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分三种,一种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健脾、肺、肾,一种有毒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7浏览:3收藏

一味中药分三种,一种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健脾、肺、肾,一种有毒,第1张

有一味中药因为产地不同而分为三种,这味中药材深受李时珍的推崇,并在其著作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多次提到。值得注意的是,这味中药其中一种偏于“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偏于“健脾、养肺、温肾、安神”;一种偏于“养心、利尿”,但却有毒。这味中药就是五加皮。

五加皮作为中药使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古籍认为是五加科落叶灌木五加的植物根上的的根皮。现代发现植物五加有三种,深究之后发现《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是产地为南方地区的中药五加皮,现在也称作“南五加”。

[五加皮的作用]

中药五加皮尤其是“南五加”深受中医喜爱,其中又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医对它十分推崇,在《本草纲目》对五加皮有多处描写,其中 养生 方法有“煮根茎酿酒饮,益人”,还有后世广为流传的“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也是出自《本草纲目》。

五加皮如此深受推崇,那么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认为,五加皮的四气属温,五味属辛、苦,归肝经和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消水肿、益脏腑”的作用。

[三种五加皮的各自特点]

中药五加皮的作用是对三种五加皮的记载,大多数中医认为是南方五加皮的作用,这三种五加皮分别是:香五加皮、五加皮、刺五加。

1香五加皮。

中药香五加也是中药五加皮的一种,产自于北方,是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与南五加皮属于不同属植物,但作用相同,因为有一种奇特的香气所以称香五加。

中药香五加作用与五加皮类似,但偏于强心、利尿、消水肿,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香五加有一定的毒性,在小鼠实验中毒性明显,古今中药的应用除个别使用不当之外很少有中毒的案例,实验表明其不良反应多数是失眠、过敏、焦虑等表现。

2五加皮。

通常认为中药五加皮是南方五加科植物的根皮,也是古籍中记载的五加皮,其作用主要是“祛风湿、强筋骨、消水肿”。

3刺五加。

中药刺五加也是南方产的五加皮之一,在中药权威著作1977年版的《中华药典》中既分清了五加皮与刺五加,在2000年版的《中华药典》中把刺五加单独选出作为独立的中药。

中药刺五加相较于五加皮更偏重于补益,根据记载能健脾、养肺、温肾,还能安神促进睡眠。

目前,香五加、五加皮、刺五加三种中药都属于中医五加皮,而且叫法有时候比较混乱,其原植物也属于不同种的植物,很容易被混淆。虽然中医对其作用十分喜爱,而且李时珍对其推崇有加,但非专业是人切莫随意使用中药,如果身体不适尽早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能和白菜(大白菜)能一起包馅。

大白菜含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而且,大白菜的维C含量高于苹果和梨,与柑橘类居于同一水平,而且热量还要低得多。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白菜还是减肥蔬菜,因为白菜本身所含热量极少,不至于引起热量储存。白菜中含钠也很少,不会使机体保存多余水分。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多吃大白菜还可以减肥。

烹调蔬菜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洗后切。对于大白菜、卷心菜等包叶菜类蔬菜,可将外围的叶片去掉,内部菜叶用温水泡一下再逐片用流水冲洗。

白菜易储藏,价格实惠,而且可跟多数菜肴搭配,是名副其实的“平民菜”和“百搭菜”。纵使白菜千般好,其中叶绿素等营养素的量远远低于绿叶蔬菜。因此,“百菜独有白菜好”的说法有些片面,不同蔬菜各有优势,搭配食用才更符合营养平衡的原则。

白菜菜谱

白菜胆金针菇滚瘦肉

材料:白菜胆250克、金针菇150克、瘦肉100克、香菇20克、虾米5克(3至4人分量)。

烹调方法:白菜胆洗净,对切成四块,金针菇洗净,把根部去掉;瘦肉洗净切小片备用,虾米洗净泡软备用;香菇先用清水冲干净,再用温水浸泡至软后,连水倒入锅中;将备好的香菇、虾米放入锅中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加入白菜胆、金针菇,煮开后再放入瘦肉片,水开后加盐调味即可。

如意白菜卷

食材:白菜叶若干,猪肉馅100克,胡萝卜1根,香菇5朵,鸡蛋一个,葱、姜、料酒、芝麻油、生抽、胡椒粉、盐、蒸鱼豉油适量。

做法:

1将泡发好的香菇和胡萝卜放绞肉机里与肉馅一起绞碎混匀,加入适量盐、生抽、料酒、胡椒粉、鸡蛋、葱姜末、芝麻油等,拌匀;

2将白菜叶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水至叶片变软,捞出,滤干水分;

3用烫好的大白菜叶把肉馅卷成一个长圆柱体,装盘放到蒸锅里蒸15分钟;

4倒掉盘子里的汤汁,将白菜卷切成寸段,摆盘,淋上蒸鱼豉油即可食用。

奶油白菜汤

做法:白菜用淡盐水泡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剁碎。锅内加水烧开后放碎白菜,小火煮片刻。捞出碎白菜,将白菜水凉至常温后,放入奶粉,调匀。

