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梵华精舍怎么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霸州梵华精舍怎么样,第1张

霸州市梵华精舍是一家宝藏寺庙,位于河北省霸州市。梵华精舍将密切契合国家政策,继续在赵嘉福、杜伟生等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专家的指导下,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保护中华珍贵典籍,建设“人文道场、书香道场”。

南京栖霞山充满了各种类型的树木,其中大面积种植的枫树在金秋时刻已经开始变了颜色,金**的叶子给人一种火红的成熟感,让人有一种丰收年的喜悦情绪,是一个值得观赏的自然景象,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南京栖霞山枫叶最佳观赏时间

每年的10月15日至12月15日是最佳的赏枫时间

南京栖霞山枫叶旅游攻略

近日,南京栖霞山的枫叶进入最佳观赏季,满山红叶,醉美了整个南京,景区内众多的红叶,犹如晚霞栖落,漫山遍野,层林浸染,呈现灿若云霞般的美颜;每个角度、每个观赏点都呈现出各种艳丽的色彩,犹如一个大型的调色板,展现出大自然独特的魔幻魅力,让人痴迷。

最佳行程

一日游赏枫行程攻略:

明征君碑-彩虹明镜-栖霞寺-古籍修复-陆羽茶庄-桃花湖-红叶谷

门票价格:

25元/人次(淡季)

秋季红枫节期间有所上调,门票价格为40元/人次(旺季)

(凡购买成人票就可以免费带一位13米以下的儿童进入;70岁以上的老人可凭老年卡免费进入;早上六点半之前,栖霞山免费开放用于附近居民晨练,可自由出入。)

一、公共交通路线

公共交通:

赏枫公共交通非常方便,有9条公交线路抵达或途径栖霞山景区:

138路(太阳城—栖霞)——栖霞站

206路(南京站北广场东—栖霞)——栖霞寺站

743路(江宁客运站—上坝)——栖霞寺站

197路(摄山新城—尧化门)——栖霞寺站

194路(龙潭—栖霞)——栖霞寺站

195路(隆昌寺—栖霞)——栖霞寺站

207路(南京站北广场东—上坝)——栖霞寺站

326路(经天路—栖霞)——栖霞寺站

327路(摄山新城—栖霞)——栖霞寺站

地铁换乘:

地铁1号线-南京火车站(南京站)下——至北广场乘坐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地铁2号线—学则路站下——换乘138路(栖霞站)至景区

地铁3号线—新庄站下——换乘坐206路(栖霞寺站)至景区

建议游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到栖霞山赏枫。

自驾线路:

1、新庄——玄武大道——312国道,行驶10公里左右,根据景区指示牌提示,左拐至景区;

2、晓庄广场往栖霞方向,走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3、中山门走沪宁连接线——绕城公路,往二桥方向至新港开发区匝道口下——栖霞大道,直达景区

友情提醒:红枫节期间人流和车流都很大,考虑到游客的安全及游园秩序控制,红枫节期间,除了特种作业车辆及应急车辆以外,所有机动车都禁止上山。为了游客能更方便赏枫,景区内有游览观光车,游客可徒步登山或乘坐景区观光车游览。

二、自驾游线路图

安徽、苏北地区的游客可以从二桥、三桥高速经绕城公路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沪、苏、锡、常地区游客可以经312国道或沪宁高速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景区

皖南、浙江地区的游客可以从宁杭高速经绕城公路来我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南京栖霞山美食推荐

栖霞山附近有美食一条街,随便一家,皆都价廉物美,风味十足。

在南京,卖鸭血粉丝汤的摊子星罗棋布,从路边的小吃摊,到成规模的连锁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吃过南京的鸭血粉丝就等于没来过南京

。一碗鸭血粉丝汤,简直是回元气的好东西。

鸡汁汤包,一笼一般有6-8个汤包,揭开蒸笼,你会发现汤包皮闪着亮光,晶莹剔透,特别小巧可爱。汤包与一般包子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薄馅多,吃时先在盘子里倒一些醋,然后轻轻地夹起包子,慢慢地提到嘴边,等包子冷却后再咬一个小口子,把里面的汤汁全部吸完。

干丝馄饨,皮薄馅多,香浓味美。馄饨是比较大个的那一种,皮也不是很薄,无论菜肉馅还是鲜肉馅都很饱满,肉质紧实Q弹,猪骨汤炖的浓香醇美,出锅前再切上干丝或是香葱,香气袭人啊。

