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的构成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典籍的构成是怎样的?,第1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存在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也存在于大量的文化遗存中。而文化载体是多样的,石器、玉器、甲骨、青铜器、秦砖汉瓦、竹简木牍、缣帛纸张都是形态与内涵各异的文化载体。典籍这一文化载体的构成必然具备若干基本要素。

典籍是用文字书写的,因此文字的形成是产生典籍的先决条件。近代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民族在自己产生繁衍的过程中,储存交流信息的手段大致经历了实物记事、图画记事、符号记事、文字记事等几个基本阶段。当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信息传递与储存的手段已日新月异,不可限量。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看,汉文字产生以前,也大致经历了以上所说的几个基本阶段。结绳是我国远古先民实物记事的主要形式。《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正义》引东汉郑玄的注释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些记载说明远古初民曾以结绳作为实物记事的方法来记载史事,传递信息。近代民族调查报告也表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云南的倮倮族、哈尼族等,仍保留下结绳记事的一些实物。此外,云南佤族还保存了刻木记事的例证,就是在一些长木板上,刻下深浅不同的缺口,表示历年发生过的大小事件,以帮助记忆,再由族中耆老负责解释,代代相传。

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图画曾经起过类似于文字的作用。《易·通卦验》曰:“伏羲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这就是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伏羲作《易》,是以图画的形象来表达他的思想的。1987年以来,我国考古学者在西北贺兰山东麓发现了岩画一万多幅,刻画上限定在商周时期,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古代贺兰山游牧民族在文字发明之前运用图画记载社会生活和宗教习俗的情况。民族学研究成果证明,云南纳西族就使用过图画文字,他们用图画文字书写的典籍至今还有大量遗存。这也证明图画曾是很多种文字产生的前身。

某些图画为更多人所熟悉所共识之后,其笔画结构开始简化,出现了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地区出土的八千年前的龟甲,其上有契刻的符号;在仰韶文化早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批六千年前的土陶器,表面刻划有几何形符号;在属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遗址出土的一批四千年以前的土陶器,则刻划有象形符号,它们都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先驱。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及符号记事,虽然也能表意,但由于每一独立表意单位的构成繁琐,包含的信息量少,很难表达复杂的事物;更由于实物记事、图画记事和符号记事表意的不稳定性,所以它们不可能成为记录知识信息的理想手段。只有相对成熟的文字,才能准确地代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为人们共同理解和接受,因此,文字是典籍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构成典籍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文字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典籍的产生。起初,文字写刻在各种材料上,往往只是对一事一物的简单记录,这样的记录材料只能统称之为文献,因为它并未形成某种知识体系。比如,一片龟甲上锲刻的卜辞说:“乙巳卜贞,王大令众人曰牠田。其受年?十一月。”它的意思是:“乙巳这一天占卜,史官问道:商王下了命令,叫平民们一起去种田。有好收成吗?”十一月是占卜的月份。这是一条有关农业生产的卜辞,有时间、人物、事件的记载,可以看出商代对于农业的重视及当时农耕采用了“牠田”即集体耕作的形式。但由于它仅仅是对一时一事的零散记载,所以只能是单篇文献,还不能称之为典籍。这种单篇文献只有在成批汇集、形成有逻辑性的档案时,才具备典籍的性质。

典籍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逐步积累,通过有目的地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以后,典籍的产生才成为可能。因此,典籍凝聚知识信息的系统性是与单篇文献的零星记载有根本区别的。

编连成册的形式是典籍构成的第三个重要因素。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引用庄都的话说:“典,大册也。”指出典籍的外部形状是册。“册”在甲骨文中作“”,象形造字,如甲骨联缀之形。这些都说明自古典籍就有编连成册的形式。

典籍的形式是与内容相互联系的。随着人类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文字记录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独立单位的载体材料已不能容纳逐渐增多的记录内容,于是必须产生集合形式的载体材料来记录有关内容;或者,独立单位的载体所记录的内容必须有意识地排列组合,形成有系统的记录内容,这就产生了编连成册的典籍形式。

