天泽履,履者礼也;风泽中孚,中孚者信也;风山渐,渐者进也

坤为地,坤者顺也;地雷复,复者反也;地泽临,临者大也;地天泰,泰者通也;雷天大壮,大壮者志也;泽天夬,夬者决也;水天需,需者须也;水地比,比者和也

上经三十卦读音:乾,坤,屯(囤),蒙,需,讼,师;

比,小畜,履,泰,否(匹);

同人,大有,谦,豫(玉),随;

蛊,临,观;

噬嗑(是刻),贲(闭),剥,复;

无妄,大畜,颐(易),大过;

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读音:咸,恒,遁,大壮;

晋,明夷;

家人,睽(窥),蹇(简),解,损(笋),益;

夬(怪),姤(狗),萃,升,困;

井,革,鼎;

震,艮,渐;

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中孚;

小过;

既济,未济

休囚:按月份算,一月寅木、二月卯木、三月辰土、四月巳火、五月午火、六月未土、七月申金、八月酉金、九月戌土、十月亥水,十一月子水,十二月丑土。当值为旺,生旺为休,克旺为囚。月建月破:月份当值为月建,月份冲克休囚无气的爻为月破。日扶:日辰与爻属性相同,属日扶。旬空:天干、地支各一个两两组成一组,记一天,由于天干为10个,地支为12个,每10天轮空两个地支,该两个地支即为旬空。飞神、伏神:当六爻卦中没有用神时,用本宫八纯卦,查用神,该用神就是伏神,原卦正对的这个爻飞神。空亡,其实反映的两个内容,一个旬空,另一个是当爻休囚无气,而又被克时,就是亡。

伏神是指用神不现,即卦中没有,就得上本宫去找。

卦象排出后,有时卦中没有需要取做用神的六亲,这种现象在六爻预测中称为用神不现。用神不现就需找伏藏,因本宫(即每宫首卦)六亲俱全,该宫中所有的卦都是从本宫演变而来,因此没有用神就可以到本宫去找。如此所得的用神称之为伏神或伏爻,本宫用神在第几爻,用神就伏在第几爻下,把伏神书写在主卦前相应的爻旁,伏神上面主卦中所临的那一爻称之为飞神或飞爻伏神与飞神的生克关系很重要,也是判断事物吉凶的依据之一。

举例子:

若用神不现,即以日月为用神,倘日月非用神者,则于宫首卦寻之,因本宫首卦,父子财官六亲俱全之故耳,假令占得天风姤卦

父母戌土′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应

兄弟酉金′

子孙亥水′

父母丑土″世

若占妻财,取财爻为神,用此姤卦以寅卯木爻为妻财,今六爻无寅卯,即是用神不上卦,如于寅卯月占者,则以日月为用神,倘非寅卯月,须在宫首卦,乾为天卦内寻之。乾宫首卦乾为天。

父母戌土′世

兄弟申金′

官鬼午火′

父母辰土′应

妻财寅木′

子孙子水′

此卦寅木妻财在二爻,即以此寅木伏于姤卦亥水之下,姤卦二爻之亥水即为飞神,寅木妻财即为伏神,亥水而生寅木,谓之飞来生伏得长生,此用神不现,寻得伏神而遇生扶有用,亦为用神,便作吉断。

问这种问题,你是中国人吗???

给你补补常识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是从上古传承到西周才彻底定书的,也就是说中国在西周时就发明了太极八卦。

再说韩国,韩国起源于朝鲜

卫满朝鲜

在公元前195年,中国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箕子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的国力相当强大,故汉武帝于公元前109年派军远征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灭,汉武帝把其土地分为四个郡,史称汉四郡。

辰国

辰国是公元前2,3世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 定都于汉江以南 辰国被认为是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前身。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是公元前2世纪后朝鲜三国时代之前的朝鲜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铁器的广泛生产和运用。由于铁的应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 这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公元前108年,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汉四郡,公元前82年合并为乐浪郡,历经中原西汉、东汉、魏国、西晋的统治管辖。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建立于西汉玄菟郡,开始逐步扩展,在西晋末年(313年)吞并了乐浪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已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松散的三韩联盟。根据《三国史记》,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 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

