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外交人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5收藏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外交人才,第1张

蔺相如、班超、张骞、王玄策、晏婴等。

1、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2、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3、张骞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 。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4、王玄策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

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

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5、晏婴

晏婴,姬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张骞

——晏婴

——王玄策

——班超

——蔺相如

王玄策。 王玄策: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三次出使印度,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就是他创造的。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出使印度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新疆→中亚→印度→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击溃印军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制糖技术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历史评价

  一人灭一国! 王玄策远赴天竺之旅

这个难度比起汉代常惠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因常惠经营了近二十年而且军力占优,方才联盟乌孙击败匈奴。其精彩程度不知要比好莱坞大片强多少倍,何况后者还是虚构、意*居多,前者可是活生生的史实。我们今天可能不可想象:大唐帝国的国力强盛和国威之远可见一斑! 当真是: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真应了汉朝大将陈汤那句话:示明万里之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中国古代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不在少数列举一些

张骞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苏武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玄奘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 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辩经胜利后,更名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

郑和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晏子

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班超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冯僚

出身低微的汉朝女子冯僚自幼心性聪慧,习武练剑,博览史书,胸怀大志。自做了解忧公主的侍女更加好学不倦、锐意进取,深得解忧的喜欢,二人以姐妹相称。冯僚说服解忧远嫁乌孙王,大展宏图。二人来到乌孙协助乌孙王治理国家。冯僚以巧计追杀匈奴伏兵时智救乌孙大将,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冯僚冒生死之险身入叛军虎穴智斩凶顽,瓦解敌军,凯旋而归。在屡次平定叛乱、驱逐匈奴的激烈大战中,冯僚每每出谋划策,亲临沙场,以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谋,不仅消除了握有权柄的汉朝和乌孙以及西域诸国的内奸,而且以惊人的韬略全歼了来犯的匈奴大军,为保卫乌孙和西域各国的和平与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冯僚不仅是历史上代表汉朝出使西域的第一位女外交家,而且也是卓越的文武双全的女军事家。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外交事件。

(一)汉朝时期的外交

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匈奴威胁。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历经磨难抵达大月氏。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开凿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而在西汉末年,随着中原势力衰败,在面对强大的匈奴,我们只能和亲来维护本国势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在后来的东汉时期,我们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再走丝绸之路,这就是班超。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朝时期的外交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慢慢盛行,这得益于一个人就是玄奘。他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贞观元年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后玄奘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为我们唐朝的佛教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还得益于我们其他的外交,如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当然,在唐朝我们还需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国外,对于发扬文化起到重要的要数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这就是汉唐文化中重要的外交事件,在行测常识判断考试中,汉唐文化本身就是考试的重点,而对于外交重点在考试中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朝代、人物与事件的对应关系,因此大家在学习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1、张仪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

秦惠王三年,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惠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惠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惠王。

2、张良

张良,字子房,新郑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孙张道陵亦得道。又据《巢县志》记载,巢县白云山有子房洞。相传为张良辟谷隐修之地,后人置祠,岁奉香火。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3、张骞

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同时,也通过他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

张骞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

秦汉时期:国与国之间互送质子;消弭大会。政治和亲政策(特别是汉朝)

隋唐时期:周边各国派遣遣唐使,留学生。和亲和番政策(文成、金城公主)鉴真、玄奘出国 册立西域各国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

具体事例

洪武二年(1369年)派吴用、颜宗鲁、杨载等使占城、爪哇、日本等国,以后每年都有几起使臣出使邻国,同时外国使团也不断来中国朝贡,出现了“洪武初,海外诸蕃与中国往来,使臣不绝”的兴旺景象。

在中外关系上,从表面上看,明王朝与周边各国是一种宗藩关系。即周边国家要向明王朝“称藩纳贡”,受中国册封,并由中国进行封赏。但在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裕和封建大国的泱泱风度,并不具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实质内容。

