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辨治肝硬化?
中医没有“肝硬化”的病名,中医对肝硬化的诊治,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而定。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从“胁痛”“ 积”论治,失代偿期有腹水征则按“鼓胀”辨析。
(1)肝郁脾虚型:多属早期肝硬化患者,并见胃纳减少,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入暮可有足趺微肿,舌色或暗红或淡,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治则: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g,茯苓、太子参各15g,炙甘草6g。若湿滞较重,加苍术、厚朴、泽泻;短气神疲者,加党参,并重用黄芪。
(2)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肝硬化代偿期,亦可见于失代偿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外,尚有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质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消积。
方药:化瘀汤加减。丹参、牡蛎各30g,当归、炮甲各15g,郁金、桃仁、红花、青皮、白术、赤芍各10g。如伴目黄、溲黄,加茵陈、金钱草;兼阴伤者,加生地、石斛;兼脾功亢进者,加阿胶、熟地、大枣等。
(3)水湿内阻型: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症见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两胁胀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细。
治则: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泽泻、陈皮、木香、柴胡各10g,云苓、白术各15g,车前子30g。若体实而腹水多者,可配黑白丑粉、禹功散、十枣汤以逐水;腹胀以气滞为主者,加川楝子、莱菔子、沉香末;若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白术各40 ~ 60g;兼黄疸者,加金钱草、赤芍;挟瘀血者,加泽兰、桃仁、丹参、当归。
(4)瘀血阻络型:多见门静脉高压症明显者,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显露,胁腹攻痛,面色黧黑或晦暗,头颈胸腹红点赤络,唇色紫褐,大便色黑,小便短赤,舌质紫红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舌苔薄黄腻,脉细涩。
治则:祛瘀通络,活血利水。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炮山甲、炙地鳖虫各10g,丹参、白茅根、大腹皮各20g,茯苓、白术各15g。胀满甚者加沉香、降香、莱菔子;大便秘结加枳实、大黄(后下);脾大明显加服鳖甲煎丸;有出血倾向者加服三七粉、白及粉或云南白药。
(5)肝肾阴虚型:除水湿内阻症状外,尚有面色灰滞,形体消瘦,潮热心烦,手足心热,唇干口燥,失眠多梦,鼻衄牙宣,舌红瘦而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则:滋补肝肾,育阴利水。
方药:一贯煎加减。沙参、麦冬、枸杞、阿胶各10g,生地、泽泻、猪苓、车前子各15g,白茅根30g。若神志异常,可加鲜菖蒲、郁金;潮热起伏者,加银柴胡、地骨皮;津伤渴甚者,加知母、天花粉;神志昏迷者,急用安宫牛黄丸凉营清热开窍;出血甚者,用大黄末或三七粉止血;气随血脱,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6)脾肾阳虚型:除水湿内阻症状外,尚有面色萎黄或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白,大便稀溏,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健脾温肾,化气行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化裁。附子、党参、白术各10g,干姜6g,泽泻、茯苓、大腹皮各15g,车前子30g。兼阳黄者,加茵陈;腰痛劳困者,加杜仲、川断、狗脊;夜寐多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神志异常者,加菖蒲、胆星、郁金或至宝丹。
肝硬化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其中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为多。中医认为本病系情志不遂、脾胃失运、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上坚持辩证用药,根据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和舌苔、脉象等分成以下证型:
1、肝脾不和:主要表现胸胁脘腹满不适,食欲不振或脘腹胀痛,情志不遂,脉弦。选用逍遥散加减。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或腹胀便溏、舌淡、脉弱。选用六君汤加减。
3、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舌嫩红无苔少苔,脉细或细数。选用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加减,长期午后低热加青蒿鳖甲汤。
4、湿热内蕴:主证口腻或口苔、乏味,腹胀纳差,身重,舌苔白腻或黄腻。一般湿重于热选茵陈平胃汤或三仁汤加减,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加减,热重者用茵陈蒿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5、热毒内炽:主证为发热烦躁,口干苦或渴甚或神昏谵语,狂躁或二便闭结,苔黄躁,脉数有力,选用黄连解毒汤或合玉女煎,或增液承气加减。
6、高热神昏谵语狂躁者选用清瘟败毒饮或安宫牛黄丸或神犀丹。
肝脾肿大者辅以大黄庶虫丸,或方中加入桃仁、鸡血藤、丹参、水蛭、冬虫夏草;腹水者配合中满分消丸;血细胞减少者辅以复方阿胶浆;发热者辅以清开灵静滴;昏迷者辅以酷暑脑静。严重腹水,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配合西药综合抢救治疗。有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或以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治疗,反复出血可行胃底食管静脉断流术或配合门静脉分流术,严重巨脾,脾功能亢进者需行脾切除,并发大量腹水者,联合使用白蛋白、血浆制品。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刘教授团队钟伟主任说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更有优势吗?答案是肯定的,肝硬化在中医上属于“积聚”“臌胀”病的范畴,中医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以服药为主,虽然中医对肝硬化的治疗更偏向于保健,但如果能坚持治疗将对肝硬化的痊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中药,在肝硬化治疗中至少可以达到以下六方面的功效:
第一、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胁痛、腹泻、疲劳、皮肤瘙痒、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
比如,面色黧黑、白蛋白低的肝硬化患者可用健脾养血的中药治疗改善面色,又比如柴胡可行气止痛、穿山甲可活血通络止痛等。
第二、明确改善肝功。
一些顽固性黄疸、肝功能衰竭患者加用中药后,不但能缩短病程,且可减少治疗费用。而且很多中药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比如垂盆草、五味子等,而中药茵陈、大黄等有明确退黄抗炎作用,甘草对迅速改善肝脏炎症也十分有效,更别说临床退黄疸中药方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均可明显改善肝功。
第三,抗纤维化、抗肝硬化。
除了中药,还有中成药,例如鳖甲煎丸、扶正化瘀胶囊等均有一定抗纤维化、肝硬化作用,甚至可以逆转或减轻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肝硬化分级积分,改善肝脏的组织病理。
第四,治疗肝硬化并发症。
有些患者并非肝硬化本身严重,而是肝硬化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等,就可以用中药治疗。
第五,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中药抗病毒效果不用多说,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金银花、连翘等,除此之外,苦参、白花蛇草、败酱草、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病毒作用。
第六,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肝硬化患者中有3%左右患者会合并肝癌。具有抗肿瘤、防癌作用的中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减少了肝癌的发生,有些肝癌患者服用中药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
中医怎样辨治肝硬化?
本文2023-10-27 06:31: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