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射干麻黄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7 《金匮》卷上 71 方名 72 射干麻黄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76 射干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77 各家论述 78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射干麻黄汤 1 拼音

shè gàn má huáng tāng

2 处方

射干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枣7枚 半夏9克

3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4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5 备注

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6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7 《金匮》卷上 71 方名

射干麻黄汤

72 射干麻黄汤的别名

紫菀散、麻黄射干汤

73 组成

射干13枚(一法3两),麻黄4两,生姜4两,细辛3两,紫菀3两,款冬花3两,五味子半升,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半斤)。

74 主治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75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先煎麻黄2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升,分温3服。

76 射干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①哮症《浙江中医杂志》(1980;3:123):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哮症12例,均属寒饮为患。治疗后,5例3年随访未见复发;3例2年随访也得到控制;另4例治后复诊1次,复发轻微,续服原方3剂而愈。②小儿外感咳嗽《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2:53):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71例,均获痊愈,其中服药23剂者50例,34剂者14例,56剂者7例。典型病例:刘某,男,3岁半。发烧2天,无汗,流清涕,咳嗽气紧,喉中痰鸣,有时咳吐清痰,口不干,舌微红,苔白薄,脉浮紧。处方:麻黄6g,射干、紫菀、冬花各9g,法夏5g,细辛1g,五味子、甘草各3g,生姜1片,大枣1枚,石膏20g。2剂后复诊:母述于回家当天,共服药6次,半夜汗出,烧退,次日咳嗽气紧明显减轻,喉中痰鸣较发时少大半,其舌质稍红,苔微黄。上方去生姜、大枣,加鱼腥草30g。后随访痊愈。

77 各家论述

①《千金方衍义》: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以和药性也。②《金匮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

78 附注

紫菀散(《普济方》卷三八七)、麻黄射干汤(《不居集》上集卷十五)。本方改为丸剂,名“射干麻黄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古籍中的射干麻黄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五合,去滓,分温再服。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注咳逆上气,谓咳则气上冲逆也。上条

《高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耶。方药云乎哉。十二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四两)半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六节·夹哮伤寒

数者。风寒夹热哮痰火也。治冷哮痰喘。先用射干麻黄汤。以发表散寒为主。送下冷哮丸(麻黄、川乌、细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去滓,分温再服。6.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

《金匮要略浅注》:[卷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菊花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等

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科属菊科菊属

生态习性菊属30余种,我国原产的有17种。菊花适应性强,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摄氏度,最高32摄氏度,最低10摄氏度,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为-10摄氏度。花期最低夜温17摄氏度,开花中后期可降至13~15

摄氏度。喜充足阳光,也稍耐阴。较耐旱,忌积涝,喜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至微碱性土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秋菊为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h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h以上的黑暗与10摄氏度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但夏菊能在夏季长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菊花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菊花可用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发芽适温25摄氏度,2~4月播种,可当年开花,此法仅用于育种。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生产中以扦插法为主,此法又分根蘖插、嫩枝插、单芽插及带蕾插等。根蘖插,自根茎抽生的分蘖常称“脚芽”,在秋冬间切取离植株较远的茁壮根蘖。按株距3~4cm,行距4~5cm扦插,保持7~8摄氏度,春暖后移于室外。嫩枝插,2~8月间剪取嫩梢插于苗床中,在18~21摄氏度温度下,20~30天生根后即可上盆。单芽插,从枝条上剪取带腋芽的1叶扦插,仅用于珍稀品种的繁殖。带蕾插,用带蕾的侧枝或主枝扦插,用于珍稀品种繁殖,或培养案头菊。嫁接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常用于悬崖菊、塔菊及大立菊的赔养。分株在3月间进行。

1.花坛小菊栽培用小菊或地被菊为深秋花坛,可以选取早花而花期长的品种,在5~6月扦插成活后选排水良好土地作畦,以30cmX30cm株行距种植。经多次摘心养成丛株,于8~9月之间定头、现蕾后定植。

2.盆菊栽培我国盆菊主要用于国庆节,多采用早菊品种或对秋菊品种进行遮光栽培。国际上盆栽菊花主要供应母亲节,栽培盆菊的全过程都在温室内进行。温室每半个月全面消毒一次,扦插苗生根后经常用肥水灌溉。经摘心,换大盆,使其 达到所需要的分枝数,用矮壮素控制植株高度,并进行短日照处理,可调节开花时间。