朱元璋在与周边国家外交往来中亲自制定并贯彻了“厚往薄来”的原则。所谓厚往,就是受贡国要给予朝贡国丰厚的赏赐。他说:“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因此,他对前来朝贡的外国,不仅回赐国王,还赏赐使者和从人,甚至主动遣使携厚礼,往外国进行赐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的怀柔方针。

但是,“厚往薄来”,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它意味着朝贡国获利丰厚而受贡国要承受损失。朱元璋虽然也很明白这些来贡各国“虽云修贡,实则慕利”,但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威仪,获得“万邦来朝”的虚誉,仍然坚持厚赐重赍的方针。后来虽然因为得不偿失,亏损太大,曾作珲一定的限制,如规定高丽、安南等国不可朝贡太勤,“令遵三年一贡”之礼,“奉贡之物,不必过厚”等,但厚往薄来的原则未有根本的变动。

(三)颁布“祖训”,要求子孙后代坚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对于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方针,朱元璋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特地撰写“祖训”,正式颁布,要求后世子孙严格遵守,坚决贯彻。他在洪武二年(1369年)所颁的《皇明祖训-箴戒章》中,就其外交原则作了如下阐述:“四方诸夷,皆阴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起民不足以使令。若其字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民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帮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同时还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溢亨、百花、三佛齐、渤泥等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并在洪武四年,(1371年)再次重申上述原则。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这一外交政策的坚持与执着,这对保持明初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边疆性、促进中国与亚非名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明成祖朱棣继往开来,实行开放,进一步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靖难之役”,兵戎相见,经过三年激烈的争斗,明成祖朱棣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了巩固统治,平息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他一方面采用铁的手腕镇压始终奉建文为统的反对派;另一方面,处处“格守祖训”,事实按照祖宗章法办事,以赢得统治阶级内部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拥护。同时采取种种“宽仁”政策,以求尽快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稳定民心。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决定了明成祖在内政外交上必然继承太祖遗训,对内继续推行“休养安息”的基本国策。对外积极施行“定德化、怀远人”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明成祖朱棣秉承祖训,继承朱元璋所制定的一系列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首先表现在指导思想上,他同样反对武力扩张,主张休养生息。他送故迎新指出汉武帝穷兵黩武、大肆扩张所造成的严重患害,明确表示:“朕今休息天下,惟望时和岁丰,百姓安宁。至于外夷,但思有以备之,必不肯自我扰之,以罢弊生民。”可见在内政外交指导思想上,父子两代是一脉相承的。

在具体实践中,明成祖即位之初(1402年)就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遣使以即位诏谕朝鲜”,同年9月又“遣使以即位诏谕安南、暹逻、爪哇、琉球、日本、西洋、苏门答剌、占城诸国”。据史料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至少有十批使者分赴各国;永乐二年至三年间(1404-1405)又有六批使者被派到安南、占城、婆罗、爪哇、朝鲜等十多国,而且赏赐的规格也远较明太祖时期为高。如此频繁的出使,目的只有一个:赍敕往谕,宣传明成祖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通过往赐诸王,以示怀柔。同时招徕进贡,发展与诸蕃的友好关系。与明太祖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变洪武后期被动等待诸国来明朝贡为主动遣使上门怀柔,因此和平外交的效果更为显著,凡使臣所至之国,基本上都与明朝建立了友好的朝贡关系。

总之,由于明成祖积极开展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使数十个国家与明朝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据统计,从永乐元年二月至永乐二十一年,先后派出的使节有姓名可考者即有杨渤、郑和、王景弘、陈诚等50余名。而在明初的港武、永乐、洪熙、宣德、正德五朝中,总计出使184次,永乐一朝即有61次,占总数3877%;各国来朝次数总计694次,永乐一朝为318次,占总数4582%;可见永乐一朝外交活动的规模之大、人数之众、次数之多,这不仅在明代,而且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明成祖朱棣对明太祖外交政策的开拓发展