三国时代

进入4世纪以后乐浪郡被高句丽占领。同时南部的百济、新罗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百济完全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慕韩、辰韩等数国。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代”。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据好太王碑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成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百济(前18年-660年)是朝鲜半岛古代西南部的国家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并且在3世纪末完全统一了马韩54国。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攻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后三国时期

朝鲜后三国时期(西元892年-936年)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始于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时期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亦建立后高句丽导致已衰弱的新罗分裂,终于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

高丽王朝(918-1392年)

918年,后高句丽的的弓裔王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并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王朝(1392-1896年)

朝鲜太祖像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但他却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韩国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朝鲜停止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也就是说朝鲜最早的王朝还是秦朝时才蹦出来的,他发明?他发明个头!

韩国的历史书比日本的还不能信,整个什么唐太宗是他们射死的?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攻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过都被灭了还放什么屁?

无耻的韩国人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理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有四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四象。老阴和老阳不是物质是二阶能位,少阴和少阳是一重物质。四象整体是二阶能位一重物质的混合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二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二重物质系统。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质所构成,宇宙的具体模式图象将是四象的整体结构图示。

阴仪和阳仪的三重结合有八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整体图示如前所描绘的科学八卦图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别是三阶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阶能位一重物质的离子态物质,兑、离、巽是三种形式的三阶一重阳离子,震、坎、艮是三阶一重阴离子,其中兑与巽都是阳离子,震与艮都是阴离子,但它们的爻位不同互为同性反向的离子。八个卦对称比较,乾和坤不是物质是两种异性无形的三阶能位,兑与艮,震与巽,离与坎都是异性反向的等离子。八卦的整体是十二块阴和十二块阳的三重结合,构成了三阶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三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三重物质系统,如若构成宇宙,其具体模式将如科学八卦图所示。当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与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一一对应,并且高层次物质系统是低层次物质系统经过高层次能位作用达到平衡而创生。例如太阳系就是太阳本身与行星系统之间的能位差构成了太阳系级的能量系统,它们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达到平衡创生了太阳系物质系统。

从两仪、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阴仪、阳仪、老阴、老阳、乾、坤都是不同阶次的高低能位,分别可以构成由低阶到高阶的能量系统;少阴、少阳、整体两仪、整体四象、整体八卦是由简至繁的物质系统;兑、离、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质相混合的阴阳离子态所构成。科学太极八卦图,图示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奥的大自然发展莼�淖芊ㄔ蚝妥芄媛桑�亲匀皇澜缤蚴峦蛭锏淖芡计住br> 前边引言中提到,现代科学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还未完全整合和统一,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讨大统一论、大统一力,大统一模型,以此求得适合两者的统一答案,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最终的理想结果。笔者认为易经阴阳理论与质能转化原理的融合体现了上述问题的统一性。

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物质失衡转化为能量,这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还无极的过程。特别是各阶能量系统的平衡,创生了质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质系统,这一过程密切符合了太极生万物的道理。这种创生物质的阴阳论和能量平衡论,是创生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的大统一论。两种理论的结合更加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将阴仪视为基本低能位、阳仪视为基本高能位,因此阴阳鱼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八卦象则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具体结构的总规律,所以科学太极八卦图是描绘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创生的大统一模型。

关于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这四种力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的具体表现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阴一阳组成的少阴或少阳。少阴或少阳都是单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间的平衡力结合而成,这种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极性,所以它是有极性的电磁力。八卦图相邻卦之间如乾兑、兑震、坎坤、坤艮、艮巽、离乾六对卦间都有单一的阴阳结合力,这个力是构成同一物质相邻离子间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围小,作用力度不大,应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与电磁力都是单纯的阴阳之间或者说基本高低能位之间的基本结合力,故性质相同,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二者是统一的电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对称卦间,如乾坤、兑艮、震巽、坎离四对卦之间,还有四阴卦与四阳卦之间,四阴仪卦与四阳仪卦之间,都是互有阴阳全部对应紧密结合的合力,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正反离子间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这个力平衡范围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强大应是强作用力。强作用力因是离子间互有阴阳的合力,故不显示极性。另外两仪整体物质之间,四象整体物质之间,八卦整体物质之间,还有两仪、四象、八卦各层次物质之间都互有阴阳的结合力,这种自成系统相互独立的所有物质间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应是万有引力。这个力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随着物质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质间互有阴阳结合的合力,故而是长程的无极性的力。