特定的事物总是具有特定的形式,典籍正是依靠编连成册的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献材料的。单片的甲骨文献与典籍的差别,不仅可以在内容体系上区分,也可在载体形式上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主要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

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人民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

对张广文老师的采访,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的。他的办公室位于故宫一隅,一个很简朴、很安静的小院落。办公室并不算大,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两个书柜里放满了关于玉器知识的书,办公桌上也堆放着各种书籍。张广文大病初愈,略显憔悴。不过一谈到玉,他显得精神了很多。尽管声音不大,语速也不快,但是张广文引经据典,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娓娓道来,着实让记者领略到了一个玉器大家的风范。

“天子佩白玉”

第一个话题便是即将召开的北京工美·首届中国和田玉“玉鼎杯”艺术精品特展。在中国玉文化的辞海中,中国玉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被定义在和田白玉上,这说明和田白玉在中国传统玉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对于这一观点,张广文表示赞成。他说,《礼记·玉藻》里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织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这是古人第一次对玉的等级进行了划分和排序,同时也使古代的等级制度在玉的材质上有所体现。“天子佩白玉”,说明了白玉在古代社会有着至高无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白玉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到目前为止,上等白玉籽料的价格已经和上等翡翠的价格相差无几。一些白玉精品玉器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所以说,不论是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现在的市场价值,都说明了白玉在中国传统玉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接着,张广文又从玉的概念、物理特性及白玉的发展历程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他说,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玉的概念,是以它的色泽、硬度、温润度等物理特色为根据的。玉本身包含了不同的矿物成分,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是透闪石和蛇纹石(通常所说的“岫岩玉”)。透闪石一般硬度为62左右,比重为28,而蛇纹石硬度为45到5,比重在26左右。玉材的价值正是由这些不同矿物之间的比重来决定的,一般来说,透闪石所占的比重越大,玉材就越好。新疆和田白玉的成分就是以透闪石为主,蛇纹石为辅。这里所说的“白”并不是纯“白”,而是一种略带透明的、相对比而言的“白”。因此,越是上乘的白玉,看起来就越是晶莹剔透,温润感也就越强。

“玉器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现象和内涵”

在我国,人们一提到玉器,便会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一种景仰的心情,一种神秘的心情,这无不与中国历史上的玉崇拜有关。张广文告诉记者,这种对玉器的崇拜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现的大量玉璧、玉琮、玉璜到清代宫廷使用的玉礼器、玉佩饰,“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君子比德于玉”,又几乎成为大多数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不论朝代怎样交替,人世怎样变迁,玉礼器的凝重、玉佩饰的纯正、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逐的对象,并使其成为各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话题转到了玉德和玉瑞,他告诉记者,从考古发掘来看,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已经有了明确的玉的概念,玉器已经从石器中分离而出。后世文献对玉的解释,都认为玉是美石的一种,是具备了德与瑞的标准美石。

“玉德,它是道德思想中的一个方面,各个文化层次的人都能接受。在主流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自成体系。自古就有玉之‘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大众层面与玉相关的道理也比较多,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守身如玉’等都很常见。”他接着说。

“玉瑞在众多古籍中都有记载”。他指出,《礼记》中提到,玉是天子所拥有的重器,“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天子拥有了这类大型玉礼器,则表示了天命所向,表示它所拥有了的权力是正统和唯一的,是符合理性的。同时认为,玉器是能起到社会调解和平衡作用的,因此这种大型玉礼器又是瑞玉。古代的“瑞”有几重含义,最直观的,“瑞”是指祥瑞,嘉瑞。《礼记·礼器疏》中也指出,“瑞”的最深刻的含义,在于它表示天命所归,“天子得天之物谓之瑞”。表示上天对于天子的恩赐,而这种恩赐又是以国土为中心的。