1、放宽海禁,对海外朝贡国家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

明太祖后期曾厉行海禁,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结果使沿海人民断绝了衣食来源,不得不铤而走险,“连结作乱”,后患无穷。

明成祖即位之初,曾两次发布“遵洪武事例禁治”的诏令,其中包括海禁在内。但自永乐三年(1405年)以后,即逐步放宽。不断发布有利于发展中外交往的上谕,对海外朝贡国家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他曾在上谕中宣称:“太祖高皇帝时,诸蕃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以怀远人”。上是重申朱元璋“怀柔远人”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却对外国贡使携土物贸易网开一面。朱元璋曾取消专门人事对外贸易的市舶司,并屡次却贡。而明成祖则在永乐三年(1405年)恢复了被朱元璋罢去的浙、闽、粤三地的市舶司。又如日本贡使违反明王朝禁令,私运兵器到宁波出售,朱棣却以贡使远来,带货以助路费为由,免予惩治。

此外如外国使团以私物与百姓互市,也能得到免税优惠,由此吸引一些外国商人纷纷随贡使来华贸易,甚至有一些私商冒充贡使,借朝贡之名牟利。

正是由于明成祖放宽海禁,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因此终永乐一朝西洋共有30余国与明建立了友好的朝贡关系。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七年(1419年)两次出现古里等17国、19国齐来朝贡的壮观场面,其中一镒朝贡人数最多达到1200人,形成了“诸蕃使臣充斥于廷”的空前盛况。

2、精心部署,直接指挥郑和下西洋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中外关系史上的空前伟业。这一壮举所以能在永乐年间出现,并前后绵延近30年之久,是与明成祖朱棣实行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精心部署,认真组织、直接指挥郑和下西洋活动分不开的。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有七次,其中六次都在永乐年间。只要翻一翻《明成祖实录》,就可以看到从下西洋的动议、决策、主使人选的确定、远航舰船的制造直到下西洋人员和太监们的日常生活费用的支出,明成祖无不亲自过问,作出批示。而郑和使团每一次下西洋的具体任务的确定以及重大事件的处理无不由明成祖亲自宸断决策。

如永乐四年(1406)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生擒海贼陈祖义等三人,械至京师,明成祖亲自下令:“命悉斩之。”又如爪哇西王侵略成性,狂妄自大,对四邻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擅杀郑和使团官兵170余人。在郑和多次义正词严的谴责下,不得不表示畏服,愿以黄金六万两谢罪。但后来仅付黄金一万两,尚有五万两无力支付。明成祖对这一事件处理十分高明。他既对爪哇西王的恶劣行径予以严厉申斥,同时又从实际情况和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出发,对其无力支付部分,予以宽免。

他在上谕中说:“朕于远人,欲其畏罪而已,岂利其金耶?今既能知讨,所贡金,悉免之。仍遣使赍敕谕意,并赐之钞币,这样处理,既体现了维护国家尊严的原则性,又在具体问题处理上给予宽大豁免的灵活性,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从根本上改善了明王朝与爪哇的关系,爪哇西王由此感恩戴德,心悦诚服,从此,年年朝贡不断。

三、三保太监郑和踏实执行明王朝的外交政策,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明朝政府与亚非各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明初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开放的符合客观情况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因为选择了郑和这样一位忠于职守、有胆有识、具有非凡智慧和才能的外交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但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显示中国富强,提高明王朝的威信;二是扫除东西方海上交通障碍,重建东南亚和南亚和平安定的局面。作为明王朝的外交使臣,郑和对于明朝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自己所负的外交重任是十分清楚的,而且终其一生为完成睦邻友好的外交使命而奋斗。分析郑和的外交活动,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宣德化、柔远人,开诏颁赏,遍谕诸国,宣传明王朝强盛,争取各国来朝团每到一地即宣读大明皇帝的上谕,并通过贸易与赏赐给所在国君以实惠,与所在国确立友好的宗蕃关系,并争取他们到中国来朝贡。由于郑和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外交效果十分显著,郑和船队每次下西洋归来,几乎都有外国使团随和朝见。