以上四种基本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说是阴阳结合力,因此四种基本力的统一力应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归根结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当然,阴阳理论和质能互相转化原理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不明现象,例如测不准原理为什么是自然法则;光速在物质世界中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为时空;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难题。还有人体特异功能、气功、飞碟等不明现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围,故不在此赘述。

“太极”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统一场,是万物所从一而出的“众妙之门”,是终极的宇宙本源。虽内涵阴阳能量子,但总的本体、本质、本理是“○”。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

“八卦”是由红黄蓝粒子组成的太阳光子(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绀八色光子),太阳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天体、人体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组成的宇宙万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万物通过E=mc2 公式互相转代。

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生命化、阴阳化、辩证化是太极八卦图。

八色光子是太极八卦图,由此组成的电子、原子、天体、人体是太极八卦图。男女是太极八卦图,人体之左右两半是太极八卦图,地球之东西两半球和人体之左右两半一样,是一个典型而美丽的太极八卦图。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补的,地球东西两半球的人类,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补的。二者如同人的两半身、两半脑一样,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科学是西方科学。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局部的、地区性的、片面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对方,都不是包罗东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

太极八卦

一、为什么“先天太极图”一直是两条“阴阳鱼”?

人们一直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太极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

关于太极图之含义,一种认为: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再一种是“虚无本体为太极。”认为“一”为太极,此“一”不是数,而是“无”。还有一种,认为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

耿奎认为:“易”为日月,“易”为阴阳,“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太极图”就是在无极图的基础上,溶以日月、阴阳,用符号代“易”演化而来的。“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

在“无极”圈里,加进了“易”,——也就是画进了代表“易”的——“日、月”二字,即为太极。古代的“日月”二字,与现代字稍有区别,古文日字为O里装进一个圆点,月字也是一个象形为中间加一个竖点,日月装进一个(无极)中。由古文月字一分,正好形成一个“S”形。圆(无极)里的“日月”一边一半,日月中间又各有一点,以黑白一分,就变成了看上去似如两条“鱼”形了。

其含义是,“易”为日月;“易”为阴阳。“易”之图变——由“无极”而“太极”——是由一个无极圆圈内装有了古文“日、月”二字,即成了代表“易”之阴阳机理的太极图案。

二、八卦是如何形成的?

“易经”除了用文字整理了大量的卜筮记录之外,更主要的一点是,具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的图示符号。如:用“——”、“——”两种“爻”的符号代表阴阳,组成了八卦。

“卦”是卜筮时所用的符号。卦的图示符号,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为“取像说”。《周易·系辞下》: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二为据数说。《周易·系辞上》:“据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还有“乾坤生六子说”。《周易·说卦》:认为乾为父,坤为母……“太极两仪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河图洛书说”: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文字说”,认为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还有“日月星象说”、“数卜说”等等。

耿奎认为:“卦”字是由“圭”字与“卜”字组合而成。“圭”为古人最早测量日影的工具——土圭。“土圭”——圭表,白天测量日影,晚上用来观察月亮。

“卦”,即是古人用“圭”,对日、月影象测定结果的观察,来做出判断吉凶的占“卜”,就是“卦”。“八卦”是复合符号,它的组成基础是两种单纯符号:即阴阳两爻,“——”、“——”。每三爻组合成一卦,重卦为六爻。

那么,“爻”又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又用“——”、“——”两种符号代表阳阴呢?此类问题,说法不一。

