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近期展览2023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上海博物馆近期展览2023,第1张

近日上海博物馆公布了2023年度展览计划,将推出包括“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玉楮流芳等展览,具体详情如下。

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2022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为庆祝建馆七十周年,上海博物馆将再次打开秘藏数十载的缂丝瑰宝《莲塘乳鸭图》,为民所共赏,这是朱克柔所缂唯一一件巨幅传世作品,是极为稀见的中华瑰宝。朱刚,字克柔,尤善缂丝绘画作品,独创“朱缂法”。本幅缂丝画以院体画风的春夏间生趣盎然的莲塘实景画为底稿。全幅缂丝彩色丰富,层次分明,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花卉虫鸟惟妙惟肖,堪称古往今来缂丝绘画之杰作。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原为庞元济(1864—1949)旧藏,其后人在1952年捐赠后入藏上海博物馆。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2023年1月17日—2023年5月7日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二个展览,献礼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强阵容的欧洲美术史展览。

展览将以教科书式的方式,通过精选52件/组展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横跨400多年的美术史。展品中囊括了各个时期的巨匠名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马奈、莫奈、梵高等。

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2023年1月18日—2月26日

上海博物馆大厅及中国历代绘画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将于春节期间举办“玉兔精灵”兔年迎春特别展览。展览以上海博物馆5件兔形象馆藏文物为主,包括西周双兔车衡饰、唐白釉兔、元水晶兔、清禹之鼎《侍女三兔图》轴以及清玉兔支神,并向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分别借展晋侯墓地青铜兔尊以及史绳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青玉兔镇纸,以飨广大观众。

兔在古代有祥瑞、机敏的美好寓意。此次迎春展文物的品类多样、造型丰富,或坐或伏,须毛毕现,宛如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兔精灵”。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青铜兔尊、水晶兔等在兔类题材的文物中都属少见,水晶兔更是发现自上海松江区的圆应塔地宫。

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

宋元古籍展(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二展览厅

宋刻《梅花喜神谱》(上海博物馆藏)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典籍宏富,堪称中国典籍发展的黄金阶段。依托于手写传抄、雕版刷印以及刻石拓印,中华文明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广泛地传承和长足地发展。

宋写本《妙法莲华经》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博物馆预定于明年4月把馆藏宋元古籍60余部呈现给国内外的广大观众。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古籍专题特展。展览分三个板块,分别展示写本、刻本、拓本三种类型的宋元古籍。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的技艺(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金石是中国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记录有大量珍贵史料。为保存、研习、交流其中的内容,中国的古老智慧演化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复印技术:传拓技艺。历经时代变化许多金石原件早已消失破损,通过传拓留存下来的拓本资料为我国历史文化留存和传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本展以传拓技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通为主题,分为“文化传承的实用技艺”,“拓墨入画的艺术表现”和“金石传拓的传承保护”三部分,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要内容,同时借展上海图书馆多件珍贵藏品,共计50余件。相信能为观众带来一次增进对传拓技艺了解的独特体验。

“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大展”(暂定名)

2023年7月—10月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崧泽文化家猪陶塑 上海崧泽遗址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展览系列的第二展将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览计划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明”故事。这也是国内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地呈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

Liocichlaphoenicea红翅薮鹛Crimson一wingedLiocichla

红翅薮鹛体长20—24厘米,体重42—58克。头顶灰褐色。头侧红色。体羽主要为橄榄褐色。翅膀上有红色斑块。尾羽黑色,末端橙**。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脚暗褐色。

红翅薮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等地。栖息于山地竹林、灌丛中。结群活动。以昆虫、植物种子、果实等为食。

脐根座属在分类上属于石松植物门封印木科。该属描述了一种具有非常特殊意义的根。这种根直接形成在茎干系统的基部,而且直接向水平方向辐射。这种水平辐射的范围相当大,伸至可以达到距离茎干基部15米的地方。

根据这种器官属的描述,在很早的时候,石松植物的祖先或者原始类群,曾经具有非常庞大的根系,这种大型的根系能够支撑地面上较高的个体的正常生长。所以,经过科学预算认为,可能早期的石松植物的体型较大,有可能高度会超过10米。同时,这类植物具有的沿着水平方向辐射生长的根,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说明可能早期的石松植物还不能将跟刺入土壤中,也说明可能早期的环境条件较为潮湿,高大的植物不需要将根系深深植入土壤中,就能够从地表或近地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营养等。 马坝人头骨,1958年发现于广东曲江马坝乡狮子山。经铀系法测定其年代大约为12万年左右,化石特征显示为早期智人中较晚的类型。时代属于晚更新世的早期。