谈及玉雕技术,张广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玉雕作为一种技艺,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具有“物”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玉雕属于一种玉器,是一种器物;另一方面,玉雕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玉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传统。玉器是一个载体,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现象和内涵。“而这种文化现象无疑属于非物质方面”。语气中带着十二分的肯定。“玉雕技术很重要,它是玉文化如此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广文语重心长地说。他指出,玉器长久不衰的辉煌状态与古代制玉技术密切相关。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琢玉”的技术,形成了东方独特的特色。东方注重对小物件的“琢磨”,而西方更多的是大型的雕刻。中国的“琢玉”技术历史最悠久,而且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同时,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玉器加工方式的掌握是相结合的。

接着话题又转到了此次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与北京古玩城联合举办的“玉鼎杯”特展,张广文说,在拍卖市场日益红火,新旧玉器此消彼涨的今天,玉器市场的发展确是相对平缓的。“玉鼎杯”搭建的特展平台,使玉器真精品在中国第一商业金街和首都南城“古文化圈”拥有自己的位置,引导北京乃至全国白玉市场步入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的轨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规范”

对玉器市场的发展前景这一问题,张广文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市场的两个主体是买方和卖方。就买方而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目光已经开始转向了收藏。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的人们不仅有兴趣收藏,也有能力收藏。而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玉文化,则使得大部分国人将目光聚集在了玉器上。同时,就卖方而言,现在中国有些地区仍然以玉器的相关产业为支柱产业,比如以出产和田玉籽料为主的新疆和田地区和以玉器制作为主的扬州地区等。这些地区的发展与玉器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的玉器市场还是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

不过,张广文也提到了中国玉器市场的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个是玉的资源本身很有限的。尽管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玉料,但是这些玉料中次料较多。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仿古玉的盛行。因为仿古玉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制作技艺也相对简单。

另一个制约因素就是玉器市场的规范性。张广文说:“市场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市场的推动。不过市场必须要得到很好的规范。”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只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市场,才能真正促进玉器的发展和玉文化的传播。但是,现在中国的玉器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我曾经见过一件标价很高的玉器,实际上它所用的玉材很一般,真正的价值和标价相去甚远。这种行为对中国玉器市场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接着,张广文又分析了今后玉器市场的发展的两个趋势:一是高档玉器的出现。这类玉器所用的玉料好,制作工艺精良,而且多出自大师之手。这类产品价值较高,价格也会比较高,将会满足高层次收藏者的需求。二是一般玉器的出现。这类玉器多是次料做成的仿古玉,它的价值不算很高,当然价格也相对较低,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收藏需求,因此也会有发展的余地。

谈及和田白玉的发展前景时,张广文说,和田白玉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近几年,和田白玉的玉材价格上涨很快,但是这种上涨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还不会停止。另一方面,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著名玉器雕刻大师设计的作品将越来越精致,其艺术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这些和田白玉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虽然价格也会很高,但是仍然会有很广阔的市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在谈到《礼记·玉藻》的时候,张广文对其中的几句话记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他站了起来,在办公桌上找到了一个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叠厚厚的读书卡片,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他找了一会儿,将一张记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的卡片递给了记者。作为一名玉器专家,一名研究学者,他治学的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在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中产生的文化体系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仅存下来的文化体系,它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遗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至今,对何为“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严重的障碍。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现象,我国 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各界人士都致力于研究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量的著作、 论文来立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 现代化问题甚为热门。不过我认为要想研究好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通过对一些专家学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我是收益匪浅,富有启发性。在此,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中的“中国”这两个字眼来看,“中国”指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形成的摇篮。在古代,中国与“中华”、“中夏”、“中土”、“中州”含义相同,最开始是指天下之中央,后逐渐延伸为统治所及的区域。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所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中国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汉族文化是相互融合,共同 发展的。尽管在当时看来不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还是中国汉族文化都分别视彼此为异质文化,但他们在冲撞中不断的交融与同化,共同成为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战国时赵武陵王效法“胡服骑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汉族文化自始至终都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仍然保留并继承着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收、同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忽略它。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还包括像佛教文化这样的异质文化等,关于这一点后面会有涉及。