如第二次下西洋有古里、满刺加诸国使者随和朝见,第三次下西洋归来,有暹罗、占城等国皆因“郑和使其国”而贡象及方物谢恩……短短数年间,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使节到明朝朝贡。苏禄、渤泥、满刺加等国元首还携家带口亲来中国访问,至今尚有其后裔留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正是由于郑和及其使团坚决贯彻了明朝政府制定的“宣德化、柔远人”的和平外交方针,打通了中国与西洋诸国的海上通道,从而出现了“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四夷君长执荩献琛顶踵相望”的局面。从而实现了明成祖所追求的“今天下底定、四方万国,罔不来庭”的盛况,大大提高了明王朝及明成祖本人在亚非各国中的声望和地位,充分张扬了明王朝的国威。

(二)析矛盾、解纠纷,保进西洋诸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维护东南亚和南洋地区的和平稳定

明初,东南亚各国矛盾重重,争斗不息。大欺小、强凌弱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安南屡犯占城、爪哇入侵三佛齐;暹罗强近满剌加年输金40万两等。此外,苏禄与渤泥之间,老挝与真腊之间也不时发生战争。南亚的锡兰国更自恃“强大”,经常制造事端,谋求向外扩张。各国间的冲突和战争,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定,影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因此,引起明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协助解决这些国家的矛盾与争端,也就成为郑和使团的一项外交使命。

郑和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和平的外交翰旋的方法,在矛盾双方之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争斗的利弊、得失,并以明“天朝上国”的威望,劝导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对那些一贯以强凌弱的“大国”,必要时也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以罅他们的狂妄行为。

如爪哇屡次侵犯三佛齐,三佛齐向明朝政府寻求保护。郑和知悉后,屡次与爪哇东、西王交涉,劝谕他们应与三佛齐和平共处。后来,狂妄的爪哇西王吞并了东王的土地,并杀害了正在进行和平贸易的郑和使团170余名成员,郑和对此十分气愤,曾兵临城下,严词责,迫使爪哇西王不得不“遣使谢罪”。但郑和船队刚走,西王又擅自毁约,引起四邻的恐慌。

于是,郑和又奉成祖之命,在再次下西洋时对爪哇西王予以严重警告,迫使其不得不畏服,并于永乐六年(1408年)“遣使亚烈加恩等献黄金万两谢罪”。象爪哇西王这样侵略成性、反复无常的蕃国之君,在郑和既施之以威,又晓之以理,恩威并施的情况下终于幡然悔悟,不仅逐步改善了与其邻国的关系,而且密切了明朝的关系,此后年年朝贡,从不间断。此外如由于郑和的多次调解,促使暹罗放弃了对满剌加的侵略,并使两国和睦相处长达百年之久。

(三)兴贸易、弘宗教,积极开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不仅是送往迎来的礼宾活动,也不只是唇枪舌剑的政治谈判,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活动。其中,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于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展与亚非各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其中,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朝贡贸易是建立与亚非各国友好宗蕃关系、招徕朝贡的基本方式;此外还开展“互市”。据《皇明四夷考》(阿丹国)记载:“永乐九年,诏中使郑和赐命互市”。

所谓互市就是到被访问的国家和地区做买卖,卖出外国需要的货物,买进中国需要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贸易活动,不仅与各国的官方进行,而且深入到民间私人,这也就是当时的国际贸易。每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携带大批瓷器、丝绸、金银、漆器、麝香、樟脑、干果鲜品等货物送货上门,深受海外各国官民的欢迎。“盖海外之夷,有大西洋、有东洋……是两夷者,皆好中国绫罗杂绘。……而江西瓷器,福建糖果、果品诸物,皆所嗜好。因此往往郑和宝船一到,倾国轰动。