一种为结绳说法。《周易·系辞下》称伏羲氏“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认为“——”、“——”是打结与未打结的反映;或为一大结,一小结。男女生殖器之说。认为“——”阳爻象征男根,男生殖器。“——”阴爻象征女阴,女生殖器。第三种说法,为龟兆。古占卜,烧龟甲,依兆纹判断吉凶祸福。还有竹节蓍草之说。认为“——”、“——”阴阳爻表示为占卜所用的竹节或蓍草。还有日月星象学说。“五星之精,散为六十四,记不尽。”

耿奎认为,“结绳”可能与原始的记事有关,但很难把“——”与“——”两种符号与绳子打结的形状联系在一起。更很难说明“绳结”即可代表“阴阳”之义。关于生殖器之说,更觉牵强。

由此,耿奎认为:“——”、“——”之符号,就是阴阳之代表。因“卦”是古人通过观测日、月影象,来判断占卜吉凶,因而阴阳的代表也仍以日月为标记。日爻为阳爻,月爻为阴爻。在爻的符号画定上,为体现了日月(阴阳)之理。图案符号就是“日月”两个文字的简化:

用了日字中的“-”横表示为阳;

用了月字中的“=”横表示为阴。

中国古代为十二时辰,白天六个时辰,夜里六个时辰,为此也就形成了阴阳六爻。

日月二字的内横,衍变了日月为易的阴阳变化。定成了八卦的基础符号“——”(阳)、“——”(阴)二爻。

三、根据八卦自然事物的代表,太极八卦应如何排序定位?

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是人们共知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乾卦、震卦、坎卦、艮卦,为阳卦,代表属于阳性之事物。坤卦、巽卦、离卦、兑卦,属阴卦,代表属于阴性之事物。

太极八卦又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在排列方位和顺序上,也不相一样,阳阴卦定位也不相同。

耿奎对八卦在阴阳之区别定义上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乾卦为天,为父、为刚、为健,应为阳卦;

震卦为雷,为动、为烈、为猛,应为阳卦;

离卦为火,为光明、为热、为炎、为向上,应为阳卦;

艮卦为山,为止,为实,为沉、为重,应为阳卦。

坤卦为地,为母、为柔、为顺,应为阴卦;

兑卦为泽,“泽为涝塘”,为露、为水,为低、为洼,应为阴卦;

坎卦为水,为衰、为柔、为弱、为向下,应为阴卦;

巽卦为风,为卑、为谦,风也为虚、为空、隐无形,应为阴卦。

根据以上之定义,耿奎排列了太极八卦,按着现行人们的习惯的方位看法(日出东方,夕阳西下),东方定为阳卦,西方定为阴卦,定为:

乾卦:为天,为上、为健,定为正中上位;以次顺东排下为震卦,为雷,为烈、为猛,雷又在上空显发,位应在上,临近乾位;震下为离位,为火,为明、为炎、为热,世间应用,定为中位;离下为艮,艮为山,山为实、为重、为沉,又位于地上,定为下位。

紧贴“艮”卦之后,为阴卦之始,先定位“坤”卦,坤为土,为母,为阴之始,定下位正中,与乾位相对。兑为泽,泽为弱、为涝、为湿,浮于土地面之上,属于下,紧贴“坤”位;“坎”位:坎水,为弱、为养、为软,也为世间所用,与离(火)相对,定为阴之中位;最后为“巽”位:“巽”为风,风为虚、为空,但风又起于上空,临乾卦而定位。

耿奎划定之八卦是以日月影象定卦,按着先阳后阴,日月自然运转而排列。正是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排列的八卦太极。

1“乾”为纯阳,居位为上,天体运行,由此起卦;

2东方渐明,晨曦已显,天空霞光一闪——闪为电,电为雷,雷为“震”——晨明天亮;

3旭日升空,阳光渐烈,正午之时,位居“离”位;

4天临傍晚,夕阳夕照,日落西山,经此“艮”(山)位,进入阴卦;

5“坤”为纯阴,为地为黑,阳卦已转,阴卦之始;

6退隐泽(兑)地,万物静息;

7位临坎位,阴中之阴,午夜正浓;

