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颍上人不承认是阜阳人
颍上和阜阳都是中国的地名,但是“颍上人不承认是阜阳人”这个说法可能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方面,颍上和阜阳都位于安徽省境内,两地虽然相邻,但是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颍上人可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等与阜阳有所不同,因此不愿意被视为阜阳人。
另一方面,颍上和阜阳在行政上曾经有过分合的历史。颍上曾先后属于阜阳专区、阜阳地区、阜阳市等不同的行政区域。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颍上和阜阳还曾经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地方认同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地域认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颍上人和阜阳人都是中国人,在文化、传统、风俗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地域认同和个人选择,同时也应该关注和促进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各地的发展和进步。
阜阳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历 史 沿 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
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亳州市划出为省辖市,2000年,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今天阜阳市的辖区格局为三区、四县、一市。
地 理 概 况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北部以亳州市为中心的区域,同样经历了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商代为都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谯县、领有今亳州境内的谯、城父,属泗水郡,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设谯都,东晋属谯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复置谯郡,唐置谯郡,宋归淮南东路,元置归德府,明降州为县,后复升为州,清属颍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亳州为阜阳地区下辖一个县,称亳县。一九八六年始改县为市,称亳州市,仍归属阜阳地区。1998年,亳州市划出为省辖市,2000年,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今天阜阳市的辖区格局为三区、四县、一市。
历史上颍、亳两州南北相望,随着封建政权更迭,而隶属不一,形成了两个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省谯县入亳州,寻降亳州的亳县,属颍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县复升为州,与颍州为颍州府,又降亳州为亳县,正式纳入颍州管辖之内,形成了东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广大地域。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历 史 人 物
管仲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颍上县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甘罗
甘罗,甘茂之孙,战国时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明代,颍上县建“二贤祠”,纪念甘茂、甘罗祖孙。后二贤祠扩建为“四贤祠”,增祀管仲、鲍叔牙。
《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传》。
吕蒙
吕蒙( 公元178年-219年)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郡富坡(今阜南县城东南吕家岗)人,东吴著名将领。少时依属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后,代领其部属,跟从孙权攻战各地。后随周瑜、程普等东吴将领大破曹操于赤壁。吕蒙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 公元219年,率奇袭荆州,致关羽父子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吕蒙遂声名大振。曾历任平北都尉、横野中良将、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吕蒙的传记载于《三国志》。
常秩
常秩( 1019-1077年),字夷甫,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学者。考进士不中,乃屏居里巷,专心研究经学。宋嘉祜、治平年间,皇帝多次诏授官职,常秩皆谢绝。熙宁三年(1070年),宋神宗诏令“以礼敦遣,毋听秩辞”。翌年,常秩不得不进京参见。先任天章阁侍讲,继任太常侍,后任西京留司御史台,常秩学渊溥,为人忠诚,受到欧阳修、王安石、吕公著等明中大臣的赏识和推崇,因而名重一时。王安石变法,很多人反对,常秩“独以为是,一召遂起”,坚决拥护变法。死后,赠右谏议大夫。《宁史》载有《常秩传》。