3.切花菊栽培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应。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花朵半开,无病虫,叶浓绿,茎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栽培与秋菊常规栽培相似,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植株。采收时离地画10cm剪下,去掉下部1/3的叶片,10~12支一束包装运销。一些国家为了保证切花菊质量,在温至内生产,肥料的种类、比例、施用时间都严格根据计划执行,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菊花的生长需要,能够充分表现品种的特性。

4.促成和抑制栽培 在长日照季节,用35~50cm高的植株,于每日17时至次层7时遮光,或日出前至9~10时遮光,每日日照10h,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称促成栽培。于短日照季节,每天加光至145h,以控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时间,称控制裁培。

5.非常规栽馅 包括(1)标本菊栽培;(2)悬崖菊栽培;(3)大立菊栽培;(4)塔菊(十样锦)栽培;(5)案头菊栽培等。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棍腐病等,为防治这些病害应注意通风和防止土壤过湿,及时清除和销毁病株、病叶,盆土宜用福尔马林液消毒;生长期用波尔多液,68%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溶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O~800倍液喷施。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人工捕捉以及喷约进行防治。

雏菊

别名延命菊、春菊

学名Bellis perennis

科属菊科雏菊属

生态习性雏菊原产欧洲至西亚,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喜冷凉、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地表温度不低于3~4摄氏度条件下可露地越冬,但重瓣大花品种的耐寒力较差。对土壤

要求不严,不耐水湿。为当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栽培管理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均可。种子发芽适温22~28摄氏度。华北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露地播种,播后5~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越冬。翌年4月下旬定植,株行距12cmX15c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肥水,则开花茂盛,花期也可延长。雏菊须根发达,开花后可分根繁殖,栽于花盆,置冷凉处越夏,初冬移入温室,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或翌春可再次开花。夏季炎热天气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金盏菊

别名长生菊

学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欧洲南部加那利群岛至伊朗一带地中海沿岸。性较耐寒,我国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黄河以北需入冷床或行地面覆盖越

冬。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土壤生长旺盛。喜照光充足。能自播繁衍。为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我国华北地区于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假植于阳畦,加盖蒲席越冬,4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开花。春季播种,初夏开花。凉爽处栽培能安全越冬,9、10月间再次开花。注意花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大丽花

别名天竺牡丹、西番莲、大丽菊、大理菊、地瓜花

学名Dahlia pinnata

科属菊科大丽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带,不耐寒,在酷暑下生长不良,生长适温为10~30摄氏度。喜光但不宜过强。不耐干旱,且怕涝。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当年

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繁殖以分株、扦插为主,播种适于矮生花坛品种及培育新品种。分株,于春季发芽将块根分割,每株块根带根茎芽1~2个,植于木槽或花盆内。扦插,早春将块根置于木槽中,棍冠露出土表,放在温床上催芽,侍芽长到6~7cm时,留基部一对叶,截取插穗扦插,其叶腋处可再萌生新芽。如此重复扦插,一墩块根可繁殖幼苗50~100株,温度15~22摄氏度,15~20天生根。播种,于春季在露地或温床条播,也可温室盆播,适温12~30摄氏度。当盆播幼苗长至4~5cm时,需分苗到花槽或花盆中。播种能迅速获得大批实生苗,但性状易发生变异。待苗高8~10cm时栽入口径10cm的花盆,一盆3株,苗高12~15cm时分盆。每盆一株。 20~30天后,换16cm盆,并加施肥料。待根系长满盆时即可露地定植。盆栽需换33~40cm的花盆。夏季高温时,叶面每天喷水1~2次。当幼苗叶色淡绿时,追肥1~2次。盆栽以腐殖土为基质。

露地栽培: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每平方米1~3株。需立支架。现蕾后不宜而过多氮肥,否则茎、叶徒长,影响开花。盆栽:选用矮生品种的,控制株高在35~60cm之间,花径可达25~35cm。块根贮藏:将块根干早霜后挖出,留至16cm左右,晾晒后,藏于背阴处,温度保持3~5摄氏度。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切除早期癌肿,用甲醇:冰醋酸:碘片=4:2:1的混合液涂于癌面及周围。白粉病,病株喷施800~1000倍液的托布津或乙磷铝,7~10天一次。叶斑病,交替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发病期隔10天喷一次800倍液退菌特或多菌灵液。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食心虫等,应及时防治。