8位临“巽“位,微风渐起,时近黎明,进入乾卦。

一个顺其自然的排列,一个阴阳交替,日月自然运转的定位。

四、通行的64卦序的排列次序中,有6卦排列不合规律

通行本《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排列次序,分为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此卦序一直是这样解释:定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意味着乾坤(天地)在宇宙一切事物中的决定意义。

下经咸恒开端,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历史。既济、未济定为后位,反映万事万物既是一个发展的终结,又意味新过程的开始。

卦序之理,也有多种讲法。一种认为是赞天地化育。上经是“有天地后有万物生焉”,下经是“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又一种为明天人之道。上经示为明天道,下经是重人文。第三种认为象进化。

耿奎发现,以乾坤两卦为首,一阴一阳,按卦序分两组横向排开,即可看见一个非常规律的排法。就是每一组的两卦,阴阳爻的数字,都是相同的。

但其中有六卦(27、28、29、30、61、62卦)的排法,明显可见排法不合规律(可能因对水火两卦的考虑):

27颐:4阴2阳28大过:2阴4阳

29习坎:4阴2阳30离:2阴4阳

61中孚:2阴4阳62小过:4阴2阳63既济:3阴3阳64未济:3阴3阳

耿奎认为:可将原28大过卦改为坎卦

原29习坎卦改为离卦原30离卦改为大过卦

原63既济卦改为61卦原64未济卦改为62卦

原62小过卦改为63卦原61中孚卦改为64卦

改后,此六卦即成了如下的卦序:

27颐:4阴2阳28坎:4阴2阳

29离:2阴4阳30大过:2阴4阳

61既济:3阴3阳62未济:3阴3阳

63小过:4阴2阳64中孚:2阴4阳

这样,64卦就基本上统一了排卦规律。

中孚一卦,作为终卦,也最终告喻世间众生,不论如何卜卦,预问吉凶,都不如平时多做善事,以“诚信”为本,坚持终生“诚信”,就会被神赐福,利涉大川,定可渡越一切风险。

五、为什么“易经”——“周易”这部书,使人们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

“周易”是一个寓有哲理的象数古籍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军事、医学、宗教等众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这样一部风靡全球的、具有永恒而普遍魅力的中国文化典籍,为什么却使现在的一些人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呢?。

耿奎认为,是研究学者与众多对“易经”感兴趣的人们在学习领悟上的区别:学者多注重有关“易经”的研究与考证,而众多热衷“易经”的人们,却更感兴趣的是“易经”如何能应用。“易经”原本是一部卦书。人们占卜预测,以“易”卦的阴阳之道,来判断吉凶祸福。

但随着易《传》的出现之后,历代的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均依着“卦辞”、“爻辞”的解释,抒发、论述自己的不同哲学观点,加大了哲学分量;有关“易经”中卜筮的探讨与研究,则被逐渐的淡化了。

仅举“四库全书”为例,“四库全书”易类经部中,选编了“易”学丛书166部;撰写提要已收和未收书共484部。这些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就着义理,历朝历代的作者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与“易象”有关的术数的著作,“四库全书”只在子部术数类里选编了近50部。其中有30多部又是有关“相术”、“命学”、“堪舆”、“星命”的。与“易”占、卦占有关的不到20部,而且占法各异。

因此,有关“易经”的本义占卜方法等,存留成文的越来越少了。这对于当前一些只感兴趣于卜筮,并想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依着“易经”一卦,就可问卜出吉凶的人们来说,当然就必感“易经”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

六、如何读“易经”、悟“易经”和应用“易经”?

要理解“易经”原文之原意,为了熟读原文,对古文理解上有困难的读者,望能多读一些对原文有注释的白话文本,从中了解“易”之形成之背景,“易经”卦辞、爻辞之含义,“易传”赋予“易经”的深刻哲理。在初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随时多读一些简易的、通俗易懂或有关卜筮之类的文章,再多读一些有关论“易”的名著与“易”支派的经典文著,慢慢地也许就能“悟”开了一些东西。要谈应用,那就是在对“象数”、“义理”全面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多科学,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每个人自己去学习领悟。

耿奎认为,“易”在事物应用中,是多变的、复杂的、辨证的。但在一切事物变化中,只要注意把握好事物的核心之处,即可领略应用中的大概。这个核心,就是“易”之精髓——“易”的阴阳两点。

