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母陪葬墓发现"长臂猿遗骸",这是真的吗?
西部网讯(记者刘璞华)6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官网发布消息称,在中外学者的合作下,确认十余年前出土于西安长安区神禾原秦始皇祖母墓中的灵长类动物遗骸,属于一种现已灭绝的长臂猿。
在2004年—2008年的考古勘探中,陕西的考古工作者在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遗骸,其中,一具灵长类动物的遗骸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
2012年,由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着手对该长臂猿遗骸进行研究。经过检测遗骸,并和现存的长臂猿种群进行比对,专家们最终确认这些遗骸属于一种已灭绝的长臂猿。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专家胡松梅介绍,在确认这只长臂猿属于新属新种后,研究人员根据晋代古籍《抱朴子》中“君子为猿鹤”的记载,并结合它出土自秦始皇祖母陵园的经历,将其命名为“帝国君子长臂猿”。
如今长臂猿在中国的生活空间已急剧萎缩,并且早已在包括陕西在内的秦岭淮河以北区域绝迹。“帝国君子长臂猿”能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墓葬中,一方面说明北方当时的气候环境适宜它的生长,另一方面则说明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影响到动物的生存,可能在千余年前就有动物灭绝在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大潮中。
在古代墓葬中出现长臂猿是极其罕见的现象。君子帝国长臂猿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始皇祖母的墓中?它是从而何来?又为什么彻底灭绝了呢?新的发现带来了一连串疑问。有观点认为:古长安是权力中心,而长臂猿可能被作为商品或贡品,从外地运送而来。但实际上,陪葬坑里的动物遗存可能都是本地物种,长臂猿或许也不例外。汉学家高罗佩在《长臂猿考》中提到,一直至公元10世纪,长安附近都有人捕捉长臂猿。根据记录,18世纪的陕西境内也仍有长臂猿分布。所以说,昔日的关中地区是长臂猿栖息地,也可能是君子帝国长臂猿的“老家”。
石雕麒麟是真实存在的,麒麟是否人们想象的产物?对此问题看法分歧很大,众说纷纭。大致有如下几种代表性意见:第一种见解认为,麒麟是由多种动物形象组合而成。由于古籍记载的麒麟是麇身,牛尾,马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有专家考证说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拼合体,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第二种见解认为,麒麟是根据实有的动物原型加以想象而成。有人说麒麟的原型是长颈鹿,有人认为麒麟尽管是由几种动物合成的,但是以鹿为基本原型。麒麟两字以“鹿”为偏旁,为此提供了造字学上的根据。另考古发现汉砖上的麒麟似鹿或马,也是此说的根据之一。第三种见解认为,麒麟的原型是犀牛和鹿的混合,是人类早期图腾崇拜的产物。持论者的理由是,犀牛产在印度的品种是独角,性情温和而食草,角可入药治疗大热。印度与中国接壤,此种动物在早期中国气候、草、植被、水泽完好的情况下,偶尔进入或引进中原是可能的。第四种见解认为,石雕麒麟是历史上真是存在的动物。东汉著名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认为麒麟是常有之物,生长在鲁国的池沼中,所以在鲁国被捕获。何承天注《水经注济水篇》把鲁国捕获麒麟的地点进一步具体化了,说是在嘉祥一带。明代高拱在《春秋正旨》一书中,列举自己亲身见到麒麟的经历,说明麒麟真实存在。历史上也有多次吉祥麒麟出现的记载。在梁朝沈约《宋书·符瑞志》中,收录了自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至东晋成帝威和八年(33年)共455年之间麒麟出现的史料15条,共计75次,其中绝大多数麒麟均出现在北方,建康(今南京)仅出现5次。尽管直到今天我们仍无法判断麒麟的历史真实性和准确起源,但无论怎样,石雕麒麟作为祥瑞动物,由春秋至今的2500多年间,已深深植根于国人的意识中。
1985年,他将这些化石提供给本所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专家齐陶。齐陶鉴定出其中的一些牙齿与在内蒙古发现的古鼷鹿牙齿相类似,从而判断拥有这些牙齿的动物生活的时代应该是早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至2400万年之间)。随后,齐陶等研究人员又赴该地考察并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报道了卢氏细齿兽和洛河卢氏兔等动物化石,并据此将上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的时代确定为中始新世中期的伊尔丁曼哈期-沙拉木伦早期,距今4500万年左右。齐陶在随后的几年里坚持在上黄进行野外工作,发掘出了大量的化石,并将之命名为上黄动物群。其中,一些小巧的牙齿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很象灵长类渡过难关,但却保留了许多非常原始、甚至有些象食虫类动物的特征。齐陶的研究引起了美国同行的注意。从1992年开始,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玛丽·道森女士和古灵长类学家克里斯托弗·毕尔德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齐陶、王伴月、李传夔、郭建崴组成了联合研究小组,对上黄地区及相关地区开展了进一步的野外考察,对富含灵长类的上黄动物群及相关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的工作发现了至少4个种类的高等灵长类,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另外三种在当时则因为材料尚不充分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中华曙猿的化石材料仅仅是一块带有三颗牙齿的右下颌骨残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齿等,但是,它的时代为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比法尤姆的高等灵长类早了将近1000万年;它向人们暗示,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更可能是在东方、在中国。所谓“曙猿”,意思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 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人类学家林一璞先生到上黄镇水母山地区考察时,在不经意间却发现了一些个体比较小的古代动物化石。他回到北京后,把自己在水母山采石场石灰岩裂缝中发现古代哺乳动物化石一事向同所的齐陶教授作了汇报,同时向他展示了与以前在内蒙古发现的鼷鹿牙齿相类似的化石。齐陶教授凭着自己的直觉,立刻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
经过仔细观察与研究,他断定,这些牙齿应是早第三纪时期动物的牙齿。1986年初,齐陶教授亲自率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们来到上黄实施野外调查发掘计划,他发现上黄水母山石灰岩堆积有化石的裂缝共5处,这些化石全部由石灰岩所包围。1994年4 月, 具有国际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外专家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 首次向世界透露了中华曙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及其出现在中国江苏上黄地区这一爆炸性信息。科学家根据发现的中华曙猿第一臼齿化石的齿槽大小, 推算出中华曙猿的体重不过50 克到15 0 克之间。这种可以玩置于股掌之上的小毛猴, 居然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但它毕竟是经过科学家们深入考察与严密论证之后所产生的结论。
古书中记载着坠龙事件,龙作为一种图腾,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古代一直都把龙视为是图腾,古时候的皇帝自诩真龙天子,不论是在皇袍上还是在皇宫里,都能够看到龙的图案,现在我们也经常自称是龙的传人。但是龙更像是各种动物融合在一起的一个虚拟动物,因为从古到今,还没有人真正地见到过龙。可是在古代的文献中,却出现了不少关于龙的记载,其中大部分记载的都是坠龙,如果龙不存在,为什么文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龙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我国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有关于龙的传说了。也许是有一些人编造了坠龙的故事,但是因为龙在大家的心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既然龙真实存在,坠落在地面上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些编造故事的人,也是为了让龙更加真实,毕竟大家都没有见过龙,如果龙一直不出现,岂不是会被人们所遗忘?
秦始皇祖母陪葬墓发现"长臂猿遗骸",这是真的吗?
本文2023-10-27 03:02: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