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正史古籍记载过鬼的事情?人死后的鬼?
正史里面太多了,基本上每一部都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说《后汉书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记载的王忳在亭子里面遇到受冤狱而死的女鬼:
“仕郡功曹,州治中从事。举茂才,除郿令。到官,至藜亭。亭长曰:「亭有鬼,数杀过客,不可宿也。」忳曰:「仁胜凶邪,德除不祥,何鬼之避!」即入亭止宿。夜中闻有女子称冤之声。忳咒曰:「有何枉状,可前求理乎?」女子曰:「无衣,不敢进。」忳便投衣与之。女子乃前诉曰:「妾夫为涪令,之官过宿此亭,亭长无状,贼杀妾家十余口,埋在楼下,悉取财货。」忳问亭长姓名。女子曰:「即今门下游徼者也。」忳曰:「汝何故数杀过客?」对曰:「妾不得白日自诉,每夜陈冤,客辄眠不见应,不胜感恚,故杀之。」忳曰:「当为汝理此冤,勿复杀良善也。」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明旦召游徼诘问,具服罪,即收系,及同谋十余人悉伏辜。遣吏送其丧归乡里,于是亭遂清安。”
又比如《晋书 卷五十四 陆机传》记载陆云与王弼的鬼魂大谈《老子》:
“初,云尝行,逗宿故人家,夜暗迷路,莫知所从。忽望草中有火光,于是趣之。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文言小说作家,他作品《聊斋志异》闻名于海内外。随着人们对《聊斋志异》的深入了解,对其作者蒲松龄更是充满了好奇。然而,学术界对蒲松龄的血统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
有说法认为蒲松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简史》中记载:“蒙古族文学家蒲松龄,把采自民间的事编写成《聊斋志异》,借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生动有趣。”在路大荒的《蒲柳泉先生年谱》中也说,相传元朝即将灭亡的时候,蒲氏曾经将遗孤改换名姓寄养在杨氏处,后来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才改回自己的蒲姓。还说。他曾访问过许多姓蒲的人,都有他们是蒙古族的传说。
也有观点认为蒲松龄是回族人或回族人的后裔。有人考证历史,发现宋代时前来中国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名字前面大多冠有“蒲”字。到了元代,回族人中一些人仍然使用阿拉伯名,但是逐渐改用了汉名汉姓。他们根据这个来推断,认为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蒲居仁都是取其父名中的第一个字“蒲”为姓。
《八闽通志》一书中还记载说,蒲居仁曾经任主盐酒铁醋专卖及管理市舶司的都转运盐使,当时担任此职务的人大多都是回族人。此外,《蒲氏族谱》的记载中也有“世秉亲真教,天下蒲皆一脉”的说法,所以,蒲姓者无疑是回族的后裔。但对这一说法,有人提出了质疑。
人们分析了《聊斋志异》,发现在这部作品中,蒲松龄毫无顾忌地提及了佛教、道教及俗话中传说中的城隍、判官、阎王等,由此就可以判断蒲松龄绝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
另外,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说自己出生时,他的父亲曾经梦到一个佛教僧人托梦,并自称他的一生经历与僧人相似。可见,蒲松龄全家尊信的是佛教而不是回教,因此蒲松龄也就不可能是回族人。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蒲松龄是色目人、金女真族人、汉族人。
“鬼斧神工”的意思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它是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此语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
据记载,梓庆能削刻木头做,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这好像是鬼神造出来的。
鲁侯见到了,便问他:“你有什么神奇的仙术吗?”
梓庆回答道:“我是个做工的人,哪儿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不过,我还真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工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先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荣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有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这个时候,我的眼里已不存在朝廷,超然物外,智巧专一,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相合的,这时要做成…的形象便呈现在我的眼前,然后我就动手加工制作,达不到这样境界的话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出来的器物也就被人们认为是神鬼的功夫,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1鬼,人所归为鬼。《说文解字》——许慎
2敬鬼神而远之 拼音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解释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可以正史古籍记载过鬼的事情?人死后的鬼?
本文2023-10-27 02:05: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