要问到南京最值得吃的是什么,十个南京人中十个会告诉你是盐水鸭,盐水鸭肉质皮白肉嫩,吃起来紧密咸香,余味回甜。

有人说,在南京,可以吃三天不同的干丝,原因就是南京干丝细嫩爽滑,且南京干丝价格便宜,是大众都喜爱的美食。

硬菜就是各种蟹了,有清蒸有红焖,而且秋天的大闸蟹,是千万不可错过的哦。

南京栖霞山酒店住宿

栖霞山附近几公里的地方有个大学城,那里吃住都很多,但离栖霞山最近的只有一家布丁酒店(仙林大学栖霞

寺店),这家店虽然房间不大,但是床品非常舒服,尤其是乳胶床垫和乳胶枕头,真的是大手笔的配置,睡一觉连梦都不会做,比好多4星酒店的床垫都要舒服。

且布丁酒店自己就有餐厅,还有停车场,如果到店时间太晚,还可以叫外卖,送到楼下前台,也还算方便。且这家布丁酒店是打卡坐电梯,没有房卡根本无法到达房间,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又名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

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

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

栖霞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东北有龙山;西北有虎山。栖霞

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栖霞山景点有:明镜湖、栖霞寺、栖霞寺舍利塔、始皇临江

处、千佛岩、碧云亭、纱帽峰、小营盘遗址、乾隆御花园、陆羽茶庄、桃花湖、红叶谷、枫岭等。

栖霞枫景美如画

自明代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栖霞丹枫”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山西侧的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为中国

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栖霞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香为主,包括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

一年的赏枫季到了,南京栖霞山开始层林尽染,栖霞

山上连绵的红叶,在霜降过后,漫山的艳红,美不胜收,她的秋景或许没有壮美,没有传说中油画那般绚烂,但是她的秋色是缠绵和温柔,不管是着婀娜多姿的白色改良旗袍,或是着清新淡雅的霓裳长裙,都能拍出不同的美!

南京栖霞山赏枫路线

从大门进入,直接到栖霞

寺,寺庙前有很大两棵古银杏树,还有那扇朱红的大门,都是拍照的好景点;再往前经过藏经阁,藏经阁这里的白色雕栏和建筑可以拍一组,很有古朴的味道;再去虎山“读枫阁”,差不多属于这里最高处了,登高远眺看火红枫叶,美不胜收。

这里可以拍人像大场景,因为路的两边都是枫树林,枫叶颜色红黄各异,再加上蓝天白云绿草,颜色分外鲜明,人物可近可远,拍一组环境人像非常棒,如果有航拍,更为震撼;再继续往前就是桃花湖,桃花湖这里有枫有湖,层次感非常强,可以利用静止的湖面拍水中倒影,也可以利用红枫做前景虚化,将人像放在中间拍,这样拍出的效果又不一样;

最后去红叶谷,

那曲径的小路两旁,都是大片的枫树林,红黄相间分外妖娆,这里拍一组人像,会有一种清灵空幽之感,如果阳光正好,那照片就非常鲜明又清新。

栖霞寺结缘,修补古经

我们还来到千年古刹栖霞寺,有缘结识了静善师傅,还在静善师傅及居士们的帮助下,学习了如何修补古经书。

栖霞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因寺中历代高僧辈出,广传佛教“三论”,而成为三论宗祖庭。其间梵宇重叠,气象壮观,与湖北

玉泉、山东灵岩、浙江国清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

这位就是静善师傅,他在寺庙属于二把手,一把手当然就是主持了。

静善师傅正在和居士们认真修补着残缺毁坏的古经书,静善师傅告诉我们,这些古经书都是旁边藏经楼的书籍,一共有4万7千多册古籍,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图书馆,储书量很大。前几年的时候,

栖霞寺整理编目,发现了很多被老鼠咬坏,被虫子蛀坏的古经书,于是就发动了居士们一起修补。静善师傅还说道:古籍修补是件非常辛苦得事情,

我们一时兴起,在静善师傅悉心指导下,也学着修补了起来。

别说,干修补经书的工作还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得用竹纸,一小块一小块补上去,补上去以后还没完,得把多出来的纸轻轻撕掉,补上去的纸必须得和缝隙一样大才行,真是费时又费力,一天功夫或许只能补一页,有些纸页上,如果损坏的太多,估计得补上好几天,的确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而这么繁杂的工作,这些居士们都没有叫苦叫累,且都是免费来帮忙。