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

植物演化部分是以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为起点,以陆地植物演化过程为主线,整体复原已经灭绝的多种植物类型,展示了早期陆地植物刚刚开始登上陆地的景观,繁盛的蕨类植物景观,裸子植物景观和早期的被子植物景观,展示着史前植物的神奇之美。

植物景观部分是以现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背景画与前景植物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展现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六种典型植物景观: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湿地、山地、热带雨林以及红树林植物景观。

《恐龙公园》展厅,2013年重新启用,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

在《恐龙公园》中,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增加了恐龙发掘现场。观众可以看到恐龙化石挖掘时候的场面,看到恐龙化石还在岩石中的状况;另外,新《恐龙公园》中还有“热河生物群”和“恐龙时代海洋”两个幻象,展示恐龙世界中的海洋里面的庞然大物。 古哺乳动物厅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厅馆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

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阶齿兽的复原图和骨骼标本,它是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动物;可以欣赏到庞大的象类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长8米的黄河象和铲齿象。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标本,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

古爬行动物厅向观众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并以总鳍鱼、鱼石螈、蚓螈和异齿龙为代表,演示了脊椎动物从水域向陆地发展的复杂过程。

大厅中央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群,如中国人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 古无脊椎动物厅有面积八百平方米。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门类。硕大的鸮头贝矗立在展厅门口,象征着无脊椎动物的繁盛历史。

展厅展示了一亿多年前地球上的繁荣景象,详尽讲述了古无脊椎动物兴盛衰亡的发展历史。大量热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辽宁西部的带毛恐龙化石都会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神奇的非洲》展览以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非洲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大陆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非洲大陆的神奇。

展览采用360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的原野效果,配合开放式动物景观这一新颖的展示方法,向观众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

在西耳厅,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地球表面的陆地来了解各大洲的动物;通过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两个标本的脖子的鲜明对比,了解长颈鹿脖子变长的秘密;狮子捕猎的场景让观众感受非洲原野的弱肉强食的生存大战。

在马赛人的展厅里,观众可以瞭望马赛人的村庄,走进马赛人的茅草屋,感受马赛人的生活气息,近距离的与马赛人观望。足不出户,感受非洲。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相信观众会在这个展览里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的非洲。

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包括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

动物标本包括蝙蝠、小鸟、大型禽类、海洋动物、昆虫和自然模型等,而植物标本有模型、静物、抽象叙述及实景等。此外,自然博物馆还收藏有恐龙的化石标本、鸟类的标本、植物标本、昆虫标本,以及其他珍稀动物物种的标本。

请注意,不同自然博物馆的标本种类和数量会因博物馆的规模、藏品来源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举世无双的中国文物。她在外国博物馆以无比高贵的姿态,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象。下面简略介绍如下:

  一、亚洲

  日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内设有“东洋馆”,整个二楼五个展室都陈列中国古代美术品,其中不少是陶瓷,从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应有尽有。比如,该馆珍藏古建盏,产自闽建阳市水吉,是镇馆之宝。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

  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曾举办了“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是把全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不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从全国搜集后,汇集展览,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趋。其中有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的瓷器等。

  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本馆,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馆内所藏1万余件珍贵文物,定期轮换站出、展出。京都国立博物馆本身,也是日本的国家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陈列着大量的龙泉青瓷。铭记有“顾氏”二字的明代著名龙泉匠师顾仕成一件直径约4寸5分的瓷碗,就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内。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窑的四耳青瓷药壶,高8寸7分,直径4寸5分,曾为天皇所使用。当这一稀罕的宝物在1939年于奈良市博物馆公开陈列时,前往参观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伊朗阿特别尔寺在伊朗古都大不里士以东的阿德比尔镇。1611年曾将珍贵的1600多件中国陶瓷献给神庙,现归德黑兰考古博物馆收藏的,仍有8O5件。藏品中除有元青花重器达20余家件外,尚有北宋、南宋、元龙泉瓷、景德镇印花白釉小足器、蓝、黄、酱釉及各时期青花瓷、斗彩瓷、粉彩瓷等。是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馆。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收藏的陶瓷约1万件。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产的,仅浙江元龙泉青瓷就有1500余件。其中大盘、碟子、碗等器皿质量异常精妙绝伦,也有大罐。清代的瓷器约4000件。完整的至正型的元青花重器在世界上为数不多,据说总共不过300件左右,但仅在这里就集中了8O余件。这些藏品中元青花琢器就40件,其器型硕大、通体满绘、色泽艳丽浓翠,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内出土器罕见。如80厘米的葫芦瓶就有二个。这里藏的元青花器有一种震撼力,当你第一次看到它时会都被迫得往后退。这些元青花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绘。该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收藏中国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菲律宾:

  桑托斯、洛克辛和罗伯特·维拉诺克等三个博物馆藏有中国瓷器约7万余件。菲律宾人历来珍视中国瓷器,据说只在节日时,才将埋于地下的瓷器取出来用,用后又再深埋地下,所以出土的瓷器大多是完整的;品种有越窑系刻花青瓷;龙泉窑刻花盘、晚、花瓶、酒壶等;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的建盏。元代瓷器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镇产品,有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瓷等品种。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博物馆收藏500O多件陶瓷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汉代到明代的产品,这些藏品都是从印尼各地收集来的。在东南亚各国博物馆所藏的明代陶瓷中,雅加达博物馆是首屈一指的。其中有明代的斗彩、三彩、五彩、白地青花瓷器,器型有书“金玉满堂”四字的盈尺大碗,也有图绘仕女栩栩如生的万历五彩大尊。有书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大盘,盘中绘双龙朝日,次为五火云奔马,边缘画阿拉伯故事。有书阿拉伯文字的三彩大盘,这是元末明初德化窑产品。还有书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中碗,碗底有“成化年制”的款识,也是德化窑烧造的产品。

  马来西亚:

  吉隆坡国家博物馆珍藏一批中国明代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镇的产品。比如,一件12寸大盘,内画葵花、如意,边画八宝、长春花,外画梅鹊,底款书篆字“富贵佳器”。一件8寸康熙中盘,内画山水,边画水草花鸟,外画梅鹊;环以金钱带,外画缠枝花。一件5寸中碗,内画山水,边画水鸟,底款书“大明嘉靖年制”。一件4寸康熙小碗,内画鸳鸯水草,边画荷花,水草,水鸟,外甜白,底款篆书“福”字。是目前所知出土中国瓷器最多的地区。

  沙捞越博物馆收集出土的陶瓷标本100多万片。 其中福建德化、安溪磁灶等窑的青瓷、青白瓷、白瓷等。

  韩国:

  汉城博物馆把在南朝鲜出土的中国瓷器收集到一起,为研究中国对南朝鲜瓷器文化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条件。藏有从汉代到清代的青瓷、白瓷、唐三彩等中国瓷器5000余件,其中的最早的中国白瓷灯盏、晋代青瓷羊为馆藏之宝。此外,汉城博物馆还藏有一定数量的敦煌遗书。

  巴基斯坦:

  拉合尔博物馆该馆辟有中国文物陈列室,展出约7O00余件中国文物,其中不少是陶瓷。卡拉奇国家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中国陶瓷。其中有晚唐时代越州窑青瓷水注和长沙烧制的施黄褐釉的陶器。拉合尔博物馆该馆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大的艺术性博物馆。

  新加坡: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各地出土的瓷器碎3000余千件。青瓷以越窑青瓷为主,并有宋、元、明三代的龙泉窑青瓷。青花是景德镇产品,有明代永乐、宣德年号的高足瓷片约30件。

  南洋大学李光前文物馆搜集和保存有丰富的中国陶瓷,其中有高80毫米的宋德化桶形白瓷罐,直径141毫米的明德化粉绘白瓷盒,直径46毫米的明德化印花白瓷盒,高119毫米的明德化狮头双耳白磁瓶。均为馆藏珍品。

  泰国:

  曼谷博物馆收藏中国明代瓷器200余件,比如,大明年制款青花大碗,红色描花小罐带金装饰盖、贴金小罐等。特别是出土的绿釉帆船形明器,更是研究中国造船史的宝贵资料。

  越南:

  河内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陶瓷,以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为多。尤其是在青瓷方面,有北宋的多嘴罐形青瓷瓶。元代的花瓶、大盘等物,该馆还收藏有中国汉代陶器。

  阿曼苏丹:

  马斯喀特博物馆藏有中国古瓷3千余件。其中一件元青花飞凤牡丹纹瓷是马斯喀特老城博物馆的镇江馆之物。。

  伊拉克:

  巴格达阿尼亚西多博物馆,收藏有中国陶瓷2500余件,其中有珍贵的元青花、宋代龙泉窑青瓷和元代、明代龙泉窑青瓷。

  二、欧洲

  法国

  卢浮宫 ,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集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其门口的金字塔形建筑就是华人设计师所设计。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包括拿破仑掠来的艺术品。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四十万件之多。,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应有尽有。馆藏中国历代陶瓷器约4万件。几乎涵盖了中国各时期的陶瓷。有些甚至为国内罕见,尚还有一些为孤品。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陶瓷馆。

  巴黎国立图书馆馆内目前收藏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以及《圆明园菊花迷宫图》;等。《圆明园四十景图》局部巴黎东方博物院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巴黎集美博物馆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馆内还收藏有圆明园艺术品珍品: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为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陀螺状,造型精美,画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图案种类各异,绚丽多彩、万紫千红,非常美观,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珍品。

  枫丹白露,原意为“蓝色之泉”,在巴黎东南90公里处,周围有2500公顷的森林,自古这里就是狩猎、避暑的胜地。法王路易六世时期(约公元1137年前后),这里最早开始兴建宫殿。经过几代帝王的不断扩建,枫丹白露宫日益完善并富丽豪华起来。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另外巴黎的吉美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历代陶瓷器1万余件。陶器有自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壶、两汉的陶桶、北魏的骑马俑至唐三彩器等。瓷器有晋朝的盘口瓶、南北朝的渣斗、唐朝的白釉碟、宋哥窑洗。钧窑玫瑰紫洗、花盆等,元代的青花扁壶是其精品。明代的瓷器、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就数不胜数。

  英国:

  不列颠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伦敦的鲁塞尔大街上,面积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小,但展出面积也较故宫博物院为大。原来是私人捐赠的图书馆,1754年购买现址的蒙塔古大厦为馆址,1759年首次向公众开放。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厦基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古罗马式大厦,并捐赠了许多皇家藏品,成为今天的大英博物馆。

  不列颠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可谓广博,不列颠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堪称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印度、中国和希腊的珍贵文物比比皆是。中国的瓷器琳琅满目。由香港巨富徐展堂先生捐赠125万英镑辟设中国艺术馆,这里收藏了很多中国瓷器。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藏于不列颠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几乎中国有什么它就有什么。太厉害了。有的展品甚至在我国故宫都没有。这些东西大部份是八国联军掠去的。圆明圆的珍宝有一半都藏在该馆。该馆大概是中国以外最大的中国陶瓷馆了。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中所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藏品目前已接近700万件。

  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玉器、雕刻品等,共计23000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比如,清代乾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最为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上世纪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盗宝第一人”)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书画: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李思训《青绿山水图》、巨然《茂林叠嶂图》、李公麟《华岩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燕文贵《群峰雪霁图》、苏轼《墨竹图》、马远《山水再游图》等。青铜器: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不列颠图书馆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包括刻版印刷的《金刚经》和地图。法国枫丹白露宫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英国的维多利亚博物馆和剑桥、牛津、普雷斯顿、爱丁堡等博物馆仅收藏福建德化瓷器就有近300件,其中维多利亚博物馆就有60件。

  伦敦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 在英国博物馆珍藏着皮尔先生于1731年12月10日在广州签署的订购中国瓷器的发货单。发货单上有100种不同样式的青花瓷碟约25O件;按订货方要求装饰玫瑰釉家族纹章的瓷器约450件。另外,还有花瓶、咖啡壶、大碗等。

  德国:

  卡赛尔朗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中国青瓷碗,上有卡泽伦博格伯爵(1435--1455年)的纹章图案,是现存欧洲最早的有年代的中国明代瓷器,几百年来一直是该家族的传家宝。

  德累斯顿博物馆收藏的12个中国青花大花瓶还有一段奇闻:1757年4月,萨克森的选侯奥古斯特二世,十分喜爱收藏中国瓷器,对他的邻国普鲁士威廉国王的妃子收藏的中国瓷器羡慕不已。威廉国王又喜欢身体强壮的大个子士兵。于是,奥古斯特派人游说,用自己的四队近卫军换取了威廉妃子的12个青花大花瓶。因而这些花瓶也被称为近卫花瓶。

  俄罗斯:

  冬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正如人类历史上其它著名的宫殿一样,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共有中国各个时期的陶瓷珍品近5000件,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概貌。其中不少珍品是沙俄从我国掠走的因而该馆藏品异常丰富。如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而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就有12000件,多为珍本孤本。次外,国宝明天启针灸铜人也是被沙俄从我国故宫掠走的。

  瑞典:

  东方博物馆收藏有在西方算最全最好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这是因为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曾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当时的中国政府请他将新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周口店古人牙齿等古物标本带到瑞典鉴定、研究、确定牙齿属5万年前的中国猿人。带去鉴定的出土陶器则由中国政府作为赠品留给了瑞典。加上后来陆续收集的,藏品包括了庙底沟、马家窑、齐家坪、马丁、辛店、半山等地出土的代表着新石器时代几个重要文化时期典型面貌的各类彩陶、灰陶、黑陶作品今年是故宫博物院80周年华诞,也是中国和瑞典建交55周年,瑞典派出以王储维多利亚公主为首的访华团,并精心策划,挑选了165件从沉船“哥德堡“号上打捞上来的中国瓷器访华,并在故宫展出。

  这批瓷器05年9月9日到京,在伦敦一家国际保险公司投保,保额约达2500万人民币,这在艺术品保险当中首屈一指。于2005年9月26日起举办“瑞典藏中国陶瓷展”。展出的181件(套)文物中,有165件是打捞上来的。其余的瓷器是瑞典各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外销的瓷器。12月26日展览结束后,“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黑彩描金花卉大碗”、“粉彩描金帆船纹大盘”等18件精美的瓷器,将由此次展览的赞助商之一—沃尔沃公司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总价值达50万元人民币,体现了中瑞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东方博物馆还收藏有从战国到明代的数百件俑,最大的高1米多。该馆收藏唐三彩作品也很多,有官吏、商人、马夫、宫女、舞伎以及胡人形象,以女俑为最多,还有动态异常生动的马与骆驼形象。其收藏的陶瓷精品,展厅也是按年代系列陈列的,从汉代铅釉陶壶、鼎、俑、唐三彩等各式冥器,到中国古代四大名窑的精品,瑞典清代在中国烧制成套瓷器20万件以上。其中3万套有瑞典贵族家微。这些瓷器,很多都收藏在该馆里。

  瑞典哥德堡历史博物馆收藏中国明末、清初的景德镇外销瓷。分纹章瓷、人物画瓷、船舶图花卉图几类。外销瓷中的花卉多是摹仿欧洲花卉画家的作品。2006年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宝号访问了广州、上海等城市。

  葡萄牙:

  里斯本博物馆收藏印有曼纽埃尔一世纹章的中国生产的青花不多,但精品不少。

  比利时:

  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精美的瓷盘。

  丹麦:

  哥本哈根博物馆里仅收藏中国福建德化瓷器就有26件,其中有的是康熙青花瓷。

  挪威:

  奥斯陆博物馆收藏中国福建德化瓷器约十件。

  波兰:

  华沙国家博物馆远东部收藏中国陶瓷共约5OO件。

  三、非洲

  肯尼亚:

  杰萨斯堡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肯尼亚各地出土的中国古瓷,达200件。其中,明代瓷器较多。比如,缠枝莲花卉纹碗、秋雁花草纹碗、塔楼亭石纹碗、鸳央莲池碗等都是中国明代的产品,还有清代康熙时期瓷器近百件。

  埃及:

  开罗博物馆藏有中国陶瓷残片12万片。这些残片有唐到宋初越窑系青瓷,唐到明白瓷,宋元龙泉青瓷,元青花,以及明清两代青花彩瓷,还有唐三彩。

  摩洛哥:

  非斯博物馆藏有6件方形彩绘中国明代五彩瓷,这些瓷器是在摩洛哥出土的。

  四、北美

  美国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建于1880年,整个博物馆是一幢大厦,占地8公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很大,不下24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两倍。仅画廊就有200多个,藏有365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被认为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浓厚兴趣,实在发人深思。可能由于美国历史很短,博物馆的主办者不满足于单件展品的陈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财力,制造一些风格迥异的环境来让人怀古。

  大都会博物馆展出面积极大,在艺术上却难称登峰造极。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德化古代陶瓷就有8O多件,其中还有德化著名陶塑家何朝宗的早期瓷雕达摩象作品。