据巩珍《西洋番国志》记载:”所赍恩颁谕赐之物至,则蕃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而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事竣,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可见,这种互市贸易受到了西洋各国的普遍欢迎。而当郑和船队返航时,又带回了西洋各地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如象牙、染料、香料、胡椒、硫磺、宝石以及各种珍禽异兽如大象、狮子、鸵鸟等。

这些贸易来的大宗货物,有的经过变卖,可供国家各项经费开支,如充作军饷、官俸等,因此,郑和船队所开展的国际贸易不仅满足了各国人民对中国货物的需要,而且它所创造的财富对国用的充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它所带回的“夷中百货”也有利于满足中国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互利互惠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大多信奉宗教,其中尤以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者为多。有人曾就郑和出使的22个国家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考证,得出结论为:一、专奉或兼奉佛教的共10个国家,其中暹罗、真腊、锡兰山等国佛教徒占国内居民总数的90%以上。二、专门崇奉伊斯兰教的,有满剌加、苏门答腊、祖法儿、阿丹、忽鲁谟斯、天方等12个国家,再加上兼有奉回教的爪哇、旧港和古里等3个国家,共有15个国家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因此,宗教在这些国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往往是举国上下的共同信仰和维系感情的纽带。郑和出身于回族世家,自幼信奉伊斯兰教;后来又皈依佛教,成为佛门弟子。他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佛教徒的双重身份,对他出使任务的完成是十分有利的。他可以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与有关国家的官员、人民接触,与他们有共同的宗教语言和感情,这对密切明王朝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加强合作,敦睦邦交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化顽梗,除凶顽,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和平外交的坚强后盾

任何外交活动决不是孤立的活动,外交斗争的胜利往往要以强大的武装力量为后盾。郑和下西洋旨在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尽可能运用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各种争端。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事情并不按照郑和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在下西洋过程中,有的蕃王自持“强大”,袭击郑和船队;有的海贼拒不降服,反而“潜谋劫官兵”。在凶残的敌人面前,郑和虽不轻易用兵,但也决不示弱,他凭借郑和船队的强大实力,往往突出奇兵,最终取得胜利。并由此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武装斗争的胜利又有力地支持了外交谈判,促进明王朝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睦邻友好关系的确立。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间,诉诸武力的外交事件主要有三次,一是永乐三年(1405年)首次下西洋生擒海贼陈祖义,二是永乐七年(1409年)第三次出使西洋,俘虏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及其家属,三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四次下西洋平息苏门答腊内乱,生擒叛乱分子苏干刺。这三次战役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先礼后兵,后发制人。对待这些凶残的国王、贼、郑和起初都以和平方式“遣人招谕之”,只有在再三规劝无效,对方仍顽梗不化的情况下,郑和才被迫“整兵提备”、“出兵与战”,遵循自卫自主的原则,予以反击。

二、奇兵突出,战果辉煌

郑和在指挥战斗时,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往往出敌不意,奇兵突出。如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屡次抢劫往来使者,甚至发兵五万谋劫郑和。郑和在忍无中忍的情况下,出奇计率兵二千从小道乘虚攻占其都城,终于生擒阿烈苦奈儿及其家属,取得辉煌的胜利。

三、不攻城略地,也不派兵驻守

郑和军队在获取胜利后,并不占领有关国家的寸土尺地,更不派兵驻守,仍然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与各国的争端。或另立贤者为国君,如锡兰;或诛杀叛乱分子以求稳定局势,如苏门答腊。因此,当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在风急浪高的印度洋上游弋时,本身就是一支强大的威慑力量,它不愧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和平之师!