静善师傅说我们有缘结识,还送了我们雕版印刷的《心经》和《财神》,这个雕版印刷源自于古代,藏经阁里的古经书大多都是采取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模子是用木块做成,在印刷时,将颜色涂料抹上去,再用刷子弄均匀,接着就将竹纸放上去,上面再压一块木板,不断按压,然后,一张雕版印刷的画或字就出来了,如此有趣,大家便学习了一番,这个就简单多了,由衷感谢静善师傅的耐心讲解。

南京栖霞山,有着如此美丽的枫景,还有如此古老的地方,真是值得一游,赶紧趁这个红枫最美季,去栖霞山慢慢游玩一番。

苏州的园林最为著名,其中有不少可以免费观赏的园林,那么苏州有哪些园林是可以免费参观的呢?有朴园、五峰园、拥翠山庄、天香小筑、北寺塔等都是免费的,更多详情请看下文。

1、朴园

位于平门内人民路高桥8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

朴园四周围以花岗石墙,采用传统造园布局,以山水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峦起伏,池架曲桥,聚分兼得。有四面厅、花厅、亭、廊等建筑。花木茂盛,有白皮松、罗汉松、广玉兰、樱花、杜鹃等。最为珍贵的是两株地栽五针松,高约2米,生长健旺。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平门校场桥路8号

开放:无需预约,刷身份证可进

交通:可乘31路、32路、33路、88路、146路公交车到桃花坞站下车,再步行10多分钟即可到达。

2、五峰园

五峰园在阊门西街47号(现由阊门内下塘街五峰园弄出入),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众多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园林之一。

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

地址:苏州市沧浪区阊门内下塘五峰园弄15号

开放时间:旺季7:30-17:00,淡季7:30-16:30

交通:可乘坐公交31路、54路、501路到“皋桥”站下车

3、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位于苏州市虎丘山门内8号,依山势起伏而筑成,旧为月驾轩故址。庄中有抱瓮轩、灵澜精舍和问泉亭等处,规模不大,但构筑精巧。

出冷香阁南行,顺山道蜿蜒而下,即可至拥翠山庄。虎丘集山水、寺庙、园林于一体,既具泉石之胜,又有园林之美。拥翠山庄就是其中的一座山地小园。虽然面积不大,仅一亩馀,但共整体风貌既区别于市园、郊园,也不同于寺庙园林,在众多的苏州园林中可谓独树一帜。

地址:苏州市虎丘区虎丘路虎丘公园内

开放时间:7:30-17:30

交通:32路、816路、949路、游1路北线、游1路南线到虎丘路站下即可。

4、天香小筑

天香小筑位于城区人民路苏州图书馆内。1935年由洞庭东山席家花园主人席启荪所建,一度被汪伪省长李士群占为公馆。解放后由党政机关使用。2001年辟为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占地2664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分住宅和园林两部分。住宅在西部,现存建筑呈"回"字形格局,有大厅(鸳鸯厅)、主楼及东西两厢楼。三幢楼组成"品"字形。

园在主楼东侧,作横长方形,占地1000平方米,园中堆土叠石为山,砌石阶小径,山上建有六角凉亭,树木葱茏。该宅园以苏州传统第宅庭园布局和结构形式为基调,吸收了北方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合了西洋建筑的某些特征,在外观、装饰等方面较为别致协调。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80号

交通:

①地铁:乘1号线到乐桥站下车,从5号口出来即可。

②公交:乘8、309等到饮马桥东站下车;或乘1、5、102、308、933、游2路、游4路等到三元坊站下车。

5、北寺塔

北寺塔属于寺庙园林,位于苏州市人民路1918号,面积约为23590平方米(约354亩)分塔院、后院、观音院、华藏世界、梅圃五景区。牌坊、山门、塔院、塔、藏经阁等在南北轴线上。塔院有古塔梵宫佛国的庄重气氛。梅圃中花木布置和各景点题名匾额都围绕梅花为主题。

梅圃景区内拥有两座假山,假山为黄石所叠,东侧高达8米,危崖峭壁,下临广池;山顶有六角攒尖亭,名为“疏影横斜”。山南山北清溪合抱,山坡遍植梅树,颇具天然野趣。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1918号