大白菜粉丝丸子煲

做法:大白菜清洗干净切大块;粉丝用凉水泡软;牛筋丸冲洗一下;烧开一锅水,放进牛筋丸,煮至水再次开后放进大白菜用筷子把大白菜按进水里,让全部大白菜都浸进水里,中火煮10分钟。加入泡软的粉丝,中火煮5~6分钟;放盐调味,把全部材料倒进瓦煲里,大火煮开即可上桌,吃的时候撒上葱花和胡椒粉即可。

糖醋大白菜

做法:大白菜随意用手撕成块儿,高汤烧开后,下白菜焯片刻,之后捞出过凉水。取一锅,加半小碗水,烧开后加入砂糖化开,加盐、胡椒调味,快出锅时再倒入白醋,这样醋的香味和酸味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如果觉得太清可以加水淀粉勾芡,之后浇在白菜上即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用番茄酱、橙汁等作为浇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五加皮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运用 11 化学成分 12 五加皮的药理作用 13 五加皮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五加皮饮片 1361 炮制 1362 性味与归经 1363 功能与主治 1364 用法与用量 1365 贮藏 137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五加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五加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五加皮 五加皮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jiā pí

2 英文参考

cortex acanthopanacis radicis [朗道汉英字典]

slender acanthopenax bar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canthopanax [root bar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加皮为中药名,出自出《神农本草经》[1]。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的干燥根皮[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acanthopanax (root bark)(《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五加皮的别名

南五加皮[1]

7 来源及产地

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主产湖北、河南、安徽、浙江。[1]

8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肝、肾经。[1]

9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1]。

1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腿酸疼,下肢痿弱,脚气,水肿,腰膝酸软,阳痿,小便淋漓不尽,小儿发育迟缓。煎服:45~9g。[1]

2治跌打损伤,阴囊湿痒,捣敷或煎水洗[1]。

10 运用

五加叶:敷跌打肿痛[1]。

11 化学成分

根含刺五加苷B1、丁香苷、芝麻素、16贝壳松烯19酸等。根皮含挥发油、鞣质等[1]。

12 药理作用

五加皮有抗疲劳、耐常压缺氧作用。其总糖苷可增加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性激素样作用。五加皮可抑制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空斑细胞形成。[1]

13 五加皮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五加皮

Wujiapi

ACANTHOPANACIS CORTEX

132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r gracilistμ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133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斑痕;内表面淡**或灰**,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134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3],有少数分泌道散在。韧皮部宽广,外侧有裂隙,射线宽1~5列细胞;分泌道较多,周围分泌细胞4~11个。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淀粉粒。

粉末灰白色。草酸钙簇晶直径8~64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老根皮的木栓细胞有时壁不均匀增厚,有少数纹孔。分泌道碎片含无色或淡**分泌物。淀粉粒甚多,单粒多角形或类球形,直径2~8μm;复粒由2分粒至数十分粒组成。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 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36 五加皮饮片 136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36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肝、肾经。

1363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1364 用法与用量

5~l0g。

1365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3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4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五加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五加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五加 五加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jiā

2 注解

五加

释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 (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1、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2、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3、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4、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附方

用到中药五加的方剂 五加皮散

顽痹,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衣

五加皮汤

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麻子一撮(研破)。水煎,食前服。每服

五加皮酒

渗漉,收集渗漉液;另取蔗糖2000g制备成糖浆,加入渗漉液中,混匀,静置,滤过,即得。性状:本品为

刺五加胶囊

,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25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

刺五加颗粒

eli处方:刺五加浸膏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稀乙醇适量溶解。另取糊精40g及蔗糖适量混匀,加

更多用到中药五加的方剂

用到中药五加的中成药 五加皮酒

渗漉,收集渗漉液;另取蔗糖2000g制备成糖浆,加入渗漉液中,混匀,静置,滤过,即得。性状:本品为

刺五加胶囊

,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25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

刺五加颗粒

eli处方:刺五加浸膏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稀乙醇适量溶解。另取糊精40g及蔗糖适量混匀,加

刺五加脑灵液

的液体;味甘、酸。鉴别:(1)取本品05ml,加水2ml,摇匀,加5%亚硝酸钠溶液与10%硝酸铝

刺五加片

an处方:刺五加浸膏150g制法:取刺五加浸膏,加淀粉、硬脂酸镁及其他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

更多用到中药五加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五加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属心脾二经。当归红花威灵仙枳壳乌药陈皮赤芍泽兰五加皮伤轻者,将膏贴穴内,煎药用原方。伤重者,伤血即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归、红花、威灵仙、枳壳、乌药、陈皮、赤芍、泽兰、五加皮。伤轻者,将膏贴穴内,煎药用原方。伤重者,伤血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五加

《炮炙论》)追风时珍曰∶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杨慎《丹铅录》作五佳,云一枝五叶者佳

《本草崇原》:[卷上本经上品]五加皮

气、腹痛,益气,疗、小儿五岁不能行,疽疮阴蚀。(五加木始出汉中句,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春生苗,叶青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五加皮