张纶
张纶(-1085年),字公信,汝阴(原阜阳县)人,北宋。少豪侠任气。考进士不第,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四川王均起义,朝廷遣军镇压,张纶主张“晓谕召抚”,请官府与义军会盟,立碑境上,多年相安。纶出任江淮制置盐运副使,改革盐税旧制,增设盐场,使盐课扭亏为盈。后张纶代知泰州,三次上表,请修海堰,率民工修海堤75公里,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受到百姓拥戴,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张纶富有同情心,在江淮道上见到流离失所的骓民,他愤叹曰:“此乃有司之过!”遂取奉银置衣,发给受冻难民。《宋史》载有《张纶传》。
刘福通
刘福通(1321-1365年),颍州(今界首市)人,元末红巾军领袖。
刘福通出生于今界首市境刘肖镇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进值元末残暴统治,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在此社会背景下,元王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国仇家恨,遂决心造反灭元。
刘福通与韩山童为起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建立白莲教,在舆论上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异族统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河北永年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决定起义。不料消息走漏,遭官军突袭围捕,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逃回颍州。同年五月,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率红巾军首破颍州,随即进军河南,占朱皋,据仓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断豫南。同年九月,刘福通挥兵南进,相继攻占汝宁府、光州、息州,义军胜利壮大,队伍扩充20万众。至正十二年(1352年),刘福通率红巾军先后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元大将巩卜班,击⒁蚕忍木儿30万精锐之师,屡战屡胜,威震元廷。此时,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从背后偷袭义军,刘福通从汝宁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1352年),二月,刘福通与王八秃会战,杀八秃,败元军,其后引军各南,攻占安丰,进围庐洲(今合肥)。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称“小明王”,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刘福通与罗文素同为平章。同年二月,由于战略失误,义军主力北上,亳州遭元军围困,刘福通保小明王血战突围,南奔安丰,这是红巾军起义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挫折。
刘福通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受挫不馁。退驻安丰不久,刘福通率军北上反击,连破元军,声威复振。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刘福通亲率主力攻陷汴梁,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接着,北伐的三路大军因各自为战,互难支援,相继失利。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达四年又九个月。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刘福通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接往滁州,居宗阳宫。两年后,朱元璋遣左丞廖永忠用船将刘福通、韩林儿溺死于瓜步。
吕霞光
吕霞光,1906年出生,临泉县吕寨人,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古董鉴赏家。吕霞光幼年在本镇私塾读书,后就读于北京四中,又转学到南京市立美术专业学校,在上海艺术大学读完大学的课程。吕霞光从二十年代起便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先后就学艺术大师田汉和美术大师徐悲鸿。随后,在徐悲鸿的推荐下,与著名美术家吴作人一同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专攻绘画与雕塑,于三十年代初获该院毕业文凭。三十年代初,他与吴作人一起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考取奖学金资格,其优异成绩震惊了比利时整个美术界。在比学成后,又返回巴黎,深造于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抗战期间,他先后担任了苏州美术学院教授和上海美术大学及其重庆分校美术教授。同时,他又积极参加由周恩来和郭沫若领导下的抗日文化宣传活动,在武汉和重庆参加了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重返法国,并在法国文化部的支持下,在巴黎举办了盛大的个人画展,当时的法国总统温松·奥里约尔亲临参观并题词祝贺。这次画展在法国引起极大反响。随后,他旋风般地在法国的里昂、圣艾迪安及其他城市举办了20余次个人巡回画展,影响极大。