开放时间:7:45-17:30

交通:可乘1路、5路、8路、101路、313路、602路、游4路等公交车到北寺塔站下车。

6、曲园

俞樾故居即曲园,位于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43号,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资助,购得马医科巷西大学士潘世恩故宅废地,亲自规划,构屋30余楹,作为起居、著述之处。在居住区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构筑小园取名"曲园",宅门悬李鸿章书"德清余太史著书之庐"横匾。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园虽小,但园林要素具备。简谱素雅,不事雕琢,窗明几净,有花有木,有山有水,可居可读,可憩可写,容文人意境与小型庭院建筑中。

地址:苏州市平江区人民路马医科43号(近马医科菜场)

交通:

①地铁:乘地铁1号线到乐桥站下车,8号口出,步行10分钟左右到达。

②公交:乘1路、8路、38路、101路、游4路/长线等公交车到乐桥北站下车。

7、畅园

畅园位于姑苏区庙堂巷22号,整体呈西宅东园布局,花园以水池居中,绕以厅堂、船厅、亭廊、假山、花木等,园景丰富而多层次,是苏州有代表性的小园之一。

畅园占地面积2820平方米,系清代道台王某所建。民国七年(1918)为律师潘承锷购得,修葺一新。后潘氏去沪,托周瘦鹃转请刘姓照料此园。1959年由市园林管理处接管1988年起陆续修复而成今貌。畅园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畅园列入第一批《苏州园林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地址:苏州市沧浪区庙堂巷22号

开放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上午9:30-下午16:30

开放方式:每座园林参观游客限上午、下午各50人,市民参观需提前进行预约。

交通:

①地铁:乘地铁1号线到养育巷下车,1号口出,沿养育巷步行到庙堂巷,再向里走即可。

②公交:乘305路、602路公交在干将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8、道勤小筑

道勤小筑(又名勤园),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杨湾寺前村,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该园于2011年动工兴建,历时两年建成,是一座具有苏式园林风格的仿古园林。

园以水池为中心布局,山水、建筑等处理手法较好,植物配置合理,体现了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2017年8月,道勤小筑被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地址:吴中区东山镇杨湾寺前村

开放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上午9:30-下午16:30。

开放方式:每座园林参观游客限上午、下午各50人,市民参观需提前进行预约。

交通:629路到长圻站下

9、后乐园

2017年8月,后乐园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面积约34亩的后乐园,由苏州香山帮匠人历时2年建造而成,园名出自范仲淹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乐园由东花园、西花园、南花园三部分组成,有长廊百米,各式漏窗七十多扇,更有鸿广堂、闻道斋,怀德堂、小飞虹、戏云台、紫东阁水榭、骏逸亭、狮峰山等十八处景点。它是以渔樵耕读的理念来构建园林,师法自然,体现了苏州园林的精髓。该园还拥有“春秋物语馆”,展出明清家具及宫廷物品,名人用具、宣炉等珍稀物件。

地址: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凤阳路5号

开放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上午9:30-下午4:30

开放方式:参观游客限上午、下午各100人,市民参观需提前进行预约。

交通:861路、863路到金澄国际站下,再步行500多米(往苏州皇华书苑方向走)

10、乡畦小筑

2017年8月,乡畦小筑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占地面积约3亩乡畦小筑,于2003年2月开始动工,历时十三年建成。

园以苏州园林为特色,运用传统的叠山理水手法,亭台楼阁布置合宜,花木种类多达30余种,南入口处叠湖石假山一座,寓“开门见山”之意。全园布局疏密得宜、小中见大、藏露互补、曲折有致,集居住、休闲为一体,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较好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传统特色。

地址:苏州吴中区木渎镇灵天路98号天邻风景花园内

开放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上午9:30-下午4:30

开放方式:参观游客限上午、下午各50人,市民参观需提前进行预约。

交通:315路、583路、621路、662路、668路、游4路长线到天邻风景站下,再步行100多米左右

11、瑞园

2017年8月,瑞园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占地面积约30余亩的瑞园,由香山帮传人设计施工,历时六年建成。园北依穹窿山,南濒太湖,依山势而高下而布局,水面宽广、假山玲珑、建筑精巧,古树名木众多,四时芳华不断,其中一株百余年“孩儿莲”最为珍贵。

园内有天香楼、海棠轩、藕香榭、花蓝厅、鸳鸯馆等景点,较好地体现了苏州园林的传统造园理念和技艺。

地址:苏州吴中区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舟山村99号(穹窿山脚下,环香山路那边)