翠菊

别名江西腊、蓝菊、七月菊

学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

科属菊科翠菊属

生态习性翠菊原产我国,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和四川等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现世界各国已广泛栽培。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环境,耐寒性不强,越冬最低温度2~3摄氏度,高温下延迟开花或开

花不良。对土壤要来不严,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分期播种,5~10月份均有花开放,单株花期约10天。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矮型品种,2、3月在温室播种,5、6月开花;4、5月露地播种,6、7月开花;7月上中旬播种,10月1日前后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越冬,翌年5月1日前后开花。中型品种,通常5、6月播种,8、9月开花;3月播种,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夏季播种,秋天开花。10~20摄氏度的条件下,4天可发芽。两枚真叶时分苗,晚霜过后定植露地。应施足基肥,并经常追肥,注意浅耕保墒。北方秋播小苗植于冷床越冬。华东地区10月下旬播种,用稻草覆盖即可露地越冬。矮型品种现蕾后应控制浇水,以形成低矮株型,使开花繁茂。常见病虫害有:锈病,可用12O~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50~300倍敌锈钠液防治。立枯病,可用100倍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红蜘蛛,可喷施1500倍乐果防治。

荷兰菊

别名纽约紫菀、柳叶菊

学名Aster novi-belgii

科属菊科紫菀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现广泛栽培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耐严寒,也较耐旱。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原始类型用播种法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中旬露地播种,发芽适温为15~18摄

氏度,播后14天出苗。栽培品种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秋季,剪去植株地上部分,移至阴畦或塑料大棚过冬,待基部蘖芽长约10cm,具8片叶时取下扦插于地温22~24摄氏度的苗床上,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北方地区分株时间应在土壤上冻前一个半月。生长前期(5、6月份)应适当修剪,7、8月整形摘心,欲使10月1日开花。应在9月5日前后进行最后一次摘心。荷兰菊易罹白粉病与褐斑病,应及早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0O倍百菌清液或托布津液防治。

向日葵

别名葵花、转日莲

学名Helianthus annus

科属菊科向日葵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喜温暖,要求阳光充足,耐旱,耐瘠薄,盐碱地也能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栽培管理播种繁殖。早春露地直播,在4~5摄氏度下可发芽,7天后出生。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株行距一般40~60cm,管理粗放,易于栽培。

一枝黄花

别名加拿大一枝黄花

学名Solidago canadensis

科属菊科一枝黄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东北部。喜阳光充足和凉爽高燥的环境。较耐寒、耐旱,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为宜。为当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分株及播种繁殖。分株春、秋季均可,每 3 年分株一次,分株时每个新株应

有3个以上的芽。3~4月播种。地栽、盆栽均可。实生苗翌年开花。栽培管理极为粗放。露地栽培2~3年需重栽一次。

孔雀草

别名红黄草、藤菊、小万寿菊

学名Tagetes patula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喜阳光充足,但在半阴处也能生长开花;喜温暖。但能耐早霜;

耐旱力强,忌多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用播种或扦插繁殖。3~4月播种于苗床,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左右。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真叶2~3片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60~70天开花。也可直播,播后一般50~60天开花。5~6月扦插,约15天生根,20天可出圃,30天后开花。后期易倒伏,且枝叶枯老,若及时摘除残花,疏去过密茎叶,施追肥一次,可再次开花。炎夏容易发生红蜘蛛,可喷1000倍三氯杀螨醇防治。

百日草

别名步步高、节节高、对叶梅、五色梅

学名Zinna elegans

科属菊科百日草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墨西哥及南美等地,世界各地有栽赔。喜温暖,不耐寒。宜阳光充

足,在长日照条件下舌状花增多。耐干旱、耐瘠薄,忌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发芽适温20~25摄氏度,7~10天出苗,播种后70天左右开花。真叶2~3片时移苗,真叶4~5片摘心促分枝,幼苗经2~3次移植后即可定植。移植后14天可施追肥,并及时中耕。切花品种可于4月上旬直播,真叶1~2片时间苗,真叶4~5片时摘心,每株保留4~5个分枝,及时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6月中旬可切取花枝。

瓜叶菊

别名干日莲。甩时琶

学名Senecio hybridus

科属菊科瓜叶菊属

生态习性瓜叶菊喜冷凉气候,忌酪暑,帕严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育适温10~15摄氏度,小苗能经受1摄氏度左右的低

