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历史故事记载
汉成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内有朝臣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外有农民颠沛流离,嚎泣载道。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汉成帝 历史 故事 记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汉成帝人物简介
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4月17日)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王莽当政时曾上庙号“统宗”,后被废除。
汉成帝历史记载
少时谨慎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骜出生于长安甲馆画堂。汉宣帝很喜欢这个嫡皇孙,亲自为他取名为刘骜(骜即骏马),字太孙,经常把他放在自己身边。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刘骜的父亲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刘骜被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有一次元帝急诏刘骜,他不敢横越驰道(皇帝专用道路),绕了一圈迟迟才面见元帝,元帝知道了事情始末之后,非常的高兴,下令以后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驰道。
年长贪乐
随着年龄增长,刘骜开始终日沉湎于玩乐,生母王皇后也不得元帝宠幸。
建昭四年(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竟去世,太子刘骜前往吊丧。刘竟是汉元帝的幼弟,和刘骜游学一块长大。汉元帝望见刘骜,感动怀念刘竟,悲伤不能自止,但刘骜到了跟前却没有哀伤的表情,汉元帝很恼火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意思就是说刘骜不配人主。汉元帝把这番话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曾被他诏令护佑太子的史丹,史丹脱下帽子向汉元帝谢罪说:“臣的确见陛下哀痛中山王,到了因为感伤而伤身的情况。早上太子准备进见,臣私自嘱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罪在臣下,当死。”汉元帝听后,责怪的意思才慢慢消解。
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多才艺”的山阳王刘康(汉元帝第二子,哀帝刘欣之父)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史丹力保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元帝没有付诸实施。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病卧后宫,傅昭仪及其儿子定陶王刘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却难得见上皇帝一面。王政君和刘骜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就在这关键时刻,史丹借着贴身宠臣的身份可以直入寝殿探病,趁寝殿中只有元帝一人时,独自闯入室内,伏在元帝床前声泪俱下地为太子求情。元帝心肠软,“优游不断”,见史丹泣不成声,竟大为感动,长长叹了一口气,表示不会废黜太子。史丹听后心里有底,连连叩头请罪。汉元帝接着说:“我的病恐怕不会有好转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辅佐皇太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刘骜皇太子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继承帝位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汉成帝主要成就
重视农业
汉成帝在位时,提拔农学家氾胜之担任议郎,后其又被任命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氾胜之所撰的《氾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被各地广泛采用,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集图书
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鉴于秘府之书多有亡散残缺,继汉武帝刘彻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图书文献。
汉成帝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对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藏书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分类法和目录《别录》、《七略》就在此间问世,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4]
结好邻邦
河平四年(前25年)正月,匈奴单于来长安朝汉。同年四月,罽(jì,西域国名)遣使朝汉
汉成帝历史故事记载相关 文章 :
★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历史故事
★ 汉朝的经典历史人物典故
★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 汉哀帝刘欣的历史故事
★ 汉光武帝刘秀故事
★ 汉朝的故事有哪些
★ 十则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 汉朝人物
★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唐玄宗的具体事例
★ 汉朝皇帝表整理参考汉朝皇帝有哪些
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汉元帝刘奭的儿子,母为王政君。
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册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前33年)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同时任由外戚专政,朝廷大政为太后王氏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绥和二年(前7年)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庙号统宗(后被革除),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扩展资料:
其它相关介绍:
绥和二年(前7年)春,44岁的成帝死于赵合德床上,成帝一直身强体壮,从来不生病,去世前晚还很好,早晨起床穿衣,准备接见辞行的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
谁知刚刚穿上裤袜,衣服还没能披上身,就忽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中风扑倒床,动弹不得,不久便去世。朝野震动,同里、太常丞谯玄等群臣声讨赵氏祸水。赵合德自杀身亡。
-刘骜
-赵飞燕
汉成帝的死因是中风,在他死后汉朝皇位由他侄子刘欣继承。
根据《汉书》的相关记载可知,汉成帝去世的时间是绥和二年(即公元前7年)的春天。当时素来宠爱赵合德的汉成帝又一次来到赵合德宫中就寝,而就在第二日起床的时候他却突然倒床不起。史书对于汉成帝死亡事件的具体描述为:“乡晨,傅裤袜欲起,因失衣,不能言,昼漏上十刻而崩。”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汉成帝曾出现身体僵直、口不能言的症状。
后人根据这一描述,判断汉成帝的死因是突发性的中风。而就在汉成帝突发中风之后没多久,他便驾崩了,之后其侄子刘欣继承皇位。汉成帝拥有不少嫔妃,其中最受他宠爱的当属赵飞燕与赵合德这对姐妹。这些嫔妃虽曾先后为汉成帝生育过四个皇子,但是都在非常年幼的时候便夭折。而待这四子全部早夭之后,汉成帝久久未再有子嗣出生。在这种情况下,定陶王刘欣于公元前9年前来长安,意在谋取太子之位。
这个刘欣是汉成帝异母弟弟的儿子,与汉成帝是叔侄关系。他在来到长安之后并没有直接向汉成帝自荐为太子,而是先去讨好、巴结赵飞燕与赵合德。刘欣在其祖母傅太后的帮助之下,以数量众多的金银珍宝顺利博得赵飞燕姐妹的好感。之后,赵飞燕姐妹便有意地在汉成帝面前大力夸赞刘欣。素来宠爱她们二人的汉成帝也就因此渐渐开始关注、器重刘欣。
等到了公元前8年,依旧无子的汉成帝正式下令将刘欣立为太子。而汉成帝突然中风去世之后,汉朝皇位便也就顺理成章地由身为太子的刘欣继承,史称汉哀帝。
经、史、子、集和古籍分类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国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四部内容简介 《四库全书》就是按经、史、子、集四部44类67个子目编排图书的。现在就此书的体例,把经史子集四部简介如下: 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十三经、古乐、文字等方面书籍,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儒家经典了"十三经"为代表,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主要是各种体式的史书,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等。纪传体,了"二十四史"为代表,它们都是官修的正史;……杂史,如《朝野佥载》。史部还包括地理著作、政书、目录书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的著作。此部范围广,收书也比较复杂,有哲学书,也包括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军事、艺术、宗教的著作,也包括笔记小说和类书。子部中也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书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等及其有关书籍。 集部,收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一人著作的集子称别集,多人著作合编一起的集子称为总集。别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全唐诗》等。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集部以文学书为主,但又不限于文学书。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长子,母王政君(王莽姑母)。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常陪伴于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后,刘骜在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获立为太子。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后来却变得终日沉湎于玩乐了。元帝曾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山阳王刘康(元帝第二子)为太子,因为刘骜是宣帝爱孙以及侍中史丹出力帮助保住刘骜太子之位的缘故,元帝没有付诸实施。前33年元帝去世后,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
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成帝刘骜生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属蛇。他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与王政君生的儿子。“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汉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便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公元前51年,汉成帝刘骜出生。 公元前33年,刘骜即位。 公元前28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载。此外,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最详细的哈雷彗星观察记载。 公元前31年,汉成帝下诏减天下赋钱。 公元前13年,汉成帝下令禁奢靡。 公元前8年,汉成帝设三公,三公制度开始实行。 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逝世。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4月17日),字太孙,又字俊,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权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4月17日)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王莽当政时曾上庙号“统宗”,后被废除。
汉成帝历史故事记载
本文2023-10-27 06:59: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7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