开放时间: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上午9:30-下午4:30

开放方式:参观游客限上午、下午各100人,市民参观需提前进行预约。

交通:691路、692路到度假区中心小学站下,再步行1公里左右

12、明轩实样

2017年8月,明轩实样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占地面积460

平方米的明轩实样,为建造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的实样,由当时的苏州市园林管理处组织设计,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具体施工。

明轩实样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庭院实样,造园要素齐全,其设计、用材、技术精益求精,完整地体现了苏州造园的技术水平,是当代苏州园林的杰作,1979年4月落成。明轩是我国第一座以园林为内容的出口建设项目,为苏州园林走向世界迈出了第一步。

地址:苏州姑苏区白塔东路1号东园内

开放时间:

5月1日-10月31日5:30-22:30

1月1日-次年4月30日5:30-21:30

交通:301路、305路、9009路社区巴士到东园站下

一、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乡,于今共颂作人。”门背则刻“砥行立名”。门楼内为天井,步入大厅,为文昌爷宝座。再过一天井,是一排高楼。楼下一厅二房,楼上斗拱交错,画栋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爷。楼前挂木匾书“造凤楼”。又有联云:“是楼上主人,云水湖桥资览胜;幸棉中学子,凤龙台阁定初基。”书院左侧为瑞制祠,宽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中央有一拜亭式厅堂,建筑精美,清雅脱俗,周围有书室二十余间,向着中厅,如众鸟之朝凤。解放前后,书院几经修缮,门楼建为二层大楼,面貌稍易,但其格局仍保存原貌,堪为游赏胜迹。

《揭阳县志》记:“霖田都兴道书院,同治十一年改建,厅堂之旁为书室二十余间,购置产业银二千四百圆。”

据记载,兴道书院建于一八七二年,其实书院的历史要上溯到清初,可谓“源远流长”。

《揭阳县志》指出:“从前衙署在湖口村地方,前明洪武三年移住棉湖。”湖口村在今东园区洲仔郭村,自明初以来,棉湖已成为霖田都的首府,清时设“左堂”,修建城隍庙,实际是副县城了。因而明清以后,棉湖教育特别发达,成为一个文化中心。《揭阳县志》记揭西地区最古老的学校是棉湖社学,俗称老书院。其中收录二篇碑记。王秀(无锡人,巡简)的碑记指出;“棉湖距县治(榕城)六十里,为霖田一都巨镇。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于通邑。”“爰卜吉于安定门外之左,购地九丈。”“鸩工于雍正八年九月二日,明年五月六日而学成。”这所社学,创办于一七三零年,今镇内的文祠小学即其遗址。

棉湖社学办了十二年,即搬到现在兴道书院这个地方,改名为鸿都书院。《揭阳县志》记:“鸿溪书院,在鸿溪,乾隆七年,举人陈元才建。”鸿溪就是云湖。县志收入陈元才的儿子子承(邑举人、永年知县)的《鸿溪书院记》称:“霖田之棉湖有社学,雍正八年邑宰湘潭陈公树芝暨巡简宰无锡王公秀始之,属予先君茂厥事嗣,是士气蒸蒸,日有起色。顾其地邻于市肆台司,或假道申宿,遂成传舍。先君屡思别觅僻处,为多士习静,骤不可得。后览胜至鸿溪,见三山排青,一水汀碧,颇有终焉之志。而藏修弥息,心迹双清,于书院为尤宜。爰度揆日,筑精舍于江浒,颜台曰文光,昭其文也,计三栋,夹室二十。广袤各十二丈,庖井悉备,规制虽未宏,颇喜不蹈场界,夙愿藉此稍偿。肇工于乾隆壬戍,计费镪约六百有奇。”鸿都书院是揭西地域有史所记的最古老的书院。以其所记面积,与今兴道书院相等。鸿溪书院办了一百三十年,才“改建”为兴道书院。一九二五年三月,国共合作的东征黄埔军指挥部曾进驻兴道书院,-和蒋介石的住房即于兴道书院内,十三日东征军西渡榕江,在金和区大公山打败了军阀陈炯明,这就是威震海内外的棉湖战役。

由此观之,兴道书院从社学开始,已历二百五十四年,从迁来今址开始,历二百四十二年。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揭阳县第一中学迁来此开办。一九四五年,兴道书院改办为揭阳县第二中学。一九六五年改为揭西县第二中学。文革期间的一九六七年改名为东方红中学。一九七八年,改名为棉湖中学,并于隔湖岭顶扩建校舍,书院旧址仍为部分师生的宿舍。一九八五年拟将此院改名为兴道中学,与棉湖中学分开,独立创办另一所学府。