吕霞光晚年仍十分关心祖国的美术事业和中法美术的交流活动。为了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鼓励中国画家深入研究西方艺术的精华,他于1964年捐款建立了中国画室,专门供中国来法学习进修和研究西方艺术的中国画家学习、工作之用。
吕霞光曾先后几次回国探亲访问,都受到国家***的接待。
王克勤
王克勤( 1920-1947年),阜阳县人,解放战争时期创造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技术互助”三大互助运动而闻名全军,是著名的战斗英雄。
王克勤19岁被国民党抓壮丁入伍,1945年在平汉战斗中被解放,参加中
名 胜 古 迹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近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奎星楼
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
原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所建敌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制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
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
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时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旅游胜地。从宁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但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现仅存“会老堂”等建筑。
新的西湖在阜阳城西15公里处,周长115公里,湖面约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础上兴修而成的。湖中有岛、岛中有潭,绿柳盈岸,芳菲夹道,花木扶疏。主要景占有:碑林公园,建有碑林长廊、碑林八卦阵,荟萃了当代名书画家真迹五百余幅。百龙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隐闲堂,是拜祭欧阳修、苏轼之处。清涟阁,系仿古建筑,五层楼阁。九曲桥,由颍州西湖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非常巧妙。鱼宫,为两个鲤鱼伏,内有现代化的电动声像装置,如入仙境。另有游艇、游船、老虎等,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按照总体规划,颍州西湖将建设成为既有古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又有现代化游乐设施的重要景区,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览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南湖公园
颍上南湖公园位于颍上县城南10公里处,距阜阳60公里,整座公园建在一个有一万多亩水面的自然湖面上。公园分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建有三个面积 40-60亩的人工岛,每岛一景,各具特色,中西合璧,古今辉映,创意新颖。南部湖中以十二生肖形象为特征零星散布十二小岛。以各式游艇穿行其间。南北园景以逶迤曲堤和卧波拱桥分界。曲堤两侧绿柳披拂,参差夹道,漫步堤上桥畔,大有杭州西湖韵味,虽无山水相映而成趣,却有水天相接之奇观。尤具特色的是北园口之卧波于清澈水面的长廊,长廊两端各以九曲桥连通大岛景点,长廊造型及廊中彩绘与北京颐和园相仿,几百幅山水人物图布满雕梁画栋,廊中留有 150个碑位,拟请中国著名书法家将唐诗三百首书写后刻于碑上,造成中华唐诗三百首长廊碑的绝景。
进入南湖公园,在大坝的高坡上突兀起七层塔和望湖亭。登高了望,水天一色,在湖中的岛上,中西建筑交相生辉,将历史与现实、华夏与世界浓缩起来。希腊的宙斯庙、法国的凯旋门、德国的教堂与市政厅,荷兰的风车及挪威的乡村教堂把你带入异域风情。中式的飞檐斗拱的庭院,弯如长虹的拱桥,遮风避雨的风雨桥,曲曲折折的玉带桥,横卧碧水之上。长数百米的凌波桥,各种各样的雕塑象一组组变幻画面展现在游人的面前。岸边与路旁的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中,舞资婆娑,野鸭、鹭鸳时而可见。这里有鸟类12科57种,是皖北重要的鸟类与水禽栖息地,在湖中,开辟了野生禽类和动物养殖场,又从外地引进了孔雀、鸵鸟、山鸡等。在园中另一侧水中孤岛上建有一椭圆形的跑马场供游客骑赛,与之相配套,湖边兴建了十来幢休闲别墅,形成了一个集游览、休闲、会议为一体的好去处。
张庄公园
张庄公园位于颍上县谢桥镇小张庄,距县城20公里,始建于一九七八年,由小张庄村投资兴建。一九九五年进行扩建改造,现占地面积为120亩。
公园仙花草茂盛,树木葱绿,四周壁画人物栩栩如生,汉白玉雕婷婷玉立,彩光喷泉波光闪烁,楼台亭阁古朴典雅,环境清幽,风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绿荫环抱,山顶凉亭可供游人远眺小憩,人工河如同一条玉带环绕公园。公园南部是动物园,内有猴山熊馆,几十种珍奇动物供游人观赏。公园西部为游乐场,内有各种大型游艺机、电动火车、飞机等,供人游乐。公园外耸立一座高十三层的环保塔,登上塔顶,联合国评选的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佳”小张庄村尽收眼度,美不胜收。公园高有停车场、小吃部、摄影部,为游人提供优质服务。