温。不须强烈的直射光,以略有遮荫处和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栽培管理以播种法繁殖。6~9月播种,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10~20天出苗。小苗定植于口径15cm的小盆中,定植后15~20天追施稀薄肥料1次,直至第一朵花开放,停止施肥。如需延迟花期,可将植株置于冷床,至用花的前40~45天翻盆移入温室,加温养护。如需花朵同时开放,需要进行整形。瓜叶菊为重要的冬季花卉,适于室内和阳台种植。

菊花粥,夏季里的一份凉爽 每天两次菊花粥,可解暑热烦渴,头昏头痛之症。省级名中医、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陈意教你如何做取材菊花的夏季清凉粥。

菊花粥取菊花15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菊花加水煎煮3-5分钟,去渣取汁,大米入锅中煮成粥,调入冰糖、菊花汁,再略煮数分钟即可。陈医师提醒,气虚胃寒者少食之。

饮食:

1。菊花茶最常见了 杭白菊就可以 超市里卖的

2。菊花酒 菊花用于酿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盛行。菊花酒清凉甘美,是强身益寿佳品。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的功效。

制作:将干菊花去蒂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粮食酒中,一两天后就可以饮用。常饮可活血行气、抗衰老、延年益寿。如果再向酒中加入地黄、当归、枸杞,对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有不错的疗效。

3。菊花糕 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有清凉去火的功用,因此格外受人喜欢。制作菊花糕的方法很多,这里为大家介绍最简单的一种。

材料:杭白菊20-30朵、马蹄粉 200 克,新鲜菊花 1 朵 (切碎) 、冰糖适量

做法:用清水煮菊花约10分钟(将菊花用纱布包起来,可避免隔渣的麻烦),当颜色呈现淡**即可,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否则会略带苦味。取出菊花加入冰糖调味,甜度要比正常的略甜一点,因为加入马蹄粉溶液后会有稀释作用。 加入已切碎的新鲜菊花。将马蹄粉以适量清水溶解,倒入菊花水大火蒸约15~20分钟,变成完全透明即熟,热食或冷食均可。也可在糊中加入葡萄干、红绿丝、杏肉等细小果脯块或者铺上柠檬片,更增风味。

4。菊花锅 是西安市的传统名菜点,花卉入菜在我国历史悠久,菊花做菜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屈原早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唐元结《菊谱记》中记载:"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防止鲜汤、鱼丸、鲜肉、鸡脯,把菊花掰撕成瓣,盖锅闷煮,片刻可食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谓之"菊花锅"。

5。菊花还可以用做菜的配料 这方面的介绍网上有很多你自己查查 比如宫廷鸡丝炒菊花 菊花黄鱼羹 菊花粥 鲜菊花白菜豆腐汤 菊花百合鱼片汤很多很多 详细作法我就不累诉了 网上自己可以找到

菊花的价格要看你在哪里了 一般5元/扎清明时会涨的翻倍至少涨到15元/枝 国外就不清楚了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grandiflorum)在古代写作“鞠”,菊花身资为低头鞠躬式,在古代食其米,把米“鞠”起来,花朵十分紧凑,因此叫菊花。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赏菊历史悠久,名称多多。古代赏菊是从菊花的实用性开始的,中国古书记载菊花的“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利五脉,调四肢,治头目风热,脑骨疼痛,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的功效。菊花因有延年益寿的药用功能,因得名寿客、傅延年;因菊花在农历九月开放,又名九华、九花、秋菊;因菊花美丽而名的女茎、帝女花;古代菊花品种单一,只开黄花,因此又称为“黄花”、“金蕊”。

菊花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菊花。中国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汉代以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著的《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多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菊花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在公元386年中国菊花由朝鲜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栽培的菊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17世纪末叶,荷兰人来我国经商,将菊花带回欧洲。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又从我国搜集许多优良品种,引种到了法国。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均,将我国和日本优良菊种进行杂交,在英国广泛传播。后来又从英国传入美洲。现在菊花以遍布全球,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名花,为古今中外花卉的奇观。

射干,中药名。(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Redouté)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250px,直径1-50px。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颗粒性。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常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入药部位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主治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3-10g。

使用注意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或鲜**,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千金》治喉痹有乌扇膏。仲景《匮》治咳而止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寒,多服泻人。