兴道书院变迁,是棉湖历史的见证,是教育沿革的记录。她也是国民革命的纪念地。

二、龙颈水库

龙颈波光(龙颈水库)在(揭西县)五经富镇之北,处于龙江上游。龙江发源于丰顺县之八乡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县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为南河最长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兴建水库,历二年余而竣工。在与丰顺交界处建上库大坝,又在下游的龙颈口建下坝。蓄水量达一亿多立方米,是县内首屈一指的水库。上库大坝,高达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坝上宽阔平坦,将两旁高山连成一片。右侧有楼阁,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左边水中有圆形放水台,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纵横十余里。上游山货,在此集散,为繁忙之转运站。

坝左侧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宫殿,因处水平线之下,又称水晶宫,内分四层楼,装电机三台,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机轮飞转,马达轰鸣。控制室中,银光屏闪闪发亮,似珠光宝气。各层之间,回廊相接,长梯相通,迂回曲折,可从另一洞口而出。

离上坝十余里的龙颈口,两岸高山狭峙,左边彩塔山,有梯田痕迹,望之如塔,下坝即建于此,坝高四十三公尺,有水从一侧山洞轰然奔出。坝外大楼为发电站,装机三台,共九千千瓦。电站周围,电竿如林,电线如网,蔚为奇观。

从下坝到上坝,有公路相通,然游览水库者,最宜乘船。下库十余里平湖,电船往来如梭。其地山高林密,郁郁苍苍,山青水绿,江山如画,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下库中段,大尖山下,剑门坑从西注入。这里原来三村鼎立,江中设有一古渡,称为张陆渡。渡头有一古井,称为宋帝井。《揭阳县志》记:“张陆渡,尖山下。相传宋太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经于此。中有井号宋井涌然而出,清澈可监毛发,至今民犹备牲礼往祀之。”

相传南宋末年,张世杰、陆秀夫带着九岁的宋帝昺,为元兵所追迫,逃至大洋村东面的塘湖,在此立碑刻石,暂作栖身,其碑今仍完好。后元兵追至,宋军逃至此渡口,设渡收集残兵。帝昺在荒野露宿时,身边忽现一井,井水清甜,以供御用。后在龙颈口彩塔山下誓师,其兵屯于西侧,后其村称营盘寨。寨后山谷有砾上硿,乃一百公尺以上的飞瀑,忽而响声大作,闻于四方,以壮军威。彩塔山之西,地面涌出温泉,以供军士洗澡,其地今称汤湖。谁料元朝大军到来,苦潭埔一战,宋兵死伤大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帝昺君臣往东南逃奔,才走了三四里路,连玉玺也丢了。事后,当地村民将宋兵残骸埋于苦潭埔,立碑曰“厉泉”。因见埔上常罩阴云,悲风阵阵,故每年备礼品以祭。在丢玉玺的地方,今叫石印村。

自从建了龙颈水库,宋井已淹于水中,张陆渡也已撤去,惟见电船飞驶,浪花飞溅。但当日的沉痛史事,仍令人为之凄怆。

《揭阳县志》还记载着怀念张陆渡的二首诗。

清嘉应进士、监察御史邱玖华《过张陆渡宋井怀古》:谁使神州坐陆沉,空余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泪,野露寒沾帝子襟。万里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园泪淋零。西湖蟋蟀人何在,洋水浑流直到今。

清东莞举人、揭邑教谕邓大业《过张陆渡宋帝井有感》:此地旧传张陆渡,忠魂犹见起旋涡。荆舒误国缘新法,缪丑愚君在议和。二圣蒙尘无反旆,举家沉海有随波。何须更向涯门去,井畔停舟慨已多。

三、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在惠来县城南75公里处,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西临南海,背靠文昌山,是县内龙江、盐岭河和雷岭河汇合出海港口,是粤东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建于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胜迹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说。(“三奇”即奇物——丝线吊金钟,奇鱼——拜鱼,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书院青松、古井通海。)相传隋朝年间,神泉四面环海,是一个孤岛。唐朝时,岛上已有居民,以捕捞为生。尔后,因泥沙冲积,岛屿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势,居民倍增,逐渐于神山古庙前后创建神前、神后、神山等13个村落,合称“神山巨镇”。