小张庄为联合国评选出的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佳”。
淮上公园
淮上公园坐落在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畔,建于1923年,原系豪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为“游园”,人们又可以其姓而名其园,俗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改名为“淮上花园”。1954年,公园曾被洪水淹没,“十年动乱”中,它又遭到严重破坏。但经过多次拨款整修扩建,恢复了园容,丰富了园景,面积由原来的二万六千余平方米扩大到四万余平方米,使公园面貌焕然一新。
公园三面绿水萦绕,北面花墙高峙。大门上方,镶嵌着“淮上公园”四个金色大字,招引着游人。园内,三条溪水横贯东西,把公园自然分为四个景区。第一景区以盆景、花木为佳,景色秀丽宜人。有“太极石”、“地龙松”、“三环套月”、“风宜亭”、“月季池”、“十三太保”、“江心亭”等景点。第二景区以山石亭阁称胜,别具一番风光。“迎宾轩”、“荷花亭”、“荷花池”、“鸳映池”、“静生堂”、“九岭十八峰”、“楼上楼”、“白石塔”等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第三景区是一片茂密的松林,风景独具特色。景区内,松亭、松塔、松棚、松伞、松扇,松型生动、布置得体。第四景区是新建的花圃和植物园,终年繁花似锦,四季飘香。园中有“展望亭”和“看花楼”,建造新颍,园内培植着各种名贵花木。
淮上公园面积虽小,但园内长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繁花绿草,布置井然有序,风景雅致洁新,很富有山林自然之美和简朴大方之态,成为颍上著名的游览胜地。
呵呵,还可以吧。
阜南县在夏、商两朝属豫州;周为宋地;春秋时期归于楚;秦属泗水郡鹿上县;汉改鹿上为原鹿(治所在今公桥阮城),后被原鹿与富陂两侯国分领。
三国时期隶属富陂县,晋为原鹿县;南北朝划归汝阴郡;隋、唐至五代为颍州治下,宋改颍州府为顺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镇。
元废路置省,属河南行省汝宁府颍水县(治所在今地里城),后并入颍州,明为凤阳府颍州所领;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原颍州改为阜阳县。
民国时期为安徽省阜阳专区阜阳县之三(焦陂)、六(地城)两区辖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辟阜阳南乡,建阜南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县后,设阜南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办事处为阜南县,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辖原阜阳之赵集、苗集、于集、公桥和原临泉之方集。
原颍上之黄岗共六区;1952年阜阳之柴集、许堂、朱寨三区划归阜南县,确定了今天阜南县的基本行政格局。
扩展资料:
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安徽省西北部。处东经115°16′30″—115°57′18″,北纬32°24′19″—32°54′40″之间,东西宽655公里,南北长519公里。
总面积为1842平方公里,南与河南省的固始、淮滨两县隔河相望。东南一隅与霍邱县以淮河分治,东邻颍上县,北界阜阳县,西接临泉县。县城古薛集,北距首都北京1077公里,东南距省会合肥269公里。
著名人物:
1、吕蒙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
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2、焦千之
焦千之(?—1080),字伯强,北宋官员。原籍汝阴椒陂(今安徽阜南县焦陂镇),移居丹徒(今属江苏)。南宋建立后,焦氏想回到故里,却没有能力。焦千之自幼勤奋好学。
为人厚道,乐于助贫。年轻时成为地方上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知名人物。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焦千之投其门下,因文章和经术精通而受到欧阳修的赏识,遂专意于经术。
3、张鹤腾
张鹤腾(1556-1635)字元汉 ,号凤逵。明代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之胞弟,明朝官员。
张鹤腾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
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天启间升任刑部主事,又调任户部广西典事。
他清查大仓银库,革除积弊,岁得万金,全数上缴。因绩被提升为郎中,督饷延绥。后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颍州。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率农民军破颍州,张鹤腾与其兄张鹤鸣、鹤鸣子大壮一起被杀。
-阜南县
阜阳是安徽第二大城市,亳州和利辛都是阜阳的一个县城,所以都说自己是阜阳的,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阜阳的阜阳人,不是指阜阳市区人,是指阜阳的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阜南县,临泉县,太和县,阜南人,临泉人,界首人,太和人,界首人等,阜阳人不等于阜阳市区人,阜阳人也不等于阜阳市,阜阳市区人不等于阜阳人,阜阳人也不等于阜阳市区人,阜阳人也不全是阜阳人,这个你要明白!阜阳人不是指阜阳市区人,阜阳人也不是指阜阳市,阜阳人也不全是阜阳市,你要搞明白!阜阳人不是指阜阳市区人,阜阳人也不是指阜阳市,阜阳人也不全是阜阳人,这个你要明白!阜阳人不是指阜阳市区人,阜阳人也不是指阜阳市,阜阳人也不全是阜阳人!这个你要明白!阜阳人不是指阜阳市区人。
