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中心主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2收藏

《红高粱》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中心主旨?,第1张

主要内容: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主要人物:余占鳌、戴凤莲。

中心主旨:《红高粱》小说的主题被诠释为弘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个性解放精神,重建创造精神等,其意图是借助高密东北乡民间原始野性文化的活力来改造孱弱的民族性格,呼唤强有力的生命形态,呼吁中华民族要自尊自强,要有反奴性和反抗性,具有健康的人格和民族品质。

扩展资料:

《红高粱》的创作背景:

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

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红高粱

《纸文化与纸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1、介绍了纸的定义,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纸的分类、用途、制作工艺,特别是播放了关于宣纸的视。

2、介绍了纸文化定义以及传统纸文化的分类、发展、制作、用途、寓意、起源,播放相关视频和展示。

3、介绍了纸艺术的定义、分类、发展、用途、制作,并展示了许多视频和。

扩展资料

传统纸文化包括:年画、春联、纸灯笼 纸风筝、 纸脸谱、扇画面、皮影、剪纸、油纸伞、纸织画、纸雕、折纸。

1、剪纸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以用途分类:装饰类、俗信类、稿模类、设计类。根据寓意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简直生动形象,充满乐趣。

2、折纸 又称“工艺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发源于中国,日本发展。折纸分类色彩各异的“折纸” 双面彩色的折纸、晕色的折纸、网眼类的折纸、具有金属光泽的“折纸、刷质感的“折纸”折纸漫漫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的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3、年画 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按印制工艺分,可分为木板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

按着色层次分,可分为单色年画、黑白年画、彩色年画。按年代长度分,可分为古代年画、近代年画、当代年画。按国家地区分,可分为中国年画、西洋年画。按年度月份分,可分为年度年画、月份年画。

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的寒亭;南方是在四川的绵竹年画以及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

1、孙铭武(1889年9月—1932年1月19日),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

2、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3、王根英(1907年—1939年3月8日),原名庶心,上海人,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1925年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中共五大后,王根英与陈赓在上海负责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在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营救了大批被捕同志。

1939年3月8日,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突围时,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2岁。

4、牟光仪(1900~1939),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中共潍县早期党组织***之一,中共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部长。

2014年9月,牟光仪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5、叶辅平(1902—1939),民国12年(1923)创建周田农会,自任会长。民国14年(1925)11月任叶挺独立团军需主任。民国15年(1926)5月,参加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队。民国16年(1927)3月,升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军需主任。5月,筹集粮食3万余斤和大批军用物资供应中央独立师,为平定夏斗寅叛乱,保卫武汉作出了贡献。

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需处主任。起义失败后避居香港、澳门。民国17年(1928)春回淡水,6月加入中国***。民国19年(1930)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七师第十九团军需主任,第一五七师会计科长。民国26年(1937)任新四军军部上校军需处处长。多次往香港发动侨胞,港澳同胞捐资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民国28年(1939)8月在运军需物品途中因车祸牺牲。

2014年9月1日,叶辅平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日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

主要人物有少剑波、杨子荣、座山雕、蝴蝶迷、殷八字等。

1、少剑波

少剑波是中国著名作家曲波代表作《林海雪原》的主人公,是东北民主联军(即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牡丹江军分区独立二团参谋长,代号“203”。

少剑波在小说中的本姓是鞠,因为他的姐姐叫鞠县长,也是从胶东到东北开展土改工作的干部,是最早从事地下活动的***员。

他青少年时代在胶东半岛生活战斗,日本投降后到东北牡丹江地区的林海雪原率领一支小分队剿匪,多次立下奇功。

日本投降后,少剑波参加了东北的剿匪战斗,消灭了座山雕、许大马棒、谢文东、蝴蝶迷、定河道人、小炉匠、一撮毛、侯殿坤、李德林、马希山、郑三炮等土匪。

剿匪胜利后,该部补充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野战部队,杨子荣排就编入了38军(东野1纵)的侦察连。

这样一个富有青春朝气、智慧干练的形象,是小说作者曲波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2、杨子荣

杨子荣(1917年1月28日—1947年2月23日),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嵎岬河村人。

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

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31岁。

3、座山雕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威虎山上的匪首。《林海雪原》中的角色,后被杨子荣活捉。

据史料记载,座山雕出生于清朝末年,是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

1947年2月7日被活捉,1947年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及时配合剿匪部队消灭了土匪。

并活捉国民党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当月11日召开公审大会,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病死于监狱。

4、蝴蝶迷

蝴蝶迷,东北林海雪原奶头山上的女土匪,郑三炮的相好,擅长枪法,人称“双枪姑姑”,她牙尖嘴利,异常毒舌。

蝴蝶迷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她霸气十足、飞扬跋扈,曾说过“当土匪是阔**开窑子,不图钱财就为痛快”的豪言。

5、殷八字

威虎山八大金刚之一,外号“翻垛”,算命先生出身的他手里总拿着六个可以算命打卦的铜钱。他负责推测吉凶,选择时机方位。

——林海雪原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有: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文登县区抗日救国会军事科科长,招远县第三十二大队政治委员,招远县独立营营长,胶东军区胶济支队政治委员,东海独立营营长,第五支队三团副团长,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参谋长,东海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六师参谋长,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三十八师副师长,代师长,第七纵队二十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队列处处长,军训处处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二分院副院长,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于1993年12月在北京病逝。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协会会长。  张怀忠1917年8月31日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一个贫农家庭,1937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历任山东文登黄山区抗日救国会军事科长,招远县三十二大队政委,胶东独立营营长,胶东一支队政委,胶东五支队副团长,胶东南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胶东东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胶东四旅司令部参谋长,胶东军区第六师参谋长,胶东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十三纵队三十八师代师长,七纵队二十一师副师长,二十师(原七十四师)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等,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全国解放以后,张怀忠历任华东军区队列处、军训处处长,山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烟台国防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济南军区司令部常务副参谋长,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副院长、院长。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5年,张怀忠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七机部二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张怀忠同志因病于1993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张怀忠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人多地少,生活困难,直到10岁才上学,在本县望浆寺小学读书。15岁高小毕业后,家庭无力继续供其上学,便辍学在家劳动。1933年7月,为觅生活出路,跟随亲戚谭泽过海到朝鲜谋生。在朝鲜,张怀忠先后当过杂货店学徒、种过菜,卖过豆腐,深受颠沛流离之苦,饱尝日本人打骂之欺,以“四等公民”的身份苦熬了二年。期间,他结识了曾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失败后被国民党通缉而逃亡到朝鲜的中共党员毕庶梓,两人结为挚友,互相照顾提携。张怀忠深受其影响。1936年2月,张怀忠失业,于同年8月回到奉天(今沈阳),继续过流浪生活。幸得同乡和工友帮助得以渡日。1936年11月,为生活所迫和想学点军事,张怀忠报考伪满训练处当二等兵。1937年4月,他不满日本人的欺压,不甘当亡国奴,从军营逃出,回山东老家务农。

《红高粱》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中心主旨?

主要内容: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