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境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4收藏

蓬莱仙境是什么意思?,第1张

蓬莱仙境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以当做是海市蜃楼。

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山东半岛,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蓬莱阁;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继光表功祠和戚氏牌坊。

“海市蜃楼”奇观和“八仙过海”美传使蓬莱享誉海内外,其被列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260多万人次。

扩展资料: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北距辽东半岛66海里。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线长86公里,全市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

蓬莱素有“仙境”之誉,它依山傍海,景色秀丽,独具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奇观,被认为是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之一。“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便源于此,因而它自古便是历代帝王寻仙访药、文人墨客走笔放歌之地。翰墨流传,为山海增色,遂使蓬莱仙境扬名天下。

国家4A级旅游景区--蓬莱阁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虎踞丹崖、云拥浪托,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体和附属建筑共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蓬莱水城为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港口之一,它气势雄伟,与蓬莱阁交相辉映,修有水门、码头、炮台等海港和军事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仙境

我国古代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仙岛,为仙人所居。后以此典比喻海中仙境;或形容人间胜境;或指海岛风景极佳。战国时,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就派人漂海寻找蓬莱、方丈、瀛(yíng迎)洲。

这三座神山,传说座落在渤海(今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间之海)中,离人间不远,仙人们担心漂海将到,便刮风将船吹开离去。

曾经有人到过那里,众仙人和长生不死之药都在那里。那里飞鸟及野兽都是白色,宫殿都是黄金和白银建造。未到那里时,远远望去,三座神山像天上云气;到达那里一看,三座神山反而映在水下。当船将要逼近时,风就把船吹开,始终不能到达那里。世间帝王没有不羡慕那里的。

扩展资料

莱起源于海上三神山的传说,那只是人们对海市蜃楼的一种敬畏,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用神明替代。

蓬莱古代也称登州。但是此蓬莱非彼蓬莱,另外,蓬莱的建城跟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蓬莱(登州)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基本上是世界上海市蜃楼出现最频繁的地方之一了,而古人并不懂的现在的科学,觉得神似的同时,也会加上神话崇拜的联想,认为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还有长生不老药的存在,海上三神山的传说大概就是始于此,随之传播开来。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

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与十大洞天一一对应。

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干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玄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会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潜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第十七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平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县,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亢州北流县,属仙人钱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钟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属李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道家七十二福地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具体山名如下: 

地肺山——又名终南山,今陕西关中境内,老子曾在此讲经炼丹。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温岭市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天台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柳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重庆市丰都县,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无锡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司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宁真人治处。 