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代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其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并被人们编写出许多神奇传说,使此泉演变为“神泉”。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寺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水仙宫为神泉古迹之一,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祀夏禹王,宫内有正厅、明间、次间,卷篷式拜亭,硬山顶,有“登台望舟”之景观。玉华塔位于神泉港口南端,原是一座渔船来往的航标,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七层八角状实心塔,贝灰夯筑,高26。4米,为古八景之“文笔高标”。

海市蜃楼常出现于神泉港西南海面,时间多在春夏之交,天将大雨前夕。“海市蜃楼”的出现次次有异,有古代的台榭、厅阁,有现代的高楼大厦,还曾出现过日本侵华的战争场面。同一次蜃景也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时而勇士披坚执锐,万马奔腾,时而曲苑、酒旗,仕女嬉游,或隐或现,若远若近,蔚为壮观。蜃楼出现有一年一次或数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长则几小时,短则十几分钟,甚至一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现,从下午一时至六时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地渔民总结为观察气候经验,有“景远候风,景近候雨”之说。

四、方方纪念馆

方方纪念馆,建于洪阳文化广场,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700m。该馆是为纪念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国家侨务事业的卓越***方方而建。

方方同志是洪阳镇西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普宁学生会会长,1926年春转为0党员,历任0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福建省上杭中心县委书记、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南方工委书记、0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等职。解放后,任0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当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人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方方同志受到残酷-,1971年9月含冤去世。1979年3月党中央为方方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补开追悼会。在方方同志的家乡——普宁市洪阳镇建“方方纪念馆”,是普宁160万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夙愿,也是广大0员和老同志的热切要求。原国家主席-同志生前为“方方纪念馆”题写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生前也为“方方同志塑像”题名。馆内的展品有方方同志革命活动的情况介绍、照片、实物共300多件。展品陈列共分六个部分:一是少怀中华凌云志。概述方方同志在潮汕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情况;二是崛起闽西有俊声。介绍方方同志奉调闽西后,力挽狂澜,领导闽西革命的英勇事迹;三是抗日反顽智勇全。介绍方方同志任0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书记时的建树;四是擎起南国一方天。介绍方方同志大力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人民武装的卓越贡献;五是侨务风范炳千秋。概述了方方同志作为我国侨务活动的卓越***,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彪炳千秋;六是英名不朽史流芳。展示了人们对方方同志的尊敬和怀念,其光辉业绩

永远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方方纪念馆于1999年10月1日开馆接待来宾,成为普宁市的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天竺岩

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1989年7月1日列为县级文保。1995年被批准开放。

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1950年后,寺被废止。1989年7月1日,0揭西县委批准修复,列为文保护单位。岩山门高大瑰丽,设正门和左、右偏门,上饰澄色琉璃瓦,嵌瓷楚尾和动物、花草,光彩耀眼。门柱石刻对联,横批刻“翼善开贤”。又摆大石狮、大石鼓各一对,使山门显得更为壮观。

再进,正对面是一个长方形车库,上饰澄色琉璃瓦,与后山翠林青黛相映成趣。登其旁石台阶而上,便抵达石洞前所筑佛厅正面。新建佛厅美轮美奂,并建两“伸手”。厅脊嵌瓷双龙朝0,随带嵌入物,古色古香。作为主殿的自然洞顶巨石,高过厅脊,势凌青天,于紧连的绿林中分外显眼。佛厅门匾石刻着:“天竺古岩”。走过佛厅,便抵达石洞内主殿。它有350多平方米,可容数百人,三面为天然石壁,底面有石龛,前面用石条砌成精致的殿门。天然巨石盖中,有一小孔,深不可测,被称为“出米孔”。殿后有迂回遂道,中有石室,如入迷宫。由暗道穿越出门,到达山谷,清风吹拂,迎面忽见10米高天然石雕大佛,巍然端坐,笑逐颜开。举目眺望,满坡苍松翠竹,奇花异草,嫣红姹紫,绿滴凝香,亭台掩映于绿海之间。

六、北标窥日

北标窥日是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揭东县地都镇鸡笼山南麓,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由浮雕地球仪、“北”字承重架和观赏台三部分组成,塔高136米,底坛直径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点,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能透过标志塔地球仪的中轴线管,在观赏台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台湾的嘉义、花莲,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和云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标志塔。到目前为止,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名与太阳有关,古籍《山海经》有一则动人神话传说:夸父就是大男子汉的意思。古时干旱,他要征服太阳,追赶太阳,满身淌汗,热渴难忍,饮尽黄河渭水还不止渴,要去饮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丢弃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地处我们这个海滨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非常吻合。