  馆内收藏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白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又在巴黎拍卖会上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馆该馆以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张萱;《捣练图》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乾隆只见过3次,即绘制完成之时,70岁时和他退位之际。

  芝加哥美术馆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件战国提梁孟。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收藏有一座原藏圆明园的乾隆大玉山子。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崖下露出亭台殿阁,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极为壮观而精致。在峭壁之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挪威伯尔根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挪威人蒙茨的捐献。1887年蒙茨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了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个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多年,收集了两千五百多件中国文物。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

  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是致力于古代东方艺术的一个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很多中国古代陶瓷器。其中一件举世闻名的商代白陶,陶质细腻,纹饰精致。商代的白陶器在国内仅存残片。这件是流散在海外的唯一完整的器皿。

  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就有1200余幅。美国共收藏有中国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在塞勒姆的航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中国瓷盘。关于这件珍贵的中国瓷盘的由来是这样的:19世纪初,塞勒姆的“塞勒姆的友谊”号在所有美国的船舶中占居首位。这艘建造于1815年的船,尽管吨位不大,但以快速航行而闻名世界。它曾航行到过广州。美国的画家为这艘船画了一幅水彩画。大约在1820年,广州的瓷器画家根据这幅水彩画在一个直径十英吋的瓷盘上也描绘了这艘船,上写船的英文名字,远处还隐约地出现三艘小船,显然是运用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技法。现在,这块瓷盘已成为研究美国18、19世纪航海、远东贸易、造船、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148件国宝级标本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首次亮相

  有朱德总司令80岁寿礼 有乾隆皇帝珍藏的牦牛角 148件标本中有许多是国宝级的“镇馆之宝”

  八大看点 麝牛“见证”尼克松访华

  自然博物馆开辟出澳洲特有动物展厅 搬出了制作精良的珍禽异兽标本 首次亮相的孔鸟能叼起小汽车

  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主任、古生物专家王文利说,自然博物馆明天要拿出来展出的148件标本中,有许多是国宝级的“镇馆之宝”。

  作为标本,它们的珍贵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久远、稀有、研究价值大,或是揭开了生命进化中的某个悬疑,还在于它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看点之1

  老一辈国家***的馈赠

  葫芦结出木瓜如意

  王文利主任说,建馆至今,自然博物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本次展览上将展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转送的珍贵礼品标本近20件。

  灵雀窝和高鼻羚羊角标本是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这两件标本仍被装在当年的礼品盒中。

  还有一件很特别的标本——“木瓜如意”。整个如意长约半米,是用一整个葫芦制成的,其造型和图案全部是在葫芦生长过程中用压模方法使葫芦依势长成的。这个如意是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我国近代实业家陈叔通先生赠给朱德80岁寿辰的寿礼,是陈老家的传世珍宝。

  看点之2

  “见证”中美友好的麝牛标本

  老饲养员不禁落泪

  精品厅展示的标本中,有些是有着重大历史背景的。其中,来自北美的麝牛是最具代表性的。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冥思苦想,不知该送中国人民什么礼物。最后,他决定赠送一头北美的特色动物——麝牛。

  这头麝牛来中国时是活着的,在北京动物园安了家。几年后,麝牛死了,自然博物馆便将其剥制成标本保存。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来自然博物馆制作节目,还特意请来了当年饲养这头麝牛的老饲养员。老人一看到这头麝牛的标本,不禁流下了眼泪,说:“它哪都好,就是脾气不太好,有时挺任性的!”

  麝牛身长约3米,体态健壮,一身深褐色的毛垂得很长。标本剥制精美,栩栩如生,难怪老人会见标本而落泪。

  看点之3

  来自紫禁城的皇家珍藏品

  夜光蝾螺容纳百川

  自然博物馆建馆之初,大多数标本来自各种渠道的捐赠,其中有一部分极品曾经久居深宫。

  在皇宫收藏标本展位里,一对牦牛角色泽剔透,额骨的中央刻有青蓝色的满文,上面记载着这是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4月17日由当时的理藩院侍郎赠送给乾隆皇帝的。

  一同展出的还有两只夜光蝾螺。一只雕刻着一条盘龙,极富动感;另一只体积略小,绘有一组山水人物。

  王主任介绍说,珍珠层如此厚且光泽度这么好的蝾螺极为罕见,即使在皇室收藏中也堪称上品,其价值难以估算。

  看点之4

  蝴蝶翅膀拼成的“蝶趣图”