《本草经疏》:射干禀金气而兼火,火金相搏则辛而有毒,故《本经》谓其味苦平有毒,平亦辛也。《别录》微温。保升:微寒。二说一义,并无异云。洁古:味苦。阳中阴也。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又主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甄权:主疰气,消瘀血,主女人月闭。日华子主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寇宗奭:主脉气喉痹为佳。洁古:主胃中痈疮。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简误: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微温。属金、有木与水、炎。阴中阳也。无毒。散结气旋平痈毒,逐瘀血竟通月经。止喉痹刺疼,驱口热秽臭。去因劳而发之湿热,溃硬肿殊功;行太阴厥阴之积痰,消突核甚捷。仍治胸满气胀,更疗咳急涎多。

《本草乘雅》:冬至射干生,为阳气始生,律名射出也。药对云:立春射干、木兰先生。为柴胡、半夏使,合入足少阴、少阳,枢机之气分药也。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及不得消息,此少阴不能转阖与开也。主结气腹中邪逆,及食饮大热,此少阳不能转开与阖也。但气味苦平,君相二火为化者,莫不相宜,以苦待化,以平从枢故也。

少阴枢化曰君火,少阳枢化曰相火,平固从枢,苦则待化。

《药性解》:射干,味苦,性微温,有毒,入肺、肝、脾三经。主咳逆上气、咽喉诸证,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使结核自消。又肝经湿气,因疲劳而发便毒者,取三寸与生姜同煎服,利两三利效。

按:射干温能下气行血,宜入肺肝;苦能消痰,宜入脾经。久服令人虚。

《景岳全书》:味苦,微寒,有毒。阴也,降也。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疼,散结气不得息,除胸腹邪热胀满,清肝明目,消积痰结核,痃癖热疝,降实火,利大肠,消瘀血,通女人经闭。苦酒磨涂,可消肿毒。

《本草新编》:射干,味苦,气平,微温,阴中阳也,无毒。入肺、肝、脾三经。散结气,平痈毒,逐瘀血,通月经,止喉痹气痛,祛口热臭秽,化湿痰、湿热,平风邪作喘殊效,仍治胸满气胀,咳嗽气结。此物治外感风火湿热痰症,可以为君,但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也。久用止可为佐使矣。

或问射干治外感痰喘,喉中作水鸡声者,必用射干汤治之,是射干必用之需明矣。但云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何也?夫喘症,未必有不伤气者,肺气为邪之所伤,风痰随挟之而上冲。射干入肺,而能散气中之结,故风痰遇之而消。但有结则散结,无结则散气。肺气前为风痰所伤,复为射干所损,势必实喘而变为虚喘矣也。人不悟其故,以为从前射于之能定喘也,更用射干治之,不益伤肺气乎?此予所以谓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推之他病,何独不然矣。

《本草分经》:苦,寒。泻实火,因而散血消肿,能化心脾老血,肝肺积痰,解毒,治喉痹咽痛。虚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

1  射干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射干乙醇浸液、水煎液和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抗H37RV株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及甲乙型链球菌作用。射干(1:10~1:20)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试验,射干或提取物对腺病毒、ECHO11病毒、疱疹病毒等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病毒及其他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  射干有抗病毒作用。其醇提液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透明质酸酶性脚水肿等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3  射干有解热作用。

4  射干有降血压作用。其醇溶出物能使家兔血压持续下降,脉搏增大,呼吸呈一时性兴奋,频率加快或幅度增大。

5  射干有利尿作用。

6  射干有抗肿瘤作用。

7  射干有增强唾液分泌作用。

8  射干有抑制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9  其他:射干还有雌激素样作用;有消除上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及解热、止痛作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和兴奋呼吸粘膜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鹅肉的别名 3 鹅肉的营养价值 4 鹅肉的选购 5 鹅肉适合的人群 6 鹅肉的食疗功效 7 鹅肉的食用建议 8 《辞典》:鹅肉 81 出处 82 拼音名 83 来源 84 原形态 85 生境分布 86 化学成份 87 性味 88 归经 89 功能主治 810 注意 811 各家论述 8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鹅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鹅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鹅肉 1 拼音

é ròu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鹅是食草动物,鹅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鹅肉含蛋白质,钙,磷,还含有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