把握了事物的两个主纲(阴阳两极),再加精心操作运行,既是成功在即。要把握各类事物中的核心“两点”:

军事上注意把握的两点:一“攻”一“守”;中医治疗应把握的两点:一“补”一“泻”;养生长寿上应注意两点:一“动”一“静”;农业方面应把握的两点:一“种”一“收”;国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浓”一“淡”;歌唱艺术应把握的两点:一“声”一“情”;油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明”一“暗”;企业运营上需注意两点:一“产”一“销”;待人处事上要注意两点:一“言”一“行”;卜筮观卦应详查的两点:一“世”(爻)一“应”(爻)。

耿奎认为:“易”是通过阴阳“日、月”代表的形式、符号来进行解释的。卦的形成,也是古人为测卜吉凶以日影、月影为符号画的定的。阴阳二爻(“——”“——”)是取“日、月”两字中间的“横”划而简化而定的。六爻之意,也是以日、月时辰之来设定的(古代的十二时辰,昼六、夜六,白天为阳6爻,夜为阴6爻)。

统观起来,“易理”、“易象”的事事、物物,时时、处处,都是以“阴、阳”、以“日、月”二字为形式、为符号,系统的、一致的、定义不变的划定衍变而来。

应该是混沌生希夷,希夷生无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

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卦衍六十四卦。

每卦出六爻,故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

八卦之隐义:

乾为天,乾者健也;天风姤,姤者遇也;天山遁,遁者退也;天地否,否者塞也;风地观,观者观也;山地剥,剥者落也;火地晋,晋者进也;火天大有,大有者宽也

兑为泽,兑者悦也;泽水困,困者危也;泽地萃,萃者聚也;泽山咸,咸者感也;水山蹇,蹇者难也;地山谦谦者退也;雷山小过,小过者过也;雷泽归妹,归妹者大也

离为火,离者丽也;火山旅,旅者客也;火风鼎,鼎者定也;火水未济,未济者失也;山水蒙,蒙者昧也;风水涣,涣者散也;天水讼,讼者论也;天火同人,同人者亲也

震为雷,震者动也;雷地豫,豫者悦也;雷水解,解者散也;雷风恒,恒者久也;地风升,升者进也;水风井,井者静也;泽风大过,大过者祸也;泽雷随,随者顺也

巽为风,巽者顺也;风天小畜,小畜者塞也;风火家人,家人者同也;风雷益,益者损也;天雷无妄,无妄者天灾也;火雷噬嗑,噬嗑者吃也;山雷颐,颐者养也;山风蛊,蛊者事也

坎为水,坎者陷也;水泽节,节者止也;水雷屯,屯者难也;水火既济,既济者合也;泽火革,革者改也;雷火丰,丰者大也;地火明夷,明夷者伤也;地水师,师者众也

艮为山,艮者止也;山火贲,贲者饰也;山天大畜,大畜者聚也;山泽损,损者益也;火泽睽,睽者背也;天泽履,履者礼也;风泽中孚,中孚者信也;风山渐,渐者进也

坤为地,坤者顺也;地雷复,复者反也;地泽临,临者大也;地天泰,泰者通也;雷天大壮,大壮者志也;泽天夬,夬者决也;水天需,需者须也;水地比,比者和也

上经三十卦读音:乾,坤,屯(囤),蒙,需,讼,师;

比,小畜,履,泰,否(匹);

同人,大有,谦,豫(玉),随;

蛊,临,观;

噬嗑(是刻),贲(闭),剥,复;

无妄,大畜,颐(易),大过;

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读音:咸,恒,遁,大壮;

晋,明夷;

家人,睽(窥),蹇(简),解,损(笋),益;

夬(怪),姤(狗),萃,升,困;

井,革,鼎;

震,艮,渐;

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中孚;

小过;

既济,未济

  六爻起源于周朝时期。六爻就是预测人将三枚铜钱放于手

谁能告诉我太极八卦图的解说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关于玉器下一篇:中式糕点有哪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