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古代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我出生在古代文言文,第1张

1 生在文言文 意思

详细字义◎ 生 shēng 〈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2) 同本义 [grow]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说文》生,出也。——《广雅》生,生长也。

——《广韵》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系辞》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生我百谷。

——《诗·小雅·信南山》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清· 姚鼐《登泰山记》(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4) 生育;养育 [bear;give birth to;bring up;rear]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郑武公娶于 申, 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

注:“犹养也。”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

——《史记·孔子世家》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

——清· 洪亮吉《治平篇》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6) 生存;活。

与“死”相对 [subsist;exist;living]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陷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清· 方苞《狱中杂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8) 滋生;产生 [happen;breed;produce]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

——明· 刘基《苦斋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

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10) 转世 [go into society]。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

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11) 〈方〉∶安装 [set up;settle]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12) 救活,使活 [bring back to life]幸先生生我。

——马中锡《中山狼传》(13) 燃着,点燃 [light]。如:生炉子;生火(14) 制造[事端等] [create]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

——宋· 苏轼《教战守》(15) 生产;制作 [product]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词性变化◎ 生 shēng 〈名〉(1) 生命 [life]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3) 人的一生 [a lifetime]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5) 生活 [live]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7) 指生日 [birthday]。

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offspring;descendent]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9) 生物 [living things]。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10) 生计,谋生手段 [livelihood]。

如:谋生;生路(。

2 “我”字在古文中是怎么形容的

1、“我”一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2、帝王人臣专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将、本将、本督、本帅等。

3、通俗一点则用:鄙人、后学、末学、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辈、洒家(早期白话)、老朽、贫僧(和尚)、老衲(和尚)。

4、“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5、“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6、“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我是始皇帝)。

7、“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8、“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3 请给我一些古色古香的作文,最好有一些古诗 有一写古代的韵味

夜色深沉处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记花间往。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题记

月朗星稀,寒风萧条,我独自坐在窗前轻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记忆中的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我都在回忆过往的尘埃,让文字从笔尖像流水一样哗哗流出,氤氲乍暖还寒时的笑脸,打开心灵的铁锁,让灵魂跃然纸上。这便是我的爱好——在夜深人静时享受文人的趣味,在纸上留下一片悠然淡漠的余香。

不知是从何时起,脑海中产生了回忆的念想;不知是从何时起,开始用笔在白纸上编织出黑白交错的花环;不知是从何时起,手中的布娃娃变成了跳跃的文字,陪我长大……

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文字竟然离我如此之近,它不再是我生命中的过往来客,而是一座坚固的拱桥,我所编织的文字虽然没有粱实秋的闲适,林语堂的“性灵”,周作人的散淡,徐志摩的诗情画意,但它已把它和我的思想融为一体,我不愿它被当作文化遗产而被束之高阁,当我们沉醉在商业的喧嚣中无可自拔时,一颗浮躁的心怎能容得下那充满灵魂的拷问和匕首的刺扎?当它常坐在我寂寞的发梢聆听我灵魂的浅唱,你就会明白,我的每一秒都在吟唱美好。

后记:

夜至深沉处,公鸡报晓时。不知不觉中,我已陷入文字在笔尖流畅的沼泽,醉意中让小船清波荡漾,让水流随意将我领到花间。

水雾茫茫无尽头,远远的,朝阳就要升起,周围山峦重重,身边的花瓣飘落如细雨稠稠,而我,已不记得来时的路!

4 我的说法在古代汉语或文言文等,关于“我”字有几种说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等。例如:

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夫子加齐卿相》)

②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同①)

③ 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管晏列传》)

④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代词“我”“予”“余”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在先秦时多作主语和定语,在否定句中可以作宾语,在一般句子中作宾语比较少见。“朕”在秦以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并非皇帝专用,所以在例④中屈原可以自称为“朕”。

1 北京四中的校训

校训北京四中的校训是“勤奋、严谨、民主、开拓”。训诫北京四中训诫摘自首任校长王道元撰写的《京师训诫》原文如下:

须知人之所以生,要以自食其力为本根,以协同尚义为荣卫。所贡献于群众者不啬,斯群众之报施我者必丰。藉势倚权,常与祸构,不可为也。故求其可恃莫如学,势可踣也。学不得而閟也。今学者每期期焉,以学不见用为虑,而不以致用不足为忧,窃以为过矣。不知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其受用处,非根器浅薄者所能知,亦非佻达纨绔者所能任也。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

2 高中文言文 学习方法 怎样学习高中文言文(北京四中

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是学习文言的重要基础 学习现代文,是从认字开始,学文言亦然。

所谓“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中学生学习文言,大都从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文言开始,这些文言文,都是从大量古籍中精选出来的,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

学习这些文章,从初读第一篇开始,就要逐一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万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不能如讲故事一般将其内容概述下来即释为翻译。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

下面就先谈一谈关于实词的掌握。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有些与现代汉语使用的词汇没什么差异,如“人、马、山、石、大、小、上、下”等,这给我们学习文言带来很大方便,没有初学外语满眼茫然的 。这类词,我们便可视作现代词去理解。

一种情况是与现代使用的词汇完全不同,甚至从现代汉语中根本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来。如“宦官”,是古代以被 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

古文中与之同一概念的词汇还有“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由于时代的发展,宦官已经消失,那么表达这一概念的一系列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均已消失。另外,“宦官”还有一义项是“仕宦之通称”(如《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但现代各级 官员也不有此称呼了。再如“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后作王室的代称)、“章甫”(古代一种帽子)等等,皆因事物的消亡不见了。