张行素,1938年出生在安徽皖北一个书香世家,8岁习字,12岁学画,师承板桥,刻苦的磨砺,极高的悟性,几十年下来形成了宁静、淡泊、自然、朴素的独特大家风范。国家级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顾问。
画承萧翁师造化,书学郑怪得心源。游刃自如任潇洒,胸中稳掌雄师鞭。梅兰竹菊四君子,书画诗词一墨缘。修艺修德德更重,我行我素素当先。
赵朴初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书法家,曾任中国书协主席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组建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中国的佛教文化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的书画艺术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当赵朴初先生看到了张行素的书画作品后极为赞赏、惊为大才独韵,钟爱有加立即特为张行素赋诗一首“竹风梅梦,万读不空,儒雅罕见,堪启后生”。钟爱之情,溢于言表。赵老先生为人谦虚谨慎,一般不会轻易评价一般人,只是源于对张行素书画艺术的喜爱、爱惜,赵朴初先生说:书画贵于内在的笔墨精神!而张行素先生追求的就是其笔墨意境和内在精神,赵朴初老先生作出如此高度评价,确实是对张行素艺术的高度评价![if !vml]
张行素先生的梅兰竹菊可以说在秉承板桥遗风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感悟,形成了其独特的大家风格,可以说还没有人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特别是他的兰竹和书法是极具神韵,某些方面确实已经超越了前人。
李光耀: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有一次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友人家里看到张行素的兰竹图,顿被倾倒,着迷万分,驻足欣赏久久不愿离去,他说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水墨兰竹图,风格异于常人,水墨神韵非凡!后来几经周折,辗转反复才得到张老的兰竹图,视为珍宝。爱不释手!
张行素的诗书画三绝,其艺术造诣绝不会亚于郑板桥,其自作诗:《画兰随想》堪称一绝,其《自相歌》写出了其淡泊名利,不争世俗的气节,是其高贵品质的写照!
自相 歌(打油诗一首)
人各有相,人贵自知,自相自相,方为正相。
平生无能懒苛求,顺应自然落自由。
世俗无缘三千里,风雨飘摇一孤舟。
老牛卧辙思奋进,饿马瘦死不言愁。
求知若渴甘下拜,慕贤立雪自低头。
曾经是世界诗人大会秘书长、美国东方艺术学院教授的罗丝玛丽女士,对中国的诗书画非常有研究,非常喜欢中国的书画文化,当她观赏到张行素的艺术作品后,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同时和张行素先生彻夜长谈,探讨交流中国的诗书画!同时收藏了张行素先生的优秀水墨作品!喜不自禁!自此罗丝玛丽女士和张行素先生建立深厚的友谊!
牛群,1949年12月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齐西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第七代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74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从事相声创作表演。1982年,获中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创作、表演一等奖。1988年,开始与冯巩搭档,奉献了大量的相声作品。1997年1月,牛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牛眼看家・牛群名家摄影展》。1998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与冯巩又表演了《教子有方》。2000年12月29日,牛群以挂职锻炼方式到安徽省蒙城县挂职副县长,但在5年后,牛群辞官回到演艺圈。2006年,主演**《网络少年》。 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小品《策划》,扮演牛策划。同年,还在搭档冯巩自导自演的喜剧**《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饰演厂长一角。2009年11月4日起,主持《牛群冒号》。2013年,出演爱情**《201314》同年,还参加浙江卫视明星跳水励志类节目《中国星跳跃》。2014年2月21日起,担任《第一书记》主持人。
牛群在蒙城当县长时闻行素先生大名,特地专程拜访张行素先生,两人亲切交谈,促膝而论,牛群欣赏了张行素先生的作品后着实对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所折服,当场收藏了张行素的作品并视若珍宝!
张行素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聪明过人,悟性极高。幼承家学,8岁随父学习板桥体书法,12岁学画,一生追随板桥笔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70余年专注于梅兰竹菊创作研究,其艺术已经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前无古人无有来者。平静、真诚的处世态度和对名、利、权、欲的淡泊,将行素先生的心映在了他的墨意画中。彰显中国文人画的最高境界!