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 鹅肉的别名

家雁肉

3 鹅肉的营养价值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鹅蛋含蛋白质,油脂,卵磷脂,维生素,钙、镁、铁等。鹅肉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根据测定,鹅肉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鸡肉、牛肉、猪肉都高,赖氨酸含量比肉仔鸡高。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食疗的上品。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

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4 鹅肉的选购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鹅血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40%以上,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白血球,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

鹅血中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而产生抗体。由于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大多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其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在鹅血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质,能通过宿主中介作用,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

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

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5 鹅肉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尤其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2 温热内蕴者、皮肤疮毒、瘙痒症者、痼疾者忌食、高血压病、血脂血症、动脉硬化之人忌食。

6 鹅肉的食疗功效

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

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

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7 鹅肉的食用建议

鹅肉鲜嫩松软,清香不腻,以煨汤居多,也可熏、蒸、烤、烧、酱、糟等。

其中鹅肉炖萝卜、鹅肉炖冬瓜等,都是“秋冬养阴”的良菜佳肴。

每餐约100克,不宜过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

8 《辞典》:鹅肉

81 出处

《别录》

82 拼音名

é Ròu

83 来源

为鸭科动物鹅的肉。

84 原形态

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

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脚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或黑褐色。

85 生境分布

饲养于河湖近旁,合群性,善游泳。嗜食青草。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

86 化学成份

鹅肉的一般化学组成(每100克):水分77克,蛋白质108克,脂肪112克,灰分09克;钙13毫克,磷37毫克;又含维生素(每100克):A无,有A元,B1_300γ,B2_200γ,C_2毫克。对于每100克干燥材料,胸肌含铁,铜、锰,顺次为146、118、O26毫克;大腿nrU匝次为86、077、020毫克。脂肪主为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的三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但也含混合甘油酯,如:"棕榈酸·二油酸"、"硬脂酸·二棕榈酸"及少量的"棕榈酸·二硬脂酸"、"油酸·二棕榈酸"的甘油酯。不皂化物为胆甾醇。

87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平。"

②《日华子本草》:"苍鹅冷,有毒;白鹅凉,无毒。"

③《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88 归经

入脾、肺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兼入肝、肺。"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89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治虚羸,消渴。

①《别录》:"利五脏。"

②《本草拾遗》:"主消渴,煮鹅汁钦之。"

③《日华子本草》:"白鹅:解五脏热,止渴。苍鹅:发疮脓。"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性与葛根相似,能解铅毒。"

810 注意

湿热内蕴者勿食。

孟诜:"多食令人易霍乱。亦发痼疾。"

811 各家论述

①《纲目》:"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而《本草》谓其性凉利五脏,韩愗《医通》谓其疏风,岂其然哉若夫止渴,凡发胃气者,皆能生津,岂独止渴者便曰性凉乎参苓白术散乃治渴要药,何尝寒凉耶"

②《本草求真》:"鹅肉,按书有言味甘性平,有言味辛性凉,有言气味俱厚而毒,有言服则解热解毒,有言服则发风发疮发毒,持论不同,臆见各一。究之味甘不补,味辛不散,体润而滞,性平而凉,人服之而可以解五脏之热及于服丹之人最宜者,因其病属体实气燥,得此甘平以解之也。煮汁能止渴者,以其肉乡肥腻而壅不渴之义也。发风发疮发毒,因其病多湿热,得此湿胜气壅外发热出者意也。"

8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鹅肉的方剂 五宝散

服,引药上行。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腥,羊、牛、鹅肉,火酒,煎炒;戒房事等。忌食海腥、牛、羊、鹅肉、

愈疯丸

至50丸,70丸止。制备方法:共为末,将前漆水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生冷、猪、羊、鹅肉等物。

全生丸

治:多年痔漏。用法用量:每日服3钱,滚水送下。制备方法:黄陈米煮饭,捣为丸。用药禁忌:忌房欲、鹅肉。

温白丸

忌:禁生冷、饧、醋、猪、羊、鱼、鸡、犬、牛、马、鹅肉、五辛、葱、面、油腻、豆及糯米粘滑、郁、臭之属。

释麻丸

叶汁打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猪首、鹅肉、发风动痰物。附注:服此预防,一年后,可免中风之