每日当茶饮用,日久改善睡眠,强身健体轻身耐老。

刺五加具有补中益气、益智安神、扶正固本之效能,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肾虚咳嗽等症,久服具有“轻身耐老”之效。自古就有“宁得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之说。

1.慢性气管炎。临床实践发现,刺五加对于虚寒型、痰湿型慢性气管炎具有很好的平喘、化痰、扶正效果。

  2.低血压。由于刺五加具有益气扶正的作用,因而试用于低血压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3.神经衰弱。医疗实践证明,刺五加治疗由神经衰弱出现的诸如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乏无力等症状具有明显效果。

4.冠心痛。由于刺五加具有益气固本之效,因而用于治疗气血不足所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也能获得可喜的效果。临床证实,刺五加制剂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出现的胸闷、头昏、心绞痛等症状,同时还能使患者不正常的心电图得到改善。

5心律失常。临床实践发现,刺五加对于心脏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6.白细胞减少。实践证明,刺五加对于苯中毒、x线、化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具有很好疗效。

7.黄褐斑。刺五加具有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以及促进新陈代谢之作用,故刺五加还具有和五脏、悦颜色之效能,对于治疗女性面部出现的黄褐斑作用显著。

8.足跟痛。五加皮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实际上,刺五加片也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因而对各原因引起的足跟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一定效果。

9.更年期综合征。利用刺五加扶正固本、补肾安神的效能,临床用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获得了良好效果。

10.性机能减退。刺五加具有益气固本、温补肾阳之效能,所以用来治疗性机能减退症也收效斐然。

11.高血压。刺五加对于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实践证明,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配合服用刺五加片,在降压过程中能够发挥协同效果。

12.慢性疲劳综合征。刺五加含有多种刺五加苷与金丝桃苷,具有改善心脑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作用,从而实现扶正固本、益气安神、滋补强壮的效能。对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刺五加茶适宜工作、学习、生活、感情压力大,睡眠质量不好的人群,睡前饮用安神助眠,强心抗郁,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作为日常保健饮品,调节酸性体质,预防感冒、降火泻火等。

出现了感冒发热等情况的用户暂时不宜服用刺五加片,儿童、准备受孕的女性以及孕妇、哺乳期的女性,都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用药期间必须有成人监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另外,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避免食用那些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

2、感冒发热用户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

3、刺五加茶只是一款保健饮料,服药2周后如果上述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另外在饮用期间,可食用一些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

4、刺五加茶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的供血状态,还有调整血压的作用,常服可使中老年人身体强壮,颜面润泽,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刺五加茶

刺五加简介

刺五加属五加科,与人参是同一科。灌木,茎、枝密生细刺,叶片形状与茶叶相似,边缘有尖锯齿,复叶长5片小叶。它产于东北的山地林间,每年春天采其嫩叶,按制烘青绿茶的方法,制成刺五加毛茶,再适当精制整形后即成为刺五加茶。也有的将它加入茉莉鲜花,按花茶窨制工艺,窨制成刺五加茉莉花茶。刺五加茶香味醇厚,回味甜润,汤色浅褐,质地厚实,甚为可口,即使嗜茶成瘾的茶客品饮,也会感到滋味和谐,常饮不厌。

刺五加茶的功效

刺五加茶含多种甙,其中部分甙与人参皂甙有相似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疲劳作用,是饮之有益的保健饮料。

《名医别录》记述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的功效。故古人有“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之说。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刺五加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的供血状态,还有调整血压的作用。对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亦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刺五加可单味水煎当茶饮,亦可取生药200克,浸好酒1000毫升,10日后服用,每服15~35毫升,每日1次。常服可使中老年人身体强壮,颜面润泽。

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喝刺五加茶有什么好处

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种茶非常出名,那就是刺五加茶,那么喝刺五加茶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它属于一个纯天然的保健品,香味醇厚,有延年益寿的效果。很多懂茶的朋友都认为,饮刺五加茶,白天有精神,晚上睡得好。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从药理作用上来看,刺五加茶含有大量的人参皂苷,其生理活性较大,能够抑制疲劳,这一功效与人参比起来还强一些。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来看,刺五加茶具有补中益精、祛湿、强健骨骼的作用。喝刺五加茶有什么好处,一般将其当作日常饮品来使用的话_,也是能够达到排毒、消脂等保健目的。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使用禁忌,一些感冒发烧的病人在治疗期间,是不宜饮用的,否则是会加重病情。

根据我们平时饮用刺五加茶的习惯来看,它具有强筋骨、补肝肾等作用,对于一些患有风湿痹痛的患者来说,也可以长期饮用。经过以上介绍,我们应该知道喝刺五加茶有什么好处了吧,所以对于一些体虚乏力的朋友来说,若兼有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话,不妨试试刺五加茶,或许能够看到惊喜呢!

一味中药分三种,一种祛风湿强筋骨,一种健脾、肺、肾,一种有毒

有一味中药因为产地不同而分为三种,这味中药材深受李时珍的推崇,并在其著作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多次提到。值得注意的是,这味中药其中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