正因为有郑和这样的和平使者和他统领的强大军队,才能“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自是海外诸蕃,益服天子德,贡使载道。”总之,郑和下西洋踏实地执行了明王朝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谱写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和平友好关系的新篇章,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郑和的光辉业绩光照千秋、永放光芒!(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周茹燕)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认为中国以外之人为未开化之人,中国以外之地称为“化外之地”,词语皆带有蔑视的意味。中国因为其文化影响力,在其周围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其传统范围一般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另外,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这种制度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及朝贡国。朝鲜、越南(旧称安南)、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北边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胁。战国期间中国就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攻击。汉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且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但汉武帝身故后的国库空虚,使得汉朝政府又改为和亲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经济繁荣稳定,其间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据说汉元帝当时因惊为天人还舍不得将其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

自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新罗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和中土的往来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盘学习和接受了大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还仿制汉字,以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长安的样子打造;遣唐使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和吉备真备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维、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维为其回国饯行的时候还亲手写了一篇《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并序》相赠;鉴真和尚也东渡日本,讲经说法,将佛教教义播撒到这个东瀛岛国。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长安街头也经常可见,并且有人通过科举考试在大唐做了官。大唐和史称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频繁,唐僧玄奘法师历经艰险,过沙漠、翻山越岭,终于在印度取到真经,宣扬大乘佛法,成为众所仰慕的三藏法师,其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广为流传的《西游记》,为后世所称道。

宋朝时期,虽然中国版图内国家林立,战乱频仍,陆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发达,且罗盘针已经应用于航海,使得对外贸易超过了历史水平。

元代的疆域广阔,国力强盛,中国和欧洲国家以及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多个国家有广泛的交流。马可波罗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都城大都做过官,见识过“会燃烧的黑色石头”(煤),回国途中还做过元朝赴伊儿汗国的赐婚使。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三宝太监郑和的宝船比哥伦布的远洋船结实、庞大得多,当时中国的国策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掠夺式的殖民,所以近有东南亚,远有东非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众皆欢喜以待。自明朝开始,有许多天主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其中就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一大批开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带到了中国,例如《几何原本》等。

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且要英国使臣以三拜九叩礼参拜,后来经过妥协,使臣以见英王礼,单膝跪地而告终。

1、蔺相如蔺相如生卒不详,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为赵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无畏的胆略,超人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以国事为重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是驰誉九州,光耀千古。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展现了蔺相如光彩夺目的人生片断。后人在景仰蔺相如的同时,对其人其事也想有更多的了解,可是历史也总是给人留下缺憾,对蔺相如早期及晚期的活动记录很少。即便在有限的资料记录中,也有许多错讹、互相矛盾之处,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比如,从现有资料看,仅蔺相如故里及墓地就有多种说法,其中故里说主要由河北省邯郸的蔺家河村、山西省古县的宝丰村和洪洞县的许村、山西省榆次的蔺郊和相立村、山西省的泽州、河南省辉县、安阳的太平岗、相村等地;蔺相如的墓地主要有河北邯郸、邯郸蔺家河、磁县羌村、保定曲阳相如村、涞水县蔺家庄、陕西临潼、山西古县蔺子坪、山西泽州、河南辉县、修武县等十余处。不要说各地众说纷纭,让一般人看了一头雾水,即便是一些地方政府乃至研究专家往往也是各执一词、难有定论。本人作为蔺氏后人一员,对此尤为关注,亦苦苦探究分析事实真相,力求去伪存真,为蔺相如文化研究稍尽绵薄之力。下面是本人根据现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比较、研究考证得出的一些初步结果。希望借此为后人景仰、怀念、了解相如弥补一些缺憾,并推动蔺相如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丰富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内涵。著名外交事件:完璧归赵 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恭恭敬敬地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没有诚意不会以城换璧,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怒发冲冠,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 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璧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建议,蔺相如也随着赵王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弹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瓦盆),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肯答应。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拼命。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心里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便宜,就说:“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地为秦王祝福!”蔺相如也不示弱,说:“请秦王拿咸阳(秦国都城,今陕西咸阳县东)为赵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结束,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机智勇敢地同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了秦国的图谋。秦国也知道廉颇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处,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赵国君臣回国。以后,秦、赵间暂时停止了战争。2、晏子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出使别国时几次保卫国家尊严,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参考资料: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外交人才

蔺相如、班超、张骞、王玄策、晏婴等。1、蔺相如蔺相如,生卒不详,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