行素先生的画,源于自然造化,拔高于他的心灵感悟。从他的画中,你读不出点滴哗众取宠的卖弄和丝毫媚俗矫狂的作态。一次,著名画家、洛阳牡丹画院院长文柳川偶尔得见行素先生作品,瞬间便被感动了:这何止是艺术,简直就是画家与梅、兰、竹、菊透过淋漓的墨意,在作一次洁净、透明的心灵交流。
萧龙士是齐白石入室弟子,是张行素的恩师,行素受其言传身教,尽得其精粹造化,融汇贯通、超凡脱俗、清绝秀逸,毫无人间烟尘之气!
萧龙士(1889-1990),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人,原名品一,字翰云,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萧龙士与一代大家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情逾手足,书画风格上承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下启江淮大写意画派。擅画竹、梅、菊、松、兰草、荷花、牡丹、雁来红等题材,融南吴北齐画风于一体,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1924年(民国十三年),潘天寿初见萧龙士作品,极为赞誉,称为"江北第一画家"。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萧龙士与刘惠民、许彦达、范慈仁、刘光辉结为桃园五友。1950年,萧龙士第三次去北京,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大师亲刻"龙士"印章赠作纪念。1951年5月,参加了全国举办的《抗美援朝义卖画展》,萧龙士作品被选三十幅。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盟盟员、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著有画集《萧龙士画集》《萧龙士蕙兰册》《萧龙士百寿画集》《萧龙士百寿纪念集》等。
张贞一先生也是张行素的授业恩师,在张贞一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张行素尽得其艺之精粹,笔墨之神韵。从此后张行素的水墨技艺突飞猛进,空灵飘逸,独树一帜!
在当代的安徽画坛,张贞一先生可以说是一位德高望众、令人尊重的画坛耆宿。
张贞一(190512—198510),阜阳人,安徽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为上世纪三十年代阜阳爱普庐书画会主要成员。1933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育系,也因此,他后来多年从事了教育。先后在安徽省颍州国立茶峒师范学校、当涂师范学校、宣城师范学校任教,后调入芜湖美术研究室,又到芜湖地区文化局担任创作员,这对张贞一来说,无疑为他以后对国画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后来担任宣城地区文联副主席,宣城地区书画院名誉院长。
张贞一早年受业于黄宾虹、张善孖、汪亚尘、王个簃等大家。黄宾虹乃皖江大地的一位山水巨擘,一代宗师。他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遒劲有力,在行笔的谨严处,纵横奇峭,他将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进行了吸收和发展。张贞一早年在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学时,黄宾虹兼任美专国画理论与诗文的教授,由此,他得到黄宾虹良好的指点和教育,这对张贞一以后的绘画创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张行素先生在萧龙士大师和张贞一老师以及众多老师的悉心身教言传中,奠定了他艺术人生的坚实基础,形成了其:宁静、淡泊、自然、朴素、飘逸的独特大家风范!数十年不缀,广泛的涉猎、刻苦的磨砺、极高的悟性,独成风范、艺术终臻神境!中国画的功夫皆在于笔墨气韵,气韵生动既能在参以古意的基础之上,又能以自然的超越,呈现物境与造境之美,更能体现出他深厚的笔墨功夫。每幅作品皆具生命力,逸美动感、落笔成珍!