而“曰”、“叟”、“须臾”等词,已被“说”、“老头”、“一会儿”等词汇代替。这类实词,虽难记些,但不会同现代汉语混淆,可把它们当作生词去记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许多古今都使用的词,但其意义却与今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情况复杂,难于掌握。这些词汇,又常常被列为考查重点,是需要下大力气掌握的。

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这类词汇上。

3 北京初中必背的古文有哪些

古文部分 1、《论语》六则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欲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后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4 北京中考考哪些文言文

脆把考试说明给你吧

录二 文言文阅读篇目

1《叔向贺贫》

《国语》

2《曹刿论战》 《左传》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7《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8《陈涉世家》 司马迁

9《出师表》

诸葛亮

10《桃花源记》 陶渊明

11《三峡》

郦道元

12《与朱元思书》 吴 均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师说》

韩 愈

15《小石潭记》 柳宗元

16《捕蛇者说》 柳宗元

17《活板》 沈 括

18《醉翁亭记》 欧阳修

19《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21《读》 王安石

22《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23《核舟记》 魏学洢

24《口技》 林嗣环

5 北京四中网校

北京四中挺好的

初中: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化学

高中: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化学 政治 地理 历史 生物

听力教室

初中:第一册英语(下) 第二册英语(下) 第三册英语(下)

高中:第一册英语(下) 第二册英语(下) 第三册英语(下)

动感课堂 化学: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 氢气还原氧化铜 …………

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连通器 阿基米德原理 奥斯特实………

数学:四边形中点连线所得的图形 四边形的认识 …………

视听课堂 高一:语 文 徐克兴 文言文阅读

高二:数 学 傅以伟 圆锥曲线与直线的关系(一)

高三:英 语 吕奇恩 精读

6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题目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2)未果,寻病终 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甲〕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春和景明景:②四时之景不同景:③而或长烟一空或:④把酒临风把: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若夫/*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7 北京中考古文必背篇目都有什么

1《曹刿论战》 《左 传》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

3《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5《陋室铭》 刘禹锡

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

7《岳阳楼记》 范仲淹

8《蒹葭》 《诗经》

9《观沧海》 曹 操

1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12《使至塞上》 王 维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15《望岳》 杜 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1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0《泊秦淮》 杜 牧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22《登飞来峰》 王安石

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2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26《游山西村》 陆 游

2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28《过零丁洋》 文天祥

29《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30《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3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80后学的不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是天降大任于是人也。翻开如今八年级学生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文里,明确写为“是人”。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在考试中出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必须按照“是人”,不是“斯人”。

无论是古籍、还是教材出现的都是“是人”,但很有可能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因为编写者不够严谨的原因,而把“是人”误写成了“斯人”。从背诵经典的角度来说,“斯人”更为朗朗上口,就有可能产生了记忆偏差。而且一直都是“是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文言文重点词解释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参考摘录的还有,他人的版权,。

2 英语翻译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怎么阅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与解题呢

掌握一些常见虚词,实词是基础;另外可以就题论题,找技巧的,譬如第一道,有关实词的解释,一些生僻的词的释义一般都是对的,反而是那些常见的词,容易变性的,名词作动词的,或者望词生意,作现代汉语讲,这些都是爱出题迷惑我们的地方,总之到时候不要慌,难逃你的火眼金睛的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

4 我买了本语文高考总复习资料,但是文言文我都看不大懂,只有蒙下面

怎样巧学文言文?一、精解字词,储备足量的文言知识逐字落实文言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意义和用途,务必准确无误因为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字词,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二、巧记巧学让文言文学习的轻松愉快成语,是颇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的遗存,借助成语学习文言文,将古代和现代的词语沟通起来,使得文言文知识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吓人,变得易记而浅显;还能够一石而二鸟,文言文和成语的学习同时经行相得益彰这是个轻便而俏皮的巧学方法比如张如果理解成语“账目结舌”中“张”是“睁开,睁大”意,就不难记住课文《童趣》中“张目结对日”中“张”的“睁开,睁大”意义字形,尤其古文字字形,比如甲骨文、金文、篆文,都隐藏着汉字的意义密码探员其本字的古代写法,一眼就能洞察其意义,这样,即印象深刻有妙趣横生这是个直观而形象的巧学方法例如于小篆字形()像两手相与之形由此可见“予”本义:授予给予,给三、归纳拓展,由“闻一”而“知十”掌握了文言文的规律,就等于拿到了打开文言文知识的钥匙文言文学习总是有章可循的,见到“陈胜者,阳城人也”,归纳为“者……也”判断句,进而归纳“乃、必、即、皆”等+谓语判断句;见到“吾谁与归”,归纳得出“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规律;见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归钠得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规律;见到“何陋只有”“唯利是图”,归纳得出“之是褆宾”的规律;……这样,在课本上学的是“一个”,而你收获的却是“一类”,学起文言文来就游刃有余了四、知识迁移,由课堂延伸到考场把每一篇文言文课文都当成考场上的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或设置题目作答,或比对已考过的的考题,即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从中培养语感,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考场的应变能力例如,《送东阳马升序》第二段描写宋濂成人后求实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5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蒹葭。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9、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31、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 《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 通“谪” 《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 “仓”(chāng) 通“苍”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输》

51、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52、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4、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6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64、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我出生在古代文言文

1 生在文言文 意思 详细字义◎ 生 shēng 〈动〉(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