更多用到中药鹅肉的方剂

用到中药鹅肉的中成药 跌打榜药酒

母44g赤芍44g苏木88g桃仁44g当归44g鹅不食草44g功劳木44g膜叶槌果藤44g樟脑13

鼻通宁滴剂

iji标准编号:WS3B126392处方:鹅不食草500g辛夷125g制法:以上二味,水蒸气

西瓜霜

每用1分,吹入喉内。用药禁忌:忌辛辣食物;忌酒、肉、油、面。附注:西瓜霜制法:将大西瓜一个,切成两

大温中丸

桐子大。用药禁忌:忌一切油腻、生冷、肉、面、鸡、鹅、羊、鸭、糍粽难化之物。《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八:

白敬宇眼药

醋酸乙酯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鹅去氧胆酸和熊去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

更多用到中药鹅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鹅肉 《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食治门

紫菀和服之,立已。小儿头身诸疮,烧灰猪脂调敷。白鹅肉白鹅肉冷全无毒,解热止渴煮汤服,膏润肌肤灌耳聋,

《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七卷禽之一]鹅

鹅∶辛,凉,无毒。苍鹅∶冷,有毒,发疮肿。诜曰∶鹅肉性冷,多食令人易霍乱,发痼疾。 飞曰∶嫩鹅毒,

《本草求真》:[上编]卷七食物

羊肉牛肉鹿肉鹿筋猫肉。是至温矣。鸽肉燕窝斑鸠雁肉鹅肉凫肉竹鸡猪肉。是至平矣。兔肉麋肉麋筋。是至寒矣。

《得配本草》:[卷六果部]榧实

壳衣蒸用,生嚼亦可。多食引火入肺,大肠受伤。忌同鹅肉食。(生断节风。)《得配本草》清严西亭公元164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用药处方第四]补五脏第十二

目录 1 拼音 2 《鸡峰》卷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紫菀煎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紫菀煎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紫菀煎 1 拼音

zǐ wǎn jiān

2 《鸡峰》卷十五 21 方名

紫菀煎

22 组成

紫菀8分,人参8分,熟地黄6分,麦门冬5分,柴胡5分,蜀椒5分,乌头5分,羌活5分,甘草5分,厚朴6分,大黄6分,茯苓6分,黄连6分,巴豆4分,槟榔4分,车前子4分,苁蓉4分,防葵4分,吴茱萸4分,菖蒲4分,当归4分,茯神4分,干姜4分,皂角4分,桔梗4分,防己5分,白术5分,肉豆蔻2分。

23 主治

妇人久患血劳、血气,腹内积聚恶物,痃癖气块腹内去来,或上冲心,两肋虚胀,腰腹冷疼,脐下搅刺,脾胃不和,吃食无味,口吐清水,浑身麻痹,手脚拘急,口涩唇干,身体虚弱,睡卧不安,心神烦躁,面上生疮,四肢沉重,月水不调,经年累月无时,似有孕,渐加羸瘦,及一切诸风久不愈者。

24 紫菀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空心米饮送下,当宣转35行,如不定,以白粥止之。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6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紫菀丸”。

3 《圣惠》卷四十六 31 方名

紫菀煎

32 组成

紫菀3两(去苗土),阿胶3两(捣碎,炒令黄燥),射干3两,细辛1两,干姜1两(炮裂,锉),竹沥1盏,芫花根半两(去土),桑根白皮3两(锉),款冬花2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蜜1盏。

33 主治

久咳嗽上气,涕唾稠粘,头面虚肿。

34 紫菀煎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以温粥饮调下,1日34次。

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先以水2斗,于银锅中煎至1斗,去滓,入蜜及竹沥,以慢火熬成膏。

古籍中的紫菀煎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九咳嗽门]久嗽(附论)

中。以水五升。合豉等物熟煎。每二合服之。大效。紫菀煎丸(出圣惠方)疗咳嗽积年不瘥者。胸膈干痛不利必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肺膏

黄地骨皮天冬陈皮甘草青皮五味姜汁萝卜汁梨汁桔梗紫菀煎抹实用桑皮桔梗栝蒌葶苈子青橘皮汁陈芥菜卤○兼贴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一喘嗽门]咳嗽上气(附论)

桐子大。暮卧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嗽。不过二十丸。紫菀煎(出圣惠方)治久咳嗽上气。涕唾稠粘。头面虚肿。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一]妇人崩漏

丸酒下千金翼无乌头有龙骨防葵茯苓秦艽各半两为三紫菀煎治妇人久患血劳血气腹内积聚恶物癖气块腹内去来或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六]治久咳嗽上气诸方

射干麻黄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射干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