汉山——在汉州,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蓬莱阁有关三神山传说 中国蓬莱网讯,三神山的由来,实起于战国。《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中记载:“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所说的三神山,不同的时间应有不同的所指。从《史记》、《汉书》的描写看 , 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楼,不明白它的科学成因,以为海中真的有这样一些岛屿。他们便到海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些原来不了解的新岛屿。从蓬莱、方丈、瀛洲这些名称看,应是古代东莱人所寻找的地方。王献唐遗书《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指出:蓬莱犹风莱,为风夷、莱夷所居之地。方丈之方为风音所转,丈即场字,方丈即风族也即是莱夷所居之地。瀛洲之瀛即嬴,为嬴族所居海中之陆地。嬴亦夷之。夷也为东莱的原有部族。《黄县志》说:黄县尧时为嵎夷地。蓬莱、方丈、瀛洲都是莱夷在海中居住的海岛。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盛行,方士们便把海市蜃楼现象加以渲染,说成是海中的神山,山上有长生不死药。传说三神山上,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传 54 得神乎其神。徐福对秦始皇称海中有鲛鱼阻止,不能到达神山。又曾说:海中大神对采药之事说:“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话,批准徐福两次入海寻仙。 《十洲记》记载:“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十洲记》亦名《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十洲记提要》记载:“盖六朝人所依托。”据近人考证,应为东汉道士所撰。这是记载了东汉时的神话传说。唐戴孚撰《广异记》也有相同记载。 宋、元、明时期以后,就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指的海中的海市蜃楼现象。元人于钦《齐乘》卷一说:“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现则山林城郭,楼观旌幢,毡车驼鸟,衣冠人物,凡世间所有,象类万殊……呜呼神哉!然则《史》、《汉》所称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未能至者、殆此类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于钦的看法是正确的。清代道光年间,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王仲瞿的话说:“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现代的学者也都认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现象。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北海全园布局,包括团城和中南海在内,是按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而设计的。在元代是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这样就构成了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宫苑。园内的中心建筑是琼华岛。琼华岛又叫蓬莱山,白塔山,四周由太液池水环绕。清顺治八年( 1651 )在明广寒殿遗址建一座喇嘛塔,因通体为色俗称白塔,在琼华岛之顶,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岛东的绿荫深处,树立乾隆手书的《琼岛春阴》碑,碑阴为乾隆的诗。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也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分别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其中藻鉴堂位于昆明湖最南 端水域中,它与治镜阁,南湖岛鼎足而立,寓意“海上三神山”。清漪园时期,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若,吟诗赏景。清末,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夫人。 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时,仿照神话传说,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称为“方丈”,西边那个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做“蓬莱”,南边的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名叫“瀛洲”。当地老百姓嫌这些名字太文雅太难记,就管方丈叫团城,蓬莱叫老公山,瀛洲叫凤凰墩了。 从三神山的所在地分析,《史记》载:“其传在渤海中”。所谓渤海,从历史地域而言,包括了今之渤海和黄海,应为齐燕东部之海面。今渤海应排除,而扩至今日的黄海,当然不是向南,而是向东。那么战国方士从登州出海,换言之即登州港为入海求仙的策源地当没有问题。 早在战国时期,齐燕方士们就说:“勃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 ”( 《列子 汤问》 ) 。进而发展为“三神山 ”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史记·封禅书》 ) ”当时的勃海范围,比今天渤海要大得多,包括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但是与海市相联系,则只有蓬莱以北海面符合方士们所指。从他们描述的神山情形看,恰恰是海市的生动写照。 王嘉在《拾遗记》中说:“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史记》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引风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太平广记·神仙》:“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至一山,见道人指言: ' 天台山司马承祯,真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 《史记·秦始皇本记》:“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 《史记·孝武本记》:“少君言于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既从臣 ( 徐福自称 ) 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 唐代李贤注《后汉书·窦章传》:”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径秘禄皆在焉。 ” 《拾遗记·高辛》 ( 晋·王嘉 ) :”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 从上述记载之,入海求仙的始作俑者当属齐威王。若以齐威王即位之年算起,离越王从琅琊回吴(苏州),亦仅20 余年,齐国的海港活动,主要当在北方,即登州一带。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而在追求的神山仙境中,独重“蓬莱”。例如把三神山称为“蓬莱诸神山” ( 《史记·孝武本记》 ) ;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也是“蓬莱不死药” ( 《太平寰宇记》 ) 、“蓬莱药”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蓬莱神仙” ( 《后汉书·效祀志》 ) 、“蓬莱神人” ( 《史记·孝武本记》 ) ;汉武帝多次巡游至登州,也是“冀通蓬莱焉” ( 《史记·孝武本记》 ) 、“将以望祠蓬莱之属” ( 《史记·效祀志》 ) ;记载所求仙境也多是蓬莱:“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 ( 《太平广记·神仙》 ) ;对仙岛蓬莱及蓬莱仙人的描述也很细致 : “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山海经·海内北经》 ) ;“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太平广记·神仙》 ) ;“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在八仙渡海口,存放着一颗树龄达 1700 多年的巨枣树,看到如此巨大的枣树,那么安期生所食巨枣大如瓜,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蓬莱”不仅成了仙境、神山的代名词,而且凡人世间欲求而不得之物,似乎它那里全有。

蓬莱仙境是什么意思?

蓬莱仙境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可以当做是海市蜃楼。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山东半岛,文化积淀深厚,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