七、郭氏大楼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

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

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有“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带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这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尺,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

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漫步楼上,浏览周围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八、京明温泉度假村

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中国十大名茶示范茶园。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周围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是一个集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03年2月动工兴建,2004年1月开业。

度假村整体规划面积10072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2亩。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玉、明、镜、翠、盅五潮环绕云、龙、翠、松、孔雀五岭,亭台楼榭,曲径横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

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气、享人生体闲”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游、行、住、食、娱、购"六要素配套各项旅游设施。主体区有京明长城、水上世界、动物观赏园、京明宝塔等20多个景点,集中了度假村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了度假村,的主体风貌和功能。特包景’区主要包括京明茶园、茶艺馆、茶山画廊等景点,尽显中国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京明茶园:占地面积2500亩,梯田式的生态茶园种植了乌龙茶等二十多种优良品种茶,是全省首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生产基地。水上世界;面积2200亩,有意大利贡多拉游船,动物-船、水上自行车等9种不同风格情调的游船。动物观赏园:占地面积110亩,有东北虎、黑熊、小熊猫等动物及孔雀等80多种鸟类。京明长城:位于京明度假树中部,仿八达岭至山海关风貌建成,全长1.6公里。上有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及十八罗汉塑像。多功能服务中心:拥有温泉休闲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设施的娱乐中心及具中谣、潮客风味的美食中心,有各类客房、8号别墅258间(套),有2000多座位的京明文化广场及多种风格可同时容纳近千人的多功能会议厅。

九、赤松观龙藏洞

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唯有此处终日泉水潺潺!历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择此地作风水,谁知罗庚盘一摆放,指针即不动弹,不可思议。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

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靖海乡人宋超月乙镜真人,与道友畅游潮州九邑,惠来都十八景地,识昆仑山落脉,西系葵峰望天岭、双乳峰,居普陀岩虎头山,悟莲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献宝,仙师南行追龙赶凤,但见龙藏凤栖,到了“龙藏洞”,遂推卜立愿而戏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后,自有吾后传明月善人,在此为师创观建宫,存真容于龙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当地道友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修复古庙,圆成“龙藏洞赤松观黄大仙庙”,并经揭阳市宗教事务局核准,惠来县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于1996年阴历8月23日,举行黄大仙诞辰暨龙藏洞管理委员会成立挂牌揭彩双庆活动,盛况空前。还先后接待了海内外来宾3万多人,举行“罗天大醮”法会3次。参加信众约15万人次。现在在赤松观后殿兴建了“乙镜真人宫”,于1997年4月20日举行奠基典礼,请汕头大学及汕头园林建筑高级工程师设计,参偈先贤鲁班图模,定为天地人三才乾坤宫阁,分三层设计:上层呈天坛形冲云宫;中层为城郭形八卦迷宫;底层为富丽堂皇地宫。三层叠宫,有24屋顶、36飞檐、72角椽、99洞孔,8柱6门玄洞冲天,造型独特,史无前例。还规划在山腰修复“观音圆通宫”、“报孝堂”﹙功德堂﹚,在山顶复建“冲天观”,以恭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吕纯阳祖师等八仙。

十、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甚多。寺内并有乾隆十七年《县主张太爷禁示牌》,记载了贡生蔡振声、蔡士江父子营建西来桥等善举。

西来寺正殿为大颠祖堂,旁有联曰:“大师龙溪万古尊严成-,颠歌鹤舞千秋圣诞祝遐龄。”东侧为大雄宝殿及客堂,西侧为历代祖师堂及僧寮。各僧寮成法师,29岁时师从虚云和尚出家,驻锡西来寺以后,精勤修行,为当地民众治病消灾。1982年圆寂,世寿67岁,万民哀痛,溪西学校停课一天,许多僧众不远千里日夜赶到西来寺送葬。

1983年惟修法师继任住持,在海外侨胞及国内信众的支持下,将西来寺修葺一新。1994年知云法师住持此寺,修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宝通亭,亭右筑宝通精

舍。1995年传林法师任住持,於宝通亭前二百米的路口构筑一座二楼三门牌坊式的山门,以纪念大颠祖师之德泽。1997年,传顺法师任住持,筹资十万元,

在古寺前架起卫公里的路灯。全寺总面积4783平方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