80年代以来张行素先生作品屡在海内外展览并获大奖!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10余位首脑政要、达官贵人,以及30多家艺术机构、社会团体收藏。香港、台湾、大陆等百余家机构、团体、美术馆珍藏。名入国内外二十余部艺术典籍,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他的艺术成就生前系海内外多家国家级美术团体、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美术院校客座教授、研究院。著有书集、书论、小说、散文作品集多部。
生时淡泊、身后必将大名于天下。张行素在中国水墨:梅、兰、竹、菊的研究和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已经受到了书画鉴藏界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推崇。其诗词书画的渊博学养为其艺术凝注了久远的历史使命!真正的如郑板桥一样的国粹,其艺术必将被载入中国美术史册!张行素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艺术和精神永远留在了人间,正如赵朴初老先生为其评论的:“竹风梅梦,万读不空,儒雅罕见,堪启后生”。
阜阳,地理位置优越,承东接西,呼南应北,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市中心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之间。阜阳市面积约占安徽省的7%。阜阳市人口约占安徽省的15%,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0平方公里(2009),预计2010年底可达120平方公里,仅次于省会合肥、芜湖、 城市规模卫星图蚌埠位居省内第三。市口960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泉河、颍河穿市而过阜阳。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 中国银行阜阳大厦夜景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在经济学上,阜阳有着三大优势:一是交通优势,大京九铁路纵贯全境,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米”字形铁路枢纽,“井”字形高速公路网,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星罗棋布的淮河水系。全天候的民用机场,加上正在建设的商杭铁路客运专线,共同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在这个立体网内,铁路年发送旅客近900万人,运送货物3000万吨;公路年发送旅客17亿人,运送货物18亿吨;港口年吞吐量超过450万吨。这些优势,除合肥、 阜阳之夜徐州、郑州外,周边已没有城市企及。阜阳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加之地处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地理中心,为阜阳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资源优势,是国家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境内煤炭、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三是区位优势,以阜阳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 泉河四大桥&三环路风光尚未发育出一个中心城市,阜阳正处于周边大城市围空区的中心,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具有成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 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是催化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核心条件。这就要求务必把阜阳城区打造成以工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中心,以要素流动为重心,辐射范围广、凝聚作用大、扩张能力强、竞争能力可持续的皖西北乃至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业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煤电化工基地,使之真正成为中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最佳投资城市和引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
阜阳汉简经整理编纂分为10多种古籍,因原有书名标题无一残存,今名或用传本原名,或据内容另拟。其中有《苍颉篇》、《诗经》、《周易》、《万物》、《吕氏春秋》等。
《苍颉篇》120余片,存540余字,约有40个较完整的小节或句子,并有《爰历篇》的首句“爰历次,继续前图”。残简应包括李斯所作《苍颉》、赵高所作《爰历》、胡毋敬所作《博学》,可能是比较接近秦人原作,尚未经过汉初“闾里书师”删改修订的本子。这是此书亡佚千年后最重要的一次发现。
《诗经》170余片有:《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曹》、《豳》十四国风65首残文及《小雅》、《鹿鸣之什》4首残文,与今本《毛诗》有近百字异文,与齐、鲁、韩三家《诗》亦各不同,应是流传于楚地的另一种本子。据考,写《诗》竹简复原后为汉尺一尺一、二寸,与文献记载写六经用二尺四寸简的制度不合。知汉初制度与中、后期不同,本简可补史阙。
《周易》近 600片,有今本《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四十多卦,涉及卦辞、爻辞的约 200片,与今本不同的卜事之辞约 400片。卜事之辞有晴雨、田渔、征战、事君、术官、居家、行旅、嫁娶、疾病、出亡、举事、君王、大臣之卜。卦辞与今本《周易》有若干异文,有些显然优于今本。竹简卦画阴爻作“八”形,今存《大有》、《临》、《离》三卦,分别作、局、。
《万物》 130余片,可能是早期的本草、方术性质的书籍,主要为医药卫生及物理、物性方面的内容,为研究中国医药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作务员程》170余片,为作业工技者规定用人、用工、用料的定量和规格,并有若干度量衡进率材料。《算术》40余片,有“均输”等内容,残字较多,已难以属读。
《年表》记周秦以来各国君王在位之年。《大事记》记汉初之事,仅存10余残片。
《刑德》、《日书》、《星占》数种,仅余残片,为日月星辰运行及吉凶祸福之预测。
《吕氏春秋》40余片,多为传本“十二纪”中内容,涉及《孟夏》、《劝学》、《荡兵》等20余篇。第三号木牍篇名标题有 《知士》、《童(重)言》等,与传本《吕氏春秋》合,二者可能有关。
《庄子》约20片,有传本《内篇》中的《逍遥游》、《人间世》,《外篇》中的《骈拇》、《在宥》等以及《杂篇》中的《徐无鬼》、《外物》、《让王》、《天下》等内容,但大多仅存数字,只有“宋元君夜半而梦”(《外物》)故事残留较多。
为什么颍上人不承认是阜阳人
本文2023-10-27 05:27: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