  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这两个字眼来看,所谓“传统”,如果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 历史因素,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度规范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国世代相传,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必须是因其有价值,具有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化,并不是在历史上出现过所有的文化都称之为传统文化。春秋时期,文化、思想发展的是虎气腾腾,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可流传下来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又剩下哪几家了呢可见那些在古籍中记载,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的文化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历史学的角度诠释,“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基础上稳定起来,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但他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毫无改变的保存着并传给子孙后代,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传统是需要在稳定中延续的,不过没有发展与变迁就谈不上传统了。不论在哪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吸收当时文化之精华,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就如袁行霈老先生所说的:“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吸纳支流,或直或曲,或急或缓,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是典型的例证。在两汉之际,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时期的排斥、磨合、同化,最后在中国扎下根,为广大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传统”与“ 现代”是相对应的。不过有一些人还没有把传统与现代化衔接起来,总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是不相干的,互不干涉甚好。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极为不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砍掉了一个民族的根,还如何枝繁叶茂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牛顿所说的“巨人的肩膀”,我们要想看的更远,做的更好就必须站在这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肆意的践踏巨人的肩膀。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些糟粕,比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不重视时间和效率问题等;但同时传统文化中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整理,使之成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益资源。就如《甲申文化宣言》中提到:“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是放射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所以我们决不能做到像民间流传的那句话“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况且任何文化的 发展都不是一个消灭一个,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必须是新的文化注入,过时的文化淘汰,有一个扬弃的过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关键所在就是要自觉的主动的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调整和摒弃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从而建设起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文化。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现在广大人民的言、行、思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观赏名胜古迹,朗诵诗词歌赋,欣赏琴棋书画……关于这一点不论我们喜不喜欢,承不承认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始终以自己的言语,行动和思维直接或间接的显示出这个传统或优或劣的特色,包括人民的衣食住行,人际关系,价值观等。譬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以对方的职务作为称呼,像刘局长,李处长,孙主任,用这些称呼来明确身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等级思想。还有平时我们讲“非礼勿言”、“祸从口出”,这是与中国传统的专制思想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再说近一点的2003年非典时期,2008年的抗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度难关,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 历史的积淀,仍然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制约、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中国华夏民族的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创造的,中国人世代传承的,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形态且不断发展延续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在广大人民的言语、行动、思维中的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标准

一、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联合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义务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自然景观,提供下列保护:(一)不分国籍,都受到联合国成员集体保护.战争情况下不得列入攻击范围。(二)提供本国所不具备的专家、技术、仪器等帮助。(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与要求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其中"遗址"的定义是: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

(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

1、申报项目自身价值 (1)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莱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3)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6)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

2、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及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四、申报渠道和程序向国际社会申报世界遗产是国家行为。

总协调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推举出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世界遗产中心兼任其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问机构。为确保世界遗产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其相关事项要建立在独立的国际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保护世界自然资源联盟"和"国际文物修复研究中心"研讨、论证的基础上议决。其中,审定新的世界遗产,主要要经前两个非政府间机构进行专业考察和综合论证。文化遗产的考察论证一般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进行。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文物局。报送世界遗产申报项目,要报请国务院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运作方针规定,缔约各国应将本国今后5-10年拟申报世界遗产的单位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然后,每年(殷墟为2002年)的元月底,按照统一规定的严格格式和内容将本国自认为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预备项目正式申报文本(包括文字、图纸、幻灯、照片、录像或光盘等)送达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将把有关材料转达国际专业咨询机构,在当年夏秋之际,由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殷墟为2003年)的4月份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新的(上一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提出建议16月份,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投票表决,选出新一轮世界遗产。程序规定,一旦申报失败,在近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如再次申报.极其困难。

五、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工作现状

现在,世界上有162个国家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有690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缔约国,虽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我国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至今已有27个世界遗产项目,遗产数目排在意大利、西班牙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中国27处世界遗产中,有20处文化遗产3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纵向探析主要指本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育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医医药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

文治教化

出处:汉·刘向 《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后面衍生出能念书懂知识的意思,比如

洪深 《**戏剧表演术》第二章:“因为现代的人所过的不只是一个自然人的生活,他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的生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