  灯下映出斑斓五彩

  在标本楼2楼楼梯,迎面悬挂着一幅蓝色的“壁画”,名为“蝶趣拼图”。其实,它是由巴西特有的蝴蝶拼制而成的。正中间是一只完整的“欢乐女神蝶”,周围全部由小闪蝶的翅膀拼成。

  据介绍,拼成这幅图共用了200多只闪蝶的翅膀。从不同角度看,拼图呈现出的是不同的光泽和色彩,时而幽蓝,时而碧绿。而且,打开不同的灯光,其色彩也不相同。

  “蝶趣拼图”是由原我国驻巴西参赞从巴西带回国的。就在前不久,他将拼图赠给自然博物馆收藏。

  看点之5

  狼鳍鱼凝固在124亿年前

  火山埋藏奇幻世界

  在3楼展厅门口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化石图画“戴氏狼鳍鱼图”。这块化石形成的年代是距今124亿年前。

  狼鳍鱼是中生代时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画面中约有上千条狼鳍鱼,它们正在河湖浅滩捕食戏水。可就在这时,火山突然爆发,它们顷刻间就被大量的火山灰迅速埋藏,凝固在了那个遥远的瞬间。上千条狼鳍鱼都还保持着被埋藏的一瞬间的姿态,连鱼刺、鱼鳞、头尾、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狼鳍鱼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真骨鱼类,这块保存完整的化石更堪称稀世珍品。

  看点之6

  独一无二的模式标本

  垩齿犀正洗泥沙浴

  模式标本是最早发现物种时的奠定标本,它的特点是世间仅有,独一无二。通常是由发现者自己来为标本命名。

  明天的展览上约有10余件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找到的模式标本,包括精美的琥珀、蝴蝶、飞禽、蟹类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3楼展出的产自宁夏、甘肃一带的垩齿犀,直到现在,它的半个身体居然还被埋藏在沙地中。

  王主任说,垩齿犀是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首次建立的新种,其名称也是由发现者创立的。

  看点之7

  首次公开展示罚没珍贵标本

  兴义龙曾远渡重洋

  明天的展览上,将首次展出一批被罚没的珍贵标本。其中包括:美国和中国海关合作,在美国圣地亚哥罚没的“兴义龙化石”;北京市工商局宣武分局罚没的“鹦鹉嘴龙化石”;朝阳区小关派出所罚没的距今约12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等。

  这些标本都是首次在公开场合展出。王主任说,近年来,一些贪利之徒偷偷地将我国珍贵标本和化石带到国外,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最可怕的是,这些珍贵的标本常常被切割,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看点之8

  澳洲特有动物池塘边大聚会

  袋熊鸸鹋各得其乐

  为了再现动物生存环境,自然博物馆还将3楼展厅的整个右侧展位用来展示从未展出过的澳洲特有动物。

  在约10米长的展位中,远处是蔚蓝色的大海,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着14种澳洲动物,有澳洲鳄、鸭嘴兽、鸸鹋、红袋鼠、树袋熊、环尾袋貂等。它们有的在树上攀援,有的在湖泊中小憩,还有的正在草地上觅食……

  王主任介绍说,这批动物标本是澳大利亚堪培拉博物馆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

  本版撰文/记者 汪红

  1东北虎

  标本室的专家正在把东北虎的整体标本安装在标本架上。

  与以往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大型哺乳动物标本相比,这次的展品无论从毛色、品相还是剥制工艺上都是顶级的。特别是这些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更是活灵活现。

  2大极乐鸟

  这是1963年刘少奇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印尼友人赠送的印尼特有鸟类大极乐鸟的标本。

  3金刚鹦鹉

  这是李先念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金刚鹦鹉标本。

  金刚鹦鹉是南美特产。

  这只鹦鹉标本体型高大,足有05米高,毛色亮丽光鲜,极为罕见。

  4孔鸟

  这是新西兰政府赠送给自然博物馆的孔鸟标本。这只孔鸟高约23米,腰弯着,头微微昂起,形态极为逼真。

  关于孔鸟的生存年代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推测它在距今300年前左右就灭绝了,但也有人声称在航海时见过此鸟。

  孔鸟的身材高大。据传说,最大的孔鸟科鸟类身高约10米。有专家估计,它的嘴能叼起一辆小汽车。

上海博物馆近期展览2023

近日上海博物馆公布了2023年度展览计划,将推出包括“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